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聖嚴法師談「老」

 聖嚴法師在十多年前,就剖析出現代社會即將遇到的老化趨勢問題,字字句句都充滿了佛法的智慧。印隆謹整理引用相關內容如下,提供大家參考。

老(一)(聖嚴法師-大法鼓 0029) 


根據統計台灣已經進入了高齡化的社會,由於人人都會變老,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關心老這個
­問題,也應該關懷我們身邊的銀髮族,關於這一方面,佛法能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讓我們來請教聖嚴法師。

老(二)(聖嚴法師-大法鼓 0030) 


"我們花很多的錢來挽回我們的青春,值不值得?能不能挽回?
年輕人對老應該有什麼樣的看法,應該怎麼樣對待老年人?
讓我們來請教聖嚴法師。
 

老人問題(聖嚴法師-大法鼓 0343)


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但是,在現今這個工商社會,人人都希望能夠自己組織一個
­小家庭,使得年邁的老人家沒有人照顧,或者被送到了養老院住,讓我們來請教聖嚴師父,­現代的都市人要如何才能夠兼顧自我的需求,又同時對家裡的老人家能夠給予充分的照顧。
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老人社會如何減輕年輕人的負擔(聖嚴法師-大法鼓 0363) 



現在社會裡,有一些高級知識分子,或者是能力收入都不錯的人,卻不願意結婚
希望做個快樂的單身貴族,或者是當個結婚不生子的頂克族,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
­未來的社會將會出現老人多而年輕人少的趨勢,老人問題也會因此變得很嚴重,在一個老人­比較多的社會裡,怎麼解決或者是減輕年輕人的負擔呢?

老年生涯的第二春(聖嚴法師-大法鼓 0368)


我們常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是,聖嚴法師卻說: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這
­句話當然是用來勉勵年紀大的人,未來還有無限的希望,不必灰心氣餒。但是怎麼能夠在又­老又病又力不從心的年紀,還感到有無限的光明前程就在自己的面前呢?


《法鼓鐘聲》現代孝道精神 p. 68-70

中國傳統孝道精神就是要讓父母過得身心健康、平安愉快,叫作頤養天年。
過去的孝順是要晨昏定省,父母年紀大了,要常噓寒問暖,這是為了讓父母感到一份安慰。雖然父母親還沒老到不能自助,但是子女問一問「你今天衣服穿得夠不夠?」「昨天晚上很冷,被子夠不夠暖和?」「最近家中煮的東西,適不適合你的腸胃?」當父母親聽到兒女這些關懷的話,即使物質生活不是很富裕,也會覺得很溫暖、很溫馨。
但是,今天的社會,兒女每天為了上班、下班,必須早出晚歸,趕車子,遵守上班規定;若一定要子女做得這麼周到,可能有困難。
我在美國有一位在家弟子,和母親住一起,母親早上要替他煮早餐、晚上要替他燒晚飯。當他上班時,母親老是打電話問:「你到了沒有?」
母親算好時間,第一個電話打過去,兒子還沒有到,過幾分鐘就打一次,半個小時打了十七、八次電話,等兒子到了辦公室,母親已經在哭了:「兒子呀,你到那兒去了?把我嚇死了!」
兒子說:「地下鐵出了一點小事情,延遲了一點時間,妳不要擔心,我沒有事的。」
過了一年,兒子問我:「怎麼辦,母親老是為我擔心。」
我建議他把母親送到養老院去。美國有些自費的養老院很不錯的,有齊全的醫療設備,飲食也調理得很營養,也有專人打掃房子,老人家在裡頭可以念書、念佛,「她沒看到你,就不會老是給你打電話。」我跟這位弟子這麼說。
後來,他母親來找我:「怎麼搞的,你怎麼叫我兒子送我去養老院?」
我勸她說:「妳試試看,住一段時間,不好的話再搬回家,要不然,你們母子為了互相照顧而老是痛苦著。」
住了一個月之後,母親慢慢習慣了,兒子一週看她一次,她發現說:「兒子,你還是好好的呀!」
我們國內的社會也將漸漸走上這種形態,工商社會就是這個樣子,時代的巨輪不會回頭,不會再回到兩、三百年前的家庭制度。
工商社會工作的流動性很大,所以,小家庭居多,老年人不能跟著子女流動,以至於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天地,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社會,生活習慣和觀念都有差距,不同時代的人就在不同的環境生活,彼此也能互相關懷,這樣比較好。
但是,我並不反對三代同堂、五代同堂,只不過這漸漸會變成歷史遺產。歷史是往前走,不可能回頭的,能夠三代、五代同堂,值得我們讚歎、歌頌、回味、推崇,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已是事實。
現在尚年輕的人也會老,老了之後要有這種共識,可是,不必強求現在的老人家有這樣的認識。重要的是,現在這一代人老了之後,不要走上固執和痛苦的路。


