- 《慈悲道場懺法》共十卷,又作《啟運慈悲道場懺法》,俗稱《梁皇寶懺》、《梁皇懺》,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第1909經。
- 線上閱讀可參考:http://www.cbeta.org/result/T45/T45n1909.htm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1]
戒定真香讚[2]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眾等虔誠。爇在金爐放。頃刻氤氳。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主者舉文[3]
誌公集華藏之玄文,羣經錄諸佛之聖號,[6]大集沙門,宏宣懺法。
懺文感夢於梁朝,[7]瑞氣騰輝於武帝;[8]由是耿耿金光不昧,皎皎寶燄芬芳;郁郁香烟熏內闕,重花蕊耀王宮。[9]
青霄雲裡,天人現報體之端嚴;白玉階前,郗氏脫蟒身之苦難。[10]
以此消災,[11]災消吉至;[12]因茲滅罪,罪滅福生。真救病之良藥,乃破暗之明燈。恩沾九有,[13]德被四生。[14]懺悔之功德,讚莫能窮。
茲者懺文肇啟,[15]仰叩普賢行王。[16]運想香花,[17]供養十方調御。[18]
欲嚴清淨之懺壇,先誦秘密之章句。[19]要祈善果之周隆,[20]必使罪花而凋謝。[21]
仰叩洪慈,大彰靈感。[22]眾念
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稱
有一菩薩,結跏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五十種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以為眷屬。[23]安庠徐步,雨大寶花,至行者前。
其象[24]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絃歌;其聲微妙,讚嘆大乘,一實之道。[25]
行者見已,歡喜敬禮,復更讀誦,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化佛。禮多寶佛塔、及釋迦牟尼,並禮普賢、諸大菩薩。[26]發是誓願: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尊者徧吉,示我色身。
(以上這段普賢的文字,跟法華經有關係。這段文把法華經的思想,跟普賢菩薩的修行結合起來)
南無普賢菩薩十稱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27]佛 一拜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法一拜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僧[28] 一拜
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花,如法供養 十方法界三寶。
(第一句-總相)
願此香花遍十方。[29]
(下十六句-別相)
以為微妙光明臺。諸天音樂天寶香。諸天餚饍天寶衣。不可思議妙法塵。[30]
一一塵出一切塵。[31]一一塵出一切法。[32]旋轉無礙互莊嚴。[33]徧至十方三寶前。
十方法界三寶前。悉有我身修供養。一一皆悉遍法界。彼彼無雜無障礙。[34]
盡未來際作佛事。普熏法界諸眾生。蒙熏皆發菩提心。同入無生證佛智。 想已散花舉[35]
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菩薩。
緣覺聲聞眾。及一切天仙。以起光明臺。過於無邊界。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諸眾生。皆發菩提心。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近。[36]
聖主天中王。[37]迦陵頻伽聲。[38]哀愍眾生者。我等今敬禮。
寶曇花菩薩摩訶薩三稱
懺文整理說明
表格1 禮敬供養儀文說明
懺法的緣起 | 說明 | 儀文 | ||
彌勒題名 | 恭聞梁皇啟建,彌勒題名。 | |||
誌公主持撰寫 | 誌公集華藏之玄文,群經錄諸佛之聖號。 | |||
梁武帝而肇起 | 懺文感夢於梁朝,瑞氣騰輝於武帝,由是耿耿金光不昧,皎皎寶燄芬芳。郁郁香烟熏內闕,重花蕊耀王宮。 | |||
感應即現 | 青霄雲裡,天人現報體之端嚴;白玉階前,郗氏脫蟒身之苦難。 | |||
讚美懺儀功德 | 以此消災,災消吉至;因茲滅罪,罪滅福生。真救病之良藥,乃破暗之明燈。恩沾九有,德被四生。懺悔之功德,讚莫能窮。 | |||
