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跟一位居士分享與討論佛法,其中他提到對於「冤親」的看法,是要用「慈悲」來對治。他的想法雖沒有錯,但還是落於「世間的相待觀念」,有你有我,有彼有此,有能有所,有討債與還債,這樣的觀念,無法做到真正的慈悲。
所謂的「世間的相待觀念」,就是有「四相」──《金剛經》所云之「我、人、眾生、壽者相」。一相若起,四相俱生!「我相」為執著「我」為能度者,為真實的個體存在;「人相」為執著「彼」為我所度者,以他人為和我對立之存在;「眾生相」,認為所度既非一人,各各善根又不一致,於是處處分別之,
如階級、種族等分別,即是執著眾生相;「壽者相」,執著我、人、眾生等諸事物為真實不虛、持續不壞,可以傳之長久。這四相實際上都是由一個「我相」所開展出來,所以,佛教特別注重破除「我執」。
什麼是「」?佛學名相的解釋是:不斷煩惱而運大悲以救眾生也。「愛」者思惑,「見」者見惑。小乘之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間,發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濟度眾生。然未斷見思之煩惱,為伏惑行因,故認「能愛」、「所愛」二相,其大悲亦虛妄不淨,故令人為疲厭之想,當捨離之也。
若在菩薩大悲心行的運用上,有了一絲絲的貪著愛染,那麼在熱心救世的大悲心行中,本質已是染污不純淨的。而這染污就是「愛見大悲」。如《注維摩詰經》卷五所舉:
羅什:未能深入實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
僧肇:若自調者,應先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觀未純,見眾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大悲」。
道生:作上二觀起大悲之時,名為觀中有愛念心,又見眾生而欲拔濟之者,為愛見大悲。
在未證得實相深義之前,承認有能愛、所愛二相,而這以順於自我意欲的愛染所起之悲心,在佛法來看,是染污不純淨的。自誓拔濟苦迫有情的菩薩,如果本身尚未能詳細推察緣起道理,知諸法無自性,乃因緣所成虛假不實,而以妄執實有眾生之心態行拔濟之事。則無疑是「泥菩薩過江」了!是故菩薩所行當須隨時謹慎念頭的生起,當起了不當的念頭時即應警覺而捨,如此下化眾生的任務就能任運自如不違本懷了。(愛見大悲及愛的四個層次)
《維摩詰經》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云:「作定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此是說若對眾生若起了愛見大悲(有愛染的悲心),就應該捨離,因為這是有所得的悲心,不是真正的悲心,也很容易退轉。菩薩的大悲心是無所求亦無所得的自在;而愛見大悲的人,會有疲倦和厭煩的心,因為若有得失心,就是計較心,就會隨境界流轉,不得自在。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並號稱為「施無畏者」(《法華經》〈普門品〉,祂能了解眾生的苦難,能解救眾生的苦難,同時能保持自在解脫,跟眾生不即不離。聖嚴師父所說的:「隨緣應化莫擁有,緣畢放身撒兩手」,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正念於當下,無有罣礙,行菩薩道,永不退轉!
寺院裡
木魚與磬聲輕響
迴盪三千大千世界
未曾滅去
功德堂中的牆上、佛桌上,
滿滿地,
一張張的黃色牌位,
訴說著一段段的故事:
懺悔、感恩、祈願、祝福……
透過人世間的一方紙片
連結無始以來的情感
彼此
過˙渡
冤
親
債
主
因著累劫的無明
忘記了愛
卻有了你 我
的分別
妄想透過超薦的紙片
還清宿世的欠債
讓今生 好過點 平安些
以為
冤即是親,債即是主
曾經是我們的最愛
再相逢卻不相識
我們
只看到自己
想要的
走過菩提之路的覺者
心疼
拈起一朵蓮華
再入娑婆 為我們
駕航
願
不要再跌入 無盡的海中
有一天
我們終將發現
你就是我,我即是你
冤沒有頭,債非是主
一切 本來如是
黃色的超薦牌位
過渡
成了朵朵蓮華
愛
撫慰了眾生的傷痛
無明 不再
智慧
塵盡光生
註:
在超薦法會中,常見為求消災平安的「超薦累劫冤親債主」牌位,希望藉由法會功德,讓障礙離去,事事如意。而若靜心深觀,所有冤親債主乃至於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們最親愛的親朋好友。但是愈親近的人,卻愈容易彼此傷害,故云「冤即是親,親即是冤」。
真正的超薦,是要能化解彼此的隔閡,以無量的慈悲心、真正的愛,才能膚解傷痛,得到平安。
[1] 「愛見大悲」出於《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