《法鼓鐘聲》做一個有智慧的老人 p. 118-119



根據聯合國的解釋,六十五歲開始便算是老人,我自己也進入了老人階段。
人一定會老,不過,老年人應該做到讓別人願意對你「敬老尊賢」,而不要倚老賣老,更不可自艾自嘆日薄西山的晚景淒涼。
人老了以後,如果不能繼續奉獻社會,又不能善於自處,對社會而言,就造成「老人問題」,增加社會負擔,對家庭而言,既不能照顧兒孫,也不能對家庭有所貢獻,反而要依靠兒孫供養,自己在老態龍鍾下已不能繼續成長,只有把自己從年輕時代以來累積的功德,慢慢地享受完了,看似已沒有活下去的價值了。
「老而不死是為賊」,在現實臺灣社會中,是最為人所熟知的觀念。那是年輕人希望接班而年長者不想下臺,所以才有這種說法。
其實,老人未必就該死,也不一定要死,如果老人具有年輕人所欠缺的成熟和豐富的智慧,就像是一顆飽滿的黃金稻穗,他們的經驗本身,就是非常可貴的財產。
所以,日本人把對於國家社會有貢獻的老人稱為「人間國寶」,乃至於現在中國大陸,對於曾經對社會有貢獻的老人,也是由國家照顧,禮遇有加。
西方則有所謂「再就業」。在退休之後,可從公家機構進入私人企業,也可從事各種社會公益性質的工作;有的人過了七十歲,還出來競選公職,例如美國前總統艾森豪、雷根等人,都是年逾古稀,還有壯志。
所以,不是年紀老了就要死。一個人即使年紀大些,可是,身體健朗、頭腦靈光,對社會還能有貢獻,活得很有價值。例如,名攝影家郎靜山先生,已經超過一百歲,還在旅遊照相,生活得相當充實。
年紀大的人,只要心理正常、觀念正確,如果又能有宗教的信仰,仍然可以活得很有尊嚴、很有希望。年紀大的人不要以為老了就一定要由兒孫及國家來照顧,在「身體走不動、頭腦不能用」之前,還是可以過得很有活力。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們要不斷地成長,永遠地學習。年紀雖大,還是要瞭解自己所處環境的需要,跟上時代,學習新知。年紀越大,他所擁有的智慧財產越多,所以我常說這兩句話:「老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老年是人生的豐收季節。」


