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9日 星期日

圓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十五)正宗分--彰般若妙用之請名教持

 

2、彰般若妙用,分二

(1)請名教持 (2)即事顯用

(1)請名教持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空生因聞持說此經,三身圓具;經在之處,三寶全彰。未知何名,以及奉持之法,是以請問,冀佛垂示,利益今後也。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空生問名,佛即答名。既有其名,必有其義,名義相隨,不相捨離。今以般若取喻金剛,令易知故。般若之義能明,彼岸自然可到。以是名字,故當敬奉脩持,而不可或忽也。

破空論云:金剛般若,破惑,惑無不盡;照理,理無不顯。體即非破非顯,以般若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非別有法名般若故,一切諸法皆般若故。

金剛具有堅、利、明三義,以堅、利故,則能破諸惑,觸我則我喪,觸法則法亡,觸空則空滅,所謂二執全消,纖塵不立,離一切相也。以光明故,則能洞照一理;照有則有妙,照空則空真,照中道則中道圓融,所謂頭頭皆是,法法全彰,即一切法也,故名金剛般若

所謂奉持者,亦別無有法,但因名會義了達金剛般若,即吾人本有離相無住真心是也。眾生未明般若,處處著相,恆住生死此岸,不到涅槃彼岸。如來教人用此金剛般若,於割不斷處,一切割斷;放不下處,全身放下,即是奉持。故曰: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筆記整理

金剛三義

能破諸惑,觸我則我喪,觸法則法亡,觸空則空滅"二執全消,纖塵不立,離一切相

光明

能洞照一理;照有則有妙,照空則空真,照中道則中道圓融,所謂頭頭皆是,法法全彰,即一切法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此徵釋命名所以,佛以六度乃般若為先導。若未明般若,縱修諸度,亦屬有為事相,終滯權乘。若執著般若,非真離相,不契無住真心,依然法執。故併般若亦遣之,乃曰即非般若波羅密。果到遣無可遣,立無可立,是名般若波羅密

心印疏云:佛因吾人迷本淨心,晦為業識,轉將智慧,翻作愚癡,背涅槃城,趣生死路,是以貪瞋境上,枉受飄零,解脫法中,自取流轉。茲者欲轉妄識,須示真心,為破愚癡,特明般若;教離這裏,始說那邊,正是將我甜瓜,換他苦李,故言佛說般若波羅密也。設或吾人二六時中,念茲在茲,觸著磕著,識取本有真心,會得自家般若,若然,則敲空繫木,尚滯筌罰;瞬目揚眉,皆成漏逗,故言即非般若波羅密也。到得這裏,既明法本無說,心豈有名,雖然如是,不妨向無說中而立說,於無名觸而安名,故曰名般若波羅密也。然此三句,乃本經之綱領,亦大藏之精要,凡欲研究般若者,當知般若談空,乃是真空;不特不可著有,而仍不可滯空。

佛說下三句,乃實相般若之義,實相無相,實相無不相,實相無相無不相。佛說般若波羅密,即不壞般若之相,屬無不相之實相,乃俗諦也;即非般若波羅密,併般若之相亦遣,屬無相之實相,乃真諦也;是名般若波羅密,非有非空,即真即俗,屬無相無不相之實相,乃中諦也。是名二字,以般若離一切相,但是假名故,以般若即一切法,不壞假名故。亦有一說,以第一句作中諦,第二句作真諦,第三句作俗諦,理亦可通。

(1)請名教持竟。

筆記整理

實相般若之義

佛說般若波羅密

俗諦

實相無不相

不壞般若之相,屬無不相之實相

即非般若波羅密

真諦

實相無相

併般若之相亦遣,屬無相之實相

是名般若波羅密

中諦

實相無相無不相

非有非空,即真即俗,屬無相無不相之實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