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法無高下,應機為要


圖片引用自:怎樣判斷那一部經典是最好的(聖嚴法師-大法鼓 0352)

  八萬四千法門是為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無有高下,應機為要。佛教在西元前後傳入中國,此時為印度部派佛教盛行、大乘佛教初興起的時代,所以傳入中國的經典與教法,也包含了大小二乘,並非依照歷史發展作次地傳入。而隨著佛經陸續被翻譯與研究,對於經典也產生了整合與解釋的需要,因此判教(判教是將佛教各種經典的 意義、特色等作判別)[1]就成為幫助中國佛教徒對於佛教教理的必須方法,也為佛教中國化的特質。而判教除了是成為幫助理解教義的方法外,其更重要的精神是在對於佛法的實踐修證上。

 以下內容,為印隆碩士論文:「水陸儀軌之天台圓觀思想研究 A study on the Tiantai Perfect Meditation in the Shuilu fahui Dharma Ritual之一章節,提供大家參考。若遇瀏覽全文,可至國家圖書館下載。
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不論是大小乘,乃至於大乘佛教本身內部,都因為對教理的詮釋與觀點角度之歧異,而產生了許多諍論。不同的部派宗奉不同的經典,因此也形成了經典之間的矛盾和差異,因此判教在印度佛教時即已存在而佛教在西元前後傳入中國,此時為印度部派佛教盛行、大乘佛教初興起的時代,所以傳入中國的經典與教法,也包含了大小二乘,並非依照歷史發展作次地傳入。而隨著佛經陸續被翻譯與研究,對於經典也產生了整合與解釋的需要,因此判教就成為幫助中國佛教徒對於佛教教理的必須方法,也為佛教中國化的特質。
中國判教之意義與價值,在於並不非是呈現印度佛學發展的歷史事實,其展現出中國佛教學者對全體佛學內容所作的宏觀理解,以及佛法之組織與結構。[2]而判教除了是成為幫助理解教義的方法外,其更重要的精神是在對於佛法的實踐修證上。天台判教為漢傳佛教的主要特色,在水陸儀文中的「第三行啟請上堂法事」之奉請第二席,為奉請法寶,該儀文即完整說明了天台判教的思想內容:
一心奉請 盡虛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諸眷屬。
一心奉請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鹿苑會中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方等諸會,《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大乘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3]
在奉請十方法界常住一切尊法的儀文中,以「五時」教法作為奉請的先後順序,約略分示五時之諸經法寶。關於「五時」教判,為智者大師將佛陀的一代說法,認為是由擬宜、誘引、彈呵、淘汰、開會而宣說,[4]以「五時」將佛陀化導的時期分為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而關於「五時」的由來,《法華玄義》說明是依《涅槃經˙聖行品》的「五味喻」,[5]以化導對象的根機、程度為前提,顯明佛法次第相生的關係,此為「別五時」之說。但實際上,佛陀說法是隨時隨地的應機施教,是不限年月、不依次第的教化,此「別五時」之說只是為利後學者了解佛典的方便;因此智者大師再以「通五時」而融攝,以闡明佛陀應機施教的特色。

表格 31 五味五時對照表
五味
五時
華嚴三照
四教
譬喻
奉請代表之經典
乳味
華嚴時
日先照高山
圓兼別[6]
乳味從牛而出,比喻十二部經從佛宣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
最初宣說《華嚴》圓頓之教,唯被大機,不攝二乘。此經最初開眼,粗妙混融
酪味
阿含時
日照幽谷
[7]
酪味從乳而生,比喻九部經從十二部經中出
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
於鹿苑宣說《阿含》等經,接引二乘,從頓施漸
生酥味
方等時
日照平地之食時
[8]
生酥從酪而出,比喻繼九部經之後宣說的大乘方等經典
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
於方等會上宣說《楞伽》、《楞嚴》等諸大乘經,歎大叱小,令諸小乘恥小慕大
熟酥味
般若時
日照平地之偶禺時
通、別、圓[9]
熟酥從生酥而出,比喻繼方等經之後所宣說之《般若經》
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
宣說般若空慧法門,盪除二乘疑執,付以大乘法財,令其心漸通泰
醍醐味
法華
涅槃時
法華為日照大地的正中時
純圓[10]
醍醐從熟酥而出,比喻繼般若經之後所宣說之《法華》、《涅槃經》
大乘妙法蓮華經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於靈山會上宣說《法華經》,開前四味三乘之權,歸於一乘圓妙之實,令諸眾生咸得作佛;復說涅槃,扶戒律而談常住之理



























於「第四行供上堂法事」的奉供第二席,為配合所奉請上堂的第二席,是針對法寶的供養。也是以五時教法作為奉供的先後順序。但於此段儀文中,將五時八教的權實精神加以闡述,以顯如來化世之悲心,文云:

