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環保一年不會死!




 當初會被此書吸引,實是因為書名的副標題:不用衛生紙」,心想:「好棒!若真的可以不用衛生紙,可以省好多錢啊!」但到底要如何不用衛生紙?我想買個人在看完此書後,各會有其心得。

 此本書非常精彩,作者提出的許多觀念,也與佛法相應。可以說是作者從生命中體悟佛法,或者是說,把佛法的精神實踐在生活中。

 博客來網路書局介紹的很詳細,大家可以參考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9444。以下是印隆覺得不錯的內容,與大家分享。

P. 002
 作者住在全世界最資本主義、物質消費最鼎盛的紐約市中心……他花了一年時間實驗是否可以過著盡量不傷害地球的生活,比如不製造任何垃圾、只吃在地東西、不買新物品、不用電、不用衛生紙……等等,幫我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早已視為理所當然,卻會在生產及使用過程中破壞地球的便利品,到底有多少必要性?我們消費的物品有多少真正帶給我們快樂,又有多少只會讓我們成為金錢的奴隸,甚至導致心靈的空虛?

P. 022
 我們有很多人拼命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跟心愛的人在一起……我們感覺淪為金錢的奴隸,……我們感覺不到生命的意義。

P.026
 人類在毀滅地球與自己!

P.034
 我唯一想著的,只是藉由自己以身作則解決人類的健康、安全及幸福問題,我或許已經找到一種不必指責就能使人改變想法的方式,……至少我可以說我努力過了。

P.047
 正向心理學家已經明白,儘管擁有一支新手機、一輛新車或一棟新房子,確實會衝高我們的快樂感,但那種快樂感無法維持太久,如果我們想要感受到相同程度的快樂,就必須得到更多滿足……這些心理學家發現,最快樂的人並非活在這種永無停歇的循環中,相反地,他們已經提高自己的快樂底線,不需要一再靠新東西獲得滿足。

P.049
 我們能不能在享受美好人生的同時,當個舉止合宜的過客。

P.073
 當我坐在地板上注視那些黑色垃圾袋,周圍遍布著自己的生活殘餘物……原來我用自己的時間與金錢所換取的,都是用不到十分鐘就會掉的東西。

P.078-079
 似乎我整個人生已經變成一部用來換取更多方便的賺錢機器,為的是把我的生活給解決掉。我就像一尾吞尾充飢的蛇,彷彿只想把整件事趕快應付過去……

P.079
 快樂的人會花很多時間感激自己擁有的一切,並且欣賞自己的經驗。他們不會為了下一刻而急著過完此刻……他們堅決認為此時此刻,無論那是什麼,本身就是美好的。

P.080
 我把我那些拋棄式產品都丟了,但我的方便卻已經成為全人類的不便。

P.091-092
 任何從食物鏈底層起頭的,勢必在食物鏈頂層結束。
 結果,我們的體內都能測得多達一百種在五十年前沒人聽說過的工業用化學品,其中很多都來自填滿自家垃圾袋的那些拋棄式塑膠物品的生產及使用過程。

P.098
 改用非一性使用物品。

P.180
 現金跟房子就像手足與親雞一樣,也可能在得到之後馬上死去……在我有機會讓錢財和豪宅主宰我的人生之前,我發現自己在問:當我不在人世,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

P.182
 崇山禪師說:每個人都說我想要這個,我想要那個,但沒有人真正了解這個『我』,這個想要擁有一切東西的『我』到底是什麼?它從何處來?它往何處去?它為何而生?它為何而滅?」

P.209
 不看電視。由於美國人平均一天看四個半小時的電視,因此它意味著蜜雪兒跟我一天可以多出九小時來準備對我們有益的食物,顧好自己的健康。

P.226
 這是個惡性循環,我們拼命工作以便有錢買東西,然而那些東西在製造過程中會破壞地球,讓人更沮喪,於是我們以為需要買更多東西來取悅自己,於是我們工作的更拼命。

P.232
 生命是很脆弱的,我們全都只是「摯愛的訪客」。既然生命如此珍貴,我也無法停止思考,我們是不是都傾向把自己的人生和地球的資源浪費在根本不重要的事物上。

P.253
 活著,是為了幫助彼此度過難關!

