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經懺

 

  今日與大學同學聊天時,他們有提到「趕經懺」三字,其實他們是無心的,只是有聽過這樣的詞彙,但也讓印隆想趕快解釋清楚,不希望他們的八識田種下錯誤的種子。

  記得 聖嚴師父曾經感慨的說:「(錯誤的)經懺佛事(觀念)讓中國佛教倒退五百年!」因為 聖嚴師父還是年輕沙彌時,就深感經懺應赴之苦與錯誤觀念。在目前法鼓山四樓副殿的聖嚴師父墨寶區,也有一首 師父親自寫的偈:「販售經懺稱超度,不畏因果怕齋主;日日應赴喪者家,夜夜獨行歸寺路。」

  其實,懺法一直是漢傳佛教中重要的行持方式,根據史料的記載,漢地的懺悔法門起源於晉代,漸盛於南北朝。隋唐之時,佛教宗派興起,各派依所宗之經典撰成種種懺悔行法。宋代為懺法的全盛時期,而從自元代起,中國佛教懺儀的形式化傾向日趨嚴重,使「拜懺」逐漸流於追求現世利益為主之「經懺法事」,而喪失了以禪觀為基礎的修行本質。今日佛教寺院道場所舉行的各種經懺法會,大都是依據懺本隨文誦念,雖行禮如儀,但若對於懺法之義涵卻不甚了解,更不懂得如何運心觀想,只能使懺法成為一種修持的方便而已;更甚者是認為懺悔是為求現世之利益,也脫離原本祖師制懺是為開顯大乘實相法門的修行目的。

  真正的經懺是修行的佛事,是能讓眾生獲得法益、離苦得樂的行法方便法門,但絕不能用來作謀求衣食的工具。以前若有信眾要求印隆作佛事,對方一定要有「修行」與「利益亡者」、或「報答親恩」觀念,印隆才會答應幫他們作佛事。而印隆也不會現場收供養,印隆希望他們的供養與布施的心態,是真心要護持三寶、成就大眾修行的,絕不能有絲毫「交易」的心念。如果「不畏因果怕齋主」,只希望討好或貪求檀越供養,這會斷了彼此的法身慧命!其實我們是否真心要眾生離苦得樂,眾生會感覺得到的。今日既已出家走向修行之路,還怕什麼個人生活問題?真心修持,龍天護法一定會護持的。

  天台智者大師制《法華三昧懺儀》之本意,乃是要行者為悟弄引,依事懺調熟身心後,而能趣入圓觀之門,是教導行者實際修持真懺悔行法之內涵,藉由修持懺儀以諦觀現前「一念妄心」,歷一切境念念分明,正見諸法實相之理。其中很重要的是觀行之法,但目前的懺法儀軌(後來的諸懺法幾乎都是跟隨《法華三昧懺儀》的事懺行法模式),多將觀行之法去除,只讓懺法徒具形式而已。因此印隆將考察古今懺本之版本,透過文獻比對方式,重新整理《法華三昧懺儀》的儀軌內容,並研究分析智者大師觀法之精神,祈能重現《法華三昧懺儀》之精神!願漢傳佛教,重新回到應有的高度!

 

4 則留言:

  1. 噶瑪德謝道德2010年4月7日 凌晨12:52

    師父~末學轉貼引用囉~感恩~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歡迎您引用!
      感恩與祝福! @};-

      刪除
  2. 以前若有信眾要求印隆作佛事,對方一定要有「修行」與「利益亡者」、或「報答親恩」觀念,印隆才會答應幫他們作佛事。而印隆也不會現場收供養,印隆希望他們的供養與布施的心態,是真心要護持三寶、成就大眾修行的,絕不能有絲毫「交易」的心念。

    出家求出離,哀念苦眾生,助佛為揚化,令教選路行。何曾解救苦,恣氣亂縱橫,一時同受溺,俱落大深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