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虛老法師說:因為是出家人是傳持佛陀法藏的,對於藏經的演變與系統,也應該知道的。
而印隆也深感,不論出家在家,對佛學研究有興趣深入者,了解佛典文獻的發展也是很重要的,謹整理出倓虛老法師對於漢文大藏經的演變與系統資料,提供大家作為參考。
漢文大藏經
一、國內
(一) 宋
1. 蜀版-開寶藏(九七一-九八三,現存零本殘葉)
2. 遼金版
(1) 契丹藏(丹本)(約一○三一-一○六三,已全佚不存)
(2) 金藏(趙城本)(約一一四八-一一七三,近於山西趙城縣發現已殘缺不全)
3. 福州版
(1) 崇寧萬壽藏(福州東禪寺本)(一○八○-一一○四,存有零本)
(2) 毗盧藏(福州開元寺本)(一一一五-一一五○,日本宮內省有存)
4. 湖州版
(1) 思溪圓覺藏(一一三二-,日本東京增上寺存有全藏)
(2) 思溪資福藏(約一一七五前後,北京松坡圖書館存有四千餘卷)
5. 磧砂藏(約一二三一-一三二二,陜西開元、臥龍兩寺有存,上海有影印本)
(二) 元
1. 普寧藏(一二六九-一二八六,日本東京增上寺淺草寺存有全藏)
2. 弘法藏(一二七七-一二九四,全佚)
(三) 明
1. 南藏(一三七二-,在南京劇,今濟南圖書館存有全藏)
2. 北藏(一四一○-一四四一,在北京劇,尚存全藏甚多)
3. 武林藏(約一五二二-一五六六,於浙江武林劇,始改梵夾為方冊本)
4. 徑山藏(嘉與藏木)(一五八九-一六七七,以北藏為主參以南燕)
(四) 清
1. 龍藏(一七三五-一七三八,依北藏本重為校訂)
2. 顏伽藏(一九○九-一九一四,依弘教本參以徑山龍藏及單行本)
3. 百納藏(一八六六)(亦稱雜藏閱覽流通最方便)
二、國外
(一)高麗
1. 高麗大藏初雕本(約一○一一-一○八二,蜀本外加入貞元錄所收各本)
2. 高麗續藏本(一○九四前後,日本存有殘本)
3. 高麗大藏再雕本(一二三六-一二五一,以未蜀本、初雕本與契丹本互校)
(二)日本
1. 天海藏(寬永寺本)(一六三七-一六四八,大體仿湖州版)
2. 黃蘗藏(鐵眼本)(一六六九-一六八一,依徑山藏本加鐵眼本及寶州語錄)
3. 弘教藏(縮刷藏本)(一八八○-一八八六,以麗藏為本文與宋、元、明三藏校對)
4. 卍字藏(一九○二-一九○五,依高麗藏再雕本校訂)
5. 卍字續藏(一九○五-一九一二,集卍字藏未收者且多我國久佚之本)
6. 大正新修大藏經(一九二二-一九三二,所收異本最富,凡三○五三部)
7. 昭和再訂縮刷藏(一九三五,影印弘教藏加以訂正)
8. 聖語藏(古寫本與版本集合而成約自七二九-一○九三)
9. 宮本(即福州東禪寺與開元寺本合成之全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