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佛法不可思議

   今天上山開會,針對接下來的水陸提出了一些想法,印隆真的很希望能藉由網路共修的因緣,一同改革過去大家對於經懺佛事的誤解,重現祖師大德製懺的悲心弘願,讓大家都能以緣「經」文作如理的「懺」儀與修行,是以「法」相「會」的共修,能成就「佛」道的「事」業!

  在開會前,也趁著中午的休息時間,到幾個壇去看看辛苦的網路直播小組的義工菩薩們。印隆不敢講關懷,真的是一份感恩的心情,謝謝大眾一起努力為成就大眾的修行,努力付出個人的時間與心力。印隆從直播的畫面上,真的能感受到大眾的用心與法喜,相信所有參加網路共修的網友們都一定感同身受。


(和總壇的網路直播義工們合照)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將一切心念攝在利益眾生



 

  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最特別之處,就是每天都有法師說法,針對該壇的修行意義及精神加以解說,讓大眾可以如法如理的修持。

  這二天來在監看十壇的轉播中,也會聽到各壇的法師說法,真的好殊勝!若不是因為執事在身,好想專心聽啊!每一壇都說的很棒,大家請把握聽法因緣哦!

  在第一天的「總壇概說1」,果峻法師提到了有一次在用齋供養的經驗,與他一起用齋的那一位法師,供養時間比其他人久,事後他就請問那位法師原因,原來那位法師在觀想及祝願:願我吃飽,一切眾生都能吃飽!

  心心念念都在利益眾生上啊!

  所有出家人在剛入佛門時,都需要熟背《毘尼日用》,就是要將一切心念攝在利益眾生上。願我能謹守道心,不忘初心!

 

【毗尼日用切要】

1. 早覺: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2. 鳴鐘: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迦囉帝耶 莎訶

3. 聞鐘: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

伽囉帝耶 莎訶

4. 著衣: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5. 下單:從朝寅旦直至暮,一切眾生自迴護;若於足下喪其形,願汝即時生淨土。

逸帝律尼 莎訶

6. 不傷蟲蟻: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

7. 出堂:從舍出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8. 登廁: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痴,蠲除罪法。

狠魯陀耶莎訶

9. 洗淨: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室利婆醢莎訶

10. 去穢: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

賀曩密粟帝莎訶

11. 洗手: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

主迦囉耶莎訶

12. 洗面: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

藍莎訶

13. 飲水: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若不持此咒,如食眾生肉。

縛悉波囉摩尼莎訶

14. 五衣: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不捨離。

悉陀耶莎訶

15. 七衣: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世世常得披。

度波度波莎訶

16. 九衣:善哉解脫服,無上福田衣,我今頂戴受,廣度諸眾生。

摩訶迦婆波吒悉帝莎訶

17. 臥具:臥具尼師壇,長養心苗性,展開登聖地,奉持如來命。

檀波檀波莎訶

18. 登道場: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19. 讚佛: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我今暫皈依,能滅三祇業;稱揚讚嘆,億劫莫能盡。

20. 禮佛: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普禮真言: 縛日囉斛

21. 供淨瓶:手執淨瓶,當願眾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

蕩淨瓶真言: 莎訶

灌水真言: 縛悉缽囉摩尼 莎訶

甘露真言:南無蘇嚕婆耶 怛他耶哆耶 怛姪他 蘇嚕 蘇嚕 缽囉蘇嚕 缽囉蘇嚕 娑婆訶

22. 展缽:如來應量器,我今得敷展;願共一切眾,等三輪空寂。

斯麻摩尼 莎訶

23. 受食:若見空缽,當願眾生,究竟清淨,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當願眾生,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24. 早齋出生:法力不思議,慈悲無障礙,七粒遍十方,普施週沙界。

度利益 莎訶

25. 侍者送食: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

穆力陵 莎訶

26. 食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已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27. 應供:執持應器,當願眾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枳哩枳哩 縛日囉吽 發吒

初匙:願斷一切惡。  二匙:願斷一切善。  三匙:誓度一切眾生。

28. 洗缽:以此洗缽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

摩休囉悉 莎訶

29. 取楊枝: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淨。

薩吧縛述答 薩哩吧 答哩嘛 薩吧縛述怛夯

莎訶

30. 嚼楊枝: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

阿暮伽 彌摩隸 爾縛迦囉 僧輸馱你 缽頭摩 俱摩囉 爾縛僧輸馱耶 陀囉陀囉 素彌麼犁 莎縛訶

31. 漱口:漱口連心淨,吻水百花香;三業恒清淨,同佛往西方。

唵憨 唵罕 莎訶

32. 出錫杖:執持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

那栗替 那栗替 那栗吒缽底 那栗帝 娜夜缽儜吽 發吒

33. 午齋出食: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

穆帝 莎訶

34. 受襯: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檀波羅蜜,具足圓滿。

35. 取水:若見流水,當願眾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縛悉波囉摩尼 莎訶

36. 預法流: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

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

37. 浴佛: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38. 讚佛:讚佛相好,當願眾生,成就佛身,證無相法。

