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課程,繼續研修《維摩詰經》的第一品〈佛國品〉。授課法師說,此品為佛所說,將「佛因、佛果」總攝於此品(綱領);第二品之後,由維摩詰居士所說,為「佛因、佛果」的不可思議解脫(發揮)。這一段解析,就以彰顯《維摩詰經》之要。菩薩的因地實踐,將會成就佛土的莊嚴。
授課法師詮解「八科」,[1]很是受用,雖是孰悉的名相,此刻更彰顯修行的道氣。在「四無量心」中,法師提到菩薩與凡夫的慈悲是不同的:凡夫是「愛見大悲」,有愛有見,因此不平等;菩薩是智慧與方便,是平等的慈悲。凡夫的「愛見大悲」,具煩惱心、有疲厭心,若無常到來,可能變成愛成憎、僧成愛,親成冤、冤成親,這是世俗心。菩薩的「大慈大悲」,為平等性、普遍性、無量性,且無量的慈、悲、喜,是用大捨來成就。
而權巧「方便」,是度化眾生能運用無礙自在,即是方便。法師言簡意賅,一般的認為的方便可能都是隨己所欲的「隨便」;但真正的方便法門,是具權巧,並以利益眾生的法門,方能真正無礙。
在「回向心」中,法師說明「回向」是佛教最殊勝的修行方法,「回你所做的功德,回你發願的心」;以發願的心,來做回向。若懂得,就不會隨行受報,而是等同佛菩薩的無盡心量,一乘以無量的功德!
於「自守戒行.不譏彼闕」中,更是修行之要:自己能持守清淨戒行,若看見他人不如法,也不嘲笑他人有所犯戒之缺失、不起煩惱憤恚之心,而是內無惡心,生起對他有益之發心來勸誡。因為若自己起煩惱,反而八識田會被這些煩惱反熏。所以若能「自守戒行.不譏彼闕」,則八識田中的種子都是清淨的,也必能相應到清淨國土。
接著在這一段──要用何種心來修「十七淨土行」?授課法師講解得更是精彩,感覺今日是上了很殊勝的淨土課程。
「十三相資」成淨土因,十三番相資為前因後果,輾轉增上。其中的「意調伏」,指心意願意調伏剛強,有調伏的意願,變得柔順。要「調」什麼?──「棄惡從善」。因為有習氣、有煩惱,所以不是一蹴可成,要一直不斷地調伏,這即是精進;精進如水,滴水穿石,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調伏就是有一種轉變,改變,也就轉業,大前提就是要有願意調伏「自覺」,才會如說修行。
而「十三相資」的重點在「心淨」,「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則眾生也清淨。成就淨土在成就眾生,而重點在淨其心;心不清淨,則無法成就眾生,也無法成就國土。
這一點讓印隆想到佛法的精神,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以及天台智者大師一直強調的「觀心」,有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修行的最好下手處即為「心」,淨心則一切皆成就。
授課法師強調,要求生淨土,必定要淨心,也方能真正成就眾生。淨土法門之殊勝,即是藉佛土淨,來修心清淨,重點在「意調伏」,要有覺醒的心。因此,要發願為利眾生而成佛,求生西方,為救眾生苦!在《廣論》中,也提到是要「為利眾生而成佛」,不是「為了成佛而利益眾生」。真正的發菩提心,從「淨心」實踐,也必能相應淨土與淨度有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