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前有寫了一些文章,印隆先挑幾篇覺得還可以的,與大家分享。
這篇「愛別離,苦、不苦?」,也是印隆以自己的心情與經歷所改寫的。德月是印隆的另一個法名,是妙師父取的,她希望印隆能像月亮一樣柔軟,沒有分別、沒有名利之心,默默地為一切眾生照亮黑暗之路,印隆也很喜歡這個名字。
愛別離,苦、不苦?
作者:德月
「師父,那位坐在角落的女孩,她的媽媽已經往生一個多月了,她一直不能接受母親逝世的事實,所以我們帶她來寺裡走走。您可不可以跟她聊聊,讓她振作起來?」一位信徒,悄悄走過來請求。
天湛法師看著瑟縮在知客處角落的瘦削女孩,彷彿時光回到了二十年前,同樣的地點,也是有一個無法接受父親往生的年輕女孩,同樣悲傷無助地躲在寺裡的角落。
那一年的夏天,十五歲的她,正考上第一志願的市立女校,在全家充滿歡慶的時刻,突然傳來一個她無法接受的消息:父親得了猛爆性肝癌,壽命剩下不到一個月。
不到十天,父親就真的走了,腦海還剛剛存有親愛的爸爸高興地打電話報喜的聲音,怎麼就這樣離開她的生命呢?年輕的她,不懂也不解,只是默默地跟隨著大人,完成一場又一場的佛事。
為什麼爸爸會走呢?他才四十歲啊!他不抽煙不喝酒,又常常捐錢幫助貧困的人,這樣的一個好人,為什麼讓他就這樣走了呢?她不懂,也沒有人能給她答案,只好硬生生地將這個傷痕,用各式各樣的絢爛活動,暫時遮蓋起來。
大學畢業後,她全心投入工作,在二十六歲時,就買下了一間觀山眺海的樓中樓,給相依為命的母親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她的工作屢有佳績,職位與薪水不斷地向上攀升。她不談戀愛,想以單身身份,陪伴母親。她一直以為,可以跟母親幸福地永遠生活在一起。
但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讓人不得不面對。
一天早上,母親外出買菜時,突然昏倒在路上,緊急送到醫院檢查時,居然發現得了末期肺癌!傷心欲絕的她,毅然而然辭去了高薪的工作,專心在醫院照顧媽媽。她突然發現,原來母親跟她一樣,十五年來,一直無法接受父親往生的事實。在病榻上,母親流露了悲傷的真情,她卻必須在母親面前,表現出更為堅強的樣子,希望母親不要罫礙。
母親在一個月後,也離她而去。
為了替母親作佛事,她又回到了當時安放父親骨灰的寺院。十五年了,寺院景色依舊,但人事全非。再也沒有媽媽跟她一起來寺院念佛,她只有一個人,孤單地看著父母的牌位。
愛別離,好苦!她實在難以接受,生命中的摯愛,就這樣從她的生命中消失。
在父親去世後,她努力讓原本一無所有的家,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當她努力賺取所謂「生命的幸福」時,一切又都離她而去,她又一無所有。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什麼才是「有」與「無」?她思維著人生所謂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突然有所感悟,原來大家都同樣地輪迴在這些「苦」當中。生命中總在不斷的失去與離開中前進,不論對象是人、是事、是物,其中,「生離死別最堪傷,每話令人欲斷腸」。生離、尤其死別,所帶來的衝擊與痛苦,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這種痛。
她決定成為一名宗教師,以過來人的身份,陪伴與引導眾生,走出這些苦痛陰霾。在幫助信眾的過程中,她發現不論貧富貴賤,每個人都會遇到同樣的「苦」。尤其是與親愛的人事物分離的悲傷,那種痛苦與無奈,遺憾與悔恨,更是讓人苦上加苦!
