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7日 星期二

出家三十要則講話(成一長老)

過堂開示--出家三十要則講話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日

  現在因為我把住持的責任交給了別人,可以不參加世俗的應酬雜事,所以有時間和大家過堂吃飯,講講佛法。古代祖師曾為我們出家人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的修學事項,訂出三十條要則,每一條為一偈,希望新學比丘注意研習。若能依之而行,於道學進修,定當有所助益。所以我想,就以它做題材,來和大家做一番研討。他那-

第一偈偈文:「出家要真參禪,參透未生以前。一日凡軀脫,落靈光普蔭人天。」

  古代的佛教叢林,大抵以禪宗為最普遍,所以禪門的祖師開導學人第一要則,就是參禪。我們平時早課以後的靜坐,也就是練習參禪。其實參禪一法,不只限於坐下來參,會參的人,觸事都是禪機。所謂:「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參禪要下真功夫,不要裝模作樣。真參禪,時時刻刻都在參,所謂佛身遍滿於法界。遮那如來以法界為身,一切處、一切時都能見到如來法身。所以古代學者問祖師:「什麼是西來意?」也就是:什麼是禪?祖師說:「靜心觀察意。」人能靜下心來觀察禪意,方是真參禪。

  什麼叫做「參透未生以前」呢?這是過去祖師很切實的一個參法。怎麼參呢?心沒地方擱、不會參的人坐下來,就會打妄想。祖師指導我們參:「父母未生我以前,我是什麼東西?」這話頭是個引發 禪機的楔子,拿它來做禪機悟達的誘導工具,但是沒辦法作出具體的答案,只能抱住這句話頭一直參下去。父母未生以前,我是什麼???參到有那麼一天,「凡軀脫落」,就是悟道時刻。脫落是一個譬喻,譬如裝水的水桶,(現在都是塑膠的,以前都是木製的,下面有個底板。有了那個底板,才能裝住水,也就是隔著這底板,水不能滲出。)一旦底板脫落了,嘩啦一聲,水就流出來。禪門形容人開悟,就叫「桶底脫落」。

  凡軀脫落,即是將我執忘去,我與萬物融為一體,乃至萬物與我俱不存在,只有一片空明。桶底脫,落就表示通了,悟了,明白了。這時見到了光明,自性心體就顯現了。有了如此的成就,便有資格登大寶座,說法度人,叫做「普蔭人天」。

  現在想坐大道場的人很多,而能說法度人的人很少,因而使今日佛教成為虛有其表的現象。所以我希望我們同學,在沒有說法度人的本事以,前先不要忙著去坐大道場,這是對我們非常重要的提示。如果每個出家人都知道,怎樣來修行,怎樣才能夠說法度眾,那麼自然而然地會遇到增上緣,道場也就不難成立了。願各位多向這些地方用心,求取智慧增長,福德增長,使我們心靈的智慧之光,能夠普蔭人天。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一日
第二偈偈文:「出家要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國,念到不念而念,彌陀不從他得。」

  禪師修行是用自力、直截了當的方法。能用禪功的人,比較容易開悟,所以中國佛教徒一開始,就注重修禪。達摩大師東來以後,他特別推行所謂「禪宗」。到了六祖慧能大師以後,整個的中國佛教,幾乎全被禪宗所掩蓋了。

  禪宗修行的方法很簡單,不過,不會修的人也將耽誤一生。所以第一要則說,要能夠參到父母未生以前,要能參到凡軀脫,落才能夠靈光普蔭人天,自利、利他。這種法門不是一般人所能修行的,所以在東晉寺代的慧遠大師,特別提倡淨土念佛法門。他集合當時的名流、高士,劉遺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江西盧山結社念佛。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目的,世人稱之為「淨土宗」。遠公法師因為專修淨土念佛法門,所以三十年從不下山,以防浪費光陰,散亂心意。

