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佛懺悔序列略述]
從第十四章以後一直到三十三章,有二十個章節,其實可以總攝成為一個章節,就是禮佛懺悔的部分。從第十四章〈奉為天道禮佛〉以下,一直到阿鼻地獄、刀兵火山地獄、乃至於餓鬼畜生道的眾生,所有一切有情眾生,為他們禮佛懺悔,一直到第九卷才結束,差不多有兩卷多的份量,都是講禮佛懺悔的部分。這一段兩卷左右的禮佛懺悔思想,就是二十個章節,加上前面的七個章節,為所有的有情眾生,歸依佛、歸依法、歸依菩薩、乃至歸依賢聖就是阿羅漢等等,然後請求諸佛菩薩三寶的慈悲力、種種的功德力神通力、救濟眾生的不可思議神力。
前面所仰仗三寶的力量,是上求佛道,為所借助的他力思想。現在要為從天道以下的六道眾生來禮佛懺悔的,是我們悲憫的對象,「為六道眾生禮佛」是修行的悲心所涉及的對象。
上面是敬田,下面是悲田,把敬田、悲田,把三寶跟諸天乃至地獄餓鬼畜生以下,一切統合起來,這是一個十法界的序列。十法界裡面所謂的「四聖六凡」,「四聖」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是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梁皇寶懺》這二十個章節所舖陳開來的有情眾生,基本上是把所有十法界眾生全部網羅。《梁皇寶懺》把十法界的有情納入儀軌操作裡面,就是要讓我們在一念之中,與所有十法界的眾生相感通;能夠救度的是諸佛菩薩三寶的神通智慧慈悲力,所要救度的是六道眾生的冤結業果。佛法功德力的發起,完全是因為菩提心,就是與十法界相應的心念。梁皇法會的原意叫「慈悲道場」,所謂慈悲的本意、慈悲的精義,就在於度化一切有情同成佛道。我們要把對眾生的心念普及到所有一切的眾生,這樣的心量廣大,乃至於所有的眾生,而無眾生相可得。
奉為天道禮佛第十四 [1]
這段的「天道」指「護法諸天王」的總名,分為:
一、護法諸天。[2]
二、知恩報恩。
三、成就佛果。
一、護法諸天
提頭賴吒四天王:慈心擁護受持經,令聞慈悲名號者,猶如天子法臣護。[6]
又勑閻婆、羅剎子、無數毒龍及龍女:慈心擁護持經者,如愛頂腦不敢觸。[9]
又勑毗留勒迦王:慈心擁護持經者,如母愛子心無厭,晝夜擁護行住俱。[10]
若聞諸佛名號者,又聞無邊觀世音,銷除三障無諸惡,五眼具足成菩提。[16]
諸天神王念一切,恆加勸獎助威神。[17]
二、知恩報恩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諸天神王有如此恩德覆護眾生,而諸眾生未曾發心念報恩德。古人尚能感一餐之惠,遂捨命亡身;而況諸天善神、八部神將,將於諸眾生有此恩德?此恩此德,功無邊際。我等今日懺悔發心,皆是天王密加神力,獎助行人,使心成就;若不加助,如是等心,早應退沒。[18]所以菩薩摩訶薩,每歎善知識者是大因緣,能令我等登踐道場;[19]若無善知識,云何令我得見諸佛?[20]投身不足報洪慈,殞命不足報深澤。[21]菩薩摩訶薩尚致此言,況降斯以下而無報答?大眾今日既未能投骸殞命,則應且行勤勞,亦是報恩之漸。[22]相與各宜增到運心,[23]知恩報恩,不可隨流,[24]自反無方;[25]如前自慶,重遇為難,難得今果,復欲何待?[26]失此一會,知更何趣!?[27]唯當勇猛,忘身為物。[28]事成有敗,如春有冬,時不待人,命焉得久?[29]念此一別,相見未期,[30]各自努力,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奉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天主、一切諸天各及眷屬,歸命敬禮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善逝月佛
南無梵自在王佛
南無師子月佛
南無福威德佛
南無正生佛
南無無勝佛
南無日觀佛
南無寶名佛
南無大精進佛
南無山光王佛
南無施明佛
南無電德佛
南無德聚王佛
南無供養名佛
南無法讚佛
南無寶語佛
南無救命佛
南無善戒佛
南無善眾佛
南無定意佛
南無喜勝王佛
南無師子光佛
南無破有闇佛
南無照明佛
