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法性空寂,乃第一義諦,於第一義中,無有分別;於第一義中,無生無滅,無修無證,無成不成,要欲奉持,必以世諦。換句話說,實相般若是不可修不可證,不可奉行的。要想起觀行般若,必須借文字般若;而文字般若與觀行般若,皆世諦攝。以如是故,所以須菩提問佛:「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金剛般若波羅蜜」,其含義已如前解,以是假名相,汝當奉持。以此文字般若,便於汝起觀行般若也。但是汝起觀行般若時,須是會入法性,心無所住不取於相。因為名相是假,不可執以為實故,汝當如是奉持也。
故接著便說:「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因為法性空寂,無形無相,不可說故;所可說者,皆是假名,而無實義,故曰「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因為法不可說,故須菩提答言:「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再呼須菩提,以事喻明。三千大千世界,是眾多微塵所聚成的,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甚多,然如是之多,只是假相,而無實義。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一切法不可說,只是假名相而無實義;故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正如所謂的「疼」,不是疼法,只是假名而已。以同樣的理由,則「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亦就不難了解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微塵非微塵,是名微塵;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皆說明諸相是假,不可取著為實。今言佛之三十二相,亦復是假,非如來法身也。故須菩提答言:「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法身。」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皆是假相,故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最後復以假相,與法性比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有人於此經中受持最少一部份,為他人說,其福甚多。何以故?因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皆假相法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