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現在在學沙彌戒時,多半會從廣化老和尚的「沙彌律儀要略集註」開始學習。此書是廣化老和尚以袾宏大師之「沙彌十戒要略」來作集註,而袾宏大師之「沙彌十戒要略」又是依「沙彌十戒經」而釋。而律藏中相關『沙彌律儀』諸典籍與相關的論著,均是以「沙彌」為主體對象來說明與探討,對於「沙彌尼」多以附帶之方式或未提,雖說沙彌與沙彌尼是受同樣十戒,但行持上還是有所差別。因為自己已發心將來能弘揚女眾修行人之戒律,故希望研究以「沙彌尼」為主體的如法持戒方式。
真的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力量不可思議!在開始研讀律藏的第二天,居然讓我看到了卍續藏中的「沙彌尼戒經」及「沙彌尼離戒文」,都是以「沙彌尼」為主體而的,過去根本是連聽都沒聽過,但讓我看到此二篇經文,真的是又歡喜又感恩。因為這樣的感應,讓我深信發心是正確並且要堅持。但我更希望將來除了能完整的整理出律藏中對於尼眾持戒的資料外,更能透過自身的行持與自內證,才能真正有利於修行者。
相信只要發心正確,佛菩薩都會慈悲指引。心念很重要,稍一偏頗,即可能得到不正之果報。我覺得持戒是自己從內心真真實實的認同後(戒體),自然就會流露於外在的習慣(戒相),也就是必須要身口意合一,方能戒行圓滿。難怪 弘一大師有云,能持多少戒,再去受持多少戒,這是 弘一大師從內心所發的慈悲指導。
從心開始、老實修行,戒律是看自己,不是拿來衡量他人用的。
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從心開始、老實修行,戒律是看自己,不是拿來衡量他人用的。----所以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回覆刪除阿彌陀佛!
刪除是的,學戒的精神跟修行、甚或日常生活一樣,是用來提昇自己,不是用來衡量他人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