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慈悲道場懺法》卷十 -- 囑累第四十


囑累第四十[1]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為六道四生眾生發誓願竟,次以眾生付囑諸大菩薩,[2]願以慈悲心,同加攝受。以今懺悔發願功德因緣,又願以慈悲念力,令一切眾生,悉皆樂求無上福田,[3]深信施佛,有無量報,令一切眾生一心向佛,具得無量清淨果報。[4]

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無慳吝心,具足大施,無所愛惜。[5]
又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修無上福田,離二乘願,行菩薩道,得諸如來無礙解脫一切種智。[6]
又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種無盡善根,得佛無量功德智慧。[7]
又願一切眾生,攝取深慧,具足清淨無上智王。[8]
又願一切眾生,所遊自在,得諸如來至一切處,無礙神力。[9]
又願一切眾生,攝取大乘,得無量種智,安住不動。[10]
又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第一福田,皆能出生一切智地。[11]
又願一切眾生,於一切佛無嫌恨心,種諸善根,樂求佛智。[12]
又願一切眾生,以妙方便,往詣一切莊嚴佛剎,於一念中,深入法界而無疲倦。[13]
又願一切眾生,得無比身,盡能徧遊十方世界,而無疲厭。[14]
又願一切眾生,成廣大身,得隨意行,得一切佛神力莊嚴,究竟彼岸於一念中,顯現如來自在神力,徧虛空界。[15]
已發如是大願竟,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願一切眾生,得如所願,滿菩提願。[16]相與至心,五體投地,倘等若受苦報不能救眾生者,以諸眾生,囑累[17]
以諸眾生囑累菩薩
 通性的菩薩
        法身菩薩
無量無邊盡虛空界 無生法身菩薩[18]
        無漏色身菩薩
無量無邊盡虛空界 無漏色身菩薩[19]
        初發心菩薩
無量無邊盡虛空界 發心菩薩[20]
興正法 馬鳴大師菩薩[21]
興像法 龍樹大師菩薩[22]
 尋聲感護
十方盡虛空界 無邊身菩薩
十方盡虛空界 觀世音菩薩[23]
 大乘的行跟智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24]
 《梁皇》裡所禮拜的菩薩
師子遊戲菩薩 
師子奮迅菩薩 
師子旛菩薩
師子作菩薩 
堅勇精進菩薩 
金剛慧菩薩 
棄陰蓋菩薩 
寂根菩薩 
慧上菩薩 
常不離世菩薩 
藥王菩薩 
藥上菩薩 
虛空藏菩薩 
金剛藏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 
妙音菩薩 
妙德菩薩 
寶月菩薩 
月光菩薩 
薩陀波侖菩薩 
越三界菩薩
再次囑累
又復囑累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菩薩!
願諸菩薩摩訶薩,以本願力、誓度眾生力,攝受十方無窮無盡一切眾生。[25]
願諸菩薩摩訶薩,不捨一切眾生,同善知識,無分別相。[26]
願一切眾生知菩薩恩,親近供養。[27]
願諸菩薩,慈愍攝受,令諸眾生,得正直心,隨逐菩薩,不相遠離。[28]
願一切眾生隨菩薩教,不生違反,得堅固心不捨善知識,離一切垢,心不可壞。令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不惜身命,悉捨一切,不違其教。令一切眾生修習大慈,遠離諸惡,聞佛正法,悉能受持。令諸眾生,同諸菩薩善根業報。[29]
菩薩行願究竟清淨,具足神通,隨意自在,乘於大乘,乃至究竟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無有懈怠,乘智慧乘至安隱處,得無礙乘,究竟自在。
始從歸依三寶斷疑生信、懺悔發心、顯果報、出地獄、解怨自慶、發願回向,終至囑累,所有功德,悉以布施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眾生。[30]
仰願彌勒世尊,現為我證;十方諸佛,哀愍覆護,所悔所願,皆得成就。[31]願諸眾生,同慈悲父,[32]俱生此國,[33]預在初會,[34]聞法悟道,[35]功德智慧一切具足,與諸菩薩等無有異,[36]入金剛心成等正覺![37]


 