《叮嚀》照顧老人精神重於物質 p. 99-101 

人在上了年紀以後,的確需要關懷、需要照顧,此在東西方社會,雖然各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精神的寄託重於物質生活,則是相同的。
有人批評今日的西方社會,是「年輕人的戰場、老年人的墳場」。例如美國,年輕人必須離鄉背井,獨立謀生,然後在外地結婚生子、成家立業。年老的父母通常被留在老家養老,老夫老妻相依為命,如果老伴先走了,只有形單影隻孤零零地伴著老狗老貓和電視機過日子了。兒女難得在國定假日時回老家探望父母,一年一、兩次。老人生病時,由保險制度來照顧,也可向政府申請一名護士,照料老人病患的生活起居。
像美國這種制度下受照顧的老年人,並沒有享受晚景的快樂。除非老人被發現害病,否則至死為止,甚至死了以後,兒女都可能不知道;幾個月以後回去探親,才發現老人的遺體早已生蛆腐爛了。這樣的悽慘人間,在我們今日的臺灣也曾經發生過。
目前臺灣朝野,為了老人福利發給老人年金,用心至善。不過僅僅發錢給老 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尚需精神生活的充實。
有一些老年人懂得量入為出的計畫經濟,拿到了錢,可以生活得更好一點;也有一些老年人不善於計畫,今天給他一筆錢,明天就可能被花掉,甚至不知道用到那裡去了,明天再給他一筆錢,還是變成不知去向,生活依舊沒有改善。
例如,我有三個親人在大陸,一位嫂嫂,兩個哥哥。其中有一個哥哥很會計畫經濟,我一年匯給他幾百元美金,他的零用就已夠了。另外一位哥哥不會理財,每次接到我的匯款,他就買東買西,送給兒孫,很快地他又寫信要我寄錢,我不能滿足他的需索,他就埋怨我說:「有個有名的弟弟在海外,就是不肯照顧我。」因此,這位受我關懷較多的哥哥,卻是罵我最多。
照顧老年人的辦法,除了舒適的生活環境、適當的物質條件及醫療設施之外,尤其要培養他們豐富的精神生活。休閒、文藝、進修等,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宗教信仰。有了虔誠的宗教信仰,便不會覺得社會遺棄了他,或是別人欺負了他。在宗教的信仰之中,他們會有許多益智冶心的工作要做,對於生命的歸宿,也會獲得安定和安慰的未來感。
人到了晚年的時候,不免會覺得落寞無奈,前途沒有希望;一生奮鬥的努力貢獻,通通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自己只是做了一場春夢,真的太不值得了。當 有這種心念生起的時候,他們會活得很不快樂。
因此,要讓老年人的精神有所寄託。若只幫他們安排一些娛樂以及長青大學等的學習環境,畢竟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只能暫時的給他們安慰、寄託,不能使他們朝向永遠的未來努力,所以不夠究竟。如果老年人能有宗教的信心,對生命的未來便會充滿希望,活得很有尊嚴,死也很有意義。唯有如此,才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


《方外看紅塵》老人也是公司的寶 p. 81-83 


面對曾經有貢獻,現在卻不適任的員工,主管請他離開或調職的確很為難,要怎麼做才算有智慧、有慈悲呢?

一個團體無時無刻都在成長,團體的成員也隨著歲月衰老。如果這個團體永遠用同一批人,團體勢必萎縮、老化、消失。所以,一個團體必須要新陳代謝,包括:觀念、技術、產品的新陳代謝,而且需要同時進行,才有競爭力、生產力。
有人在青、中年時期,很有創造力,替公司賺很多錢。但年老之後,除了少數人能維持青、中年時期的創造與意志力,以及高工作效率,大多數人會有:「想做,卻有力不從心的無奈。」任何企業都可能遇到員工老化的問題,但不難解決,只要建立良好的退休或陞遷制度就可以了。
以法鼓山而言,會鼓勵屆齡退休者辦理退休,未屆齡者可以給予較優渥的退休金,鼓勵他們提前退休;如果不願退休,可以調整職務,讓他到比較次要的位子工作,但薪水不減少,以補償他年輕時的付出。
或者可以開闢另一個符合老年人工作的領域,讓他們發揮,但這必須看公司組織及體制上是否有新工作可供開發。有些企業,員工都換了好幾代了,流動很快,老闆卻很難退休。像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先生,手下的幹部一批一批都退休了,他還必須繼續工作。
公司要永續經營,組織規章、制度建構就必須建全,退休人員與新進員工聘用要有一定的比例。有了這個制度,公司或團體可以維持永遠年輕,活力充沛。
對於長期不適任的員工,公司也必須有合理的退場機制,讓不適任 者退場,例如嚴格執行考績,來決定陞遷及加薪,不合格者讓他離職。一個公司,如果還有很多不適任員工,代表該公司制度不夠健全,需要重新改革。
二十來歲的年輕人,經過三十年的歲月,這些人大都五、六十歲了,已經沒有辦法像年輕人一樣,可以想辦法替他們調到較不費力的工作,安排適當位子給他們發揮所長。
老人也是寶,這些人雖然年紀大了,但二、三十年的人生經驗累積,卻是難得的生命經歷,給予彈性空間和時間,或許能對組織創造出另類價值。


