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觀想

  今天的法華課程,老師提到山上的水陸法會儀軌之修訂,是要更回歸並貼近祖師大德制定儀軌的精神以法相會的修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觀想」。

  印隆聽了很感動,這也是為什麼印隆選擇以《法華三昧懺儀》作為實踐與研究的方向。因為一直覺得,祖師大德制定法會、懺儀,絕對不是現在許多人所想像的「交易式經懺」,以為「花錢」請法師來做佛事法會,就會得到他們想要的「功德」。其實這是受了道教道士法會的觀念影響,因為在中國,有許多人常佛道不分,而二者也常彼此影響。道士在做法會有固定公開的價格,或許也會得到他們想要的「功德」,但往往都是藉由「外力」所致,而且這些都是在三界生死中流轉,與佛教的精神完全相反。

 

  佛教的法會,究竟是要讓眾生明心見性,終能解脫生死輪迴之苦,並利益幫助所有的眾生。在法會中的布施,是一種自利利他的相互成就,讓彼此都能透過法會的因緣共同成就道業。有的人今世福報較大,可以有比較多的能力布施較多的財物,我們隨喜讚嘆;有的人選擇出力,幫忙大寮、環保、佈置、悅眾等,我們也是隨喜讚嘆!一切都是十方來十方去,沒有任何一分錢會進入「私人」的口袋。因為出家眾已沒有自己,在我們誓願剃染時,身心就是要盡形壽護持三寶,沒有「自己」。

 

  所以在佛教的法會或懺儀中,「觀想」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式,是可以利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也就是俗稱的「冥陽兩利」)。藉由主法者的修持功力,帶領大家共修,共同成就福慧增長的菩提之道,這才是「法會」--以法相會。

 

1 則留言:

  1. 師父:我覺得觀想好難喔!在唸一部經時有時會不經意想到別的事情,再發現自己想到別的事時就趕快再把自己拉回來
    ,好像很難入定ㄝ.有什麼好方法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