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圓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十一)正宗分--約聖果廣釋之歷明無住

 

B、約聖果廣釋,分四

(A)歷明無住 (B)正明無住 (C)喻明無住 (D)較量顯勝

(A)歷明無住,分三

a、小乘聖果 b、佛所得法 c、菩薩莊嚴

a、小乘聖果,又二

(a)泛論 (b)確證

(a)泛論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此斷第四種,小乘得果是取疑。上言佛法即非佛法,佛意若存佛見法見,即是取著,取著即非佛法。恐疑云:無為法既不可取,而須陀洹等,云何各有取證耶?故以四果有無作念詰之。作念即是取著,不作念即是無住,既一一不自作證,愈信如來所說佛法,即非佛法,真是無住妙法也。

前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四果即其證也。初果為見道位,二、三為修道位,後一為無學位。初果於凡夫地中,發出界取滅之心,以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盡,乍見空理,故名見道位。

十六心者,謂欲界四諦下,各一忍一智,以成八心;上二界為一四諦,亦各一忍一智,又成八心。忍即無間道,是正斷惑時;智即解脫道,是當斷了時。斷至十五心道類忍時,名初果向;至十六心道類智時,名證初果。梵語須陀洹,此云入流,已斷三界粗惑,預入聖人之流故;又名逆流,能逆生死欲流,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故。

筆記補充

十六心,與八忍八智同,是修四聖諦初生無漏智照見真諦理之位。   

一、苦法忍,即斷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

二、苦法智,即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三、集法忍,即斷欲界集諦下見惑之智;

四、集法智,即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五、滅法忍,即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

六、滅法智,即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七、道法忍,即斷欲界滅諦下見惑之智;

八、道法智,即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九、苦類智忍,即斷上二界(色界和無色界)苦諦下見惑之智;

十、苦類忍,即斷苦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十一、集類忍,即斷上二界集諦下見惑之智;

十二、集類智,即斷集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十三、滅類忍,即斷上二界滅諦下見惑之智;

十四、滅類智,即斷滅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十五、道類智忍,即斷上二界道諦下見惑之智;

十六、道類智,即斷道惑已,而正證理之智。    

此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是見道,最後道類智一心,是攝於修道。信難信之理而不惑叫做忍,施於所觀之法而忍許叫法忍,依此忍許而離惑明理之智叫法智。

如來善用權智,故問當機:在汝之意以為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不」字是作不作是念,以此勘驗,且看空生見解如何。當機答言:不也,世尊!是早悟不取無住之理,故在眾中,揚眉吐氣,應聲直答。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此二果,已斷三界見惑,進斷思惑;併下三果,俱屬修道位。

思惑約三界九地,每地九品,共八十一品。用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方能斷盡,名得漏盡。此位但斷欲界前六品思惑。按須陀洹人,要斷欲界九品思惑,須經天上人間七返受生;上上品潤二生,謂兩生天上、兩來人間,方能斷故;上中品、上下品,各潤一生;中上品潤一生,至此名二果向;中中品、中下品,合潤一生,以上共六生。斷欲界六品思惑,即證二果。

梵語斯陀含,此云一往來。因欲界後三品思惑未斷;下上品潤半生;下中品、下下品,合潤半生;尚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故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者,即無著往來之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此三果,已斷欲界六品思惑,進斷下三品殘惑,九品斷盡,即證三果。更無下界潤生之惑,不必再來欲界受生,故名不來而實無不來者,即無著不來之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四果無學位,斷欲界九品思惑盡,上生色界,於那含天中,進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盡,子縛見思俱斷,超出三界,不受後有之身,故名阿羅漢

阿羅漢,譯為不生,又云無生,而不作是念:我得無生者。何以故?以實無有一法名無生,但以界內見思煩惱,生死之因既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無分段生死之果。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取著,心有所證,法執熾然,又墮迷智四相矣。