《方外看紅塵》年生活靠自己 p. 113-115


很多年輕人失業了,三十不立,只能靠父母養。政府發布的資料也顯示,再三十年,台灣年輕人扶養老人的擔子愈來愈重,但工作機會愈來愈少,自身難保,又怎麼負起扶養老人的責任呢?

這是整個社會制度、經濟環境、社會福利的問題。人口老化是普遍現象,不只台灣,已開發國家特別嚴重。台灣跟許多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就是年輕人不喜歡生小孩,怕孩子生多了,教育負擔加重,自己也會沒時間發展事業。至於落後國家,出生率雖然比較高,但小孩的死亡率也高。
就台灣來說,年輕人的失業率持續攀升,是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會影響社會生產力;工作機會少了,需要人奉養的老人卻持續增加。許多人擔心,未來台灣勞動人口的產值,無法支撐整個社會的養老費用。
有意思的是,現在台灣的失業率提高了,卻要依賴外籍勞動人口,來做一些偏重勞力的工作。已經失業的人,為什麼不能暫時接受勞力工作呢?他們高不成低不就,所以覺得工作難找。事實上,只要懂得用頭腦,願意付出勞力,仍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而現在的老人有老人津貼,每個月可領三千元;有的老人住在鄉下,三千元已夠用,因為住的房子是自己的,還有保險、健保。這些福利是政府給的,用的是納稅人的錢,父母倒不一定需要子女給生活費。因此老人看待這個問題,要未雨綢繆,幫自己留一條路走。如果能未雨綢繆,預先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設想,早一點存老本,要是子女沒有能力奉養,老來生活也不會太辛苦。
法鼓山有很多老義工,十幾年來都在為大眾服務。他們年輕的時候 照顧子女,現在老了,不但不需要兒女照顧,還有餘力照顧兒女。老人家的花費不多,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愉快的身心。
如果能未雨綢繆,預先為自己的老年生活設想,早一點存老本,要是子女沒有能力奉養,老來生活也不會太辛苦。

《方外看紅塵》如何準備老年生活? p. 116-119


現在醫學進步,人愈活愈長壽,台灣已快成老人國了。人老了,許多生理機能都退化,當吃不得、玩不得時,免不了想不開,老人該怎麼過日子?