牟尼牟尼 三牟尼 莎縛訶

39. 繞塔: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

南無三滿多 沒馱喃 杜波杜波 莎訶

40. 看病: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諸乖諍。

室哩多 室哩多 軍吒利 莎縛訶

41. 剃髮: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

悉殿都 漫多囉 跋陀耶 娑婆訶

42. 沐浴: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跋折囉惱迦吒 莎訶

43. 洗腳:若洗足時,當願眾生,具足神力,所行無礙。­

莎訶

44. 敷單:若敷床單,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45. 坐禪: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

縛則囉 阿尼缽囉尼 邑多耶 莎訶

46. 睡眠: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
觀想阿字輪 一氣念此字

 

------------------------------------------------------------------------------------------------------------------------------------------

歡迎參與 十壇網路共修(視訊直播)11/26(六)--12/2(五)

 

 

 十壇網路共修(視訊直播)
11/26(五)--12/2(五)

一年一度的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啟建了!今年十壇都有視訊直播的網路共修(除了華嚴壇,因為華嚴壇是採靜閱的方式,但現場的聲音仍會傳播),現場還安排了網路引禮人員,即時佈達現場訊息及引導儀軌流程,讓所有在電腦前參與網路共修的大眾,都能安住身心,精進修行!


 

網路精進共修Step by Step   

1. 可以從水陸專網的首頁:http://shuilu.ddm.org.tw選擇您要參與共修的網路視訊直播共修壇場若已是法會時間將會看到現場的直播。請以虔敬之心跟隨悅眾法師一起共修。

2. 關於各壇場的法會流程請按下右方的「法會流程」即可開啟查看。

3. 在每日參與精進共修後可以進入「功德迴向」作修持之迴向。

4. 選擇桌上的經書連結即可開啟線上經書。

5. 上方的「壇場即時訊息」,提供您目前的共修狀態及引導儀軌流程(經書頁數)。

 

 

 十壇網路共修(視訊直播)
11/26(五)--12/2(五)

一年一度的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啟建了!今年十壇都有視訊直播的網路共修(除了華嚴壇,因為華嚴壇是採靜閱的方式,但現場的聲音仍會傳播),現場還安排了網路引禮人員,即時佈達現場訊息及引導儀軌流程,讓所有在電腦前參與網路共修的大眾,都能安住身心,精進修行!


 

網路精進共修Step by Step   

1. 可以從水陸專網的首頁:http://shuilu.ddm.org.tw選擇您要參與共修的網路視訊直播共修壇場若已是法會時間將會看到現場的直播。請以虔敬之心跟隨悅眾法師一起共修。

2. 關於各壇場的法會流程請按下右方的「法會流程」即可開啟查看。

3. 在每日參與精進共修後可以進入「功德迴向」作修持之迴向。

4. 選擇桌上的經書連結即可開啟線上經書。

5. 上方的「壇場即時訊息」,提供您目前的共修狀態及引導儀軌流程(經書頁數)。

 

 

 十壇網路共修(視訊直播)
11/26(五)--12/2(五)

一年一度的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啟建了!今年十壇都有視訊直播的網路共修(除了華嚴壇,因為華嚴壇是採靜閱的方式,但現場的聲音仍會傳播),現場還安排了網路引禮人員,即時佈達現場訊息及引導儀軌流程,讓所有在電腦前參與網路共修的大眾,都能安住身心,精進修行!


 

網路精進共修Step by Step   

1. 可以從水陸專網的首頁:http://shuilu.ddm.org.tw選擇您要參與共修的網路視訊直播共修壇場若已是法會時間將會看到現場的直播。請以虔敬之心跟隨悅眾法師一起共修。

2. 關於各壇場的法會流程請按下右方的「法會流程」即可開啟查看。

3. 在每日參與精進共修後可以進入「功德迴向」作修持之迴向。

4. 選擇桌上的經書連結即可開啟線上經書。

5. 上方的「壇場即時訊息」,提供您目前的共修狀態及引導儀軌流程(經書頁數)。

 

2011年11月24日 星期四

《水陸儀軌》中灑淨、結界的意義




  明天(2011/11/25)就是大悲心水陸法會的啟建日了!在第一日就是灑淨結界,此次法鼓山的網路直播共修非常完整,從灑淨就開始提供直播,讓大家可以參與共修,願珍惜殊勝因緣:http://tw.myblog.yahoo.com/ddmshuilu/article?mid=332

  印隆的碩士論文是研究《水陸儀軌》,於中對於灑淨、結界等儀軌的意義也有相關說明,謹錄出與大家分享。
---------------------------------------------------------------------------------------------------------------------------------------
(以下引用於釋印隆的碩士論文「水陸儀軌之天台圓觀思想研究」部分內容,有學術版權;若要引用,請註明出處)