  開學的時候,我曾說過:「我們做學問,要能夠死心蹋地。」念佛修行更要死心蹋地勤念才行。我們想想看,三十年不下山,是個什麼樣的功夫。所以祖師開示我們出家第一條要則是:「出家畏勤念佛,念念要生彼國,念到不念而念,彌陀不從他得。」一個出家人,以修行了生死為第一件大事。最好是能參禪,所以參禪放在第一。不能參禪,就念佛,故念佛放在第二。這並不是法門有高低,而是眾生根機有利鈍。根基利的,會運用禪法,當然以修禪為捷徑。不能參禪,不要,緊我們可以念佛。可是念佛也不能隨隨便便念。念佛有三要件:第一、要有信心。這是個地力法門,必須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信念佛一定會生極樂世界,相信念佛成功了,西方三聖就會來接引我們。第二要發切願。必須時時願生彼國。念佛需勤念,不只是上殿時念,下殿就不念;不是想起來時就念,不想起來就忘了佛。要時時刻刻地念,達成一心不亂的功夫。所謂時時願生彼國。時念佛,就是希望能生極樂世界。世間任何榮耀的事情都不稀奇,唯一的期望就是能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念佛行者,要把念佛、布施等正行和助行,通向極樂世界,這就是切願。第三、是要力行。楞嚴經上說:「如子憶母。」譬如嬰兒未能自,立一但失去了母親,就會哭叫。我們念佛也就和嬰兒念母親一樣,時刻不離。楞嚴經又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我們念佛時要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收攝入一心。耳不亂聽,眼不亂視,口不亂言,心不亂想,身不亂動,舌不貪味,將之收歸一心,所以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使現前的一念心中,沒有絲毫的妄想,唯有一句佛號,心念清淨,使它一剎那、一剎那接上來的都是清淨心。如此繼續向前念下去,念到不念而念,不要作意地念。但能念到心不離佛,佛不離心,也就差不多成功了。

  有念而念是什麼?即是想到念才念,或是有目的而念。不念而念,是時時刻刻都在念,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這種功夫,我們要多學習,方能成功。在抗戰時期,我的先太師公上智下光老和尚避難到泰城光孝寺去住。剛好我和妙然法師等幾位同學都在那裏。老人家給我們同學成立福工讀社,白天給我們上課,一方面又帶領我們織布、種菜,提倡生產報國。在織布的時候,他時常提醒我們:﹁阿彌陀佛忘了沒有?﹂經老人家這樣一提,我們大家立刻就念起佛來。工作時,大家就這樣念佛,沒有任何妄想。種菜時,也是一樣,老人家常常提起:﹁阿彌陀佛念了沒有?﹂自從那時候起,我走路時念佛,坐上車也念佛。要念到不念而念,阿彌陀佛就是我心。所以說:「彌陀不從他得」,那即是証得自性彌陀。中峰國師說:「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我們能將自性彌陀念成功了,就叫做一心不亂,能夠念到一心不亂,眼前就是西方。這種功德是最現實的。只要能記住,時時刻刻不要忘記念佛。從這開始,時時刻刻地發願,堅定信心,我相信,絕對有希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見阿彌陀佛,證無生忍。這是祖師開示我們修行的第二要則。希望大家把握祖訓,老實念佛,直到成功,才不辜負我們出家本願。我們大家來試試看吧!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二日
第三偈偈文:「出家要虔禮佛,消盡平生罪業。趙州二王供養,便是這個法則。」

  禮佛就是拜佛。律藏說,真正如法地禮佛,可以得到三十六種佛的利益,最大的利益就是消除我們的慢心。慢心是六根本煩惱之一。所謂貪、瞋、癡、慢、疑、邪見。六大根本煩惱,慢居第四。昨晚我們講過,一個有慢心的人不能接受別人的指導,就不能進步。不能進步,也就不能成功。所以慢心是學佛最大的障礙。