P.285-286
 我們多多少少都知道別的地方還有很多人快餓死了,連下一餐都不曉得在哪裡,但我們卻可以花十塊錢美金去買一片我們可能只會聽三遍的CD,也許同樣的十塊錢可以救一個人的命。

P.290
 我們都以為物質、能源和現代生活配備可以帶來自由,但直到我花了點時間不再依賴它們過活,我才終於有機會看看它們給我帶來多少束縛。

P.326
 在一個孩子的墳前,你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遊戲機嗎?當我嚥下最後一口氣,我會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東西嗎?
 我想我只有一個心願,那就是我更懂得去愛,那就是我成為一個更懂得去愛而且不受物質或成就所動搖的人。人生苦短,轉眼即逝,我們要用它來做什麼呢?

P.332-333
 我們瘋狂地現在這個工作--看電視--買東西的單調循環裡,而我們大可以喊停。

P.336
 如果我想促進世界和平,我必須先在內心裡找到和平。

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碳生活日記
書籍介紹內容引用出處: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29444

作者:柯林.貝文
原文作者:ColinBeavan
譯者:謝維玲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3/05/03

內容簡介

  電梯OUT!外帶食物OUT!瓶裝水OUT
  體重減輕了,婚姻關係改善了,不再亂花錢了
  紐約客一整年不用衛生紙的環保生活實驗
  幸福指數破表的美好生活再現
地球越來越熱,北極熊被迫離開北極,而紐約在應該是冬天的時刻,室外溫度竟達攝氏21度!面對溫室效應日益惡化,地球人真的無法改變什麼嗎?一對夫妻、一個需要包尿布的小孩與一隻狗組成的家庭,決定在紐約過「零碳」生活,他們發現:
  人可以一天爬一百多層樓仍然健步如飛;騎單車行動不僅有效率,還使體態變輕盈;買本地產的食材,自己動手做菜,吃的更健康;擺脫電子產品對生活的制約後,反而體會到獨處的快樂;沒有電視可看,全家相處的時光也不賴;小孩改穿可重複清洗的棉尿布後,小屁屁更舒服……還有,不用衛生紙也是可行的。
  《環保一年不會死》紀錄貝文一家的「零污染計畫」生活實驗,也是對人們的善意提醒:人類應對自己與地球仁慈些,零污染的生活值得追求,個人也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作者簡介
柯林.貝文(ColinBeavan
  英國利物浦大學電子工程博士,早年在英國擔任慈善機構顧問,一九九二年回到美國為雜誌寫稿,隨後出版兩本著作。二○○六年十一月,貝文開始進行為期一年的「零污染計畫」,結果意外吸引了全球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注意與報導,本人也受邀到各大電視與廣播節目如「早安美國」、「夜線」接受專訪。二○○九年,他出版第三本書《環保一年不會死!》,引起廣大迴響,紀錄片《熟男減碳日記》在日舞影展上也大受好評。
  貝文以環保為訴求開設的「NoImpactMan」部落格,開站一年半就吸引了一百八十萬人造訪,名列《時代雜誌》公布的全球前十五大環保網站之一。貝文曾獲選為MSN○○七年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二○○八年美國時尚雜誌《ELLE》頒給他環保成就獎(GreenAward),並封為「環保之光」。
  貝文除了擔任「零污染計畫」總監,也是紐約大學訪問學者及永續工作小組指導顧問、紐約巿「運輸替代方案」理事及「公正食物」諮詢委員。
  柯林.貝文的部落格:noimpactman.typepad.com/blog/
譯者簡介
謝維玲
  美國俄亥俄州Findlay大學幼教碩士,有教學及編輯經驗,並長期從事翻譯工作,作品包括:《塑膠》、《樂活誌》(皆合譯)、《上帝和佛陀的禮物》、《運動改造大腦》、《大腦改造身材、打造健康》、《注意!你可能患了注意力缺失症》(以上均為野人出版)、《瑜伽解剖書》(大家出版)等。多年前開始在生活中實踐環保,包括以單車代步(但後來不幸遭竊)、自製簡易的雨水回收系統,以及養成收集廢水沖馬桶的習慣等等。

