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5.7億年前的地球性愛--生生不息,輪迴不已

    娑婆世界有情眾生對於繁衍的渴望,雖然在外相上有所差別,但是核心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 對於「自我」延續的欲望,這也是眾生在生死苦海中,輪迴不已的主要原因。
  佛陀曾經有教示我們「四食」的道理:

  一、
段食(kabalinkarahara):這是屬於生理上的需求,就是飲食,或者譯成「段食」;就是一種分段地、間歇性地需要食物,廣義地說還包括呼吸。
  二、觸食(phassahara):這是屬於感觸上的需求。由六根門觸對六塵境界,導向各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有觸食就會產生有可意受跟不可意受。
  三、思食(manosancetanahara):這是屬於心理上尋求注意與認同。是指我們的意向,想要做這個,想要做那個,這種意向,跟我們的意願與所想要追求的事物有關。
  四、識食(vinnanahara):這是屬於精神上的(spiritual)。識食就比較是下意識的一種分別,我們有生命就有分別。

  四食是四種滋養由粗而細、由細而粗的互相迴向增上,也可以說是相互循環與增長,而其根本在於「識食」。

  在「段食」(飲食)若不知節量,而導致身心粗重,六根(識)守護困難,則「觸食」失去「知量」,對於一切境界(六塵)產生分別受取,而在「思食」上忘失無法認清生命的真相,在生死中不斷地輪迴,冤枉慧命。因為「思食」是一種「有所求」的欲望,迷失在「人相」(求別人的肯定與認同)與「我相」(對名利心的貪取)的情欲中。而這三種「食」,都成為滋長「識食」的食糧。

  佛法的根本下手處是「食」和「蘊」,也就是要從這裡滅除我們對一切欲望的貪染心。所以 弘一大師曾說:生死根本,愛欲為主因,食欲為助緣。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一切生命都需要飲食。食可以是滋養,不當的食則是負擔。有情眾生有種種食,呼吸是食,飲食是食,六根觸是食,意願是食,識的分別與連結是食。懂得攝「食」,就是飲食知量、六根知量、睡眠知量、進退舉止合宜,一切滋養都導向解脫。

  涅槃以不放逸為食,就是要我們攝心正念,善取所需,離貪絕愛,這就是修行。
 

-------------------------------------------------------------

地球第一場性愛 5.7億年化石見證

自由 更新日期: 2008/03/23 04:0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科學家最近在澳洲發現曾存活在距今至少5.7億年前的新物種化石標本,見證地球第一場動物性愛。這種管狀生物稱為「弗尼瑟.多蘿西」(Funisia dorothea,見上圖,下圖為素描假想圖,取自每日郵報網站),會成群地將自己固定在砂質淺灘的海床上,當初的棲息地現在已成為澳洲內陸。
生物性愛史前推3000萬年
研究人員認為,Funisia dorothea應該是地球第一種進行有性繁殖的動物,將地球的生物性愛史往前推了約3000萬年。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距今5.7億年前,這種細長管狀生物已經在海洋中生存,據信牠們是以和珊瑚及海綿類似的方法繁殖。科學家認為,Funisia dorothea具有性繁殖的能力,因為化石標本是以群體的形式被發現,而且這群生物年齡相仿,而群聚生長的方式,讓牠們浮在水中的卵子和精子可以安全結合。
精卵結合 近似珊瑚繁殖
Funisia dorothea是負責這次化石挖掘的古生物學者瑪麗.卓瑟根據她母親的姓名來命名。
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卓瑟及同僚在「科學」期刊(Science)的報告中指出,由於沒有以Funisia dorothea為食的天敵,牠們的生活平和,有時進行有性生殖,有時則以出芽生殖等方式進行無性生殖。
Funisia dorothea可以長到約30公分,彈性的軀體能隨著海洋潮浪彎曲。由於牠們在幼體或受精卵階段附著於海床上,就無法尋覓交配伴侶,可能因此演化出與現代的珊瑚、海綿類似的繁殖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