水陸法會的儀軌施設

  依《會本》所示,內壇佛事是起自第三日,但前三日內壇即須嚴淨道場,即所謂的「啟壇結界」,令與會大眾身心光潔。「結界」是梵文Simabandha的漢譯,原為僧伽在結夏安居時限定的活動範圍;後引申用於舉辦法會傳戒、或閉關活動的區域境界,作法限定的地方,稱為結界地。[1]因水陸法會壇場初啟,三寶聖眾將臨,因此禮請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及其眷屬,來守衛壇場、護持結界。誦咒結界是以咒水「灑淨」,使道場地下、地面以及空中,上下四方嚴淨,與會大眾身心光潔,這些是「結界」的重點。結界後,再到各個堂口去灑淨,完成結界儀軌。隨即發令,各個護法聖眾嚴加戒護,嚴禁閒雜眾生、人等任意出入。以此內壇的「啟壇結界」行法可以看出,前三日內壇即須嚴淨道場,為令與會大眾身心光潔,以便能於行懺時專心作觀,培養一心修懺的意念,感降十方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法的慈悲加持與護持。




[1] 靈鷲山文化編著。《時間與空間的旅行天地冥陽水陸普度大齋勝會》,頁52

《水陸儀軌會本》內壇法事意義簡表
《會本》
儀式內容
嚴淨道場
禮請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及其眷屬來守衛壇場、護持結界。以咒水灑淨結界,使道場四方嚴淨,與會大眾身心光潔。


  於水陸儀文「第一行開啟結界法事」之始,於誦結界文中,即彰顯靈山未散之意,儀文云:
今則將開勝會,永異他時。自非結界以加威,何使脩齋之如式。恪遵至誥,全策奇勳。妙香熏馥於空中,淨水灑清於地上。凡曰方隅之所,悉同城壘之堅。雖密藉於真言,實冥資於圓觀。將見瓊林風動、玉殿雲披,懸寶蓋於層霄,聳華臺於廣座。千幢旛而交擁,眾妓樂以旁羅。惟茲淨想之所成,是即靈山之未散。既彰此用,更召諸神;冀肅靜於壇場。俾驅除於魔障。[1]
  水陸大齋勝會一開始的「結界」法事,為使壇場清淨莊嚴,利益法會能如法而圓滿;因此藉由灑淨結界之法儀,讓壇場所有四方四隅之處如城壘般堅固。此在事相上雖是密藉於真言的加持,其實是由一心圓觀所妙成。所見壇場種種殊勝莊嚴之境,都是由此清淨自心圓觀所成就,以此彰顯一心圓觀的勝用。雖假以灑淨結界的事儀使壇場清淨,但真正的清淨是來自於「心」,真正的結界密護是來自於「心」而能成就。心即道場、壇場,心淨則壇場淨,心密護則壇場如金剛般堅固。




[1] 《會本》33-34



  於水陸儀文的「第一行開啟結界法事」,在誦持〈大悲咒〉後,啟請毗盧遮那佛,以遍灑「大悲水」的事相之法,彰顯大悲心起能平等供施無礙之意,啟請文云:
恭聞聖觀自在為諸大眾,乞請釋迦世尊,為說十方剎土一切毗盧遮那如來,皆同一時,各伸右手,以摩清淨蓮華明王之頂,同說不空大灌頂光真言……我等茲日,受施主請,開建道場,脩平等供。先於此地,普召諸神。行結界法,用為嚴淨。今已恭請聖觀自在,以大悲心,所說章句,重加法水,增益勝用。復於此時。專誠恭請十方毗盧遮那如來。以灌頂光,加持此水。令使功能,倍復增勝。     然後以此最勝法水,徧灑道場及以內外。是處非處,若根若塵;一灑一沾,光明煥發。當知此地,即為淨土。[1]

  毗盧遮那佛為佛的清淨法身,以此展現清淨光明報智,普照眾生無有限礙之意,如《法華經˙藥草喻品》所云:「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恒為一切,平等說法」。[2]啟建水陸大齋道場的目的即是要修持平等妙供,以普度一切眾生。恭請觀音菩薩以大悲心所宣說之陀羅尼神妙章句加持灑淨法水之事儀,是為彰顯了「大悲、平等、無礙」的觀念。復再誠敬恭請毗盧遮那如來加持此勝妙法水,以法身妙智功德,是為顯「是處非處之理,[3]以破除眾生分別對立的執取心。如《摩訶止觀》中所云,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4]因此乃至盡法界中所有一根一塵,無非實相般若,以此最勝法水一灑一沾,於此道場當下即為淨土。