南無上名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十方盡空法界一切天主、一切諸天各及眷屬,平等空慧,恆得現前;[32]智力方便,開無漏道;[33]十地行願,各得増明;[34]六度修心,[35]四等廣被;[36]行菩薩道,入佛行處;[37]四弘誓願,不捨衆生;辯才不斷,樂説無窮;[38]善權接化,利益四生;[39]倶登法雲,證常住果。
[1] 在《梁皇寶懺》「為六道眾生禮佛」第一位是為「諸天」禮佛(在十四章),「諸仙」放在第十五章,其用意是因為諸天是統攝了梵天、帝釋天、龍天、修羅天還有包括仙人,這個是護法天王神王的階位,後面還有諸仙、諸天王、諸龍王、諸阿修羅王,就是它統攝了一切的天王、仙王、阿修羅王、龍王、各種主善罰惡的神明神王,這一些王有護法衛教功能的,就放在第十四章,就是所謂的「為諸天禮佛」,其實是為了護法諸天王而禮佛的。所以第十四章是護法諸天的總章,之下才是仙人第十五、梵王帝釋天第十六。
[2]
護法諸天分成護持整個佛教跟護持伽藍兩大類,護持佛教跟護持寺院道場,雖然有大小天王跟神龍伽藍護法的不同,但都屬於護教衛法,為『水陸法會』所云的「上堂」。「下堂」也有諸天、也有各神明,可是他們沒有護法,所以在下堂,差別在這個地方。所以『水陸法會』是根據護法與否,來分上堂下堂。在《梁皇寶懺》也有這麼一個意涵,但不是那麼清楚,所以把護法諸天放在前面──「總說護法」,這裡面包括了天仙、龍王、修羅王乃至鬼神全部都有。
[7] 「伊缽羅」本來是一種樹葉,有臭氣。伊缽羅龍王在迦葉佛法中出家修行做比丘,對三藏很了解而且又有禪定。有一天在伊缽羅樹下經行時,不注意被樹枝打在頭上,就起瞋恨心;又走,又被打到,就把樹枝折斷。但比丘不可以隨便折樹枝的,因此他心裡想:「迦葉佛為什麼不准我們折這個樹?害得我頭被打到!」因為心裡面起大瞋恨心,而毀犯了小小戒;雖然是小小戒,可是起了大瞋恨心,所以墮落在龍,頭上長出這個樹。後來在釋迦牟尼佛時做龍王,因為往昔修行的善根,所以也來親近擁護釋迦牟尼佛,向釋迦牟尼佛頂禮恭敬。
[11] 這是四個龍王──「難陀、跋難陀」是兄弟,跋難陀叫大喜龍王,難陀叫喜龍王,這兩個龍王守護印度恆河這一塊土地,風調雨順四時安樂,所以老百姓非常恭敬這兩個龍王。「娑伽羅龍王」就是大海龍王(水中就有龍,有的是大湖、大河,有的大海裡面),娑伽羅龍王就是大海龍王,中國人講東海龍王,因為中國靠東海。「優波陀」叫青蓮花龍王,在《法華經》〈序品〉裡面,講到八龍王來聽佛講法華經,就屬於這裡幾個龍王。他們都很慈心的擁護受持佛法的人,對讀誦經典的行者,非常的恭敬供養來頂禮他們。
[16] 諸佛名號──七佛、十方佛、百七十佛、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千佛名號,還有十二菩薩、觀世音、無邊身菩薩名號。親聞這些諸佛以及菩薩名號,能夠消除三障,把煩惱障業障報障消掉,就能夠證得三昧。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五眼具足,能夠見到真理,見到一切的境界,成佛菩提。
慈悲道場懺法能夠讓眾生有這麼大的利益,所以所有的諸天神王憫念一切眾生,乃至於衛護保佑一切受持慈悲道場的有情。所以這邊第一個就講到──諸天神王來守護我們大眾。
[18] 我們現在來拜梁皇,發懺悔心、發菩提心來禮佛,不全是我們的功勞,是天王給我們幫助、給我們神力,使我們的心能夠不退轉,不受到外在因緣煩惱的災難。假設天王沒有秘密保佑加持助力,我們這些小小的善行,可能早早就退沒消失。所以不要以為拜梁皇都是我們自己的力量,這些天王護衛之功,也不可以抹煞。
我們既然了解了護法諸天對我們有這麼多的恩德,護念加持我們能夠修學佛法,不應該再等待,現在就做點回報。大眾感念諸天的護念保佑,使我們沒有災難,一切順心如意;雖不能夠投身殞命捨身回報諸天神王龍王,也應該盡我們的心力,努力奉獻一點點,也算是報一點點恩吧!
[26] 就像前面我們自慶,很難得有這樣的善緣。遇到佛法很難,得到現在的果報也很難。這樣好的梁皇寶懺的因緣,以後要再碰到很難說,所以現在就把握時機。現有的時節因緣非常難得,你還要等什麼呢?不要再等了,好好努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