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習學外書之戒


 

 

  最近在看的考古題中,有一題的內容是:「宗教研究之為學術研究是否和宗教信仰有所衝突,即研究者如是信徒,便無法對所信仰的宗教進行客觀研究,試申己論。

  對於所謂的「信徒」來講,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已發願將身心投入宗教信仰中的出家信徒,這個問題實在是有點尖銳,但也是非常好的反思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說起來是見仁見智,也會因為每個人信仰程度的不同、或在學術研究上理解的深淺而有差異。

  其實在初入佛門的出家人上,要能「習學外書(外學)」,是要有一定程度後才能被允許的。所謂的外書(外學),指外教之典籍及世間法,也就是除了佛教之外全都算是。在《毘奈耶什事.六》中,有記載幾個關於「習學外書(外學)」之例子,佛陀也針對這些事例為後來的弟子做了規範:

  一、 允許學習外書之因:舍利弗降伏撥無後世之外道,佛陀因此聽比丘學外論。其文曰:「佛告諸比丘:『非一切處有舍利子。其相似者亦不可求。是故我聽諸比丘學盧伽耶等諸外俗論。』

  二、制定有資格學習外書之條件:時諸比丘聞佛世尊准許學書論,遂無簡擇分別,愚昧之類亦學外書。所以佛陀又說:『不應愚痴少慧不分明者令學外書。自知明慧多聞強識能摧外道者。方可學習。』

  三、 對於有資格習學外書之限制:諸明慧者,習學外典。善品不修。佛言:『不應如是常習外典。』佛言:『當作三時,每於兩時讀佛經,一時習外典。』比丘遂於年月分作三時。佛言:『人命迅速,剎那無定。不應年月分作三時。可於一日分為三分。』

  四、 對於習學外書之時間規定:比丘朝習外典,暮讀佛經。佛言:『於日初分及以中後可讀佛經。待至晚時,應披外典。』比丘即便暫時尋讀,不誦其文。尋還廢忘。佛言:『應誦。』」

  《僧史略.上》曰:「佛俱許讀之,為伏外道,而不許依其見也。」這一點是佛陀對於出家弟子習學外書的嚴格規定,也就是告訴我們,發心要正確。否則在正見未確立、信念不堅固之下,反而容易被牽著走。

  《沙彌十戒威儀錄要》云:「沙彌本業未成,不得習學外書、子史、治世、典章、詩詞歌賦等。智力有餘,為降伏外人故習學外書,不得隨書生見解。」印隆剛出家時,雖然已經在佛門中多年,但是師父還是非常嚴格,不讓印隆隨便看書,要買書都必須經過她的審核同意,當時覺得師父怎麼管的這麼嚴,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感恩呢!

  因為現在在念各國宗教的教義,加上學術研究的態度,必須要用理性和邏輯去做許多的推論與判斷,有時候所謂的「宗教性格」,是帶有一些感性的經驗論。這時候突然深深感謝學佛路上,冥冥之中引導我的那股力量,還有師父的堅持,讓我能在具足正知見後,再來看這些「外道」之書。

  戒體真的有「防非止惡」之功!所謂的「戒體」,乃是在受戒時,透過三皈依的儀式中所獲得,其實這不是有什麼「外在的神力」所賦予,而是在發心。戒體有上、中、下三品,就看你受戒是發什麼心,你發的心量愈大,也就品級愈高,能發菩提心,就是上品!

  為什麼有「防非止惡」之功呢?因為是真誠的發願、發心了,你從內心中深深發出一股持戒與發願的力量,自然會感召善緣,這樣的「磁場」是自己建立的。就像是我們看到真心在為大眾服務的人,我們也願意投一票給他,希望藉由他的力量,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宗教研究之為學術研究是否和宗教信仰有所衝突呢?」印隆覺得,說老實話,這要看你自己的選擇。主觀與客觀,其實是一個對立的詞彙。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發心,也就是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愈來愈感受到持戒的好處,佛陀真的是大智慧者,持戒不是限制,而是幫助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