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外道



 看到這一則新聞:仁波切變身網購老闆 進夜店揚佛,真的十分痛心!讓我立即想到 智者大師所說的:內心不為道,邪諂念名利,詐現禪坐相,得名利眷屬。事發壞他心,毀損佛正法,此是扇提羅,死墮無間獄!

這裡有一篇:宗教洗腦的六大步驟,內容精闢,分享給大家參考!

 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十中,有一段簡別外道之文,行者當警惕參考
         一、佛法外外道。外外道,本源有三:
(一)迦毘羅外道:[1]此翻黃頭。計因中有果。
(二)漚樓僧佉:此翻休睺。計因中無果。
(三)勒沙婆:[2]此翻苦行。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
 二、附佛法外道
附佛法外道者,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
 三、學佛法成外道
學佛法成外道,執佛教門而生煩惱,不得入理。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毘曇即墮有中,入空即墮無中,入昆勒墮亦有亦無中。中論云:執非有非無,名愚癡論,倒執正法,還成邪人法也。
 知見的錯誤,是成為外道的主因;而內心貪染名利,更是成就魔業的增上緣!


《摩訶止觀》原文如下:
今觀諸見境為四:一、,二、明諸見發因緣,三、明過失,四、明止觀。
第一,又二:一、邪人不同,二、邪人執法不同。
邪人不同又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學佛法成外道。
一、外外道,本源有三:
一、迦毘羅外道,此翻黃頭,計因中有果。
二、漚樓僧佉,此翻休睺,計因中無果。
三、勒沙婆,此翻苦行,計因中亦有果亦無果。
 又入大乘論云,迦毘羅所說,有計一過、作者與作一、相與相者一、分與有分一,如是等名為計一。優樓僧佉計異,迦羅鳩馱計一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一切外道及摩迦羅等計異,皆不離此四。從三四外道,派出枝流,至佛出時,有六大師,所謂:
富蘭那迦葉,迦葉,姓也,計不生不滅。
末伽梨拘賒梨子,計眾生苦樂,無有因緣,自然而爾。
刪闍夜毘羅胝子,計眾生時熟,得道八萬劫到,縷丸數極。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欽婆羅,麁衣也,計罪報之苦,以投巖拔髮代之。
迦羅鳩馱迦旃延,計亦有亦無。
尼揵陀若提子,計業所作,定不可改。
 此出羅什疏,名與大經同,所計三同三異,或翻誤,或別有意,今所未詳,而大體祖承迦毘羅等。依本為三,或可為四,謂四見也。

二、附佛法外道者:
 起自犢子,方廣自以聰明,讀佛經書,而生一見,附佛法起,故得此名。犢子讀舍利弗毘曇,自制別義,言我在四句外,第五不可說藏中。云何四句?外道計色即是我,離色有我,色中有我,我中有色,四陰亦如是,合二十身見。大論云:破二十身見,成須陀洹。即此義也。今犢子計我異於六師,復非佛法,諸論皆推不受,便是附佛法邪人法也。或云三世及無為法為四句也。
 又方廣道人,自以聰明,讀佛十喻,自作義云不生不滅,如幻如化,空幻為宗。龍樹斥云:非佛法,方廣所作,亦是邪人法也。

三、學佛法成外道:
 執佛教門,而生煩惱,不得入理。大論云:若不得般若方便入阿毘曇,即墮有中;入空即墮無中;昆勒墮亦有亦無中。」《中論云:執非有非無,名愚癡論。倒執正法,還成邪人法也。若學摩訶衍四門,即失般若意,為邪火所燒還成邪人法,故百論正破外外道。今大乘論師,炎破毘曇,成實謂是計有無外道。然成論三藏中實義空是,此乃似無意,又同百家之是,異百家之非,捉義出沒,又似因中亦有果亦無果意,又似昆勒意,當時論起,人皆得道,今時執者,乃是人失,何關法非?此應從容,不可雷同迦毘羅等。若以大破小,如淨名所斥,取其不見中理,與外道同,非是奪其方便之意。[3]



[1] 迦毘羅:梵名 Kapila。數論外道之祖。又作劫比羅仙、迦毘梨仙、緊閉羅仙、迦夷羅仙、柯箄羅仙、迦比羅仙。全稱迦毘羅大仙。意譯為黃頭仙、龜種仙、金頭仙、赤色仙等。此仙人鬢髮、面色皆黃赤,故有黃赤色仙人之名。約生於紀元前六世紀。生而自然具備法、智、離欲、自在等四德,見此世間之盲闇、沉迷,遂起大悲心,先為婆羅門阿修利(梵 Asuri)說二十五諦之義,次為般遮尸訶(梵 Pañcaśikha)說法,所說之法達十萬偈,名為「僧佉論」。然現今學者謂迦毘羅仙乃金胎神(梵 Hiranyagarbha)之人格化,而以為歷史上並無其人;然此說迄未有定論。〔賢愚經卷十、金七十論卷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法華文句科本卷八、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2] 勒沙婆:梵名 Rsabha  Rsabhanātha。意譯牛仙。為中印度憍薩羅國阿踰陀王之子;為佛出世以前,盛行於印度之三種外道仙人之一,即尼犍子外道(耆那教)之開祖。於耆那教中,多以此仙人為過去世二十四佛之初祖。主張以苦行為解脫之法,謂現世之苦若受盡,樂法自生。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載,勒沙婆以算術為勝法,造經十萬偈。又勒沙婆本為「牛」之義,後成為尊稱聖者之廣義用法;如一百五十佛讚頌、翻譯名義大集等,皆以之為佛之異稱。〔百論卷上捨罪福品、百論疏卷上之中〕
[3] 《摩訶止觀》卷10CBETA, T46, no. 1911, p. 1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