「在醫院看到急診室的年輕病人,只是騎車去吃個午餐,就這樣發生車禍死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苦,只有身為父母的人才能體會。」
「四十多歲的黃太太,承受不了先生往生已近三個月的事實,竟日恍惚無法入眠,不斷反覆地回想過去種種,總以為先生還活著,依舊聽到先生的腳步聲、叫她的名字,在路上行走時,總希望先生就出現在下一個路口,在過往人潮中找尋先生的背影。」
「一場颱風的雨水,讓原本要歡慶祝壽的一家六口,竟同時埋沒在滾滾土石流中,一夜而天人永隔。」
年老、疾病,尤其死亡,雖然是每個生命都會面臨的必然狀態,但通常卻無法預知它的時日與形式,而天災人禍更是現代人揮之不去的夢靨。愈來愈多的因病猝死,車禍、墜機與意外亡故,以及自殺、兇殺,使親友未及道別,空留餘恨,也使倖存者哀悼、喪慟的歷程更加複雜艱辛。
如何讓受苦的眾生,逐漸走出傷痛、心情好轉呢?如何讓他們,填平因遭遇損失而留下的空虛呢?
過去她也聽過一些像是經過「化了妝的祝福」式的安慰,如:「苦難是因為你要變成更好的人」、「意外是上天賜予生命的功課」……,雖然是出於好意,但卻是讓已受傷的人感覺到更加遺憾。若要將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歸結到神的意旨、意念的決定中,以為世間的一切,不是人的力量可以奈何的,要上帝或天,才有這種力量,這實是對「神」論的莫大錯誤!其實世間的一切,有好的也有壞的,如完全出於神的意旨,即等於否定人生。將遭遇的悲慘境遇和苦痛,說成是神特別的恩寵,真的能幫助受苦者、或合理解釋他所受的苦嗎?
也有人將受苦說是一種磨練,「天將降大任於私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她的確看過有人受到這樣話語的激勵,變得積極向上;但是她看過更多無法接受苦難「考驗」的人們,心中充滿怨恨不平,失去原本生活的步調,根本「過不了關」,更何況成長與改變?
她認為,親人的逝世,不是因為你的過錯或其他原因而造成,也不是因為你有什麼任務或責任要去承擔;每個人都會遇到老、病、死,這就是世間實實在在的真相。有信仰的人,更不要把一切歸咎於神或天,你所信仰的對象,是幫助你一起面對與度過生命的關卡;但祂不是「宇宙的自動販賣機」,不是在我們的各種討好的行為中,求得祂的保護與歡心。上天的祝福,是透過愛而散發出來,這是「非賣品」。
而「業果報應」之說,更讓她難過錯誤知見的可怕。錯誤的觀念,即使是透過宗教信仰,也無法帶來真正的撫慰,反而是一種再揭瘡疤的折磨。「因果論」是一項自然法則,並且幾乎每個宗教義理中都會提到;但是正信的因果論絕對不是宿命論,更非報應的觀念,而是要我們認清事實,知道正確的處理方式。若只把重點放在「世間的一切,無不由過去業力所招感」的宿命觀,就完全抹煞了現生的行為影響,認為一切前生註定,否定現生努力的價值。
錯誤的安慰方式與觀念,就像是在傷口上灑鹽。生命已受到創傷者,若再次傷害自己,是世上最糟的事。她看到許多因為受難、喪親或遭逢厄運的受苦者,活在痛苦與困惑中,讓罪惡感、憤怒、嫉妒、怨懟,讓原本已經受苦的創痛更加不堪。
佛陀說:「什麼是愛別離苦呢?在這裡,任何人有想要的、喜愛的、愉快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或法塵,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懷善意者、心懷好意者、心懷安慰意者、心懷安穩意者、母親、父親、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親,然後喪失了與這些人的會合、交往、聯絡、結合,那稱為愛別離苦。」人生中總有這些小小大大、難以補救、甚至無法挽回的必然遭遇,她希望瞭解失落的反應、認清痛苦的原因,學習「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心態與方法,進而協助他人,從「愛別離」中認識自我、體認無常、告別悲傷的知見與資糧。