上三云者,乃是帶果行因,故得果名;此一云者,已證涅槃無學道故。

(a)泛論竟。

筆記整理

初果

須陀洹

入流

見道位

於凡夫地中,發出界取滅之心,以十六心,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盡,乍見空理

斷至十五心道類忍

初果向

逆流

斷至十六心道類智

證初果

二果

斯陀含

一往來

修道位

已斷三界見惑,進斷思惑。此位但斷欲界前六品思惑

須陀洹人,要斷欲界九品思惑,須經天上人間七返受生

上上品潤二生

兩生天上、兩來人間,方能斷故

二果向

以上共六生,斷欲界六品思惑,即證二果

上中品

各潤一生

上下品

中上品

潤一生

中中品

合潤一生

中下品

三果

阿那含

不來

已斷欲界六品思惑,進斷下三品殘惑,九品斷盡

下上品

潤半生

更無下界潤生之惑,不必再來欲界受生

下中品

合潤半生

下下品

四果

 

無學位

斷欲界九品思惑盡

上生色界,於那含天中,進斷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盡子縛見思俱斷,超出三界,不受後有之身

 

(b)確證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此空生復述自行為證,以己方人,以顯離著無住之義。

夫有欲則有諍,有諍則名喧雜,非真寂靜。無諍三昧者,即無人我是非,一心安住,寂然平等。華嚴經云:「有諍說生死,無諍說涅槃。」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亦不作是念,若作是念,即是有著,世尊即不說我是樂阿蘭那行者。」阿蘭那,此云無喧,亦云寂靜,皆無諍之義。實無所行者,即離其取著分別之心,不著於所行之行也。

a、小乘聖果竟。

 

b、佛所得法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此斷第五種,然燈得記是取疑。上言小乘聖果不可得,恐疑如來,昔在然燈佛所,親得然燈受記,云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豈非有所得耶,故興此問。

空生答以於法實無所得」,深明佛在然燈佛時,悟無生法忍,故得受記。無生法忍者,不見有少法生,不見有少法滅,實無所得,故名無生法忍。如演若達多之頭,醉漢衣裏之珠,迷時無失,悟時無得,乃至睹星悟道,圓滿菩提,亦復歸無所得。

偈云:悟無生忍獲授記,無生無性無所得,是故了無所得時,方堪無上菩提記。然燈佛,是如來第二阿僧祇劫本師。大論云:此佛降生王宮,身光如燈,以至成佛,亦名然燈。

直解云: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授記言說之中,實無所得。以然燈所記,記是語言;如來所聞,聞唯語言;語言非實,舉體全空。是故然燈說而無說,釋迦聞而無聞,但自以無分別智,證此無分別理,智與理冥,境與神會,離言說相,故不可說;離心緣相,故不可取。唯識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既屬智證,故於法實無所得。b、佛所得法竟。

 

c、菩薩莊嚴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是名莊嚴。」

此斷第六種,嚴土違於不取疑。上言四聖果位無得,如來因地亦無所得,恐疑菩薩,何以廣修萬行,莊嚴佛土,豈非有所取得耶?故舉問以驗,是否有疑。字應讀去聲,音。空生已知菩薩修行嚴土,不住於相,故答不也

「何以故」下,徵釋其義,非嚴而嚴,繁興萬行,不違俗諦,故曰莊嚴佛土;嚴而非嚴,泯絕諸相,不違真諦,故曰即非莊嚴;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雙融二諦,全歸中道,故曰是名莊嚴。「是名」者,不落空有二邊,真空不礙妙有,是故名曰莊嚴,妙有不礙真空,是但名曰莊嚴。

破空論云:土有四種,一、常寂光土,即自受用處;二、實報土;三、方便土;四、同居土,即化眾生處。而皆不離自心。故淨名經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非離自心外,別有依報可莊嚴也。若了達心外無土,淨心即是淨土,終日莊嚴,而無莊嚴之相可取,亦無莊嚴之相可著。故曰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淨名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

(A)歷明無住竟。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