[1] 《會本》43-49
[2] 《法華經》卷3CBETA, T9, no. 262, p. 20a
[3] 《大般涅槃經》:「故行布施不求富貴。凡行施時,不見受者持戒、破戒, 施時不見是器、非器;不擇日時、是處、非處。CBETA, T12, no. 374, p. 454c
[4] 《摩訶止觀》:「次根塵相對。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者,若根若塵並是法界、並是畢竟空、並是如來藏、並是中道。云何即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云何即假,無主而生即是假。云何即中,不出法性並皆即中。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並畢竟空,並如來藏,並實相。非三而三、三而不三。CBETA, T46, no. 1911, p. 8c

 


灑淨的讚偈文中,也透過所灑淨之「水」圓具三諦之觀心,說明「灑淨的真義:
性水真空周法界,湛然一器假難思,若於空假二俱亡,畢竟全彰中道義。以此觀心融法水,以茲法水淨諸塵,若依若正盡光嚴,洞徹十方無障礙。[1]
性水真空,[2]體恒不二,圓具三諦亦無差別,因此能清淨周遍於法界,潔淨所有塵垢,則正報身心與所依器界皆悉莊嚴無礙。




[1] 《會本》83-84
[2] 「性水真空」出於《楞嚴經》,於《性善惡論》:云「而此空水,在一性中,體恒不二,亦無差別。即與所具三德,體亦不二,亦無差別。故曰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清淨即水大中般若德,亦名真諦。本然即水大中解脫德,亦名俗諦。周遍法界即水大中法身德,亦名中道第一義諦。CBETA, X57, no. 970, p. 392c

 
 

莊嚴溫暖的數位牌位

 周日在山上時,有菩薩跟印隆分享說,她好喜歡山上的數位牌位設計,因此趁現在有空,抓圖與大家分享~

水陸專網上(http://shuilu.ddm.org.tw/index.aspx),右側有一個「數位牌位查詢」的button,就可以連結進入牌位查詢。可以用收據編號,也可以用當時所留的連絡電話查詢。


若是同時有多筆收據,可以點選要查詢的收據號碼,然後就會出現「消災」或「超薦」的內容。


這是「消災」牌位的畫面,蓮華燈的光明,照耀在希望祝福的對象。


這是「超薦」的牌位,佛陀全身還會緩緩出現一波波的光芒,撫慰加持攝受一切眾生。


這是在法鼓山總本山的功德堂,所有的數位牌位都會在這裡顯示。不同於以往紅色或黃色的紙張牌位,除了燒化的環保問題考量外,充滿光明的設計,讓人感覺十分溫暖安心!而且在最後送聖時,所有的牌位都會化為朵朵蓮花,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每次看到這個畫面,真的都好感動!

今年的水陸法會是2011/11/25-2011/12/2,歡迎大家一起隨喜參與!

消災牌位說明:http://shuilu.ddm.org.tw/donate03.aspx

超薦牌位說明:http://shuilu.ddm.org.tw/donate04.aspx

數位牌位查詢:http://ceremony.ddm.org.tw/ceremony_2011shuilu/index.html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願珍惜福報與學法的因緣

 

  時間過得好快,再一天就是水陸法會的啟建日了!還記得今年七月初剛畢業,搬來淡水調養身體,然後就開始進入水陸專網與網路共修的規劃與執行。五個月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其實還有點趕呢!中間跌跌撞撞,也遇到不少困難,就這樣憑著一股無悔的願力,感恩眾多善因緣的護持,一切算是初步過關。

兩篇水陸的文章分享

 

  昨天在水陸專網上增加了兩條最新消息,一篇是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的新聞: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官網 邀您網路共修串連世界,是在10/20時,印隆所接受的採訪。覺得記者好厲害,可以把當日分段講的幾個內容,整合的如此細密完整,文筆及思路都很棒呢!

  另一篇是水陸法會佛國巡禮心得 (僧伽大學禪學系一年級學僧),看到他們真摯的分享,可以感受到其初發心的真誠,謹與大家分享~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仙字薰香~很特別有安定感的藥香

 上星期五晚上收到格友思惟寄來的香品,但因為周末在忙水陸法會總彩排的事,到昨天才打開來。一打開包裹,濃郁的香味馬上彌漫在整個屋內。這兩天都有點香,親身感受此香的殊勝處,感覺非常特別,因此想跟大家分享。

印隆第一次看到此香品的包裝,覺得非常有親切感,因為看起來就是一位禪修者在打坐的模樣,很寧靜~

印隆供香也二十多年了,從小到大,買過各式各樣的香。這次收到的香很特別,是由高貴水沉與中藥依特殊比例嚴格調製。以前也曾經燒過藥香,但此次的完全不同,一點化學感都無,磁場感覺好安定。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20111120_水陸法會總彩排

   昨天一直下雨,而且還是傾盆大雨!心中還在想,明天是水陸法會總彩排呢,會不會有所影響?但是一大早,太陽就露出燦爛的微笑,整個空氣瀰漫著刷洗過的清新,感覺非常涼爽舒適呢!看到九蓮燈背景的一片藍天白雲,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好了!感恩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法!

