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大師德相 |
剛完成此次要在《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表的論文一校修改,實在是很讚嘆編輯人員的細心與用心,把細部資料有疑問或錯誤者都核對出來,難怪此本學報的學術價值很高,是由於這麼多優秀的人員一同成就的啊!
在撰寫次篇論文時,著時佩服
天台智者大師引經據典的功力。因為此篇內容是與天台醫學有關,其中有很多觀念,是融會中印佛教經典之禪定治病思想,吸收中醫醫學理論、引用道家典籍、參考民間療法等方式。此次為了查證經典及引用出處,花了很多時間查詢相關資料,光是要閱讀跨領域的中醫、道教典籍,就是一個挑戰。而收獲也非常大,至少現在對於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也算是稍有進步了。
也著實佩服
智者大師,因為他所說的每一個觀念,都找的到引用出處,並非信口開河。在當時沒有電腦的時代,智者大師在上坐開示禪法或撰寫著述,都是由心內所證而發,這是真正的解行並重功夫啊!
智者大師雖採納多家的治病方式,但他都堅持必須在符合佛教的觀念下進行,以解脫究竟生死病苦、自行化他為目標。因為世間醫學不能治療一切疾病,所謂「有身即是病」──只要在生死輪迴中,就有疾患之苦。病痛不出身體及心理二種因素,[1]如:四大不順、飲食不節、坐禪用心不調得病,鬼、魔、宿業等「病患境」之顯現,雖可由止、氣、息、假想、觀心、方術等六種方法對治(身),但根本的對治還是出離生死之病苦(心)。有云「心是惑本」,因此要從此「根本」著手。[2]疾病的生起是依於惑業苦相續而成,[3]因為心生攀緣而百病叢生,若能善修止觀,透過對疾病的觀察而體悟「諸法實相」妙理,了達一切法皆無自性空,則就不會再攀緣種種假合之境而免於患病。因此智者大師雖通曉世間醫學方式,在說明了病相、病起因緣、治法及明損益後,即闡述止觀修行,引導眾生於「觀病患境」而因病得悟,徹底解脫生死病苦為其究極理想。這即是「以病為師,以法為藥」,能真正解脫大病之苦!
[2] 《摩訶止觀》卷5:「心是惑本,其義如是。若欲觀察,須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當去丈就尺,去尺就寸,置色等四陰,但觀識陰;識陰者,心是也。」CBETA, T46, no.
1911, p. 52a27-b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