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悔法師一生的夢兆,在出家之路上所體悟出的生命意義,與佛門的修行觀念息息相關。
一、無常觀:因親人的往生,觀眾生之老病死苦而感世間無常:
人的命像朝露,短暫易逝,這個幻軀彷彿是我們所有,但它什麼時候要沒了,我們卻也無法知道,自己都不能做主了,更何況他人?即使親如父子也無法相替!別說在亂世身家財產沒有保障,就算太平盛世也免不了無常老病的催折。生命的意義何在?……生死茫茫,不知所終,每每憶起,令人衷心哀痛。(P.12)
傳悔法師的青年期轉捩點,是在二十歲父親突然去世時,令他生起世間無常之苦的感慨,也開始思維生命的意義。而在之前曾連續出現三個特殊的事件(老母豬死亡、驢子搖頭像喪事的紙紮驢馬以及祭祀饅頭無故不見),讓他聯想為不祥的徵兆。但是最特別的是他的父親在去世前的早上,居然告訴他說:「昨兒黑夜夢見到西南崖去了。」(P.10)而這個「西南崖」即是象徵「祖塋」,原本並不太在意此夢的他,卻在當晚父親被亂槍打中而死時,認為是父親即將去世的夢兆。
從11歲夢見白鬍子老人只感到害怕,到20歲因為夢境與徵兆「證實」了父親去世的「預言效果」,又因為父親的死亡讓他從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我們可以觀察到夢與境對傳悔法師的生命影響,開始產生了重要意義與影響力。
二、因緣觀:
(一)生命預言與影響
……白公雞對我們山東人來說是不吉祥的象徵。當時,我嚇了一身冷汗醒過來,這是一個不好的夢境……夢見白公雞,是否意味著我出去後就不會回來了呢?(P.14)
雖然它叫我心裡不舒服,但畢竟它只是個夢境而已啊!時間到了,我還是上路了,只是----心頭上懷著這件事離家,而且它還影響我後半生的決定。(P.15)
我常想:離開大陸是否真的應驗了白公雞的夢境永遠回不去了?往後應該如何走呢?白公雞的夢境確實帶給我很大的影響,讓我時時反芻生命的意義何在?(P.18)
對於修行人,尤其是選擇出家之路者,「生命的意義何在」是非常重要的。在傳悔法師的父親去世以及因為戰亂不得不離開家鄉,再加上這個夢境與算命先生的占卜,讓他有後路截斷之感,因此「白公雞之夢」,成為傳悔法師修行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雖然夢境好像看起來也有「預言」的成份,但最重要的是夢境與現實之間的交互影響,讓他開始正視生命的意義,並在出家之路上下定決心,沒有後路可以退轉,就像他在回憶錄中所說:「這使我想到,碰到不如意的事,除了忍耐之外沒別的法子,勉強自己走,也總是走得下去的,忍耐過了就沒事了」。(P.19,時年43歲)
榮格認為,夢是對清醒自我(working ego)有所侷限的視野做出補償。在傳悔法師面對生命的徬徨時,夢境的補償功能[1],幫助他調節了心靈歷程,開拓出更清晰的生命視野。
(二)因緣會遇,隨順因緣
人與人之間都是一種因緣,我到這裡出家也是因緣……老人不識字,而我喜歡讀書,我聽不懂他的話,卻來這裡做了他的徒弟。當時我想,既然因緣轉在這裡,就隨順因緣住下來吧!(P.29-30)
寫讚揚菩薩精神的文章應該是正確的、好的事情,況且我又不為名不為利,但是因緣就是不讓你寫,再怎麼努力也無法下筆,我當時心裡很不舒服,可是也漸漸能領悟到,我修行的正途確實不在讀書寫文章上。(P.47)
廣欽老和尚一直不希望傳悔法師在文字上鑽研,而要他念佛作為修行的方式。在一開始時,傳悔法師與廣老的思想差距很大,或許是因為剛去承天寺依止廣老時,他感覺廣老並不喜歡他,可能因此潛意識中較不信受廣老的教導,也較堅持自己對於修行的想法(看書寫文章)。但是在這個「白老鼠之夢」後,從此再也無法下筆,認為因緣所致,故開始轉化自己的心態,接受廣老教導,開始念佛。
但是在此夢境之前,其實傳悔法師的心態已經逐漸在轉變了。在他54歲重回承天寺後,廣老常對他開示,都是要他念佛而不要看書:有一次,在大眾場合,當著眾人,他又說我,講了很久,要我念佛。我說:「我考慮考慮,慢慢地來。」於是我開始慢慢地接受他的話。(P.45)
