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格友來台北找印隆,格友與印隆認識很久了,大概這個blog成立沒多久就認識了,應該也有五、六年。這五年多來,看著她一路以來的努力,印隆也十分讚歎!她對三寶的信心恆持彌堅,對於道業的努力也是精進不退,這對於身處五濁惡世的眾生來說,是相當不易的。在她回去時,印隆也給予祝福與努力,希望她可以再更深入,加強定力,學習如何不為境轉,如此方能真正開起智慧,與她的悲心相輔相成,真正利益眾生。
在談話中,格友問印隆的「念佛」方式,印隆就分享了關於「四種念佛」的觀念,以及為什麼末法時代眾生要以「持名念佛」為方便法門。而「念佛」得究竟目標,就是要與佛「心心相印」,知佛所覺,學佛所學,行佛所行。
以此因緣,也與大家分享「四種念佛」,內容出自於印隆的碩士論文中的一部分。
念佛法門因應眾生不同根機而分為四種方法,為: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以及實相念佛。然而雖分四種不同方法,但究竟終歸圓攝於「實相」之宗旨。蓮池大師於《阿彌陀經疏鈔》中,以稱名念佛可以直貫實相念佛,說明四種念佛由從淺至深,以「持名念佛」居於最始,但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融會事理,統攝三根。[1]
表格 蓮池大師說明四種念佛即「實相念佛」內容一覽表
四種念佛 | 念佛方式 | 宗旨 |
稱名 | 即《阿彌陀經》所云的執持名號。 | 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 |
觀像 | 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云,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即觀相好光明現在之佛也。若優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觀泥木金銅鑄造之佛也。故云觀像。 | |
觀想 | 謂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即觀佛三昧經、十六觀經所說。 | |
實相 | 即念自性天真之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亦復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是名實相。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 |
四種念佛為首的「持名念佛」即是「實相念佛」,而「持名念佛」為釋尊金口親宣:
又以前三約之為二,一為觀想、一為持名,觀想則十六觀,《經》言之詳矣。此論持名,則《阿彌陀經》云,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此萬世持名念佛從出之大原,乃金口所親宣之妙法也。[2]
將前三種念佛方法歸納分為兩類:一為「觀想念佛」,一為「持名念佛」。有關「觀想念佛」,於《觀經》中已經說明的非常詳細,故於此專論「持名念佛」之法。於《阿彌陀經》中有云,若有眾生,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即生信心而能專一持佛聖號,若一日、二日,乃至於七日,一心不亂;則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示現在他面前;是人於此命終之際,心不顛倒,即得蒙佛接引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段經文開示的內容,即是「持名念佛」法門的由來根本,為釋尊金口所親自宣揚的殊勝妙法。
為什麼要推廣「持名念佛」?而「持名念佛」是終歸圓攝於「實相」之宗旨,文云:
古德云:觀法理微,眾生心雜。雜心修觀,觀想難成。大聖悲憐,直勸專持名號。良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此闡揚持名念佛之功,最為往生淨土之要。若其持名深達實相,則與妙觀同功。 [3]
蓮池大師認為末法時代的眾生,因罪障深重心雜,因此修觀較難成就;若觀修不成,仍是煩惱凡夫,不出生死。誠如古德(指善導大師)[4]所云,觀想之法,其理精妙微密,而以眾生粗雜妄心來修妙觀,則難有所成就。因此釋尊直言勸以「專持名號」之勝方便法,是由於「持名念佛」較為單純簡易之故。只要執持名號,念念相續,即得往生極樂淨土。因此特別闡揚此「持名念佛」之法,簡要易行而功超生死,實在是往生淨土最為至要的法門。而若能「持名念佛」專一精進,則能深達一心實相,則與妙觀法門雖殊途而同功。
三種念佛觀法理微原因 | 稱名念佛為修行徑路 | |
觀像 | 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 | 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古人謂既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則不期實相而實相契焉。故念佛為修行徑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徑路也。 |
觀想 | 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墜。 | |
實相 | 實相之佛,雖云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希。 |
[1] 《阿彌陀經疏鈔》:「《疏》又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鈔》四種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此之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CBTEA, X22, no. 424, p. 662a。
[2] 《會本》,頁446-447。
[3] 《會本》,頁447-448。
[4] 善導大師認為:「眾生障重,境細心麤,識颺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往生禮讚偈》,T47, no. 1980, p. 439a28-b1。
[5] 《阿彌陀經疏鈔》,CBTEA, X22, no. 424, p. 612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