目錄

推薦 零碳人的溫柔革命李偉文
推薦 重新探索生活價值的人生壯遊孟磊、江慧儀
第一章 一個像我這樣的庸人,是如何搞出這驚人之舉的 3
第二章 第一天以及整件事是個大錯誤 19
第三章 當你在垃圾裡看見自己的人生時,所想到的事 35
第四章 要是披薩不用紙盤裝就好了 51
第五章 如何在惹火你老媽的同時,減少你的碳足跡 73
第六章 吃甘藍菜救地球 107
第七章 炫耀性消費 141
第八章 卡嗒,一片漆黑 163
第九章 盡量做對地球有益的事,以彌補傷害 193
後記 不用衛生紙的日子結束之後 211

內容連載頁數1/2
鼻涕要擤在什麼上面?

這是我第一天遇到的大問題。即使我滿腦子都是拯救地球、尋找更快樂的生活模式、改變人們的心態、遵循自己的原則,還有——面對現實吧——過於一頭熱的崇高理想,到頭來,當個「零污染人」並不是衝進電話亭,變成某個內褲外穿的環保英雄跑出來那麼一回事。事實上,那感覺一點也不神勇。

我把鼻涕擤在一棵死去的樹上

當你在早晨六點鐘醒來,只想趁十八個月大的孩子在你頭上跳來跳去迎接新的一天前再瞇一會兒,你會覺得那是最沒意義也最荒謬的自我折磨。因為第一天是從我穿著內衣褲起身,瞥一眼泛紫的曙光,靠近浴室櫃時看到一捲紙巾(我一向愛用它勝過細薄易破的面紙),感到真的很需要擤鼻涕,然後突然想起我不該用紙巾開始的。

今天是我環保生活實驗的頭一天,是我理當感覺自己沒有在破壞地球的一天,是我決定從看起來最簡單的第一步——不製造垃圾——開始,逐漸進入狀況的一天,換句話說,也是我不該再用紙巾擤鼻涕的一天。

既然我已經正式升格為「零污染人」,既然我已經為自己取了個聽起來很像環保英雄的封號,既然我已經開始活在一個自我打造出來的部落格、書及紀錄片世界,允許任何人在接下來他x的三百六十四天又二十三小時又五十分鐘裡,評斷我是否徹底實踐零污染的公開承諾,那我該怎麼做?

其他人會怎麼做?

我伸手拿紙巾,撕了一張下來,擤了擤鼻子,體認到我為自己惹來了多大的麻煩,連腦袋都還沒完全清醒就開始沮喪起來,轉過身子,拖著腳步回到臥室,然後發現伊莎貝拉站在嬰兒床裡,小手一張一握地說:「抱抱,爸爸,抱抱。」

我立刻自責起來:我是個自私的人,我把鼻涕擤在一棵死去的樹上,所以現在上帝要懲罰我,用我的擤鼻聲吵醒伊莎貝拉,好讓她在我的頭上跳來跳去。

計畫才開始十分鐘,我就已經意識到,我一直沒能遵循自己的價值觀改變生活模式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看來會很困難,我一定會遇到不少失敗,嘴巴上說不應該使用一次性紙製品,比實際去做容易得多了。不只如此,還有個更大的課題在裡面,就像嘴巴上說我們的文化應該更有永續性,遠比實際去營造它還要容易,而且如果我能不帶批判地去認識我們文化在解決環保危機方面所遭遇的挑戰,應該也會容易些。這兩道課題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理解。

