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 星期四

兔身供養



在經典上記載有關 釋迦牟尼佛在宿世修行時的「兔身供養」本生故事典故,釋尊為菩薩時,發行菩薩道的願心,以兔身自投火中,供養修行道人。在《法苑珠林》中,就有好幾則的記載,不過內容大同小異。

古印度婆羅痆斯國有「三獸塔」,是菩薩往昔修行時燒身之處,相傳劫初時,有狐貍、兔子、猿猴三種動物為好友,在一起修行,並且自然生起菩提心,帝釋天知道了,就想考驗一下修菩薩行的三隻動物。
於是帝釋天化作一老人來向三獸親近並且說:我很久未進食,現在肚子餓了,有什麼可以吃的呢?狐狸抓了一隻魚、猿猴採來樹上果實、而帝釋天以神通力,令兔子一無所獲。帝釋天並向兔子說:「菩薩累劫,捨身利眾,我現在只想吃動物的肉,哪裡有願意捨身的菩薩呢?」兔子此時心想:「我已發無上菩提心,現在當捨身命,滿足檀波羅蜜,未來以此功德,願得無上佛身。」令猿猴、狐貍找來柴薪生火,等到火焰熾盛時,投身火中。以身願充一餐。
老人此時恢復帝釋本身,為兔子的發心感動,故將兔子之身影,留於月宮,傳乎後世。讓一切眾生,在仰望月亮時,都能感受到世尊往昔的菩提願心。因此漢地月輪上的陰影,感覺是化現出兔形,是有此關於世尊往昔修行的菩提願心。
法苑珠林卷第四月宮部第四
起世經云:佛告比丘月天子宮殿縱廣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垣牆七寶所成……復何因緣名為月耶?此月宮殿於黑月分一日已去乃至月盡光明威德漸漸減少以此因緣名之為月(西方一月分為黑白初月一日至十五日名為白月;十六日已去至於月盡名為黑月。此方通攝黑月合為一月也)復何因緣月宮殿中有諸影現?此大洲中有閻浮樹因此樹故名閻浮洲;其樹高大影現月輪。又瑜伽論云:由大海中有魚鼈等影現月輪;故於其內有黑相現(依西國傳云:過去有兔行菩薩行天帝試之索肉欲食。捨身火中天帝愍之取其燋兔置於月內令未來一切眾生舉目瞻之,知是過去菩薩行慈之身)。[1]

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九感通篇第二十一聖迹部第二
又大林東三里有塔佛昔為兔與諸獸聚。自知形小燒身饋之。因感天帝下來讚故使月輪有兔像現。[2]

法苑珠林卷第四十一供養篇第三十八
又舊雜譬喻經云:昔有梵志年百二十少小不娶妻無婬泆之情。處在深山無人之處以茅為廬[-+]為席。以水果為食不積財寶國王聘之不往赴意。靜處無為於山數年與禽獸相娛絕於人路。
山有四獸一名狐、二名獼猴、三名獺、四名兔此之四獸日於道人所聽經說戒如是積久食諸果苽皆悉訖盡。後道人意欲徙去四獸大愁憂情不樂共相議言:我曹各行求索供養道人。獼猴去至他山得甘果來以上道人願止莫去。野狐行化作人求得一囊飯麨來以上道人可給一月糧願止莫去。水獺亦復入水取得大魚以上道人給一月糧願止莫去。兔自思念:我當用何等供養道人?即念當持身供養便取樵以燃火作炭往白道人言:今我為兔請入火中作炙以身奉上道人可給一日糧。便自投火中火為不然。道人見兔感其仁義哀愍傷之則自止留。
佛言:爾時梵志者今提和竭佛是。爾時兔者今我身是。爾時獼猴者今舍利弗是。爾時野狐者今阿難是。爾時水獺者今目連是也。[3]

