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佛門的飲食智慧 -- 齋堂對聯

 

  在佛門裡,日常生活都是修行。許多寺院的齋堂,都貼有對聯。如此圖是印隆的戒常住台南新營妙法禪寺的齋堂對聯。

 

 

  謹摘錄部份常見的齋堂對聯佛偈如下,若大家有看到其他的齋堂對聯,請與大家分享哦!

 

卍、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台南新營妙法禪寺 

 

卍、一念真誠,斗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埔里鎮中台禪寺齋堂)

 

卍、五觀常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難消。

 

卍、地壯菜根粗,因真果正;糞多茄子大,德厚福隆。(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全集、冊二、菜園》。)

 

卍、三匙有節;五觀無違。

 

卍、古寺尚存寒竈石;雲廚猶有漏沙鍋。(浙江天臺山國清寺香積厨)

  ◎典故:寒竈石:傳說國清寺建成後,五百羅漢相約爲該寺修建一座寶塔,正當他們忙於搬運磚石時,觀音菩薩恰路過,有心爲天臺山錦上添花,便向羅漢借磚石。不料羅漢不肯,觀音菩薩遂有意作難,用法力將磚石牢牢定住,致使塔磚石不夠,缺少了塔頭。

 

漏沙鍋:據傳觀音菩薩向羅漢借磚未成,又借鍋煮飯,羅漢故意將鐵鍋敲了一個洞。觀音菩薩略施法力,於漏鍋中煮出飯來。羅漢將鐵鍋搬來仔細看看,原來此鍋之洞只漏沙,不漏米。

 

卍、未供先嚐三鐵棒,私造飲食九銅鎚

  ◎典故:說明佛門規矩的受持嚴謹。若偷嚐還沒有供佛前之食物,要挨受三記鐵棒;若私自燒煮食物,要罰打九次銅鎚。

  在《卍續藏‧124463冊;百丈清規證義記‧卷六》中提到:「寮內私造飲食者罰。」在佛教道場中,僧眾須恪守佛門制定的清規,過著有規律的團體生活。一個如法的僧團,即得諸佛菩薩的護念,天龍八部的護持。雖然道場繁忙,有時幫忙的人手不夠,無法按時吃飯,僧眾若私自燒煮小鍋,各自為政,生活漸漸散漫無度,破壞了嚴謹的佛門規矩,將使僧團弊病叢生。

 

卍、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五觀堂」即齋堂,佛制出家人,食時需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凡受食時,當作此觀,隨緣自在享用,不作挑剔分別,一切須在辦道上相應。

1.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物得來不易,需要許多人和其他條件共同成就,應有一份惜福和感恩之心。

2.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接受食物供養時,檢討自己的德行,有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精進修行,應保持一份慚愧之心。

3.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飲食為眾緣和合,須時時提防自己,不可貪戀食物的美味,應保持一份離欲之心。

4.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食物為健身療病的藥物,並非為滿足口腹之欲,應有一份警覺之心。

5.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食物是為了成就道業,令色身可以繼續修行,應保持一份精進之心。

 

卍、一粒米,檀信口中分出;半瓢水,行人肩上挑來。

 

卍、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裏煮乾坤。

 

卍、三餐常念農夫苦;一飯難忘佛祖恩。

 

卍、已餐忍果清涼味;轉覺悲華脫俗香。(佛教弘誓學院有此副對聯,出自近代日慧法師)

 

卍、五葉花、光叢法寶;十方飯、顆惜珍珠。

 

卍、托缽歸來,不爲鐘鳴鼓響;結齋便去,須知鹽盡炭無。(明代普荷擔當禪師之《罔措齋對聯》)

 

卍、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卍、世間惟有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

 

卍、四大皆空,坐片刻無分你我;兩頭是路,喝幾杯各自東西。

 

卍、有彌勒肚皮,千金易化;無維摩手段,滴水難消。(中壢永平寺)

 

卍、戒德崇高,樓頭虎缽傳香雨;綸音優渥,殿角龍旗擁碧雲。

 

卍、身無長物,惟一衣一缽,讀經念佛;心有靈山,奉五戒五觀,習律修禪。

 

卍、法眼圓明,日費斗金非分外;偷心不死,時嘗滴水也難消。(《大正藏‧260782冊;黃檗清規‧門聯通用‧齋堂》)

 

卍、金剛屑顆粒難消,臨食何妨先想想;鐵饅頭吐吞不得,此時恰好細參參。(台北十普寺)

 

卍、門外鳥啼花落;庵中飯熟茶香。

卍、淘米盡沙明祖意;搬柴運水見禪心。

 

卍、粥去飯來,莫把光陰遮面目;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埔里靈巖山寺)

 

卍、試問世間人,有幾個知道飯是米煮;請看座上佛,亦不過認得田自心來。

 

卍、暫住下來,黃齋白粥思量吃;若行回去,綠水青山仔細參。

 

卍、識性不嫌羹味苦;知心何用語言甜。(清代古崑法師,參閱《卍續藏‧118762冊;淨土隨學‧卷下‧掩關警策》)

 

 

4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