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執著外相,法不入心;不執不捨,中道正觀為要

 昨日與道友在討論佛法時,其問到「供香、供花、供果」是否為「表法」的問題?若實是「表法」,那到底是否要做呢?

 印隆回答:當然要做!因為我們還是在學習中的薄地凡夫,[1]尚未居聖位。即使是佛菩薩,也會行禮如儀,如《法華經》中的諸位聖者,也會彼此問訊請安:
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不?』以此寶華散佛供養。」[2]

 行為從心起,也必須心行合一,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證嚴法師有一篇開示很好,謹引用與大家分享--證嚴上人開示,莫在苦中繼續複製苦難

《百喻經》裏記載一則故事——
一位修行人執著於「男女授受不親」。師父告訴他地上有根長髮,請他撿起來,他拒絕了。「我要守戒,怎麼可以去撿女孩子掉下來的頭髮?」師父說:「你執著於身外那根頭髮不淨,卻沒有想到你身內的三十六種穢物。」

這就是法不入心,所以只執著於外相

有些人懂得道理,也能說得頭頭是道,但一遇到境界,知道卻「放不下」、「看不
開」,行為與平時琅琅上口的道理無法接合,以致「沒法度」。

「無明為因,境界為緣」,無明的源頭就是貪、瞋、癡。當人、事、物來到面前,起了愛、憎之心,想要取、捨;煩惱如火,就把慧命燒光了。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已知人生是苦,何必在苦中繼續複製苦難?如果一直想著「為什麼他的意見和我背道而行」、「為什麼想做事情還有這麼多障礙」、「為什麼他過去對我很好,現在心向著別人」……不斷用這樣的想法來困擾自己,會阻礙道業。

要時時自我警惕——是不是心有執著,以致對法迷失?也要覺察,是否身在此地,心卻到處遊走?

既然發願修行,無論面對什麼樣的聲與色,都不能障礙我們;反而要透過境界,磨練自己的心——守志奉道,照顧好心念和行為;時時增長善念,掃除惡念。

將心門打開,引法入心,還要運用在生活中;透過身體力行,才能真正自我解脫。

 不能只執著在相上,如此是「法不入心」,仍是心向外求,仍是「外道」之行。因此 智者大師製《觀心論》 ,就是讓行者不會失去正見,墮入邪道,並能真時有所修證,成就道業,自利利他!
 但也不可傲慢心起,未證謂證,未得謂得,自以為自己境界有多高,假謂聖人,實為入魔。常聽到有人藉口云: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他卻沒看到接下來的偈子是: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觀念的錯解,是如墮入五百年野狐身的可怕,當謹慎之!20101020-酒肉穿腸過 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 如同進魔道】



[1] 薄地:意即卑賤下劣之位。指下賤之凡夫位。道宣之淨心戒觀法卷下(大四五八二六下):「薄地凡夫臭身隔陋,果報卑劣。」一般即引用薄地凡夫、薄地底下凡夫等語。有「逼」之意,以凡夫居於諸苦諸惑所逼迫之位,故稱薄地。又薄有「博」之意,以凡夫之位廣多,故稱薄地(博地)。此外,淨土宗將凡夫位分為內凡位、 外凡位、薄地等三類,即三賢位稱內凡,十信位稱外凡,以下則稱薄地。
[2] 《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第十一,CBETA, T9, no. 262, p. 33b16-b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