 

回向:林玲瑩菩薩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回向:林玲瑩菩薩

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蓮品高昇,發無上菩提心永不退轉,早成佛道!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對於算命的一些想法


   上星期有二位菩薩,跟印隆提到她們算命的經驗,都是比較不好的印象。兩位都遇到算命者告知她們的家人,在什麼時候可能會遇到災難。其中一位已度過算命者所說的時間,一切安然無恙,但這幾年也令她有夠擔心害怕的;另一位則是還在擔憂之中。

命可以算嗎?/聖嚴法師



   站在佛教的立場,並不否定算命、看相、星象、地理、風水的原則,這些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也就是命有命理、地有地理、天有天理。
  
  大致上來講,一個人的命運在生下來時已經確定了。一個人的個體和宇宙的運行、磁場的強弱都有連帶的關係。
  
  一個人如果老是在同一個地方,他的命大致已經確定,很難再改了。如果一個人出生後到處跑,但他終究離不開地球,地球在天體上只佔一個小位置,所以,他的小問題可能有點改變,但是大命運還是改不了。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平安糕試吃

 

   上星期三在總本山開水陸籌備會議時,法務室請現場的與會人員試吃平安糕,因為雲來寺是用視訊,所以只能用觀想的.......

  因為想拍下來與大家分享後再吃,但最近又好忙,所以撐到一個星期後的現在才吃。淡淡的綠豆清香,口感綿密,有佛菩薩加持過的,感覺真的不一樣耶!也希望看到照片的格友們,都能平安吉祥哦!

結緣:2012妙行安樂五輪寶塔春聯(已結緣圓滿)

   為了安樂吉祥的2012年,所規劃的2012歲次壬辰龍年妙行安樂五輪佛塔春聯已印製完成,感恩護持格友們的發心。今天一早即收到共6,000座的寶塔春聯,看到印刷之莊嚴,實是令人感動!

  五輪寶塔春聯以厚的雪銅紙印刷,質感非常的好,有別於一般薄紙的春聯。除了可以直接張貼外,裱框起來也十分精美。所有的寶塔春聯均已供佛並繞塔祈福,願大眾都能妙行安樂,吉祥平安!

迴向小貓妹妹小菩薩

 

 祈願小貓妹妹小菩薩,

仗佛慈悲力,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法鼓鐘聲


  「法鼓鐘聲」一書,是 聖嚴師父用佛法的角度,來觀照世間相。其中所收錄的多篇文章,即使是在文章發表多年的現在,仍是令人非常受用!扣鐘偈有云:「聞鐘聲,煩惱清」~與大眾分享這智慧的鐘聲,洗濯不必要的煩惱。

佛教深信 因果定律的正確性嗎 ? (聖嚴法師)

 

是的,佛教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確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飯可使胃囊滿足那樣的正確。

一般人懷疑因果律的可靠性,是因為僅僅站在當下一生的立足點上,來看善惡報應的不公平:有人吃苦行善一輩子,不但沒有好報,甚至還不得好死!有人貪贓枉法、為非作歹,卻在法律的漏洞裏逍遙自在,福壽雙全。

其實,佛教的因果律是通看三世的,人,除了現在一生,已有過去的無量數生,尚有未來的無量數生,現在這一生,若將過去及未來的生命之流連貫起來看,實在還不及石火光影那樣的短促渺小。善惡因果是貫通了三世漸次受報的,業力的大小輕重,便決定了受報的先後等次。今生的修善作惡,未必即生受報;今生的禍福苦樂,未必是由於即生的因素;今生多半的遭遇,是由於往世業力的果報;今生的所作所為,多半尚待到後世感報。若把三世看通了,心裏也就平服了。

再說,佛教所講的因果律,也不是像一般人所誤解的宿命論或定命論。佛教相信,唯有重大的業力不能轉變而被稱為定業之外,人是可以憑後天的努力而來改善先天的業因的。比如前世只造了窮人的業因,今世果然也感生為窮人的業果,但是,生為窮人不要緊,只要自己肯努力,窮困的生活環境是可以改造的。這是將過去的因加上現生的因,綜合起來,就是當下的果。所以,

 

佛教的因果律,不是宿命論也不是定命論,而是不折不扣的努力論。

佛教如果落於宿命論或定命論的泥沼,眾生成佛的理論,也就不能成立,既然一切命運都是前世決定了的,人生的修善,豈不等於白費?

