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2008數位佛學國際研究會議(九)學者回應及未來展望

  這一場是會議的最後一場,最後是謝清俊教授以 「Hope for the Lotus」作了完美的Ending,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吧!

-------------------------------------------------

第六場 學者回應及未來展望

下午2:00-3: 40  

主持人:David Germano(美國維吉尼亞大學)

發表人及講題:
馬克瑞(日本佛教傳道協會):網路版BDK藏經翻譯叢書

Morten Schlütter(美國愛荷華大學):電子佛典在中國佛教史研究之運用與誤用

維習安(日本京都大學):閱讀典籍,建構網路—透過數位典籍進行學術互動

--------------------------------------------------------------------------

1. John McRae: The Online Presentation of the BDK Tripiṭaka Translation Series [abstract]

(1)這一個BDK計劃,是將藏經等翻譯成英文的計劃,目前是先以出版「實體」書籍為主。但是因為有豐富的資料,所以他們也想成立線上的流通。

(2)印隆覺得他們的想法比較傳統 --- 把線上格式想成是實體的「複製」版,比較沒有真正數位的精神。不過他們倒是可以參考台灣udn聯合資料庫的作法,用PDF格式即可進行,而且udn是用Acrbat Server,有許多強大的後端功能,並且其作出的線上電子書,擁有許多功能及互動模式,相信會比他們所想的「複製」更具數位佛典的精神。

 

2. Morten Schlütter: Problematizing the Digit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Electronic Text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abstract]

  本來印隆對這一場的主題滿有興趣的,因為他的綱要有寫出一些不錯的觀點。但是最後這位教授提出的結論有點奇怪,甚至於建議可以複製如木雕版藏經的佛典,令人不知他是佛學研究者還是考古文化者?所以他這個論點一出,當然也就受到許多人的「回應」囉!

  美國商周雜誌說的很好:「書本不死,只是數位化了」。其實所有的教理,運用那一種方式或載具,都只是順應這個時代的閱讀或理解特性,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因緣,不需要在數位的時代,卻行古代的生活方式吧!

 

3. Christian Wittern: Reading the Text, Weaving the Web: Scholarly Interactions with Digital Text [abstract]

  維習安教授有提出一些不錯的發展論點,如「學者的工作檯」、「佛典的標記與取用系統」等,感覺他是把一些「人性」加諸於科技之上,這也是所有科技發展最後必須達成的目標。畢竟是人性主導科技,而不是科技以「強硬」的方式要人性配合,這是很難成功的。在CBETA不斷更新的版中,印隆看到了以人性為主的設計規劃,這也就是為什麼CBETA會那麼受到大家好評的因素。

 

--------------------------------------------------------------------

閉幕典禮

下午4:00 -4:40

主持人: 釋惠敏(法鼓佛教研修學院及CBETA)

閉幕致詞:謝清俊(中央研究院)

------------------------------------------------------------------

  最後以謝清俊教授的「Hope for the Lotus」,真是太棒了!讓人看到了佛學與資訊結合的精神。佛陀證悟後,因為看到蓮花的不同呈現姿態,而願意引導眾生也一起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佛學與資訊的結合,也應該是三根普被、一雨普潤,讓所有眾生都能運用最適當的方式,明心見性。

 

*這是謝教授的報告首張投影片,很莊嚴的蓮花圖,馬上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以下幾張照片,是印隆覺得謝教授不錯的論點,特別拍下來與大家分享。

*這一份綱要,應該也是大家的心聲。如何做到interoperability,是所有網路時代的人希望達成的目標。

或許在軟硬體之間的溝通能順暢之前,人與人之間也要先做法溝通吧!



 

*謝教授用「Context」與「Content」來解釋「Information」的不同。其實Info. 的範圍真的很大,我們必須要注意Info. 前的「形容詞」,而不是Infomation=All。

 

*在謝教授講解這一張投影片時,印隆聯想到「AI--人工智慧」。「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眾生因為有不同的根器、背景等因素,而產生了不同的理解能力。而機器呢?也是由「人」所來設計與控制的,所以最佳的運用方式應該為何?以及我們面對資訊時代的態度?其實都是不變的吧!

 

*以下兩張投影片的結論,再次呼應之前的interoperability。數位時代的到來,不只是科技的影響,也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使命。


  聽完這兩天的會議,印隆自己也滿高興的,因為自己有許多想研究的觀點,在會議中也有看到,這樣方向應該更可以把握了。只希望自己能有因緣,也能在此領域上有所貢獻。

  大會說,五年後還會再開一次這種國際性的會議,印隆給自己期許,希望在五年後的發表者上,有Shih Yin-Lung參與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