佛教認為,生老病死是生命四大現象。人終歸要死,只是有人活得長壽、有人英年早逝。既然在無意外情況下,每一個人都會衰老,不如早一點準備面對年老。
四十歲以後,一般人的體能會漸漸衰弱,記憶力也逐漸減退。現代人大概要六十歲以後才能算老,即使是五十歲的人,感覺起來都還不算 老。但還是要從四十歲就開始準備老年生活,不要等到真的老了,才想到要準備老年生活。
要準備些什麼呢?有人說,退休養老,錢很重要。但是,錢財雖有用,卻是不全可靠。我曾見有一位子孫很多的孤獨老人,因他只相信錢財,不相信任何人,愈老愈怕失去錢財,就把全部財產換成現金,找一個隱密的山邊,深深地挖,偷偷地埋,他就搭一間簡陋的木板屋住在那裡。結果他病死在那裡三個多月才被人發現,他的兒孫一個也沒有出現。過了十多年,有人拆除木板屋,在一塊鬆土之下,竟出現了已經腐爛的大筆現金。
我覺得,準備老年生活最重要的是準備兩種健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為了心理健康,最好有宗教信仰,而且要很虔誠,不是偶爾拿著香到廟裡拜拜。很多例子證明,有宗教信仰的人,老了以後不會那麼空虛苦惱,面對死亡也不會那麼害怕。宗教信仰之外,還要有宗教修養,祈禱、誦經、打坐、念佛,每天做功課,讓自己心中有寄託。維 持身體健康,則要多運動、注意飲食,生活要正常、起居要定時,這些都很重要。
如果經常保持運動的習慣,飲食就不是問題,像我每天爬山一、兩個小時,雖然整天都很忙,但運動絕對不能少。邁入老年也不能暴飲暴食,睡眠不能太多或太少,性生活也要節制,不能再像年輕人一樣。總之,就是要懂得養生。
除了健康,還要培養興趣和個人的成長。成長並不限定在財富,雖然財富有成長也很好;如能做到學問的成長、技術的成長、人際關係的成長、對社會貢獻的成長,一定不知老之將至。如果感覺每天都很有趣、需要做的事很多,身體一定不會差,腦子機能退化一定會慢些,那就不會感到無助、無奈、失落、恐懼了,這不就是快樂的老年生活嗎?
社會應該鼓勵老年人走出閉塞的家,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做志工也需要用頭腦、體力,雖然也會有挫折,但志工不為自己圖謀什麼,純粹為了奉獻,做一天就有一天的成就感。如果老人都能更健康快樂一 些,不必經常到醫療機構去,領一堆藥回家吃,全民健保也可以省下不少錢。
社會應該鼓勵老年人走出閉塞的家,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方外看紅塵》化解兩代教養的爭執 p. 235-237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祖父母和父母都視若珍寶,但有時兩代的教養方式不同,比如祖父母怕小孩吃不飽,一定要餵完小孩碗裡的食物;父母卻隨孩子的意,不想吃就不餵。孫子成了兩代的爭執點,這該怎麼化解?

祖父母照顧孫子女,往往比以前照顧兒女時還用心。因為,祖父母大都退休了,更有時間照顧小孩,因此會更用心。如果兒女希望老人家幫忙照顧孫子女,那身為祖父母者,可以先問一下子女的意見:如何照顧小孫子?習慣怎麼做?這樣不但可以瞭解子女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祖父母和父母都視若珍寶,但有時兩代的教養方式不同,比如祖父母怕小孩吃不飽,一定要餵完小孩碗裡的食物;父母卻隨孩子的意,不想吃就不餵。孫子成了兩代的爭執點,這該怎麼化解?

祖父母照顧孫子女,往往比以前照顧兒女時還用心。因為,祖父母大都退休了,更有時間照顧小孩,因此會更用心。如果兒女希望老人家幫忙照顧孫子女,那身為祖父母者,可以先問一下子女的意見:如何照顧小孫子?習慣怎麼做?這樣不但可以瞭解子女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 者,不要認為老人家理所當然就應該帶孫子,即使希望自己的父母幫忙帶小孩,仍應該抱持感恩的心,如果看到父母教養小孩的方式不一樣,也不要太過度反應。
如果真不能接受老式的教養方式,就把孩子帶回家自己帶吧。如果僅是一些小的問題,就睜隻眼、閉隻眼,家庭和諧是無價的。兩代大人為第三代起爭執,問題不在於小孩,而在大人。就佛法來說,就是「法住法位」:回歸到事情的立場來處理,而不要站在個人的主觀態度、習慣和認知來解決,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事事要求別人依自己的方法,這就像自己穿了一雙好穿的鞋子,就非得要求別人也和你穿一樣的鞋子一般,弄得別人不快樂,自己也辛苦。如果拋開自我的偏執,就可免去許多不必要的爭執了。
為人子女者,不要認為老人家理所當然就應該帶孫子。


《方外看紅塵》老人不堪尿布奶瓶  p. 244-246 


現在有許多老人,不想跟兒子、媳婦住在一起,因為他們也想要有自己的自由,而且幫忙帶孫子,真的太累了。但是,老人怕兒女不諒解,浪費托嬰的褓母費;兒女也怕父母獨居,別人會批評不盡孝道,兩代都很為難。要怎麼做才好呢?