實際生活的情境是否會影響夢境的內容?亦或透過此夢來說服自己完成接受師父教導?古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以稍探出日思與夜夢之間存在著特殊的關聯性。而在現代的腦神經科學研究中,也證明了記憶必須透過「固化」的過程以重新建構,而這個歷程是在睡眠時透過作夢完成的,因為作夢是神經迴路的活化,能將新、舊訊息重新組合,把新的納入舊有的認知架構[2]。日思與夜夢可以說都是在學習,並透過重整再次深化內心的認知。或許透過師父一而再、再而三的教示,傳悔法師也無意識地改變了心中的想法,進而轉換成夢境的徵兆,成為說服自己依教奉行的力量。
(三)自然成就
可是因果就是這樣,業報成熟了,自然而然做得到,不用刻意勉強。(P.57-58)
在傳悔法師開始完全信受廣老的教導方式後,對於修行也起了相當堅固的信念,全心為常住、為眾生付出卻從不感覺累,認為是佛法不可思議的地方:所以我們修行要有所依止,對師父的教法要能信受,否則像牆頭草,道聽途說,搖來擺去,心裡沒個主,永遠沒辦法成就。……如果有人叫我不要聽老人的話,用盡任何方法都不能動搖我對他信心,因為我心裡早就把自己奉獻給老人了(P.56)
從44歲出家到54歲接任當家,從不信受師父的教導到完全奉獻身心,是傳悔法師修行之路上相當大的轉折與改變。透過夢境,以另一種方式讓自己相信自然成就的因緣,也更堅固了他出家學佛的道心。
古德有句重要教示:「生熟互轉」--熟處轉生、生處轉熟,就是在教導發心出家修道之人,做到真正的「出家」:
一、從外到內:出家除了外表的剃髮染衣外,最重要的內在觀念的調整,展現真正出家人的行誼。
二、習性與心態:原來的俗情心態與習性,到出家都不再能隨意放任。
三、依教奉行:跟隨師長的教導,服從師長的指示。
四、道心堅固:在面對境界的考驗與衝擊時,不顛倒迷惑,不起妄想煩惱。而能在漫長的修道之路上,堅持道心。這種生熟互轉的教示,即是修道之路的學習與成長過程。
紐約大學神經科學家杜勒,指出人類身上執行程序學習的腦部系統,塑造出我們最基本的特徵,「記憶確實讓我們成為自己現在的樣子」[3],而「記憶」,則是需要透過作夢方能完成固化以建構。
三、業障觀:
(一)業障境界:
1. 有業障在則對師長的話無法信受
但是當時業障在,對於他的話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相信,佛號也念不下去,你別看念佛很簡單,只有六個字,但也要有多生多劫累積的善根才能安定的念下去,沒善根、為業所障,想念佛也念不了。(P.33)
2. 不忍成障,心定業消
我們要忍耐,不忍耐便成障,如果我們相信它是業感緣起,很坦然地面對,發心做,心就會很安定,不知不覺中業便消了。(P.64)
3. 吃虧消業
其實業障並不可怕,業障反而能成就我們的道業,出家了,壞事情就是好事情,吃虧就是佔便宜,沒有什麼好怕的。(P.64)
不願意吃虧其實是不會修行,吃了虧就消了業,這是我的經驗之談。(P.65)
4. 看得清清楚楚
看著大家歡喜地來拜佛,再忙,心裡仍法喜充滿。三個七月法會過去後,我感覺自己的業消了很多,業障不消,好像被雲霧遮住一般看不清楚,分不清東南西北,業障消了,看山下的房子,連窗戶都看得很清楚。(P.61)
在傳悔法師一生的修行之路中,遇到許多特殊的境界與夢境,讓他感受到是「業障」會影響修行。如大轉向之境、船下沉之夢、大便之夢、黑點喝斥之境等,都是令人不舒服的夢兆。若是一般人遇到這樣的夢境與徵兆,可能會去行求消災保平安之舉,但是在一位老實修行的出家人看來,卻能轉化成修行的警醒與逆增上緣,反而成為助益的力量。
四、福報觀
(一)為常住發心
佛念不下去,不發心為常住,可能在承天寺待得下嗎?待不下的!我後來當了當家,不要命地發心做常住的事,才能在這裡住得這麼安定。(P.33-34)