另一則是在《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的記載,而此經也提到《彌勒菩薩下生經》的內容,只是「失譯人名今附秦錄」,譯出的時間應該也是早期,且在後世許多經論中,中有引用。
內容大意為:在過去無數劫時,有一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聞佛說《慈三昧大悲海雲經》,即便信服,為佛弟子,尋發菩提心,誓願未來成佛,亦號彌勒。於是捨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慈三昧經》,一心不亂。時洪水暴發,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進粒米,生命垂危。時有兔王,母子二獸,為護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養仙人。兔王母子捨身護法的精神,深深感動仙人,其看著燒熟的兔肉,即說一偈;並更發誓,願世世不起殺想,恆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斷肉戒。語已,即投火中,與兔王母子並命,這是彌勒慈氏一姓的由來。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提國,寂滅道場,彌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 時有迦波利婆羅門子,名彌勒,軀體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銀光明,黃金校飾,如白銀山,威光無量,來至佛所。
 爾時世尊,與千二百五十比丘,經行林中;又有結髮梵志五百人等,遙見彌勒,威儀庠序、相好清淨,五體投地如銀山崩,成金花聚,眾寶間廁。金花金臺,七寶為果,於臺閣中,有妙音聲,而說偈言:
我見牟尼尊,面貌常清淨,百福相奇特,世間無倫匹;
煩惱垢永盡,智慧悉成滿,一向常歸命,身心無疲倦。
故我以五體,欲得勝安樂,脫苦無所畏,敬禮釋迦文。
時諸梵志,見聞此事,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威儀庠序,光明無量,與佛無異;於何佛所,初發道心,受持誰經?唯願尊!為我解說。」
佛告式乾梵志:「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歡喜!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花敷,佛號彌勒!恒以慈心,四無量法,教化一切。彼佛說經,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若有聞者,即得超越百億萬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無有疑慮。
時彼國中,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博眾經;世間技藝,六十四能,無不綜練。聞佛出世,說《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即以世間一切義論,難詰彼佛,盡其辭辯,而不能屈。即便信伏,為佛弟子,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於佛法中,誦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雲經》,以此功德,願於未來過算數劫,必得成佛,而號彌勒。』於是捨家,即入深山,長髮為相,修行梵行;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是經,一心除亂。
彼時世間,有雨星現,國王婬荒,彗星橫流,連雨不止;洪水暴漲,仙人端坐,不得乞食,經歷七日。時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獸;見於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人,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遠;法幢將崩,法海將竭,我今當為無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即告諸兔:『一切諸行,皆悉無常,眾生愛身,空生空死,未曾為法;我今欲為一切眾生,作大橋梁,令法久住,供養法師。』
爾時,兔王即為群兔,而說偈言:
『若有畜生類,得聞諸佛名,永離三惡道,不生八難處。
 
若聞法奉行,生處常值佛,信法無疑惑,歸依賢聖僧。
 
隨順諸戒行,如是疾得佛,必至大涅槃,常受無上樂。』
爾時,兔王說此偈已,告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養法,汝等宜當各各隨喜。所以者何?我從多劫,喪身無數,三毒所使,為鳥獸形,唐生唐死,未曾為法;吾今欲為無上法故,棄捨身命,供養法師。』
時,山樹神即積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圍遶仙人足滿七匝,白言:『大師!我今為法,供養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雖有慈心,何緣能辦?』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養仁者,為法久住,令諸眾生得饒益故。』作此語已,即語其子:『汝可隨意求覓水草,繫心思惟,正念三寶。』
爾時,兔子聞母所說,跪白母言:『如尊所說,無上大法,欲供養者,我亦願樂。』作此語已,自投火中,母隨後入。
當於菩薩捨身之時,天地大動,乃至色界及以諸天,皆雨天華,持用供養。 肉熟之後,時山樹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為供養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
時彼仙人,聞樹神語,悲不能言,以所誦經書置樹葉,又說偈曰:
『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沒生死不成佛。』
時彼仙人,說此偈已,因發誓言:『願我世世不起殺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作此語已,自投火坑,與兔併命。
是時,天地六種震動,天神力故,樹放光明,金色晃曜,照千國土。時彼國中諸人民等,見金色光,從山樹出,尋光來至,既見仙人及以二兔,死在火中,見所說偈,并得佛經,持還上王。王聞此法,傳告共宣,令聞此者,皆發無上正真道心。」
佛告式乾:「汝今當知,爾時白兔王者,今現我身釋迦文尼佛是;時兔兒者,今羅睺羅是;時誦經仙人者,今此眾中,婆羅門子,彌勒菩薩摩訶薩是。我涅槃後五十六億萬歲,當於穰佉轉輪聖王國土,華林園中金剛座處,龍華菩提樹下,得成佛道,轉妙法輪。 時五百群兔者,今摩訶迦葉等五百比丘是;時二百五十山樹神者,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時千國王,跋陀婆羅等千菩薩是。彼王國土諸人民等得聞經者,從我出世乃至樓至,於其中間受法弟子得道者是。」
佛告式乾:「菩薩求法,勤苦歷劫,不惜身命;雖復從報,受畜生身,常能為法,不惜軀命,投於火坑,以身供養;便得超越九百萬億劫生死之罪;於是得在恒河沙等無量諸佛先,先彌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為法?」 
佛說是語時,式乾等五百梵志求佛出家。佛言:「善來!」鬚髮自落,即成沙門。佛為說法,豁然意解,成阿羅漢;八萬諸天亦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會大眾,聞佛所說,各各稱讚,菩薩所行。 
舍利弗白佛言:「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為生何處?」佛告舍利弗:「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生於梵世,普為一切說大梵法,乃至成佛,轉大梵輪,所說經典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所制波羅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於重禁,後身生處,常飲熱銅,至彼仙人得作佛時,如《彌勒菩薩下生經》說。」 
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叉手長跪,而白佛言:「世尊!彌勒成佛,所說戒法,乃以慈心,制不食肉,為犯重禁,甚奇甚特!」 時會大眾,異口同音,皆共稱讚,彼國眾生不食肉戒,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當得往生。 
尊者阿難,復白佛言:「當何名此經?云何受持之?」 佛告阿難:「此法之要,名『白兔王菩薩不惜身命為無上道』,亦名『』,如是受持。」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4]