一心奉供 盡虛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并諸眷屬。惟願不違本誓,安住道場。是日今時,受茲供養。
佛說華嚴圓頓旨,聲聞聾啞未堪聞。脫珍著弊為施權,不動寂場遊鹿苑。方等廣開諸法會,褒圓歎大俾回心。盛談般若顯真空,成熟羣生開佛慧。最後靈山宣妙法,指權即實更非他。涅槃唱滅捃殘機,演說真常明佛性。經歷五時俱有序,分張八教本隨宜。了知曾不外三千,故我今辰勤奉供。[11]
   透過奉供法寶的儀文而說明五時的經典教化內容,以闡揚佛陀開權顯實的方法與悲心。於「第三行啟請上堂法事」的奉請法寶儀文,只有說明此五時的代表經典;但是 於「第四行供上堂法事」的奉供法寶儀文,就詳細說明了此五時的教化意義:「華嚴時」指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於寂滅道場為利根法身大士說《華嚴》圓頓要旨, 但因法義高妙,二乘未熟之小機者皆如聾作啞而未堪聞法。世尊為方便引導小機眾生,如《法華經》所說的「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12]而 施設權巧方便之教法,為憍陳如等五人說《阿含》等經,此稱為「鹿苑時」,或稱「阿含時」。而後為使二乘人回小向大,於「方等時」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廣為 開演《維摩》、《金光明》、《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更為融通大小乘分別偏執,佛陀又說《摩訶般若》諸經教法,此為「般若時」之教。最後佛陀於靈山 會上宣說四十年不務速說的《法華》圓妙一乘教法,顯揚權實不二,明示「諸佛本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更無別事;普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知見,畢竟唯一佛 乘,更無他乘。最後臨入滅前,闡說《涅槃》教法以開演法身常住、涅槃「常樂我淨」、明示「眾生悉有佛性」等真實圓滿之教,而為之前「法華時」所遺漏或未成 熟之眾生,演說真常以明佛性。法華時與涅槃時,於五時中合稱「法華涅槃時」。如上經歷了華嚴、鹿苑、方等、般若及法華涅槃等「五時」,自初至後均歷然有 序;以化儀四教、化法四教等「八教」教法形式,使能隨順眾生根機而了知佛所開演的種種妙法。

表格 33 奉請與奉供法寶的五時教化內容
五時
奉請代表之經典
經典教化內容
華嚴時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網戒經》,諸經法寶
佛說華嚴圓頓旨,聲聞聾啞未堪聞
阿含時
《佛集本行》、四《阿含》等經,諸經法寶
脫珍著弊為施權,不動寂場遊鹿苑
方等時
《淨名》、《金光明》、《地藏十輪等經》,諸經法寶
方等廣開諸法會,褒圓歎大俾回心
般若時
《大品般若》、《仁王、《金剛般若》等經,諸經法寶
盛談般若顯真空,成熟羣生開佛慧
法華時
《大乘妙法蓮華經》
最後靈山宣妙法,指權即實更非他
涅槃時
《大般涅槃經》,諸經法寶
涅槃唱滅捃殘機,演說真常明佛性

而於儀文中所提到的「分張八教本隨宜」,此「八教」指「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化儀」如世藥方,為佛陀化導眾生的形式,即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如世藥味,是佛陀順應眾生根機而教導的教理內容分類,即藏、通、別、圓,兩者可說是依於形式與內容的關係,密不可分。

(一)化儀四教

智者大師判「頓」是局限於華嚴,「漸」分為漸初(鹿苑)、漸中(方等)、漸末(般若),法華是「非頓、漸、秘密、不定」,「不定」是指同聽同聞而所得意旨不同,「秘密」是不顯露,指佛陀不思議力的教化。

表格 34 天台化儀四教一覽表
所化
內容
最上利根者
頓教部
華嚴時的說法
凡一代時教中,具說頓超法門,如《圓覺經》等均屬於頓教
頓教相
通方等、般若、法華、涅槃時
漸契引誘
漸初
(鹿苑)
針對證阿羅漢,說小乘三藏的無常、無我、空法門
在華嚴會上,如聾作啞而無法獲益的二乘,佛陀方便施導,使之由小向大,歷時修行,以次第斷惑證果
漸中
(方等)
二乘執真保果,故佛陀將小大對破,獨顯大乘之超勝,
漸末
(般若)
針對生起大小差別隔執的權教菩薩,以顯般若空的殊勝而淘汰一切執著
秘密
針對特殊之機,隨時證解
指眾生因為根機各別,雖同受佛陀教法,領受獲益也有所不同,故其所證也不一,成為或漸、或頓,彼此不相知的差別
佛陀一代化導,並不只局限於顯露的頓、漸、不定,而以此秘密教相來輔正古來教判論之不足
又佛陀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時時刻刻無不以默示「佛之知見」的方式,大轉法輪,但唯有緣者悟,各自獲益
不定
獲益不定
同一會中,大小並陳,聞者各隨所解,或亦不定。不定教通前四時(華嚴、阿含、方等、般若)的一時一說一念之中[13]
古判只局限於《金光明》、《勝鬘》等諸經