  消除慢心,要在平常培養我們的謙德。人能謙虛,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培養謙德,掃除慢心,最的辦法就是從禮佛做起。我們如何地自大,只要一見到佛像,總會覺得,自己渺小。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到到莊嚴肅穆的佛殿,看到了巍巍堂堂的佛身,自然產生慚愧心,慢心無形中就消失了。這是只僅於看到佛像而已。假如再進一步來禮佛,那麼便可將慢心消除盡淨。因為我們在瞧不起別人時,怎麼會對他敬禮呢?更何況是誠心誠意地五體投地來頂禮呢?現在面對莊嚴、偉大的佛像,恭敬之心油然而生,所以我對佛像敬禮。當五體投地地拜下去時,那麼心理極端誠懇。所謂誠則明矣。誠明在心,我慢自然不復存在了。禮佛要虔。「虔」就是虔誠,禮佛不虔誠,就難得感應。佛經將禮佛一法分為七種。這七種拜佛方式,是從禮佛者心理上區別的。最好的一種法是:我們在拜大悲懺的時候所觀想的那首偈:「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釋迦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釋迦前,頭面接足歸命禮。」能禮佛的人,所禮的佛像,都是緣生而無性的,所以說是性空寂。既然是空寂無相,所以能禮、所禮感應道交,稱法性而交融。能禮者的自體性和佛的自體性就能如感斯應。感應,要在這能、所禮雙方面,都體會到那不是真實的,而是假相、假名,才是真正的感應。所以當一拜佛拜下去的時候,就觀想到佛身遍滿法界,我身亦遍滿法界。如善財童子進入彌勒樓閣,頂禮彌勒菩薩時,彌勒菩薩身遍法界,善財童子禮拜的身形同樣地也遍滿法界。有一尊彌勒菩薩,就有一位財童子。這種為稱性融遍。如此的禮法,就可得到不可思議的感應。此為最上秉的禮佛。另外有一種禮法是:看到別人禮佛,我不禮佛,不好意思,於是跟著禮。這叫敷衍禮。還有一種最不好的是我慢禮。他是心不甘、情不願地去佛殿禮佛。那種禮佛真沒意,思更談不上功德。

  總之,禮佛之時,心不存任何要求、期望。有要求、有期望的禮佛,不但不實際,而且功德亦將打折扣。真實禮弗是禮自性佛。藉外在莊嚴的佛像,引發吾人的自性佛。這是禮佛必須有的觀念。

  禮佛消盡平生罪業,是禮佛最大的利益。因為禮佛具有懺悔之意。藉禮佛的功德,懺除平生罪業,故此種功德不思思議。譬如趙州從諗禪師,是中國佛教禮宗當中一位虔誠佛佛的典型人物。因為他一生虔誠禮佛,所以他活到八十多歲,還在遊方參學,受到當時兩位帝王(唐僖宗、昭宗)的恭敬供養。他得到如此不凡的際遇,全是由於虔誠禮佛的功德而感得。所以祖師說:「出家要虔禮佛,肖盡平生罪業,趙州二王供養,便是這個法則。」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三日
第四偈偈文:「出家畏持戒行,戒是佛祖正念,受戒不守毘尼,徒勞喪身失命。」

  我們出家學佛,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基礎,而上求、下化,續佛慧命。「戒」是三學之首,為出世智之修行法要。「戒」有三種。一者,遺教經所說的波羅提木叉,中文譯為「別解脫」。別是各別,提一條戒,就得一條戒的解脫。二者,毘尼或鼻奈耶,中譯為「律」、或稱戒律。律為僧團共同生活的約法,如同國家的法律。國家的法律是人民共同生活的約法。三者,尸羅,中譯為「戒」。戒具有禁止的意思。止稱為止持,同時還有作持。止時,即不可做,故說:「諸惡莫作。」作持,則是應該作,即是「罪善奉行」。譬如在所住的地方四十里內有法師講經,而不前往聽講,那就犯戒了。應該做不忘做,這就是作持。

  止,我們曉得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不捉持金銀生像寶物、不著香花鬘、不歌舞唱伎或故往觀聽,不非時食、不坐高廣大床等。止時具有不應作的意思,就是止一切妨害身心的行為。凡是妨害我們修道的一切罪業,都要止息下來。作是幫助道業成長的運作。凡能幫助我們修行成功的一切善業,都要量力運作起來。所以出家第四要則,要我們修持戒行。「持」是受了戒以後,堅持不懈的意思。