但當時的我還沒有這種體悟,在計畫開始的第一天,我仍舊抱著錯誤的想法,以為我將會花上一整年或至少一部分的時間,為了遵守道德規範而跟自己的欲望搏鬥,設法壓抑它們。

我抱起伊莎貝拉,把她帶到我和蜜雪兒的床上,然後躺下,希望她也跟著這樣做,但她沒有,一如預期地,伊莎貝拉把她那包著紙尿褲的小屁股壓在我的臉上,咯咯地笑,然後開始跳上跳下,彷彿她的身體是把電鑽,而我的頭是個不曉得為什麼急需被震碎的石塊。

紙袋還是塑膠袋?

「紙袋還是塑膠袋?」

「零污染」計畫正式起跑的幾天前,我在西十三街「整體瑜伽中心」(IntegralYogaCenter)經營的一間小而擁擠的有機雜貨鋪裡,排隊等著結帳。我來到收銀機前,把食物擱到櫃台上,一個頂著雷鬼頭的小姐正等我回答。

從小時候第一次被母親叫去跑腿開始,「紙袋還是塑膠袋」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我。我把問題拋還給她:「哪個比較好?」

「唔,我覺得紙袋容易破。」雷鬼頭小姐說。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說:「哪個對環境比較好?」

她聳了聳肩,「大家都說沒什麼差,但我比較喜歡塑膠袋,因為它有提把。」

那並不是我在尋找的答案。

該週稍早時,我打電話給某個知名環保組織的發言人,告訴她我正試著了解如何在紐約巿過零污染的生活,而所有資訊都令我感到困惑,「是啊,」她說:「我們很擅長嚇唬人,但還沒擅長到告訴人們該怎麼做。」她答應會用電子郵件給我一些指引,卻一直都沒有下文。

我上過一些主題為「簡單生活」的網站,心想他們那套減少消費的哲學或許會對環境有幫助,我發現如何把肥皂碎屑留起來壓成全新肥皂塊的方法,也找到了用鮪魚罐頭當作餅乾壓模的小撇步,但每個人都知道,捕撈鮪魚會害死海豚,況且,誰需要餅乾壓模?

回到雜貨鋪裡。尚未明白答案是自備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我姑且接納了收銀員的建議,然後帶著隱約的沮喪感離開。無論「紙袋還是塑膠袋」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是什麼,那些素食者似乎都茫然不知,看來這世界真的完了。

缺乏可靠的環保訊息

沒有人能不對環境造成任何衝擊,連呼吸都會製造二氧化碳。你可以關掉自家的燈,但只要生活在一個街燈通明的文化裡,就代表你對環境還是有衝擊。

我決定用「零污染」當成計畫名稱的這個事實,正好突顯背後所隱含的一個重點:我很天真而且理想化。我不是環保人士或行動主義分子,我沒有信賴度可言,我只知道世界的現況把我嚇壞了,還有我深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當時,我對環保生活、綠色選擇、碳補償、漂綠、個人價值對抗政治行動,或所有其他跟保護地球相關的事情,全都一無所知。真要命,我還是不曉得「紙袋還是塑膠袋」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但那才是重點所在。

我的想法不是變成環保專家然後學以致用,我的想法是從零開始——對於如何因應環保危機毫無頭緒——然後在跌跌撞撞中前進,看看我能發現什麼,看看我會有什麼改變。

我在那間有機雜貨鋪裡學到的是,我將無法找到任何明確的指引,我必須靠自己摸索出一套極端的環保生活模式。

可靠資訊的不足以及企業公關的過度操作,只會使人無所適從。例如我會聽到某項研究報告說,清洗瓷杯所耗用的能源,就跟使用「千年不化」的塑膠杯一樣對環境不利,然後我會聽到另一項研究報告說,用熱水和清潔劑清洗抹布,比砍伐樹木做成紙巾還要傷害地球。如果我聽從這些廣為散播的睿智言論,那恐怕沒有一樣東西是好的。

