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的興起,其快速、廣大受眾、低傳播成本等特性,讓一些言語霸凌、討拍取暖的行為,也利用網路快速播散。
但其實「口業」的問題,不是在網路時代才有,網路只是其快速傳播而是無始劫來的習性。因此佛陀制定戒律,祖師大德也諄諄教誨,希望大眾一定要注意「口業」。
例如《慈悲道場梁皇寶懺》卷十〈發願第三十九〉中的「發口願」文,「口」為講話,「口願」是指口業,講的種種音聲文字。「口」能持攝律儀戒,則滅眾惡;口能持攝善法戒,則生眾善;口能持饒益有情戒,則說法度生、樂說無盡。禍福無門,惟口自召。
常在社群網路上,看到有人因為是非而產生煩惱。其實印隆也受過是非流言之困擾,早期會想立即解釋,乃至透過網路發佈訊息,想證明自己的清白。但其實這樣的效果是很微小的,因為信與不信,各有因緣。
後來遇到這樣的狀況,大部分是默默隱忍,但會尋找幾位覺得需要說明或澄清的對象解釋。這樣雖然看起來有一點效果,但其實不大,還是因為信與不信,各有因緣。
現在印隆在學習──「人言可畏,施無畏」,從善觀因緣做起。若自己有錯,一定要誠實面對與懺悔;若真是無中生有,就視為空花雪月,一切自會消融。而最重要的,是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施無畏」,因為說你是非的人,其實根本上是對你有所畏的!願能用廣大無邊的慈心包容,成就「施無畏」的布施,讓彼此都心安平安。
《慈悲道場梁皇寶懺》卷十〈發願第三十九」第七「發口願」文,初願十五種,為口惡止持作犯,乃持口攝律儀戒:
1. 不毀訾佛、法、僧三寶。
2.
不謗毀弘揚流通大教者,也不說其過惡。
3.
不說違背因果的話,不言作善不得人天勝報、作惡不墮三途苦果。
4.
不做斷滅說,不言人死斷滅歸空、不復更為受生,此為撥無因果。
5.
不說無利益之語,以損害他人之事。
6.
不說九十六種外道邪見所造經書,及外道典籍、旁門左術等偽典。
7.
不教人作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惡業。
8.
不教人造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眾等五逆重罪。
9.
不宣傳他人壞話過失,令人受毀。
10.
不去言談世俗之事、不閑談戲論,及無有趣味之嬉戲玩笑等事。
11.
不教人僻信邪師鬼怪妖神之說。如扶乩、通靈等迷信邪見之事。
12.
不評論人物是非、長短,不談論人家的美醜。
13.
不瞋罵父母、師長、善友。
14.
不勸人作惡造罪。
15.
不阻斷他人修善作福。
次願一切善當說、即行善,乃口業之攝善法戒,共十七種:
1. 願常讚歎三寶。
2.
常讚歎流通大法、弘開聖教者,宣說其弘法功德。
3.
常示人善惡果報之理,令人知因識果、改惡向善。
4.
口常說人身死後,其神識總不磨滅,仍須隨業受生,以此令人覺悟,不生斷滅知見。
5.
常發善言勸喻,令人得大利益。
6.
常說如來三藏十二部正教,令人心開意解。
7.
常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此為因;當得常樂我淨四德,此為果。
8.
常教人孝養父母,敬事師長。
9.
常勸人歸依三寶,又教人守持五戒、十善、六念。
10.
常稱讚讀誦正教經典,說諸善事,有大利益,令生信樂之心。
11.
常教人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能得助道增益。
12.
常說十住大士,乃至十行、十迴向、等覺、極至妙覺之功德,令生增上之心。
13.
常使人修淨土之行,莊嚴無上極果。
14.
常教人勤禮奉事三寶。
15.
常教人設立供奉諸佛菩薩尊像,修諸供養,將來可感召勝妙果報。
16.
常教人速修功德,勤修善事。切莫因循怠忽,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17.
常教人救濟窮苦,濟人如濟度,勿可暫息。
次發口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1. 攝律儀戒-口常不願做的事
口常不毀訾三寶,口不謗弘通法人、說其過惡,不言作善不得樂報、作惡不得苦果,不言人死斷滅、不復更生,不說無利益、損他人事,不說邪見外道所造經書,不教人作十惡業,不教人造五逆罪,不稱揚人惡,不言俗間無趣好戲笑事,不教人僻信邪師鬼神,不評論人物好醜,不瞋罵父母師長善友,不勸人造罪,不斷人作福。
2. 攝善法戒-口常應該要做的事
願口常讚嘆三寶,讚嘆弘通法人、說其功德,示人善惡果報,常說悟人身死、神明不滅,常發善言、使人利益,常說如來十二部經,常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當得常樂我淨,常教人孝養父母、敬事師長,常勸人歸依三寶、受持五戒十善六念,常讚誦經典、說諸善事,常教人近善知識、遠惡知識,常說十住、佛地無量功德,常使人修淨土行、莊嚴極果,常教人勤禮三寶,常教人建立形像、修諸供養,常教人作諸善事、如救頭然,常教人救濟窮苦、無暫停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