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二位研究所的學妹來訪,她們是與印隆志同道合的同參好友。在她們一入學時,印隆期許她們要做一位解行並重的修行人,不是只有鑽研在文字上的學術領域而已。很歡喜她們有聽進去,每天都持續定課不輟,也會利用時間擔任山上的義工,修福培福。
印隆也與她們分享要多培養定力的重要,因為有定力方能做觀照,開發智慧。印隆有一位好友曾經說過,雖然印隆不是屬於聰明的那一型,但是定力及耐力相當強。印隆認同她的看法,因為先慈也覺得印隆並不聰明,但相當努力(有耐力)。我想,這或許是從年輕時就參與禪修的因素,透過禪修增長一心的專注力,自然能事半功倍,提昇善於觀照的覺醒力。
初期要開始禪修者,可從早上的起床後及晚上的睡前,以15~30分鐘的時間,做數息觀或念佛觀,都是初入止門好方法。而平常在行住坐臥時,盡量攝心專念於當下所做的事情上,讓一切都清清楚楚,不含混帶過。
《講義》雜誌有一篇「頻果禪修」的文章,寫得很不錯,推薦大家可以閱讀: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E0022/208746/web/index.html。其是透過「蘋果禪修」的方式,練習用心感受所吃的食物。靜靜坐著,慢慢來不要急,讓心思專注在呼吸上,並且凝視著蘋果。用無我的心境看待這顆蘋果用一種無修的精神練習,並且用快樂、平和、冷靜的心情練習。不要邊吃邊做事,如此一來,飲食再也不只是為了倉促滿足口腹之慾,而是變成了禪修的機會、修練正念的機會。飲食變成了引導你感受幸福的妙方。
禪修就是正念的練習方式,我們的心都太雜亂,妄想太多,欲求太多,因此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在面對六塵境界(色生香味觸法)時,不知如何善護根門,更談不上何謂觀照自心。因此就隨情緒起伏,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在生死中流轉痛苦不已!
就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培養定力,開發離苦得樂的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