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沐浴法儀


法鼓山水陸法會所設置的沐浴亭


 水陸法會在奉請上堂法事中,有一個於「請諸聖臨浴所」的「奉請沐浴儀式,這是以沐浴之事儀說明法身本自清淨;但因為眾生仍在迷,所以須藉由種種事儀來彰顯本具佛性。儀文中也說明了三因佛性的關係:
蓮華藏海,當體圓成;流泉浴池,隨處顯發。
湛湛兮八功德水,巍巍乎五分法身。
須知諸佛元不洗塵,為欲眾生皆令離垢。
想見受茲灌沐,夜月之印澄潭;現諸威儀,朝曦之升遠漢。
敬宣密語,請濯溫泉。用表法門,不壞世諦。
……諸佛法身常本妙,以由緣了為莊嚴。[1]

 佛的功德法身本清淨無染,[2]實無有塵勞可洗,於今所奉行的「沐浴」儀式,其實是為了引導眾生令離諸塵著,由此得悟而遠離塵垢。[3]諸聖本淨,示現之受沐自亦清淨;月影雖明,須知皎月本明;沐浴雖淨,當知諸佛本淨,藉此透過恭請諸聖濯浴的權巧儀式,以明示大眾實相妙理。

 諸佛法身圓融本妙(指正因佛性之理),對於仍在迷的眾生,仍須藉由種種事儀以聞法修持(緣因佛性),以資發一切善根功德,用般若智慧以照了真理(了因佛性),方能成就圓滿莊嚴的本具佛性(正因佛性)。因此,於今所奉行的「沐浴」儀式,其實是為了欲令五濁眾生皆能由此得悟而遠離塵垢,願證如來淨法身。

 而在「奉請下堂法事中,也有行沐浴法儀。此是因為十法界眾生的清淨自性雖然無有差別,但因一念無明,而有六道受報依正之別彼此陰陽分隔而各不相知,因此需仰仗「召請真言」的威勝妙力,使一切眾生能齊聚法會,普得受供。

 在奉請下堂諸席眾生行沐浴法儀後,接著是白「治衣文」,以「不洗塵、不洗體」之喻,說明理由事顯、自然本具之理,文云:
入室而悟水因,既宣明於妙觸,澡身而去塵穢,載謹肅於外儀……
將親近於尊容,必莊嚴於盛服。
宣之以真言祕密,照之以妙觀幽微。
發起淨緣,資成等施。
天衣自然被體,不待意求;法藥普與熏心,何論念感……   [4]

 於澡浴時由於以水淨身洗塵之妙因,得悟「根塵俱泯,妄盡真顯」的道理,故而通達明了「觸性」實即圓妙真性。[5]以治衣莊嚴身相的事儀,彰顯照見諸佛真智之理。並以宣誦祕密真言以加持妙觀觀照,發起慈悲清淨的妙緣,成就平等普施的勝德。於是微妙天衣自然著身,上妙法藥普周熏習修心,一切自然本具,不假外求。

第三行啟請上堂法事
禮三寶
然香
讚偈與然香真言
灑淨
讚偈與灑淨真言
奉請諸聖臨壇
讚偈、宣 召請文、奉請上堂十席
奉請沐浴
讚文、請諸聖臨浴所、宣偈
奉請浴畢著衣回壇
奉請獻座
讚文與獻寶座真言
奉請獻香
讚文與然香真言
奉請獻花
讚文與獻華真言
灑淨
讚文與灑淨真言
宣疏
宣「證盟疏」、白「懇禱文」

第七行奉請下堂法事
禮三寶
然香
讚文與然香達信真言
灑淨
讚文與灑淨真言
召請下堂諸席臨壇
讚偈、宣召請文、召請下堂十席、召請城隍諸廟神眾、召請齋家住居諸神、召請齋家上世祖宗親眷、奉請本寺先靈
別召橫死孤魂
請諸類孤魂共十二席
異方便
宣「開地獄文」
宣「破地獄偈」、宣「破地獄真言」
為三途惡重眾生開道路
為三途眾生離怖畏
為三途眾生開咽喉
為六道眾生消釋怨結
為六道眾生送浴、治衣
獻浴
直白、沐浴真言、宣「獻浴偈」
治衣
白「治衣文」、治衣真言
奉迎六道回壇
「蓮池海會讚」、「願生淨土偈」
為六道清淨六根三業
讚偈與清淨六根三業真言
為六道燃香達信以致敬
讚偈與然香達信真言
為六道奉請三寶
奉請文與奉請三寶真言






