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 星期二

認清真正的需要


  在這一篇「擺脫過度消費」文章中,提到要大家對治購物欲,找出自我的價值,不要以物質來界定自己。唯有認清自己真正的價值,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文章內容很值得深思,也戳中一般人「需要的不多,想要得太多」之心態。

   其中提到,人們常會為了彰顯身分而購物,想藉著購買昂貴物品自抬身價,以為消費就能把自己變得更好、更有地位。但是真實狀況是,世上沒有任何產品能讓你變得更聰明、更有錢或更有趣,不會因為某個產品而變得更好或更糟,你還是原來的你。

  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很重要有價值,能肯定自己才是要點。我們無法左右其他人的想法,也不能強迫別人給我們更高的地位,但我們可以決定對自己的觀感。但如果能對別人的生活有正面的影響,我們的潛意識也會更相信自己的重要性。

  想到在二十幾歲時,有一次受經濟部之邀,代表公司(頂好Wellcome)去參與一次電子商務座談,因知道與會都是商界前賢與官員,心中有些忐忑,竟異想天開想買一個高級包包壯膽,可是站在櫥窗外許久,終是下不了手而離開。隔日去會場發表與回答問題後,受到許多好評,才知道大眾不會看你外表,而是看你的實力。

  出家後,第一個僧袋是妙師父所給,他用了十幾年的袋子,非常破爛,但知道他的用意是要我惜福。而目前的僧袋,是96年時,全德佛教文物結緣的。另外一個是83年就讀佛光山學院時的書袋,還有一個是受三壇大戒時,戒常住結緣的袋子。這些袋子跟著印隆輾轉台灣東西南北,還是堅固好用。

  有許多物品都是跟袋子之例一樣,真的是「需要的不多,想要得太多」,購物的衝動與想要,來自於心中的不安與執著,結果愈發浪費與囤積,看不清楚心中真正的需要與意義。

  願新的一年,我們更平靜好好審視自己真正的需要,不論是物質或心理狀態,都能乾淨清朗,一切都是剛剛好,自在吉祥!

 

        購物慾是人類天性?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能擺脫過度消費

83年就讀佛光山學院時的書袋,當年購入價120元

 
96年時,全德佛教文物結緣的僧袋

戒常住結緣的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