這是社會變遷快速,人的觀念來不及跟著變遷的結果。把舊觀念用到新社會下,才有這種矛盾和困擾。有一次,一對夫妻帶著岳母來看我。年輕太太懷孕,岳母手上又抱了一個。原來是去年生了第一胎,今年又有老二了。
我恭喜岳母好福氣,一下子就有兩個外孫了。結果,老人家歎了口氣:「討厭哪!女兒、女婿住在樓下,他們一上班,小孩就送到樓上要我帶;如果我不幫忙照顧,他們就要搬家。我老了,怎麼帶小孩?很累呀!」
我告訴年輕夫妻:「你們沒有別的辦法嗎?」女婿說,太太要生第一胎時,岳母很不放心,怕女兒不會帶,常來指導育兒常識。後來,孩子乾脆給外婆帶,太太就出去找工作了。
「現在,岳母又討厭帶小孩了。我們再想辦法吧。」女婿說。
我想,兩代之間各有各的感受。小孩偶爾讓爺爺、奶奶逗逗,是含飴弄孫、天倫之樂;都交給外公、外婆帶,則是一種包袱。他們已經養過下一代,還要帶第三代,體力已大不如前了,尤其小孩長到一、兩歲之後,帶起來很辛苦。
誰該帶小孩,不是褓母費的問題。有人捨不得兒女付褓母費,於是自己帶;省下的褓母費,就該孝敬幫忙的老一輩。或者,有些家庭付不 起褓母費,這時父母就難為了,只好勉為其難照顧小孩,不然家庭生計會有問題。
現代的家庭考慮生小孩時,應該量力而為,能生幾個才生幾個,不論是出生、托嬰,或是未來教育,都要考量負擔能力。如果政府能提供比較好的制度,讓家庭養兒育女的負擔減輕,大家就能輕鬆的帶小孩,不至於勞累上一代帶小孩。
在佛教徒立場,把小孩送回給父母帶,是不孝的。因為我們被父母養育成人,已經無以回報了,怎麼還要父母幫我們養育下一代呢?如果父母喜歡孫兒女,偶爾看看很好,但千萬不能成為老人的負擔,讓老人家在尿布奶瓶中糾纏到頭昏眼花,這是非常折騰的。孝順的子女不會讓父母有負擔,這才是天倫之樂,不然何樂之有?


《方外看紅塵》父母是家裡的佛 p. 283-285 


當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時,常會在兄弟姊妹間造成緊張,到底誰該照顧年老的父母呢?是讓老人家周遊子女家輪流居住,還是送到安養中心呢?手足之間該怎麼負起照顧責任呢?有時老人家被當人球互踢,實在很悲哀。

過去的農業社會,大家都讚歎三代同堂、五代同堂,兄弟不分家,組成一個大家庭,所以沒有奉養老人的問題。
其實,農業社會裡的子女長大分了家以後,還是會有老人的問題。到了現在的工商社會就更明顯了。在這種情形下,如果老人自己有一筆 財產,就不會造成子女的負擔,說不定子女反而會搶著來照顧你。所以,老人要給自己留點老本,不要急著全分給子女。如果有老本可以支配,兒女要不要來照顧你也不是問題,可以請專業的看護人員來照顧你,說不定會更好。
所以,有智慧、福報的老人,會為兒女著想,不讓兒女犯過失;也會為自己著想,不讓自己變成人球。自己留一些老本,過簡單的養老生活。尤其現在台灣的老人有老年福利,在健保之外,大部分老人可以領各種老人津貼,老人的生活應該不會太難過。
為何有的老人變成人球,可能是因為父母沒有老本,兒女白手起家,維持家庭也辛苦,老人就變成小家庭的負擔了。如果老人還能照顧小孩、幫忙家務,子女還會搶人;但如果已經病了,變成兒女的負擔,兒女不歡迎,孫兒女也不歡迎。有些老人被推來推去,尤其小家庭空間不大,老大說:「到老二那裡去。」老二說:「你已住了一個月了,換一換嘛!」這樣聽起來,非常悲慘。
我的建議是,如果兄弟姊妹都不願照顧父母,不如好好商量,找一家合格的安養中心,讓專業人士來照顧,兒女在假日去探望。否則,被當人球的父母太痛苦了,到處不受歡迎。但是,我必須要提醒:為人子女,今天把父母當人球踢來踢去,將來你老了,你的兒女也會學你,把你當人球,有樣學樣。
佛教有一部經典這樣說:因為父母恩情是永遠無法報答的,就是把父母背在肩上,一肩背父、一肩背母,幾輩子如此,也還不清父母一世的恩情。
子女應該要這樣想:能奉養父母,是一種福報。如能這樣,兄弟姊妹之間不但不會計較誰付出比較多,還會搶著接父母回去照顧。只要有一個手足存有這樣的心,父母應是家裡的佛,怎麼會成人球呢?
有智慧、福報的老人,會為兒女著想,不讓兒女犯過失;也會為自己著想,不讓自己成人球。