  出家修道,如照律藏的規定,五夏以前(即出家後五年內)需要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准聽教、參禪。可見佛的出家制度,對於戒的重視。現在台灣佛教界,就是這一方面欠缺,沒有地方可讓人修持五年的戒法,也沒有人肯依律虔修,研究戒法,所以受戒者雖然很多,可是持戒的人卻很少。因為在短短一個月的戒期中,時間又都消耗在教演禮儀上,真正講戒的時間不多,而且講的時候,新戒子不一定聽得懂。因此佛讓我們以五年時間,專心研究戒律。對戒學有了真正認識的基礎,然後再去聽教,研究教理。或者參禪,切實地修行。這是出家修學的步驟。如此將無始以來煩惱習氣斷除,把我們的僧格培養起來。經歷此種過程,就不會轉變當初出家的發心意志,一舉一動也就沒有那些俗氣。所以持戒對出家修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出家修行為何一定要持戒呢?因為戒是佛陀的正令、佛教命脈。所謂有戒住,正法方能久住。佛陀創教,歷代高僧、祖師傳,教就靠這個命脈在維持。在佛陀將入滅時,一些尚未證果的比丘,如阿難尊者等,只知道傷心痛哭。有德行長者之稱的大迦葉尊者,勸導阿難尊者說:﹁你跟隨佛陀最久。現在不是哭的時候,該趁佛陀未入滅之前,去請教幾個問題!「阿難尊者擦乾了眼淚,照著迦葉尊者的指示去請教佛陀。第一、佛住世時,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誰而住?第二、佛在世時,大家以佛為師,佛入滅後,該以誰為師?第三、佛滅度以後,要集結佛陀遺教經典時,經首第一句話安什麼詞句?第四、僧團裏有些不守規矩的惡性比丘(六群比丘),如何對付?阿難就請教了這四個問題。佛陀回答這些問題說:」一、依四念處而住。二、以戒為師。「佛滅後佛弟子能遵守戒律,就如佛在世一樣。第三個問暊的答案是:「經首安『如是我聞』四字。」所以佛教每部經首都是「如是我聞」。第四個問題,有關對付惡性比丘,則採取「默擯」方式。對治壞人,如困不理他,他便沒有辦法了。佛陀回答了這些問題之後,大家就較安心了。以戒為師,戒法能行,就和佛在世一樣。故說,戒是佛陀正令。

  「受戒不守毘尼,徒勞喪身失命」:受了戒之後,要能持戒。所謂受戒容,易持戒難。「持」,長時間時的執持。假如受戒,不能嚴持戒律,那麼雖然出家又受戒,只是空勞一番,空忙一團。不僅徒勞,還會因持戒不如法而徒然喪身失命,更不要妄想證得法身慧命了。因為我們出家人,所謂「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受十方施主的供養,若不能持戒修行,那是要負因果責任的。所謂「三心未了,滴水難消。」戒經又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不能了道,披毛戴角還。」這是接受施主供養而不能持戒修行的嚴重果報。因此,祖師將持戒列為出家的第四條要則。今天我將它說出,讓大家曉得戒法的重要。戒法是維繫佛法的正令,它延續佛陀的法身慧命,所以聖嚴法師說:「三歸、五戒是通往人天的護照。」它能保持我們的人身不失。希望大家重視這個問題。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四日
第五偈偈文:「出家要去聽教,不然開口亂道。胸中半字不留,佛祖開顏頷笑。」

  聽教、參禪,是出家修學必要的歷程。在前面我已講過,古來出家人習慣上,在五夏以前要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許聽教、參禪。專精戒律,是匚學習一切有關出家生活的威儀規範,必須把它學習透澈,將身心上所有的俗氣、習氣都磨掉,將道氣培養起來,一舉一動才像個出家人。然後進一步去受戒、聽教、參禪,這是進入出家生活的正規教育。教不聽,不能明理;禪不參,不能悟道。時下台灣地區的環境,出家人很少能夠循這種正規教育來修學。因此現在的出家人,不但內心很少能悟道明理,就是外在皂威儀教相也談不上。走沒有走相,坐沒有坐姿,僧袋一背,中掛一穿,滿街跑。這在世俗人心目中,如何對僧寶產生恭敬心呢?也許你們並不注意這些問題,我常常在街頭看到。這些不注重威儀的出家人使我感到很痛心!我們到泰國去看看。泰國的出家人滿街可見,可是他們很注重威儀,他們的衣著是一樣的,不會穿短衫,一定披他們的南傳袈裟,不背僧袋,僧袋定是掛在左手肘彎上。他們能保持這樣的威儀,所以普遍受人恭敬。