[1] 整個梁皇寶懺是由我們懺悔行菩薩道、發菩提心願度一切眾生的利益眾生之事,但我們是初發心的菩薩,可能力量不行、甚至可能自己還要淪落生死,所以我們把這利益眾生願力,請求佛菩薩幫忙我們完成,叫做囑累
 本來囑累都是佛囑累諸大菩薩要繼續度化眾生,囑累梵王、帝釋天、八部神龍要護持佛法流通,攝持護持末法的有情,希望他們不墮惡道,能夠修行佛道。可是本章這個囑累,不是囑累梵王帝釋來護持佛法,也不是佛來咐囑,是我們囑累諸大菩薩,把我們度眾生的願力,囑咐給菩薩。
[2] 囑累這一章就是這句話:以眾生付囑諸大菩薩。
[3] 除了願菩薩攝受,第二個又願菩薩以慈悲念力,令一切眾生樂求無上福田。
[4] 希望菩薩讓眾生能夠求佛的無上福田,能夠皈依佛、供養佛,能夠成就人天善的果報。
[5] 第三願:是要眾生在佛的福田邊,修福布施。因為布施最容易,而佛的福田又廣大,所以能夠成就。所以能夠在三寶中間種福田,是最殊勝最殊勝的功德。
[6] 第四願:還是要我們在佛邊修福田,一而再、再而三要我們大家在佛邊在三寶邊修福田,所以大家要注意到,修行很重要是要有糧資,就是要修福報。
[7] 第五願:福田以後就是要善根:福是福報,善根是智慧。就是由解脫,趨向於佛的覺性的菩提智。
[8] 第六願:善根增長後就有智慧,成就最殊勝的智王。
[9] 第七願:希望眾生到如來處無礙神力,能夠隨處親近如來、親近諸佛。
[10] 第八願:能夠成就智慧,又能夠隨處自在的供養如來,所以能夠成就佛的智慧、能夠不動轉。
[11] 第九願:眾生親近供養福田以後,自己成為福田,成就一切智。
[12] 第十願:我們對佛的功德發起一種無上欣悅的心,沒有任何的罣礙。
[13] 第十一願:這就是普賢行願──於一塵中塵數佛,無盡塵-每一個塵都有無邊的佛,無邊的塵裡面無盡無邊的佛,我都去供養。
[14] 第十二願:無邊身遊一切世界。
[15] 最後還是希望眾生成廣大身,這個不是自己,是所有的眾生成廣大身,得一切佛的神力莊嚴,能夠成就佛,然後於一念中現如來的神力,所以都是希望眾生能夠成佛。
[16] 這個願是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無量無邊。希望一切眾生如前面所發的願一樣的滿菩提願。
[17] 相與至心-我們還是一樣頂禮佛,若我們發這個願可能沒有辦法做到,所以要把所發成就眾生願,來囑累菩薩。下面就是所囑累什麼人。
[18] 法身菩薩按階位,就是十地以上,證入空性無生的法身菩薩。
[19] 無漏色身菩薩是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向。有不退墮生死的智慧,可是還是以色身來度化眾生。
[20] 發心菩薩是十信位。還會淪落生死的叫發心菩薩。
[21] 馬鳴是印度的大師,他能夠興起正法。
[22] 馬鳴龍樹梁皇寶懺裡面,是西天印度代表性的兩位菩薩。
[23] 十方盡虛空界無邊身菩薩、十方盡虛空界觀世音菩薩:這兩個菩薩都是尋聲感護,所以每一次禮佛都要拜他們。
[24] 大乘的行跟智-普賢行、文殊智。
[25] 第一願:請菩薩憶念本願,希望你們能夠攝受眾生。
[26] 第二願:希望你們能夠攝受,不要捨棄他們。
[27] 第三願:反過來講──菩薩攝受慈悲,那麼眾生應該要起感恩,親近供養。
[28] 第四願:菩薩希望眾生能夠跟著自己,不要離開。
[29] 第五願──菩薩行願到這邊為止。最後菩薩要教眾生能夠正直,隨著菩薩。反過來,無量無邊的眾生除了聽聞菩薩教、生起感恩心以外,都能夠不起違逆心,以堅固心去接近菩薩,不要起煩惱,離開心裡面的垢惱,心裡面不要對信心有破壞,應該要親近菩薩,不惜身命的接受他的教誨,修習慈悲遠離惡法。
[30] 就是從發心一直到成佛中間,都迴向。這一部梁皇寶懺,從開始歸依三寶、斷疑生信……,種種的章節,最後都迴向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眾生。
[31] 再一次的迴向以後,後面還有一個希望證明,由彌勒世尊現為我證。梁皇寶懺主旨是要行菩薩行,能夠發願生在娑婆世界,隨著彌勒菩薩,聽彌勒菩薩講法開悟,然後行菩薩道利益眾生。
[32] 同慈悲父就是同彌勒菩薩。
[33] 生在這個娑婆世界。
[34] 龍華三會的龍華初會。
[35] 聞彌勒說法而解脫生死。
[36] 成就菩薩的功德。
[37] 把整個梁皇的功德,都迴向彌勒淨土龍華三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