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出離三界生死煩惱,很重要也是必要的,就是「發出離心」!而要發出離心,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離眷屬心」。什麼叫「眷屬」?眷屬之間是以「情」來成立的,如:父子之情、兄弟之情、夫婦之情、朋友之情、長幼君臣之情等。
「情」是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好感」,不止只有關係,沒有好感就沒有情,有好感才有情的產生。有一句話叫做「日久生情」,不只是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情,所有的情都是因為時間所累積的善意而成,尤其是指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係的。
另外有一句話叫做「一見鍾情」,這並非是突來的緣分,而是宿世就有的好感,是前世累積建立的情感。在前世就是好朋友、眷屬,前世就有情,此生有緣再相見,因此一見就鍾情──對彼此就有好感,喜歡彼此相處在一起的感覺。
情從哪裡來?就從「想」中間生的。因為一直想、一直想,想對方有多好多好,想出了好感,就很有感情了,情就是從想中間生的,產生了好感,因此有情的產生。
「好感」就是善意的想法,就在內心裡面產生好的影像,例如別人給予安慰、常常送你一點東西,或者他的才華、容貌、言語各方面,讓人產生點好感,總合加起來,就會對這個人產生一種情感。
而這種情感,有各種關係,可能是父子、兄弟姊妹、夫婦、朋友、部屬跟長官之間的關係,這都屬於眷屬;眷屬在一塊就會很高興,大家因為好感才會變成眷屬,不好就變成冤仇,仇家就不是眷屬了,所以是眷屬就會很快樂。
但是,這樣的眷屬情感,對於想出離生死輪迴之苦,是非常不妙的!之前曾經分享過一篇「20080113-恩愛夫妻 竟是失散龍鳳胎」,強調修行人要離眷屬心。舉了一個實際的例子,希望大家能警醒眷屬心的影響。對於此生能成為親人,一定是相當有緣,所以我們一定要尊重愛惜,這也是倫理。但是也要看清楚真相,不要再生執著愛染,否則生生世世輪迴幾時休?今世你是我先生、下輩子我成為你女兒,下下輩子變成你媽媽…....更慘的有可能是變成桌上的一道菜!
一次,一個有錢人家的兒子娶媳婦,便請志公和尚去念經。他一踏進門口,便歎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
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裡煮。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眾人來賀喜,我說真是苦!」
原來,這個兒子出生後他的祖母非常疼愛他,總怕他的父母照顧不好他。在他一歲多這位祖母就去世了,在臨終時,她拖著孫兒的手,心裡很捨不得。她說:「你們都成家立業,惟獨我這個小孫兒,沒有人照顧。唉!怎麼辦呢?」說完便帶著這個牽掛去世了。因為這一念牽掛,結果促成了這位祖母來世和孫子的姻緣。祖母死後神識便托生到鄰村成為一個女孩,女孩長大後成了孫子的媳婦。所以說「孫子娶祖母」。
志公和尚往炕上一看,原來,炕上坐的六親眷屬都是從前這家養的豬呀羊呀,後來被宰了吃肉了,現在都投生為人回來做了他家的親戚,所以便說「豬羊炕上坐」!志公和尚往菜鍋裡一看,以前專吃豬羊的六親眷屬,現在反而投生為豬羊回來受人烹割,在鍋子裡還債,因此便說「六親鍋裡煮」。
在外面,一個女孩子正在吃豬蹄子,吃得津津有味,這只豬原來是她前世的母親,所以說「女吃母之肉」。
志公和尚再看看那些奏音樂的,打鑼鼓、吹喇叭、吹笛子,好不熱鬧!有個人用力地打鼓,鼓是驢皮造的,而這驢竟然是他前世的父親啊!所以說「子打父皮鼓」。
於是,「眾人來賀喜」,大家都以為這是喜慶之日,但志公和尚卻歎息:「我說真是苦!」
這就是我們對於生死的無明。如果能真正體會生死輪迴的苦,就不會在世間相上的愛起貪執。因為起了貪執也沒有用,只是徒增痛苦,也幫不了親人,無法利益他離苦得樂。因此,徒以愛戀不捨的思念,只是增加彼此的生死煩惱。要如何報答親恩?如何利益與我們有緣的親人?有謂「親若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就讓無謂的思念到此為止吧!
一切眾生,都必須面對生死,有生就一定會有死。此生雖有緣成為親人,但在生命結束之後,卻是會因為個人的因緣,要各走各的路(業力牽引或願力成就)。因此不是你先走,就是我先離開,絕對不會永遠在一起。我們應珍惜緣分,善待一切有緣相聚之人,但也不要再引伸後續生死輪迴之因(譬如說下輩子還要在一起,誰知道會用什麼方式在一起,誰知道下輩子會是什麼?)
彼此尊重包容,圓滿此生相聚的緣分,並願與大家同成清淨道友,一起聞法修行,出離三界生死火宅之獄,這才是無私的愛,也是對彼此最好的祝福。
出離心是修行的基礎,也一定要有出離心才能真正脫離三界輪迴之苦,離眷屬心才能對眾生有平等的慈悲,進而能行無所著的菩薩道,真正利益一切眾生。
廣欽老和尚說過,只要貪著世間任何事物,乃至於一根草,就無法出離生死輪迴。生死太苦,不可不慎之!若能看清生命實相,就不會再攀緣,妄造生死輪迴之因。
[1][1] (418~514)南朝僧。又作寶志、保志、保誌。世稱寶公、誌公和尚,金城(陝西南鄭,或江蘇句容)人,俗姓朱。年少出家。師事道林寺僧儉,修習禪業。劉宋泰始年間(466~471), 往來於都邑,居無定所,時或賦詩,其言每似讖記,四民遂爭就問福禍。齊武帝以其惑眾,投之於獄。然日日見師遊行於市里,若往獄中檢視,卻見師猶在獄中。帝 聞之,乃迎入華林園供養,禁其出入。而師不為所拘,仍常遊訪龍光、罽賓、興皇、淨名等諸寺。至梁武帝建國,始解其禁。師每與帝長談,所言皆經論義。
師 於天監十三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九十六。敕葬鍾山獨龍阜,於墓側立開善寺。諡號廣濟大師。後代續有追贈,如妙覺大師、道林真覺菩薩、道林真覺大師、慈應惠感 大師、普濟聖師菩薩、一際真密禪師等號。師嘗為學者述文字釋訓三十卷、十四科頌十四首、十二時頌十二首、大乘讚十首等。佛祖歷代通載稱其旨與宗門冥合。 〔梁高僧傳卷十、佛祖統紀卷三十六、卷三十七、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寶華山志卷七誌公法師墓誌銘、神僧傳卷四〕
師 於天監十三年十二月示寂,世壽九十六。敕葬鍾山獨龍阜,於墓側立開善寺。諡號廣濟大師。後代續有追贈,如妙覺大師、道林真覺菩薩、道林真覺大師、慈應惠感 大師、普濟聖師菩薩、一際真密禪師等號。師嘗為學者述文字釋訓三十卷、十四科頌十四首、十二時頌十二首、大乘讚十首等。佛祖歷代通載稱其旨與宗門冥合。 〔梁高僧傳卷十、佛祖統紀卷三十六、卷三十七、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寶華山志卷七誌公法師墓誌銘、神僧傳卷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