我問自己:出家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修行,為了消業障。業障如果不消不是枉費我來出家嗎?可是業障要怎麼個消法?既然看出不是我修道的正途,我如果繼續在這上面下功夫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改弦易轍,回頭完全接受老人的指導--念佛,為常住發心做事。(P.52)
(二)遇到困難要多發心
我們的心不為名利,掃掃地跟當住持其實心是一樣的,不能說弘一大師發願不當住持絕對是對的,各人因緣不同,因緣叫你做,你非得做不可,總之,我是為了修行做這些事,遇到困難時必須要多發心。(P.51)
(三)自我布施方能真消業
真正內財的布施就不那麼容易了,不計較、不分別、不覺得吃虧才真正把自我布施出來,這樣才會消業障。(P.59)
培福是佛門修行中非常被重視的觀念,若沒有福報,除了會障礙修行之外,也沒有因緣成就道業。傳悔法師在接任當家後,盡心盡力的為常住完全付出,也透過此次特殊的境界(夢到衣服上只有一點髒髒的、四年七月法會後得到與拜經相同的清淨境界),讓他深信業障漸消,肯定這樣的修行方式是正確的。
五、心定觀:
(一)無福有障則不安:
佛念不下去,心不安定,便容易動腦筋到別的地方去看看。(P.33)
(二)有佛法則能安
心在佛法,心在常住,雖然很辛苦,但是很安定。(P.61)
修行講要能「安心」,能心上真的下功夫,而非外相上的追尋。透過消業障與修福報所得的清淨境界,讓傳悔法師肯定「心在修行就是修行」:同樣用心,會用功的發心為別人,為別人即是戒定慧,為自己就是貪瞋癡,雖然在鋪上躺著,但用心在常住上也是修行。修行是在心,不是在外相上,所以修行的人,他心裡在用功、精進,別人在外表上是看不出來的。(P.58)
迷時心隨境轉而成凡夫,悟時境隨心轉而成聖人,起心動念為決定凡聖之關鍵,止息心念的流轉,方能具足定慧,超凡入聖。
佛教修行根本的戒、定、慧三學,都是要靠第六意識。遇到境界要覺察而能防非止惡的戒學功夫,是要靠第六意識。以定攝心的定學,也是在第六意識上來用功。乃至最後以慧觀心的慧學,這個觀照也是在第六意識上面起修而開啟智慧。所以整個修行,就是在第六意識當中來修行.所以古德曾經說過:「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這個第六意識,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重要的對象。
六、大乘觀:
(一)利眾生即利己,當下即回向
傳統的修行方法是坐禪、念佛、看經、拜經,看重心和經結合在一起,功課做完了,必須把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這就包括自利和利他。而做常住的事,當下已經在利益眾生了,等於是不用回向的念佛。(P.55)
(二)利他無所求即清淨
心放在常住事上,為大眾、為來此修行的人謀利,不是為自己的貪瞋癡,也不是為了做當家、庫頭,因為利他的心、無所求的心即是清淨念、菩薩心……大乘佛法學的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就有功德,所以老人指導得很正確…他認為工作就是修行(P.55)
(三)搬柴運水無不是道
而且利益別人實際上也利益自己,念佛往生成就不也是要再來度眾生嗎?……以清淨心為常住工作跟以清淨心念佛,其實功德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若當下是有所得的心即是修福報,有所貪著就是世俗的心、六道輪迴的因。如果了解佛法,做什麼都是修行,祖師大德說「搬柴運水無不是道」,修行就是在日用平常中下功夫。(P.55-56)
傳悔法師在出家修行之路上,或許是由於年輕時父親去世前的夢境與徵兆,也或許是由於離鄉背井前的白公雞之夢,讓他對於之後所遇到的夢兆,都做為修行方式的參考與驗證,以及作為轉化的助緣。
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阿彌陀佛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