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憨山德清大師 《金剛決疑》 整理與筆記 (一)經題

 

金剛決疑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

明曹溪沙門憨山釋德清 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二字,解者都以堅利能斷為義,此泛說也。然西域實有金剛寶,此寶最堅不可壞,且能壞一切物。謂取此寶以喻般若,能斷煩惱。此雖近理,總非佛意,特尋常宿習知見耳。 

般若,此云智慧,乃是佛的心,所謂佛智慧也。波羅蜜,義云到彼岸,乃指此心極盡處也。今題云金剛般若波羅蜜,標此經所說,特顯佛一片金剛心耳。且金剛心乃佛修因證果之本心,今出世教化眾生,全用此心。今教菩薩以金剛心為本修因,為入大乘之初門,故特示之以斷疑也。以此心不是世間眾生常情,故舉世不能知佛。且佛原不是世間人,而今平空走到人間來,則人人見而生疑矣。及其日用行事,件件不與人同:說話不同,規矩不同,事事法法,與世間相反,故動而見疑。宜其諸天、魔王皆欲害,調達、阿闍皆要殺,而一切人皆生謗也,故曰:我出世間,一切天、人、阿修羅、外道、魔王,皆當驚疑,是也。不但天、人生疑,即弟子中上首如迦葉等,舉皆疑佛,以所說法,乍空乍有,乍是乍非,或讚或斥,或獎或呵,全無一定之言。而諸弟子,聞者皆疑而不信,故曰: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上首尚乃如此,則新學可知,以佛所說法,難信難解故。

然佛出世,一番說法,則今已三十年矣,弟子猶且懷疑而不信,是則佛之含冤,蓋已久矣。今日幸喜空生,有些見處,窺見世尊一斑,忽生讚歎,故世尊因其疑而決破之,乃披露自己一片金剛真心,表白與他,使其了悟不疑。令諸聞者,群疑頓斷。故此經,乃佛的示自心,以斷弟子學佛者之疑,不是說般若能斷眾生煩惱也。如其不然,但看經中一一皆是空生之疑,疑佛之心。佛表此心以破彼疑,何嘗說以智慧斷眾生煩惱耶!

故此經題,單是法,非以喻也。但斷得弟子疑,就斷得眾生煩惱。此經一味只是斷疑生信為主,以學道之人,以信為本,以疑作障。故疑有三種:謂疑人、疑法、疑己;疑人謂認人不真,即如弟子聞佛說色身、法身,大身、小身,不知那箇是真佛,此疑人也。且其說法,方纔說有,卻又說空;方纔說空,卻又說不空,以其言不一,故最可疑,此疑法也。或有聞而能信,不疑於法;又見其法大,則疑自己根小,不堪領荷,不能修行,此疑己也。 今此經中,三疑都有。佛隨空生所疑處,即便逐破,頓斷彼疑。所謂疑悔永已盡,安住實智中。此經之旨也。

 此經,此方解者極多,都不合佛意。獨西域天親菩薩,以二十七疑分經,極是。但意出於聖人,而論傳此方,已經翻譯。且譯人有巧拙不同,言不達意,反生滯礙,使學人難省。此微妙幽旨,非口所宣,一落言銓,便成渣滓。況著粗浮文字,何以達妙! 此註述之難於描寫佛心,不無救顰之醜。即如世人作行狀,但可述事,不能傳神,此其難也。故今決疑解,妙在先得空生之疑為主。若疑情全露,則佛破疑之說,不待解而自明矣。故此解先出疑,在本文之前,節節按跡而破之,忘言領悟,自得其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