於《法苑珠林》中,也有引用本典故,說明兔王發菩提心,肉身供養因緣;並以此影響教化修道仙人,令發慈悲心、無上道心,成就不傷害眾生的佛國淨土: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四慈悲篇第七十四畜生部第四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不食肉經云:佛住摩伽提國 寂滅道場 彌迦女村 自在天寺精舍,時有迦波利婆羅門子,名曰彌勒,軀體金色,相好具足,威光無量,來至佛所。時有結髮梵志五百人等遙見彌勒,清淨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光明無量,與佛無異。於何佛所,初發道心,受持誰經?為我解說!
佛告式乾梵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乃往過去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有世界,名勝華敷,佛號彌勒,常以慈心教化一切。彼佛說經,名慈三昧光大悲海雲,若有聞者,即得超越百億萬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時彼國中有大婆羅門,名一切智光明,聰慧多智,廣博眾經。聞佛出世說慈三昧經,即便信伏,為佛弟子,發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誦持大慈三昧經,願於未來,必得成佛,而號彌勒。於是捨家,即入深山,八千歲中,少欲無事,乞食自活,誦持此經,一心除亂。時連雨不止,洪水暴漲,仙人端坐,不得乞食,經歷七日。時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三獸,見於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人,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遠,法幢將崩,法海將竭。我今當為無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即告諸兔:一切諸行,皆悉無常,眾生愛身,空生空死,未曾為法。我今欲為一切眾生作大橋梁,令法久住,供養法師。
爾時兔王告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養法師,汝等宜當各各隨喜。時諸山樹神等,即積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圍繞仙人,足滿七匝,白言:大師!我今為法,供養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雖有慈心,何緣能辦?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養仁者,為法久住,令諸眾生,得饒益故。作此語已,即語其子:汝可隨意,求覓水草。繫心思惟,正念三寶。爾時兔子聞母所說,跪白母言:如尊所說,無上大法,欲供養者,我亦願樂。作此語已,自投火中,母隨後入。當於菩薩捨身之時,天地大動,乃至色界及以諸天,皆雨天華,持用供養。
肉熟之後,時山樹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為供養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時彼仙人聞樹神語,悲不能言,以所誦經,書置樹葉上。又說偈曰:
寧當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殺食眾生,
 諸佛所說慈悲經,彼經中說行慈者。
 寧破骨髓出頭腦,不忍噉肉食眾生,
 如佛所說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滿足,迷沒生死不成佛!
時彼仙人,說此偈已,因發誓心:願我世世,不起殺想,常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作此語已,自投火坑,與兔并命。是時天地六種震動,天神力故,樹放光明,金色晃曜照千國土。時彼國人見此光者,皆發無上正真道心。
佛告式乾:汝今當知!爾時白兔王者,今我身是;時兔兒者,今羅睺羅是。時誦經仙人者,今此眾中,婆羅門子彌勒菩薩是。時五百群兔者,今摩訶迦葉等五百比丘是。時二百五十山樹神者,今舍利弗、目揵連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時千國王跋陀婆羅等者,今千菩薩是。從我出世乃至樓至,於其中間,受法弟子得道者是。佛告式乾:菩薩求法,勤苦歷劫,不惜身命,投於火坑,以身供養,便得超越九百萬億劫生死之罪。時式乾等五百梵志,求佛出家,成阿羅漢。時彼仙人投火坑已,生於梵世,乃至成佛。其食肉者,犯於重禁,後身生處,常飲熱銅。[5]



 




[1] CBETA, T53, no. 2122, p. 296b15-c25
[2] CBETA, T53, no. 2122, p. 501b21-b23
[3] CBETA, T53, no. 2122, p. 607a11-b02
[4] CBETA, T03, no. 0183, p. 0457c19-459a21
[5] CBETA, T53, no. 2122, p. 777b04-778a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