  在求學時期,佛學是我們佛教僧侶唯一接受教育的機會。可是現在復興基地上,有幾所佛學院能注重到學生的威儀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們過去受的是這樣的教育,我也覺得,唯有如此,在僧團中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僧才,在外相上才能莊嚴起佛教的形象。所以我一再要求同學們,不背僧袋。不過,有少數的同學陽泰陰違,在這裏不背,但一出華嚴蓮社就背起來了。這不好,這表示不能接受我的教育。因為他們也許認為,在這裏還要念書,不得不遵守一下我的規定。其實我布望同學們不要這樣,不要當我看不到的時候就背。我們要建立好風氣、好制度。我們假若沒有機會受這種有意義的教育,沒有話說;既然有機會受這種較嚴格的教育,也知道那種隨便的樣子不好,我們當記住,受過現在僧教育的知識青年,有義務把佛教壞風氣扭轉過來,佛教能否在社會上使得人更尊重,應讓由我們做起。千萬不要認為,這很拘束,穿短衫多方便,穿長衫拖拖拉拉不方便。我始終覺得有好的教育,應該要堅持奉行。我們自己若感覺到,佛教有些不合理的現象時,應主動地設法加以改革,佛教形象的好壞,是每一個佛教徒應有的責任,不要只圖個人的方便,破壞了整個團體的形象,應該時得,那些被社會瞧不起的出家人會影響到我們全體。如果我們自己表現了莊嚴的威儀,使佛教的形象在社會大眾心目中樹立起來,無形中就達成了我們傳教的效果。我們沒有辦法到處去講經說法,感化眾生,而以行動來獲得人家好印象,轉變以往人家對佛教的那些不好的觀感,也是一樣的功德無量。這件事,希望我們同學能切實做到。你們常常說,不要辜負師長讓你們來念書,不要辜負院長對你們的栽培。能夠將我們的話聽進後,依教奉行,是最好的報答。我們不要你們回饋什麼!

  聽教,現在臺灣到處都有教可聽。不比古時,想聽一座經,得跑很遠的路,筅去向那講經的常住討單。現在的出家人,福報大,坐在家裏,等法師來教我們。但是這分福報得來不,易是過去多生多世在佛法當中種下的善根,應該知道珍惜它。既然有聽教的機會,必須認真的將所聽到之法加以吸收、消化、應用,依教奉行。

  若不聽教呢?所謂:「不然開口亂道。」因為教理不通,對佛法不了解,所講出來的都是外行話。這種不肯求學,而隨俗浮沈的出家人很多,也是佛教徒之所以不能建立正信的原原1。這種情形,有待受過僧教育的我們,來負起改善的責任。

  過去我的先曾師祖上智下光太老人,曾住持過江蘇數一數二的大叢林焦山定慧寺。該寺原本是個講教的叢林,後來因學習風氣衰敗,而變成聽、參禪都不認真。只上上早晚殿、念念佛,就好像這是出家人的唯一生活。在民國初年有位學者上山遊覽,見過知客師後,表明有問題想請問方丈和尚。因那時叢林裏的方丈和尚是不隨便見客的,大都由客堂關照。當知客師稟明之後,方丈和尚方出來和學者寒喧。那住學者很有禮貌地請方丈和尚開示,何謂佛教三藏十二部經?因這住方丈也是未曾受過教育,平素不曾注意這些問題。於是他便回答說:「華嚴經一部、金剛經一部……」那位學者搖搖手說:「好了,師父!不要說了,不是這十二部。」這位方丈很難為情地送走了客人之後,就發心想興辦佛學院,但是寺中大眾嫌麻煩,一齊反對而沒有成功。後來上智下光太老人,因和太虛大師在祇洹精舍學過教,也念過上海月霞老法師主辦的華嚴大學,他當了焦山的住持之後,也再提起要辦佛學院的問題,大眾也是很反對。智太老人說:「我情願將方丈讓我法弟當,我要專心辦佛學院。」大家聽說,智太老人要提前交方丈位,他的法弟便說:「好了,讓大和尚辦佛學院吧!」所以焦山佛學院,是智太老人犧牲方丈名位而創辦的。這也是智太老人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前面那段笑話,是迥去大家不學,丟人現眼的故事,也是開口胡言亂道的引證。

