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羅漢」是四果。這四種人,稱為小乘四聖。前文講過,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無為法者,無生法也,畢竟空法也,無相法也。小乘人已離人我執,不取於我相,故初果人不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陀洹名入流」者,入聖流也。入聖流者,出生死流,入涅槃流也。然畢竟空中,無生死流可出,亦無涅槃流可入,故而無所入也。能入者我相,所入者境相,境有其六,即色、聲、香、味、觸、法。於畢竟空中,無如是分別,故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是名須陀洹」,即須陀洹,亦是假名,其性本空。故於須陀洹假名,不應住著,不應取相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斯陀含不應取著我相,謂我得斯陀含果。斯陀含名天上人間一往來,然畢竟空中,無往無來,故曰「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斯陀含僅是假名,實是性空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阿那含不應取著我相,謂我得阿那含果。阿那含名為不來欲界受生,然於畢竟空中,三界猶如空華,實無不來欲界受生。所謂阿那含者,不過假名而已。
現在我們把三界,略作介紹。三界者,即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即四空天;欲界是五趣雜居(地獄、餓鬼、畜生、天、人),欲界有六重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是禪天,得禪定的人生色界,有十八重天,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四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再往上亦是四禪天,共有五天。這五重天住的是三果聖人,再不來欲界,叫「不還天」。這五天以下,都是報盡還須到欲界受生的。三果人生五不還天,便不再來欲界了,所以名「不來果」。五不還天是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再往上是四空天,阿那含入五不還天,從此五不還天修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無明,證四果出三界。
筆記整理
三界 | 無色界 | 四空天 |
|
| |
色界 | 禪天 | 有十八重天 | 四禪五天(五不還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 | 三果聖人 | |
四禪四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 | 報盡還須到欲界受生 | ||||
三禪三天 | |||||
二禪三天 | |||||
初禪三天 | |||||
欲界 | 六重天 | 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 五趣雜居:地獄、餓鬼、畜生、天、人 |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阿羅漢是斷盡見、思惑,出三界證無漏的聖人。故阿羅漢不應著我相,自謂我得阿羅漢道。因為畢竟空中,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阿羅漢是聲聞乘極果,其意謂:一、殺賊,殺煩惱賊也。二、應供,應受人天供養。三、不生,離分段生死,入有餘涅槃也。
以上三位,均稱「果」,而阿羅漢則稱為「道」。果與道,究竟有何分別?此有二解,略述於下。
第一種,於修邊說,名為道;於得邊說,名為果。
第二種,梵語菩提,新譯為覺,舊譯為道。有三種菩提,即一、聲聞菩提,二、緣覺菩提,三、佛菩提。因為阿羅漢證得聲聞菩提,故曰阿羅漢道。初、二、三果未證得聲聞菩提,僅曰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是說阿羅漢已除人我執,故不謂「我得阿羅漢道」,否則便是著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
以下須菩提現身說法,以自己為證:「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云何得「無諍三昧」?若證諸法性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得無諍三昧。如果不知法性,必然心有所住;如果不知諸法無相,必然心取於相。當知心有所住,取著於相,便是起諍的根源,便不得無諍三昧。
以須菩提當時尚未入涅槃,猶在人間,故曰「於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雖在人間,而不染人間之貪欲也。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如是須菩提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我證聲聞菩提,我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得無諍三昧。那麼須菩提便是心有所住,便是取著於相,便不為樂阿蘭那行者。
「阿蘭那」譯為閑靜處,即寺廟也,是比丘所居之處。閑靜者,身閑靜遠離憒鬧,意閑靜遠離欲蓋。換句話說,即身心清淨無欲也。
阿蘭那行,即是離欲行,又名清淨行。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阿蘭那有三品。上品阿蘭那,於山中露地常坐不臥;中品阿蘭那,於山中樹下常坐不臥;下品阿蘭那,於山中石室常坐不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菩薩作是思惟,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諸眾生修菩薩行,當得金剛不壞之身,還來三界救度父母。作是願已,住阿蘭若,為諸眾生發弘誓願。」
上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常於露地常坐不臥。中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於樹葉中常坐不臥。下根菩薩發是願言:願我未得成佛已來,於石室中常坐不臥。
以須菩提少欲知足,心無所住,心無所得,世尊方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若須菩提心有得,謂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實無所行」者,即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之行也。以心無所住不取於相,所以不生煩惱不造諸業。不以煩惱業因緣故,雖行而非造作,故曰「實無所行」也。如是之行,即離欲行,清淨行,名為阿蘭那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