可見,佛教的因果定律,也是不離緣生法則的。從過去世的業因到現在世的業果,中間尚須加入許多的外緣,方能成為業果的事實,這些外緣,就是現世的努力與懈怠、作善與作惡。正像一杯糖水的本質是甜的,假若加入了檸檬或咖啡,便會改變那杯糖水的味道一樣。

總之,佛教的因果律是貫通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而又連結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現世承受先世的業因,成為現世的業果,現世的行為造作,既然即是後世的業因,也可加入先世的業因,成為現世的業果。

因果的道理聽來簡單,說來並不簡單。佛教,就是這麼一個看似簡單而實際並不簡單的宗教。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三)第17分

 

 

〈究竟無我分第17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須菩提尊者由第二分乞請後,如來於第三分,略答降心離相;於第四分,略答住心無住,第五分至第八分,廣答降心離相;第九分至第十二分,廣答住心無住。究之降心住心,皆隨情而說,其實只是離相無住而已。故於第十三分至第十六分,備示離相妙用,無住真宗。

須菩提頓增領悟,情知發菩提心乃成佛之真因,原未動搖,何須降住?囘思向者所問,魯莽物率,今既領會真宗妙用,故重白佛言,曰:「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換言之,既發菩提心,說甚麼應住心,說甚麼降心,當機唯重在菩提心,本不動搖,故有此言。佛聞是言,已墮菩提心之知見,遂當時糾正之。

 

筆記整理

第二分

善現起請分

須菩提尊者乞請

第三分

大乘正宗分

如來略答降心離相

究之降心住心,皆隨情而說,其實只是離相無住而已

第四分

妙行無住分

如來略答住心無住

第五分至第八分

如理實見分、
正信希有分、
無得無說分、
依法出生分

如來廣答降心離相

第九分至第十二分

一相無相分、
莊嚴淨土分、
無為福勝分、
尊重正教分

廣答住心無住

第十三分至第十六分

 

備示離相妙用,無住真宗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以前由第二分至第十六分,皆是明宗論用,以趣本體。至此第十七分至三十一分,皆是發明菩提無法,顯般若之本體,以符前文之所趣,以成全體全用之道。

當機自聞離相無住之旨,深知佛法無為,豈用造作?乃自悔其前請之謬,故曰:「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意謂菩提心常住不動耳,說甚麼住心?說甚麼降心?佛聞之,雖不著於降心住心,而又執起菩提之心,此是眾生之通病,既捨其一,必執其一,完全放下者,唯佛一人。故隨時糾正,仍引起前言告之曰:「善男信女發菩提心者,我曾說過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以離一切相故。若菩薩有一相起,四相皆彰,則非菩薩矣。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此明菩提心本是假名,何嘗有一法名菩提心哉!「菩提」,譯華言曰「覺道」。覺者,即吾人現前之知覺;吾人之知覺,個個具足,但有覺而無道,故不名菩提。所謂道者,乃通達之義;吾人之知覺,皆為名相緣影所塞,不能通達,故曰有覺而無道也。若發心執有菩提之法,以是名相遂成緣影,塞其覺道,即非菩薩。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以自身作證,不但發菩提心無法,即證菩提果亦無法。遂問須菩提曰:「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菩提果不?」尊者雖知菩提無法,有時難免轉境之迷,今聞如來所問,即時警醒,遂答:「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菩提果。」佛印證之曰:「如是,如是。」繼恐法會大眾忽略,又懇切證明曰:「實無有法得菩提。」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此又以受記無法而證明之,意謂莫說得果時無法,即未得果先受記時,亦不應存得法之心。若心中以為如來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決不與我授記,謂:「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我心中實在無有一法當情,清清淨淨,確信無法得菩提果,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曰:「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或問:發菩提心無法,授記亦無法,得果更無法,然則學佛者,如何入手?如何修行?如何為證?
答曰:無入為入,無修為修,無證為證,故曰無為大法。凡佛所說一切法門,皆屬前方便。為俯就眾生,故用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此諸法皆非佛法。雖非現量佛法,及至證現量時,則聲聞、緣覺、菩薩、乃至一切眾生,皆是究竟佛法。何以故?以諸法非法故,此時方為度盡眾生,方成佛道。所謂諸法皆非佛法者,以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差別故,唯此佛法乃以現量,而證成現量,最簡單之事。而九法界之眾生,執迷不悟,故別教菩薩無數時劫證到佛時,所經時劫修行,亦不過一場大夢而已;其所證者,只是現前一念耳。本來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森羅萬象,無不互融互具,豈因修而始有?《涅槃》云:「發心不竟二不別。」又《無機子》云:「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此經云:「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而一般聲聞眾生,不由此著眼,是以鈍、利二根修證,有日劫相倍之別。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解釋「無法」之所以然。
大凡證佛果者,必有十種通號,但以第一名號解之,即可以知無法矣。第一名號,謂之「如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意謂諸法各如本位,既無受名之處,亦無有相之法,以無名無相,故曰無法。如者,不變之體;來者,隨緣之用。在不變時即隨緣,在隨緣時即不變,變與不變,本無固定之性相,而一切諸法,豈有實法?此隨緣與不變,不落先後,同處同時。蓋所謂「隨」者,乃隨因緣變化;所謂「不變」者,乃不隨因緣變化。意謂變化時,即不變化;不變化時,即成變化,十法界一切法,不過如此而已。世人誰能知之?誰能信之?誰能證之?唯佛一人,知到作到,故曰如來。
所以者何?佛法即是世間法,脫離世間法,踏破鐵鞋亦無覓處。只要識得變即不變,不變即變。變者,諸法也;不變者,即如也;所謂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顯然可知,法即非法也,故曰無法。