禮敬供養[39] | 總說禮敬供養 | 茲者懺文肇啟,仰叩普賢行王。運想香花,供養十方調御。 欲嚴清淨之懺壇,先誦秘密之章句。要祈善果之周隆,必使罪花而凋謝。仰叩洪慈,大彰靈感。 | ||
仰叩普賢 | 禮讚普賢[40] | 有一菩薩,結跏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五十種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以為眷屬。安庠徐步,雨大寶花,至行者前。 | ||
禮讚普賢坐騎 | 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絃歌;其聲微妙,讚嘆大乘,一實之道。 | |||
行者祈願普賢示現 | 行者見已,歡喜敬禮,復更讀誦,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化佛。禮多寶佛塔、及釋迦牟尼,並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願: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尊者徧吉,示我色身。 | |||
禮敬十方三寶 |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佛/法/僧 | |||
運心供養 | 意業觀想 | 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花,如法供養 十方法界三寶。 願此香花遍十方。以為微妙光明臺。諸天音樂天寶香。諸天餚饍天寶衣。不可思議妙法塵。[41] | ||
一一塵出一切塵。一一塵出一切法。旋轉無礙互莊嚴。徧至十方三寶前。[42] | ||||
十方法界三寶前。悉有我身修供養。[43] | ||||
一一皆悉遍法界。彼彼無雜無障礙。[44] | ||||
盡未來際作佛事。[45] | ||||
普熏法界諸眾生。蒙熏皆發菩提心。同入無生證佛智。[46] | ||||
身業供養 | 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菩薩。 緣覺聲聞眾。及一切天仙。以起光明臺。過於無邊界。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普熏諸眾生。皆發菩提心。 | |||
讚佛的兩首偈[47] | 口業讚嘆 |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近。 聖主天中王。迦陵頻伽聲。哀愍眾生者。我等今敬禮。 | ||
[1] 《梁皇寶懺》既不是佛陀所講的經和律,也不是菩薩所製作-解釋經或律的論藏。雖然《梁皇寶懺》不是經律論三藏,卻把經律論三藏裡面最精華精要的思想融攝起來,成為每個人都可以實踐操作的儀軌。《梁皇寶懺》的懺悔儀式已經包含了戒定慧三學,是融攝了經律論三藏而詮釋戒定慧三學的懺儀寶典。
[2] 懺儀一開始一般都有一個香讚。梁皇寶懺十卷裡,每一卷都有香讚。在第一卷開始,大都是用戒定真香,也有用爐香讚。而使用戒定真香讚或爐香讚的精神意義功能,都是一樣的。
[3] 這一段是禮敬供養的儀軌,功能在於導引行者在進入整部懺儀之前,透過禮敬供養調整身口意三業,使之能與懺儀的精神相契合。
[4] 關於梁朝與佛教發展之背景:漢朝分成西漢跟東漢,佛教傳入中國是在東漢初年明帝開始。漢滅以後,就是魏、蜀、吳三國時代;後來司馬氏篡位,把蜀、吳消滅,建立晉朝。司馬氏所建立的晉朝剛開始是西晉,只有五十幾年就滅亡了,基本上西晉統一了整個中國。西晉滅亡之後,以淮河作分界點,在南方有東晉元帝於建康即位,是為東晉開始;在北方則有五胡十六國,彼此互相殺伐。東晉在一百多年以後,被篡位改成了宋;五胡十六國則是在最後變成了北朝、北魏。東晉轉成南朝,五胡十六國轉成北魏,這就變成魏晉南北朝。南朝有四個朝代:宋、齊、梁、陳,第一個是宋,第二是齊,第三個就是梁,梁武帝就是屬於這個朝代。北朝後來轉到隋,隋再把陳滅掉,就統一了中國,隋朝之後就是唐朝。佛教的興盛一般說是在隋唐的時代,事實上佛教在東晉-魏晉南北朝時代,已奠立基礎。
[5] 梁武帝的皇后叫做郗氏,非常的被梁武帝所寵愛,但郗后很不好的個性就是嫉妒,對於後宮的其他妃子有一些不好的行為。郗后在三十多歲就過世了,梁武帝對於她很懷念。有一天梁武帝在宮裡,突然看到柱子盤了一條大蟒蛇,他剛開始很害怕,但心想一條大蛇怎麼可能爬進宮裡來?一定不是一般的蟒蛇,於是他就問蟒蛇說:「你是什麼人?你不是一般的蛇,你怎麼進來的?」蟒蛇就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