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圓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二十八)斷疑信生,方能信受奉行

 

此經所說,不出降心住心,觀照之功;如如不動,實相之理;為眾斷疑生信,從始至終,重一字。

初當機聞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乃問曰:「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否?」佛則誡曰:「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迨後當機既悟妙理,乃生淨信。則曰:「世尊!若復有人,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佛又舉喻較量,乃曰: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無量億劫恆沙身施

正宗將畢,如來結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即為人演說,亦須不取於相,方盡金剛妙理,方契實相般若,如如不動之本體。至此經義已盡,不須再說。故曰 佛說是經已」。

既深解實相之理,則疑斷信生,受持無失,躡解起行,奉為指南,力行不倦,方 能信受奉行」。

斷疑信生,方能信受奉行

斷疑

經文

說明

第一種

無住行施得佛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恐疑既以無住行施為因,如何能得佛相莊嚴之果?

眾生多以佛果是有為身相,不達相即非相,未審當機,對離相之旨,曾否徹悟──了知有相者應身,而如來法身清淨,猶若虛空,詎可以身相見耶。

第二種

因果俱深無信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上文無住行施,為清淨因;非相見佛,為清淨果。因果俱深,恐難信解,故發疑問。

第三種

不取云何得說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既一切不取,何以如來得證菩提,說法度生耶?為斷此疑,故問當機,看他作何見解。

第四種

小乘得果是取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上言佛法即非佛法,佛意若存佛見法見,即是取著,取著即非佛法。恐疑云:無為法既不可取,而須陀洹等,云何各有取證耶?故以四果有無作念詰之。

第五種

然燈得記是取疑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上言小乘聖果不可得,恐疑如來,昔在然燈佛所,親得然燈受記,云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豈非有所得耶,故興此問。

第六種

嚴土違於不取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上言四聖果位無得,如來因地亦無所得,恐疑菩薩,何以廣修萬行,莊嚴佛土,豈非有所取得耶?故舉問以驗,是否有疑。

第七種

受得報身有取疑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上云聖人之法,無為無取,而所得報身,豈非有取耶?恐有此疑,故巧設一問,以喻顯法,借事明理,令人易知易解也。

第八種

捨身未脫苦果疑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上云捨身布施,其福雖多,不離生死,猶是有漏苦因,不及持說此經之福。此之行忍捨身,云何不成苦因耶?佛為斷此疑,故呼當機,告以離相行忍,是無漏因,得到彼岸。

第九種

不住證法無性疑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上言菩薩應當無住行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一切眾生,即非眾生,此等說法,其實難信,恐人有疑佛語虛妄。故舉五語,正明真實。

第十種

利生行施不住疑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上言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既已熾然行施,云何不住耶?故佛疊舉反正二喻,以顯般若無住妙用。

第十一種

一切無我發心疑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上文既明人法悉皆無我,云何發心修證?故此重問。

此中問意:既然人法皆空,而菩提心,果有所發耶?果無所發耶?伏願如來不吝教言,再為垂訓,俾一切菩薩,便於修證。

十二種

無因何得有果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上云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恐疑既無法發心,何故如來有法得果?為斷此疑,故問在汝之意,以為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還是有法得菩提果耶?還是無法得菩提果耶?且看當機見解如何。

十三種

無因則無佛法疑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上云發心無法,又說果記無法。恐疑云:若實無有法得菩提者,則無諸佛,是無法可得,無佛可成,一切皆無,豈不落空見耶?故徵釋如來之義,以斷其疑。

第十四種

無因度生嚴土疑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上云實無有法發菩提心,恐疑既無法發心,則無菩薩,教誰度生?教誰嚴土?前疑無佛,此疑無菩薩。為遣此疑,故說此文。

第十五種

諸佛不見諸法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上云:菩薩不見眾生可度,不見佛土可嚴,恐疑如果如是,則成佛時,亦應不見一切法,則如來五眼,將何所用耶?為遣此疑,故一一舉問須菩提,如來有五種眼不?以審當機見解如何

第十六種

無心布施無福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上言三心皆不可得,又無生可度,無土可嚴,一切佛境界,亦應無得,則菩薩所修福德因緣,豈不亦同虛幻耶?恐有此疑。故以無住之福,其福甚多以破之。

第十七種

實無何有身相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上云實無有法,佛得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恐疑一切無有,如來何以猶有身相?故此舉問,以釋其疑。

第十八種

無身何以說法疑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上云:如來身相,即非身相,恐疑身相既不可得見,而豈說法亦不可得聞耶?故明無法可說,以破之。

第十九種

無法如何修證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

上云無有定法,名為菩提;實無有法,而得菩提,恐疑既無有一法可得,豈佛果亦是無得耶?

第二十種

所說無記非因疑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此斷二十種,所說無記非因疑。上言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恐疑須修善法,可得菩提?而持說四句偈等,但名句文身,屬無記法,豈得為菩提因耶?

第二十一種

平等云何度生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恐疑法既平等,生佛一如,云何如來卻度眾生?為斷此疑,故誡須菩提曰:汝勿謂如來有作是念,我當度眾生。此誡其不可作是說也。

第二十二種

以相比知真佛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上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謂法身如來,不離一切諸法,即諸法中平等一如之義。後又云:不可以色身諸相見如來,恐人執前疑後,執後疑前,故復問須菩提: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第二十三種

福果非關福相疑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上云:不應以三十二觀如來,如來是福果,三十二相是積福所成之相,既云不應以相觀佛,則福果非關福相矣,恐人不滯有見,而落空見,以一切相皆不取,而成斷滅。

第二十四種

化身出現受福疑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此斷二十四種,化身出現受福疑。上云:菩薩不受福德,又云不可色見聲求,何以如來受九界眾生供養恭敬,現身說法耶?故以法身無相而破曰

第二十五種

法身應身一異疑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上云:法身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恐人執著應身,隨機應現,示有去來,而生一異之見。故舉世界微塵,非一非異以破之。

第二十六種

貪著實有我見疑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上云: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恐疑實有我見,故以非有非無破之。

第二十七種

持經功德取相疑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上云:不生法相,恐疑既一切法不生法相,則持經功德,寧非取相耶?故說此以破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