一切現象無不是有因果性的,但是要求正確而必然的因果關係,不可籠統而講。正確的因果律是注重思想與行為的,指導人該怎樣做,怎樣才能做得好。則自己能得到真正的安樂,世界也可以得到和諧的安樂,這才是真正的因緣論,能得到究竟的解脫。
生與死無所謂好與壞,苦難也具有正面與負面的意義;愛別離苦不苦,全歸因於我們的回應。摯愛往生的不幸,不一定抹煞的了我們對於生命的信仰與素質。離開不是只有絕望,而是更能見證生命的可貴,讓我們更肯定生命的價值,讓我們即使面對素不相識的人,也能寬容與愛。
愛是生命中力量、勇氣與希望的泉源;愛不是崇拜,而是接納;愛是能夠包容,懂得原諒。愛別離,苦?不苦?將對親人的愛轉化與提昇,將會發現其實他們並沒有死,也沒有離你而去,因為真正的愛,是大悲心起;因此我們無始劫來無量無邊的摯愛,才能永遠跟我們在一起。
感恩師父分享~ @};-
回覆刪除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刪除這篇文章很棒 =D> ,解開我一直以來的困惑,我說不上來的道理,在這裏全獲得解答,真的如獲至寶! :x :) 謝謝您,印隆師父,您的文筆太美妙了,我已引用,希望可以讓更多像我一樣困惑的格友,豁然頓悟~
回覆刪除Anly仁者:
刪除阿彌陀佛!
謝謝您的鼓勵,這是末學希望用另一種方式,來與大家分享正信佛法的觀念。 :x
Dear印隆師父
回覆刪除阿彌陀佛!!
感恩您分享這篇文章
小油麵合十
Dear 小油麵~
刪除浴佛節要不要和Carol上山來玩呀~ :x
印隆師父: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感恩師父慈悲分享!師父的分享,真是道盡經歷過苦難或正在苦難考驗中人們的心聲,面對因緣果報論,確實需要正知正見,方能在苦難中或面對考驗時,化無明煩惱、得身心自在.明淵也曾經因遭受苦難考驗而跌入傳統宿命論裡,感恩佛菩薩慈悲庇護,賜予明淵智慧與勇氣,在苦海中,能有佛法為心靈依歸、智慧指引.愛別離,苦?不苦?若能將小愛轉化提昇為大愛,發揮人生的價值,相信那份愛是最幸福、最圓滿的人生.
恭祝師父 法體安康 身體無礙!
後學明淵 感恩合十
明淵仁者:
刪除阿彌陀佛!
您能夠有如此體會,真的是有正知見。也祈願您能繼續努力,將小愛轉化提昇為大愛,發揮人生的價值,如同您所說的:相信那份愛是最幸福、最圓滿的人生 =D>
師父這個故事是你的故事嗎 因為你好年輕才36歲就出家 是因最摯愛的雙親都已經離開 你已經看淡放下而無牽掛所以出家嗎
回覆刪除出家要看破看淡凡俗的親情 愛情 親情放下非常不易的 我也有出家念頭 但我想好好衝刺事業 讓父母生活有保障 我才能安心出家
白百合仁者:
刪除阿彌陀佛!
這的確是末學的經歷,只是人事物稍微修改內容。
其實末學從小就想要"出家",小學時去申請做修女,教會覺得當時年紀太小了(也可能會被父母抓回去吧! :P )後來學佛,本想於大學畢業後出家,但師長說末學三十歲才會出家(也真的是,不可思議),或許是過去生就一直走這一條路吧!
末學也是等到心無罣礙後才出家,如此才能全心為三寶、為眾生服務。出家在家都是可以修行的,指示所承擔的責任與擔任的角色不同而已。 :x
感恩法語
回覆刪除謝謝您
阿彌陀佛
印隆師 : 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喪女之痛 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 如何走? 好像無解!!
感恩您的文章分享
常馥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