  「胸中半字不留,佛祖開顏頷笑」:半字不留,應該解釋為沒有學問的意思。不過,這裏的半字不留,不能解釋為胸無半點墨的說法,是悟通了佛法以後,如實證知法無實體,心不執著,所以不留半字。尚未通悟的人,得到一點知識,就拿出來炫耀。真正學通的人,所謂「智若愚」。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那裏還會妄想執著呢?悟到了此種境界,就是佛祖一樣了。佛祖之所以開顏頷笑,因為他得到真正的繼承人了。聽教啟悟真理,功德無可倫比。希望大家多多努力,現在多聽經,教將來有機會多講經說教,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天師範。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五日
第六偈偈文:「出家要常念經,惟誠報答四恩。信口念出字,自成大藏全文。」

  今天發現各位飯吃少了,很多人只吃一碗,是不是太緊張?古人說:「放開肚皮吃飯,立定腳跟做人。」念書歸念書,吃飯歸吃飯,這是兩事,吃飯不應為瑣事而牽累。早上是一天的開始,應把元氣充浞,故應多吃一點,不必趕時間,我會等你們吃完後,才開始講。我希望,明天每人要吃兩碗,甚至於吃三碗稀飯。

  經、律、論三藏,經藏是詮定學,律藏是詮戒學,論藏是詮慧學。多看經能生定,看經也才能明理。佛陀所說的教法,我們所理解的道理,必須以經文來印證。看經可以使我們心定。然上一支香,打開經文,對著佛陀聖像,看上一卷經,可說是無上的受用。古人非常重視看經,不但出家二眾,將看經作為必修的功課,即使在家居士,也很重視閱讀佛經,連政府官員都不忘記看經。清朝末年的雨廣總督林則徐,是位虔誠的佛教徒,也是位很有名的好官。當時兩廣總督必須兼辦外。(鴉片戰爭的發生,是因為中國政府禁止英國人對我國傾銷鴉片。)林則徐奉命禁煙,將所收到的幾十箱的鴉片,放火燒盡,觸怒了英國人,而發動戰爭。但林則徐也不是弱者。他奮力抵抗,將英國人打敗。由於當時交通不便,郵電未設,傳遞消息比較遲緩,愚昧的滿清政府一聽外國人打來,非常地恐懼,連忙派欽差大臣向英人求和,因此鬧出歷史上一個大笑話。打勝仗還向敵人求和,真是千古奇談!而且在求和的條件中還附帶准許,英國人在中國內地做生意,設倉庫、設洋行。我們國家自從那一仗之後,就陷入了貧窮的命運。作為這一仗領導人的林則筡,也是無可奈何,因為遇上那種昏庸的政府,他有什麼辦法呢?但是他還是不忘記他的修行功課。他沒有太多的閒時間看經,只好把經文抄好,帶到轎子裏面去看,如此地利用上、下班坐轎子的時間來看經。他的金剛經念得很靈驗。據說有一次,他死去的部下託剒給他太太,要她請林大人念一卷金剛經,超度他。林大人滿口答應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在書房為他死去那位部屬念金剛經。這時佣人送茶進來,驚動了他,於是他便擺擺手,表示不要,再繼續念。當天夜,裏那部下的太太又得了一夢,她丈夫對她說,林大人念的經沒有用,因中間多了不用二字,要她請林大人再念一次。第三天這位部下的太太,將夢情告訴林大人,請林大人再為她丈夫念一卷經。林大人一聽後想起,原來是佣人送茶來時,他擺動手勢,心想:「不用!」便將這心想的不用兩個字也加進經裏去了。於是他說:「好!我再念。」這次他把書房門關鎖起來,不讓佣人進來,很誠心地念了一卷金剛經。第四天夜裏,這位過世的部下就來託夢,感謝林大:他已仗大人念經功德而超生了。