善於操弄媒體的公關顧問們似乎想要說服我,努力改變世界是沒有用的,所以還不如宣告放棄。再丟個塑膠杯吧,忘了那些會留下廢電池毒害環境的電動車吧,繼續下去吧,狂吃牛飲吧,那些偽智慧似乎如此說著。要在陸地上過所謂的輕生活,是沒有正確方法的。

「漂綠」的商品充斥四周

讓我們想想尿布對抗紙尿褲的爭論。

如果能每週清洗兩次,你把一個小孩養大只要三十塊尿布就夠了,儘管清洗尿布不可否認地也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例如水的燒煮及耗用)。但另一方面,那個孩子到了兩歲就會用掉四千片左右的紙尿褲。跟清洗三十塊尿布一百零四次相比,大老遠跑到中東開採石油,將石油運到中國製成紙尿褲,將紙尿褲運回美國,最後再將沾滿便便的四千片紙尿褲掩埋起來,你說怎麼可能不糟糕呢?

我的重點是,這世界看來並沒有一個可靠的環保生活準則,所謂的「科學」似乎不是把事情弄得更清楚,而是把事情搞得更混亂、更累人,於是我們只好繼續維持原本的生活模式,「以不變應萬變。」我老婆蜜雪兒這樣稱呼它。

我曾在《紐約時報》上讀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企業一窩蜂想為商品貼上綠色標籤的問題。那些公司把一張張環保標籤貼到各種產品上,從砍伐樹木用的省油鏈鋸到含有劇毒的噴霧殺蟲劑都包括在內。「漂綠」充斥在我們四周,如果執意要去了解哪些產品真的比較環保,恐怕很快就會得胃潰瘍。

然後我開始思索:與其為了走出這座漂綠迷宮而把自己搞瘋,直接爬出迷宮不是更簡單嗎?環保生活的祕訣或許不在於選擇其他的產品,而在於——至少對揮霍成性的美國人和西歐人來說——選擇更少的產品;或許不單是使用其他的資源,而是使用更少的資源。

中國古代的《道德經》有云:「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準備一條專用的手帕

擤在手帕上怎麼樣?

我躺在床上陪伊莎貝拉玩,鼻腔裡的鼻涕不斷積聚。就在我明白我得撕下另一張邪惡的紙巾、另一片乾癟的樹皮時,我突然想起廚房有個抽屜擺滿了毛巾與餐巾,那些都是結婚禮物、熟識親友送的生日禮物,我們從沒用過卻捨不得處理掉的東西。我可以把那些布當成手帕,然後跟其他衣物一起丟進洗衣機。

我掀開被子,走進廚房,找到一條從今以後將成為我專屬「手帕」的紅色印花抹布,然後大擤一番。總算鬆了一口氣!不僅在生理上如此,在哲學上也是如此。

讓我們假設,我可以自信滿滿地說,擤鼻涕事實上並不如我剛醒來時所想像的那樣,是極端自私的象徵。讓我們假設,我並沒有像我以為的那樣,在擤鼻涕這個「利己」需求與拯救地球這個「利他」念頭之間陷入兩難。讓我們假設,將零污染實驗定位在小我與大我的對抗上,會使整件事一開始就搞錯了方向。

2 則留言:

  1. 這位作者真的很不簡單耶, 給他大力拍拍手. 希望他的環保不只做一年,能夠微調永續下去..
    夏天不開冷氣改吃素食..是我這兩年最大改變,感覺要學要做的還有太多,光就不用衛生紙這個要實踐真的不簡單..
    謝謝法師推薦分享,感恩!!

    回覆刪除
    回覆
    1. Laura菩薩:阿彌陀佛!

      Colin Beavan滿有意思的,他有如您所說,微調永續下去,
      記得您英文程度不錯,可以直接上他的blog觀看喔!
      http://www.colinbeavan.com/blog.php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