(二)化法四教

「化法」如世藥味,將佛陀一代教法之內容分為界外、界內、利頓、淺深之別,即藏、通、別、圓。智者大師引證經論,作教相判釋之據。[14]
(1)   藏:純是開示界內眾生,明生滅四諦、十二因緣、事六度、修析空觀、斷見思惑、得一切智,以根除分段生死,證偏真涅槃的過程。為正教二乘,傍化菩薩。
(2)   通:為針對三乘共同的說法,其教義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通前之藏教,也通後之別、圓二教,故云通教。為三乘共修法門,實踐因緣即空、無生四諦之理,為菩薩正學而更旁通二乘,明無生四諦、修理六度、體空觀、斷三界見思惑竟,證真諦涅槃。
(3)   別:別於界內所修藏、通二教,為界外鈍根菩薩獨修之法門,為之趨入中道觀,修次第三觀,由一地一地而上進,證中道無住涅槃。別於「前二」(藏、通),也別於「後一」的區別。
(4)   圓:為一代教法知最高極談,迷悟無別、因果不二、舉一全收、真即是俗、俗即是真、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當體融攝自在。
表格 35 以八義明四教

三藏教
通教
別教
圓教
正教二乘,傍化菩薩
正教菩薩,傍化二乘
獨被菩薩(界外頓根菩薩)
正說中道,故言不偏
聲聞:生滅四諦
緣覺:思議生滅十二因緣
同稟因緣即空無生四諦(三乘共秉因緣即空之教)
菩薩:生滅六度
理(生滅無常)在生死煩惱外
三乘人同見偏真之理(但空)
教理不與二乘人共
中道及一切法理不偏(無作四諦、不思議不生不滅因緣)
隔歷三諦(三諦有隔別,不即中)
聲聞:修總相智
三乘人同得巧度一切智(無生智)
次第三智(成就道種智)
一切種智圓
緣覺:修別相智
菩薩:修總別智
聲聞:斷正使
三乘人同斷界內見思惑
三惑前後(別於藏通二教,為斷塵沙無知及界外無明惑)
無明惑不斷而斷
緣覺:斷習氣
菩薩:斷正息
聲聞:為己而勤修戒定慧
同證當分之無漏行(三乘人見思無漏行相同)
別教菩薩修五行(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歷塵沙劫行諸波羅密,自行化他
一行一切行(大乘圓因涅槃圓果,即因果而具足無缺,是為一行一切行)
緣覺:為己而勤修獨善寂
菩薩:為眾生而修六度五通
聲聞:住學無學
共進三乘共十地(三乘人從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其所證位相同)
位位彼此不相收,賢位與聖位間彼此有隔別
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
緣覺:住無學
菩薩:歷三大阿僧祇劫而登道場
聲聞:帶果行因
三乘人皆以九無愛為因(斷一地之九品惑之智)
一因迥出,不即二邊(不即空、假二邊之理為因)
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以中道諦為因)
緣覺:望果行因
菩薩:伏惑行因
聲聞:斷正使
三乘人同證九無礙解脫道,有餘無餘二種涅槃
證果別前後(證常、樂、我、淨之果,別於二乘所證之無常、苦、無我、空知果)
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之果)
緣覺:斷習氣
菩薩:斷正息