《方外看紅塵》包容老人家的「寶貝」垃圾 p. 289-291


許多老人家十分固執,許多東西捨不得丟,堆滿屋子;或不肯接受子女照顧,要自己煮食,卻常忘了關火,令子女擔心。要如何才能說服老人家,又不起衝突呢?

許多老人珍惜財物,破報紙、破碗、破水桶,在老人家眼裡,都是還能用的,丟了可惜。
過去,我認識一位老和尚,非常惜福。人家丟在垃圾箱的報紙或物品,他都會珍惜地帶回寺院。他住的地方有一個房間,專門堆放他認為是「寶貝」的垃圾。我拜訪他時,房裡的味道當然也不會太好,他卻一 點也不在乎。我建議他:「可以用掉一些、再撿一些,不要堆得滿房間都是,這樣不衛生。」後來,老和尚過世了,他的「寶庫」大家都不敢進去,因為味道太重了。
惜福是應該,但不能太過愚癡。物資需要重複使用,但也不需全部堆在房間裡,造成異味,影響別人,反而對惜福行為不認同。與其如此,何不交給資源回收場處理就好?
老人家喜歡囤積舊東西,做子女的可以先讚揚他的惜福理念,並建議試試其他方式來惜福,比如可以撿了認為尚可重複使用的垃圾,集中起來交給環保局的資源回收車代為處理。
有時,老人家堆東西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子女若讓老人明白:子女會供應生活用品,不虞匱乏,也常帶老人家出去走走,轉移注意,可能就可以改掉囤積垃圾物品的習慣了。
如果各種方法都已用盡,老人家實在不願改變,那做子女的就只能劃出一個範圍,讓老人家堆放他的東西,盡量不要影響別人就好了。沒 有必要為了「垃圾」問題,造成親子反目。
此外,老人家做事時,有時會忘東忘西。比如開瓦斯煮東西,又去做另一件事,往往就忘了爐子上還煮著東西的事,一不小心就造成火災意外。這樣的事情時有所聞。不過,老人家並不一定會承認自己的記性有這麼差,他可能會想「我自己可以應付」,畢竟要承認自己已經記性不好,並不是容易的事。一旦真的忘了關火,老人家也會很自責,只是有些人不願顯露出來。
所以,與其責怪老人家,不如好好和老人家談談,要主動幫忙,免得老人家不好意思開口求助。拿出耐性包容他,不要認為他已經老了就變得沒有用了。
老人家喜歡囤積舊東西,做子女的可以先讚揚他的惜福理念,並建議試試其他方式來惜福。


《真正的快樂》p. 71 

例如,有位老人家長期受癌症的折磨,他所面對的生理上的疼痛,是常人難以體會的。但是由於佛法觀念的幫助,雖然痛卻不苦,臨終時,還有阿彌陀佛前來接引,老人家覺得前途無限光明,不但走得很歡喜、也很安詳,可見佛法的確有治療病苦的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