且如「世間」二字,亦是諸法如義,何以故?世者,時間之名;間者,空間之名。時間者,過去、現在、未來也;空間者,前、後、左、右也。其根本上,即未有過去、現在、未來等名,是謂之「如」義,乃以未受名故,是不變義。既假訂名,謂之過去、現在、未來,是謂之「來」義,乃以受其名故,即是變義。以二義合之,故曰「如來」。若問其實,過去已去,現在不住,未來未到,本無實在,故曰諸法如義。法即無法,變即不變;換言之,即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謂也。

「空間」亦復如是,以前、後、左、右,亦無實在故也。譬如今日磁瓶,五百年後即變成古磁,而誰見其變耶?可謂變即不變。又如水隨曲直而變相,其體未變;金隨範鎔而變相,其質不變。世間一切法,無一不然,故曰諸法如義。此非思想所能及,議論所能到,故謂之妙法,不可思議也。以不思議心,觀不思議境,故曰觀照般若;觀至能所雙亡,謂之實相般若。由是方證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三德秘藏之諸法如義,自然無得之得,得即非得,故曰:「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筆記整理

無法

諸法如義

如來

諸法各如本位,既無受名之處,亦無有相之法,以無名無相,故曰無法

不變之體

不隨因緣變化

在不變時即隨緣,在隨緣時即不變,變與不變,本無固定之性相,而一切諸法,豈有實法?此隨緣與不變,不落先後,同處同時

隨緣之用

隨因緣變化

世間

時間之名

過去、現在、未來

根本上,即未有過去、現在、未來等名

過去已去,現在不住,未來未到,本無實在

未受名故,是不變義

既假訂名,謂之過去、現在、未來

受其名故,即是變義

空間之名

前、後、左、右

前、後、左、右,亦無實在

世間一切法,無一不然,故曰諸法如義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此釋一切法,即非一切法,即是佛法。

佛呼尊者而告之曰:我所得菩提果,只是了解十法界之諸法如義,自性本具,無欠無餘而已,何嘗復有實得。在未得菩提果時,未「了」十法界之如義,未「明」十法界之本具,未起十法界之「觀」念,未「得」十法界之受用,今則已「明、了、觀、得」,說得又何嘗是虛,故曰:「無實、無虛。」若作此法界觀者,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何以故?一切法即非一切法乃無實法也,是故名一切法乃無虛法也。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又設喻以解釋無法,曰:「譬如人身長大」,乃對待短小而言,何嘗有大小之實在。須菩提曾聞身如須彌山之喻,遂答曰:「如來說人身長大」,以之譬喻因緣也;「即為非大身」,以喻因緣即空;「是名大身」,以喻因緣即假。以此因緣即空、即假,建立不可思議,諸法如義之中道也。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此以法喻,謂菩薩(譯覺有情)亦如是,因有情眾生不覺,故立名曰「覺有情」。本係對待立名,何嘗有實在之法相?若自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我相一起,四相皆彰,即不足名為菩薩。何以故?以眾生之名對待,而名菩薩。何以故?眾生為迷情,菩薩曰覺有情,是故佛說:「一切法本無我、人、眾生、壽者四相之假名」。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前示正報無法,即是般若本體,今示依報無法,亦顯般若本體。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亦以因緣而說;「即非莊嚴」,亦是即空;「是名莊嚴」,亦是即假。通示菩提無法,顯般若本體。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前言菩薩度眾生無法,今又通達我亦無法,如是本體現前,更待何求何證?故名之曰:「真是菩薩。」

 

 

淨空法師開示--為什麼跟人無法相處?


這真放得下,頭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我真的把我放下了嗎?我如果真的把我放下了,有一個現象,你跟任何人相處都和諧。為什麼?無我了。為什麼人與人當中不能相處?有利害就有衝突,沒有利害哪來的衝突?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要,很好相處。

 

早年我跟韓館長相處三十年,就是這樣的。她要的我不要,我要的她不要。我要什麼?天天上講台練習講經。我說妳替我張羅,妳替我找這個緣,讓我講經不中斷。她要什麼?圖書館成立,她要做館長,給她了;她要管人、要管財,統統給妳管。所以我就變成三不管,不管人、不管財、不管事。她統統管,她管得很起勁,高興,我不要的。我碰到這麼一個人,你看一點衝突都沒有,三十年和睦相處。如果她要的我也想要,我要的她也想要,難了。你真學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了,有人替你管不就太好了,你多省事!