  所以這念經的感應,真是不可思議!不過在念經時要誠心念,心存報恩,唯精唯誠,專致一心,不打妄想,真誠念經,確能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所謂「四重恩」就是: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父母是生我們肉身者,從小撫養我們到成人,付出無盡的心血;三寶則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沒有三寶,我們就不會知道學佛,那麼法身慧命,也就永遠不能生出;國家是我們依賴生活的保障,假如沒有國家,我們就沒有辦法安住學佛、安心修行;眾生是幫助我們修學佛道的助緣,我們不事生產,整個社會大眾都在提供我們的生活必需。以上這些恩德,都是我們要報答的。一個沒有報恩思想的人,多麼可怕!我們只要回想一下,上面所說的那四種恩情,都是我們賴以生存、生活的保障和維護,除了唯物邪說的無神論者,沒有不知道報此四大恩德的。我們知道,在所有報恩行動中,以精誠懇切為第一。所以祖師說,惟誠報答四恩。這就是說,只要誠心念經,就可以報答四恩了。
「信口念出字」:念經和念佛一樣,經文念熟了,隨時都可記起經文,不念而念、常常念。。經文熟記在心,就可以不用作意,而信口念誦了。

  「自成大藏全文」:但能誠心念到經上一個字,就等於念整部的大藏經一樣,功德不可思議。若是不誠心念,就是念遍了整部大藏經也沒有用。所以我們出家人,一有時間,即要誠心看經,以增長福慧,報答四恩。音和上聲,努力出聲也,如牽船者,奮力拉船所發出來的哼聲。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六日
第七偈偈文:「出家要敬師長,隨力隨時供養。百孝不如一順,不可回頭倔強。」

  出家學佛,三寶是我們的歸依處,善知識、明師、良友,是我們的保姆。所以供養三寶,尊敬師長之事,定要認真做到,也唯有這樣,才能使學業、道業,順利地成長。師長們苦心教育,從一個字、一句話、一篇文章,乃至一個理論,都希望他的學生,能夠明白、貫通,從未有師長保留他的學問,而不肯傳授給學生的。師長總希望學生能成功、學好、出人頭地,荷擔如來的家業。這種苦心並不亞於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和希望,所以恭敬師長,也是天地義的事。

  有時候,師長教導學生,可能是較嚴厲,而不稍假借。這是基於要啟發學生用功。無論他是用什麼方法,但他的出發點,相信絕無惡意,相反的,倒是一片愛心,即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等將來,你們也會為人師,就可體會到這層道理。當你遇到學生不聽話,甚至於做出某種反抗時,心中是什麼滋味?當能體會得出來。但儘管如此,師長是從來不和學生計較的。雖然有時遭遇到學生不禮貌,他們不但不會記恨,而且更不疲不厭地諄諄善透。再施教育。此種希望學生成功的慈心、愛心,是值得我們敬仰的!

  師長具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責任。人類文化的開發、民族文化傳統的延續,是做為一個成功師長的教學大前提,所以他們定會盡心盡力教育下一代。因此「恭敬師長」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尤其是出家人,更加要恭敬師長。我們不但從他那裏學得一般知識,而且還求得出世智,養活法身慧命,此等恩惠,比世俗師恩要高一層、重十分。所謂能尊師,才能重道。我自辦學以來,一直鼓勵同學們,不但對在學院的老師要恭敬,同時也要恭敬自己的剃度師父。時下我們教中有一壞現象:出家徒子念了幾年佛學院後,往往不肯再回到師長身邊,甚至不再聽從師長的訓誨了。有時師長訓他幾句,不但不能虛心接受,甚至忿然離師而去,毫無顧念剃度之恩。這可以說是佛門目前最可悲的現象。師 道不存在,僧團更無發展的希望。有時候師長也許沒有能力教育徒弟,但是做徒弟的應該明白師道之尊嚴,當知剃度師父等於生身父母一樣。要不是師父替我剃度,我就不能棄俗出家呀!俗語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狗最忠於主人,絕不因主人的茅房不好,而另覓高門大戶去。我們為人子弟的,絕不能因為師長無學問、沒錢財,就忘恩負義,離他而去。我常記得,民國以來,挽回佛教頹勢、開拓佛教新機運的太虛大師。他在當時,不但普受佛教界尊重,即在政府裏面也常受重視。因為他的學養很深,在國際上德望也很高。但他很恭敬他的師長。抗戰勝利之後,他跟隨府回到了南京,將佛教會的事情作一番規畫之後,就立刻趕回家鄉,去看他的師父。他師父的法號,他出家的寺院有多大,都沒人知道,但是他專程回去看他師父倒是真的。當時的佛教雜誌都有報導。一所無名的小廟、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師父,怎麼會受到一位大法師如此的恭敬呢?顯然這位大法師,接受了中國傳統的教育,給後人留下尊師道的榜樣。這也是出自於他的真心,從他高度的修養流露出恭敬師長的表現。所以在理論上而言,我們應供養師長;在事相感情上來說,我們更不應該背棄師長。師如你辛辛苦苦地度了一個徒弟,三言兩語之後,他就離你而去時,你心中留下什麼滋味?不難想像!所以我們必須記得,這尊敬師長的古訓。

