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令人感動的新聞:「教宗親吻鐘樓怪人 無神論者也融化」。依新聞上來看,所謂的「鐘樓怪人」,是全身長滿「神經纖維瘤」,或是長了類似瘌痢頭,整張臉和手上都長滿癤、疣或是膿包狀皮膚病變者,因為外觀較平常人不同,所以常會受到排斥。因此方濟教宗的行為,就像德蕾莎修女一樣,令人尊敬與感動!
南韓目前推出一個頗具噱頭的節目-《Let 美人》,是一檔整容類型的節目,可以說是把南韓的整形醫美事業推到了極點。該節目挑選被外貌所困擾者,透過節目以及整形醫生的協助改變外貌,因前後差異極大,讓他們彷彿有「重生」的感覺。
因病而受到異樣的對待,印隆本身也有經驗,有兩件事是印隆深刻的:一是國中時,因為開始狂長青春痘,可是也因為這樣受到了排擠,主要是男同學的排擠,連國文老師在上課講到「月球表面」時,也趁機嘲笑(20071122_老師您的態度真的會影響小朋友)。另一則是罹患此病時,受到一些人的批評(20120218-千萬不要拿眾生生病來做文章 )。因為這樣的經歷,反而促使我突破對於美醜分別的對待,以及絕不用「業障」來形容得病的因緣(是「業」,但非「障」)。
在《法華傳記》中,有記載一位唐朝的僧徹法師之行誼:
釋僧徹,住縫州南孤山陷泉寺,昔行遇癩[1]者在穴中,徹(釋僧徹)引至山中,為鑿穴給食,令誦《法華》。素不識文字,加又頑鄙,句句授之,終不辭倦。誦經向半。夢有教者。自後稍聰,得五六卷,瘡漸覺愈。一部既了,鬚眉平,膚色如常。故《經》云:「病之良藥。」斯誠驗矣。[2]
僧徹法師有一次在路邊的土穴,看到穴中躺着一個渾身生滿惡瘡的人,臭不可聞。他向僧徹法師討要吃食。僧徹法師將他帶回寺中,不但給他衣食,並教他誦念《法華經》。這個人不識字,而且生性懶惰,所以僧徹法師教他每讀一句,都很費勁。但是僧徹法師從不厭煩,而且從不懈倦。當這個人讀完半部《法華經》後,便做夢有人教他認字。夢醒後,他變的聰明了許多。當念到《法華經》第五、六卷時,他渾身生的惡瘡差不多都消失了。等一部《法華經》念完,他的身體恢復如常,因此當時大家都讚歎真如經中所云:「佛法是病之良藥」呀!
此「病之良藥」一語,出於《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
「宿王華!汝當以神通之力守護是經。所以者何?此經則為閻浮提人,病之良藥。若人有病,得聞是經,病即消滅,不老不死。宿王華!汝若見有受持是經者,應以青蓮花盛滿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當取草坐於道場,破諸魔軍,當吹法螺、擊大法鼓,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見有受持是經典人,應當如是生恭敬心。」[3]
佛教常以「醫」來喻「教」,說明「佛法」是眾生病之良藥。佛教的根本宗旨在解決眾生的諸苦,佛教的教義都是對治眾生疾病良藥。從佛教的教理當中,可以知道疾病源自於業(指身、口、意的行為造作),而業則實起源於心。換言之,心的無明煩惱不僅是導致病苦之因,更是生老病死等眾苦之根源所在。
釋尊成道後初轉法輪所說的「四聖諦」;四聖諦中的「苦諦」,是說明病苦的實況;「集諦」是說明導致病苦的內因外緣,這兩者佛陀稱之為生老病死的痛苦輪迴。至於「滅諦」及「道諦」,則是在說明病苦消滅的狀態與病苦消滅的方法,此為針對眾生的病苦,作根本的病因解釋與除病之道。
如一開始所說的方濟教宗、德蕾莎修女,還有僧徹法師,以及無數默默付出的大德,在世界的黑暗角落裡,共同點燃慈悲光明之燈。美醜的分別,來自於內心的顛倒見。人身難得,但也只是五蘊和合的假和之身,如何藉假修真,讓大家都能服法藥,使身心都能達成真正的健康—淨化身心,轉化業力,這是我們每一位人間菩薩應發的願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