續於「第四行供上堂法事」的奉供法寶之儀文,讚歎諸佛如來開權顯實的悲心,文云
伏以軌之成道,法為諸佛所師;煥乎有章,經通五人共說。列八教偏圓之目,開三乘小大之門。雖初後之多時,實卷舒於一化。如筏喻者,已到岸則應捨所乘;以指言之,既見月則必忘其示。然則出世度生之本,在乎開權顯實之功;是知說斯要於靈山,將欲演茲文於大地。[15]
 「諸佛所師」即是法寶,故三世諸佛依法修行而得成菩提。[16]一切三藏十二部經教所示之義理「煥乎有章」[17],而經典可通於「佛、佛弟子、神仙、天、變化」五人所共說。因此明列八教偏圓之綱目,以開啟三乘小大權實之法門。「偏圓」為教相判釋之,偏者為偏於空乃至中,圓者因圓滿具足一切故稱。就大、小乘而言,則小乘為偏,大乘為圓。然大乘之教亦有偏圓之別,法華獨為純圓,其他之藏、通、別三教中的圓教則為偏。說明佛陀所示教法雖然由始至終分為多時,但實是應眾生之機之權巧,為以導歸於「一時一化」[18]之教。而對於「法」,誠如佛說的「乘筏渡河」之喻,既已到達彼岸,便應捨離所乘之筏而登岸;若以「標月指」比喻,既已循指而見月,就應該忘卻示月的指,均不應再有任何的執著,須離卻法執。於此只出了所有「法」均是如船筏、如標指,都是佛為度眾而施之權便,所悟的實法才是目的。諸佛如來本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其說法度生的根本要旨在於開權顯實,為令眾生悟入一佛乘圓妙法義;因此應體佛本懷,不執不離。
在六塵妙供後,於「普說水陸緣起」一文,也以意顯五教的方式,開闡佛之出世化眾本懷,儀文云:
是故初為高山王機,演說大教。而其小根聾啞,未堪所聞。於是不得已,而調之以三教之漸。歷之以四時之久。逮乎機既淳熟,時亦將至,靈山一會極暢本懷。大事因緣,得以開顯。指九界之權,即一實之道;點眾生之情,即諸佛之智。始知四十餘年不務速說者,於此更無餘蘊。[19]
釋尊於成道最初演說華嚴圓頓大教,猶如日出之時先照高山,應機者為「高山王機」[20]之利根菩薩,但小乘根機者卻如聾如啞未能堪受,於是佛隨應眾生機宜,先以藏、通、別權門三教而教化調熟;經歷了華嚴、鹿苑、方等、般若等前四時,四十年不務速說本懷大法。直到聞法根機純熟,方於靈山會上宣暢佛出世本懷,揚法華妙法,闡開顯權實不二之妙。


[1] 如安藤俊雄所說:「所謂判教者,即是判釋教相之謂,係自各種不同的觀點,臚陳世尊一生所說之教相,如分別其前後、淺深、優劣,務使全部經典確立整體的有機組織言。」參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頁65
[2]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頁90
[3] 《會本》90
[4] 參《法華玄義》卷10CBETA, T33, no. 1716, p. 808
[5] 《涅槃經˙聖行品》卷14CBETA, T12, no. 374, p. 449
[6] 《四教義》卷第12:「華嚴頓教,但明別、圓二教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p766a
[7] 《四教義》卷第12:「漸教之初,聲聞經但明三藏教三乘之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8] 《四教義》卷第12:「方等大乘,具用四教明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9] 《四教義》卷第12「摩訶般若,但明通、別、圓三教之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10] 《四教義》卷第12「《法華經》但明圓教一佛乘開示悟入之位」,CBETA, T46, no. 1929, p. 765c-766a
[11] 《會本》131-132
[12] 《法華經》卷2CBETA, T9, no. 262, p. 17a
[13] 《法華玄義》,CBETA, T33no. 1716p. 683c
[14] 《四教義》卷1:「今影傍大乘經論,立四教名義者,如《大涅槃經》明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種之說,以此化前緣,即是四教意。又《涅槃經》云:四種轉四諦法輪,即是四教意。又《法華經》明三草二木,稟澤不同,譬方便說,即三教也。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譬說最實事,即圓教也。《中論》破諸異執既訖,復說因緣四句,通佛四說,即是四教之意。如此等四說法,隨機化物,即四教義,四說即是四教之異名也。CBETA, T46no. 1929p.723c
[15] 《會本》133
[16]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諸佛所師即是法寶三世諸佛依法修行,斷一切障得成菩提,盡未來際利益眾生。CBETA, T3, no. 159, p. 299c
[17] 「煥乎有章」語出《論語》:「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文章指堯的事業及典章規矩。蕅益大師《論語點睛》有云:「【補註】此二章,便是堯舜禹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之證據;即佛法空假中一心三觀之實作也。有而不與,民無能名,空觀也。有成功,有文章,假觀也。菩薩發大悲願,普度眾王,皆從假觀出。若偏於空觀,則羅漢而已。」(論語點睛補註上)
[18] 指佛陀一代或一時之教化,《法華文句記》卷七中:「若會已後,同霑一化」,指同一化益之意。《宗鏡錄》:「即涅槃論中三德相冥,境智不二,不斷不常,為非空非有,可謂涅槃極果也。即如來一化之意,並周圓故。CBETA, T48, no. 2016, p. 459b
[19] 《會本》164
[20] 《佛祖統紀》:「華嚴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妙玄)。日喻教主,高山喻別圓之機;大機當熟故,先蒙如來慧光所照。涅槃云:從牛出乳,譬從佛出十二部經(妙玄)。玄文言大機稟教即破無明行如醍醐者()此指華嚴高山王機也。涅槃言從牛出乳者,此約一化指聲聞聾啞也。CBETA, T49, no. 2035, p. 149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