 

所以,我們會跟人家不能相處,自己一定要反省,過失絕不在對方,肯定我自己有想到我自己的利益,他妨礙了,不就是這個事情!中國古人說得很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能解決問題。一切把過失都推給別人,這是最大的錯誤,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只能這個問題愈來愈僵化,到最後所謂是不歡而散。世間事都不能成功,還談得上出世間事嗎?遇到有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反省、認真去檢點,過失到底在哪裡,我什麼地方犯了錯誤?這個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真重要。

 

學佛不會跟人發生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學佛太單純了,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大乘法裡面,它一個方向是修定、是開悟,你想想看,修定,你不能跟人相處的話你心定不下來,你沒有放下。所以這麼多年來,至少有三、四十年了,我常常勸勉大家的,真學佛,要放下自私自利,沒有自己。我自己每天需要的,三餐飯能吃飽,有個小地方能睡得好,就夠了,還要什麼?不需要了。學教,需要的是經典,我能得到經典,我認真學習,有機會上台去練講。為什麼要練講?練講是消自己業障,放下自己煩惱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五一集) 2011/6/12

 

這真放得下,頭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我真的把我放下了嗎?我如果真的把我放下了,有一個現象,你跟任何人相處都和諧。為什麼?無我了。為什麼人與人當中不能相處?有利害就有衝突,沒有利害哪來的衝突?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要,很好相處。

 

早年我跟韓館長相處三十年,就是這樣的。她要的我不要,我要的她不要。我要什麼?天天上講台練習講經。我說妳替我張羅,妳替我找這個緣,讓我講經不中斷。她要什麼?圖書館成立,她要做館長,給她了;她要管人、要管財,統統給妳管。所以我就變成三不管,不管人、不管財、不管事。她統統管,她管得很起勁,高興,我不要的。我碰到這麼一個人,你看一點衝突都沒有,三十年和睦相處。如果她要的我也想要,我要的她也想要,難了。你真學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了,有人替你管不就太好了,你多省事!

 

所以,我們會跟人家不能相處,自己一定要反省,過失絕不在對方,肯定我自己有想到我自己的利益,他妨礙了,不就是這個事情!中國古人說得很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能解決問題。一切把過失都推給別人,這是最大的錯誤,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只能這個問題愈來愈僵化,到最後所謂是不歡而散。世間事都不能成功,還談得上出世間事嗎?遇到有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反省、認真去檢點,過失到底在哪裡,我什麼地方犯了錯誤?這個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真重要。

 

學佛不會跟人發生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學佛太單純了,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大乘法裡面,它一個方向是修定、是開悟,你想想看,修定,你不能跟人相處的話你心定不下來,你沒有放下。所以這麼多年來,至少有三、四十年了,我常常勸勉大家的,真學佛,要放下自私自利,沒有自己。我自己每天需要的,三餐飯能吃飽,有個小地方能睡得好,就夠了,還要什麼?不需要了。學教,需要的是經典,我能得到經典,我認真學習,有機會上台去練講。為什麼要練講?練講是消自己業障,放下自己煩惱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五一集) 2011/6/12

 

這真放得下,頭一個問題就是自己,我真的把我放下了嗎?我如果真的把我放下了,有一個現象,你跟任何人相處都和諧。為什麼?無我了。為什麼人與人當中不能相處?有利害就有衝突,沒有利害哪來的衝突?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要,很好相處。

 

早年我跟韓館長相處三十年,就是這樣的。她要的我不要,我要的她不要。我要什麼?天天上講台練習講經。我說妳替我張羅,妳替我找這個緣,讓我講經不中斷。她要什麼?圖書館成立,她要做館長,給她了;她要管人、要管財,統統給妳管。所以我就變成三不管,不管人、不管財、不管事。她統統管,她管得很起勁,高興,我不要的。我碰到這麼一個人,你看一點衝突都沒有,三十年和睦相處。如果她要的我也想要,我要的她也想要,難了。你真學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了,有人替你管不就太好了,你多省事!

 

所以,我們會跟人家不能相處,自己一定要反省,過失絕不在對方,肯定我自己有想到我自己的利益,他妨礙了,不就是這個事情!中國古人說得很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才能解決問題。一切把過失都推給別人,這是最大的錯誤,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只能這個問題愈來愈僵化,到最後所謂是不歡而散。世間事都不能成功,還談得上出世間事嗎?遇到有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反省、認真去檢點,過失到底在哪裡,我什麼地方犯了錯誤?這個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真重要。

 

學佛不會跟人發生衝突的原因是什麼?學佛太單純了,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大乘法裡面,它一個方向是修定、是開悟,你想想看,修定,你不能跟人相處的話你心定不下來,你沒有放下。所以這麼多年來,至少有三、四十年了,我常常勸勉大家的,真學佛,要放下自私自利,沒有自己。我自己每天需要的,三餐飯能吃飽,有個小地方能睡得好,就夠了,還要什麼?不需要了。學教,需要的是經典,我能得到經典,我認真學習,有機會上台去練講。為什麼要練講?練講是消自己業障,放下自己煩惱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五一集) 20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