表格 3 水陸儀文與天台圓觀思想
水陸儀文
天台圓觀思想
思想出處參考引用
然香
諦此妙香緣起法,本來無物即真空,太虛周徧盡香雲,即此難思為妙假;非有非空皆絕待,雙遮雙照必亡中。仰憑中觀妙心香,是日殷勤修法供。(82-83
彰顯一心三觀圓照之妙理。
《摩訶止觀》卷5CBETA, T46, no. 1911, p. 55c
灑淨
性水真空周法界,湛然一器假難思,若於空假二俱亡,畢竟全彰中道義。以此觀心融法水,以茲法水淨諸塵,若依若正盡光嚴,洞徹十方無障礙。83-84
透過所灑淨之「水」圓具三諦之觀心,說明「灑淨」的真義。
《性善惡論》,CBETA, X57, no. 970, p. 392c
宣召請文
伏以非如非異,是為以佛眼觀,何聖何凡,此則於法界一。境俱智寂,體兼用冥。函與蓋以相應,水共波而不別。 至若隨時起教,為實施權。雖分別於多門,終指歸於一道。
然則理由事顯,化以機興。亡絕待中,固不涉離微之論;顯正因性,必須憑緣了之修。是以明燈獻華,低頭合掌,要莊嚴於萬行,俾圓妙以三身。故知寓迹於有為,畢竟歸元於無作。(85-86
說明「理由事顯、教由機興」之理:藉由莊嚴萬行以顯圓滿三身的妙理。
《法華玄義》,CBETA, T33, no. 1716, p. 682b
藉由理由事顯,來說明三因佛性的意義與關係。
《金光明經玄義》卷下,CBETA, T39, no. 1783, p. 8a
開演「為實施權」欲令眾生入真實道的勝義。
《佛祖統紀》卷1CBETA, T49, no. 2035, p. 134c-135ap. 325b
雖寓迹於種種有為之相,畢竟是為回歸於無作之性,此即為「廢迹立本」之喻。
《法華玄義》,,CBETA, T34, no. 1718, p. 132a28
爾乃恪遵洪範,庸尚多儀。崇水陸之清齋,極地天而普濟。妙供養海,納眾流而愈深;勝功德林,挺千枝而並秀。今則特開嘉會,寅奉慈尊。延內懷四攝真人,集外現二乘高士,召五通之仙黨,來八部之天倫。(86
所奉請的諸大賢聖眾,若以「從本垂迹」而言,皆是為令眾生入一乘實道,而示現種種化身,以方便教化。
《法華經》卷4CBETA, T9, no. 262, p. 28a
二席
一心奉請 盡虛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諸眷屬。
一心奉請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鹿苑會中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方等諸會,《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大乘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90
完整說明了天台判教的思想內容,依天台五時教法作為奉請的先後順序。
《法華經》,CBETA, T9no. 262p. 32a
《涅槃經˙聖行品》卷14CBETA, T12, no. 374, p. 449
《四教義》,CBETA, T46no. 1929p. 722bp. 765c-p766a
《止觀義例》,CBETA, T46no. 1913p. 452c
《法華玄義》卷1CBETA, T33, no. 1716, p. 682b-684a
《法華玄義》卷10CBETA, T33, no. 1716, p. 808
專談淨土,《觀無量壽佛經》等諸經法寶。五時所說,大小兩乘,諸部律論,一切法寶。西天此土,三乘聖賢,說經造論,著述疏記。龍宮所祕,竺土未來,諸經律論,一切法寶。十方國土,水鳥樹林,塵說剎說,一切法音。惟願不違本誓。哀憫有情。是日今時,降臨法會。(91
奉請五時教法的代表性的法寶之後,接續奉請淨土經典及其他諸經、律藏及論典。
請諸聖臨浴所
蓮華藏海,當體圓成;流泉浴池,隨處顯發。湛湛兮八功德水,巍巍乎五分法身。須知諸佛元不洗塵,為欲眾生皆令離垢。想見受茲灌沐,夜月之印澄潭;現諸威儀,朝曦之升遠漢。
敬宣密語,請濯溫泉。用表法門,不壞世諦。我佛如來,有沐浴真言。謹當宣誦。
諸佛法身常本妙,以由緣了為莊嚴。寂而常照絕言思,如谷答聲無不應。(111-112
以沐浴之事儀,彰顯法身本自清淨。對於仍在迷的眾生,仍須藉由種種事儀來能成就本具佛性,於中也說明了三因佛性的關係。
《法華經》卷1CBETA, T9, no. 262, p. 9b
《摩訶止觀》卷9CBETA, T46, no. 1911, p. 126c
正因佛性以由「緣因佛性」及「了因佛性」而成就。
《摩訶止觀》卷5CBETA, T46, no. 1911, p. 53c
透過「沐浴」儀式,以宣誦真言密語之法儀來證顯法身本自清淨之理。
《佛說浴像功德經》,CBETA, T16, no. 697, p. 799b
載仰三乘并八部,隨宜益物顯慈威。至哉方便有多門,端自大權智起。(112-113
權便法門皆是為濟度眾生而顯現種種應身的悲與智。
《法華文句》卷9CBETA, T34, no. 1718, p. 127c
《維摩經略疏》卷1CBETA, T38, no. 1778, p. 564b



[1] 《會本》111-112
[2] 「蓮華藏海」在《妙法蓮華經玄義》解釋云:「或言華王世界蓮華藏海者,此實報土也。」CBTEA, T33, no. 1716, p. 767a
[3] 如浴佛讚偈所云:「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功德莊嚴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佛說浴像功德經》,CBETA, T16, no. 697, p. 799b
[4] 《會本》304-305
[5] 《楞嚴經》:「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CBTEA, T19, no. 945, p. 126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