  「隨力隨時供養」:對師長供養,是在我們已經修學成功,或者有了能力的時候。在尚未學成,或沒有能力時,只要努力上進,依教奉行即可。待學有所成、能力所及時,隨時隨力供養師長。這是一種恭敬,也表示不忘師恩。﹁隨力﹂就是隨自己能力所及,表示心意即可,不一定要供養多少。「隨時」就是選以適當的時機,或者按照師長所需之時。最近香港一位法師傳來一個消息說:我念佛學院時的監學老師,德號淦泉。還健康的住在上海,去年剛過了七十歲。我得到這消息之後,特別請這位法師替我帶三百五十圓港幣,供養他老人家。這麼多年,我們都沒有聯絡,不知他的情況,一旦得到消息,興奮萬分,寫封信,帶點錢,聊表懷念及報答師恩之意。可惜我們不能相聚,不過能通個消息,心裏也很安慰。這也可算是隨力隨時的供養啊!

  「百孝不如一順」:我們中國人對於父母、師長,自來講究孝順。孝是效其德行,順是順其教誨。但孝不如順。所謂順,即是順從的意思。正的要順,逆的也要順。對父母師長的言教,即使有所反感,那都是不恭敬的表示、不禮貌的行為。故說百孝不如一順。

  「不可回頭倔強」:有時候,做弟子的表面上恭敬,但一離開師長後,什麼師訓都忘光了,甚至於對師長的教誨、訓導,不能接受,倔強反抗。這都是不應該的,也是不孝順的。這都違反了做人子弟的道理。祖師講的這些話,都具有他深刻的用心。故維持師道,就是為了延續佛教的命脈。我們當學生的,都應該這樣去體會!去實行!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七日
第八偈偈文:「出家要學老誠,第一不可誇能,猖狂硬氣粗疏,神人一見生瞋。」

  做人的基本條件要老實、誠實、不狂妄。一個人能夠做到誠實,他就不會虛偽;能做到不狂妄,他就會謙虛持重。所以祖師在出家第八要則說:「出家要學老誠」,也就是教人學習做人的基本條件。一個狂妄的人,憑一點小聰明,而自高自大,瞧不起別人。此種人不僅不會受人歡迎,甚至天神、地神、護法神,都要厭棄他。所以為人不可誇能炫己。相反的,一個有謙德的人,方能與人相處,才能從別人那裏學到好處。我們時常看到,自滿狂妄的人,令人退避三舍,恥與為伍。故古人說:「滿招損。」狂妄自大自滿者,永遠得不到人際間的親和關係,更學習不到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生活在這社會上,不可能是萬能的。何況世界知識日新月異,隨時都可能遇到從未見聞的親境界,是自己所無法弄得清楚的,所以必須時時刻刻,虛心地學習,才是成功的第一要訣。孔子之所以成為一代聖人,就是他有「教不倦、學不厭」的精神。所以他初入太廟時,對每一件一知道的事,都要問個明白,不懂即問,沒什麼好難為情的;也不認為,向在下位的人發問,有失身分。假如自視甚高,以為問了下位的人,覺得差恥,因此寧可不懂,也不去請問人家,那吃虧的還是自己。古人最重視「不恥下問」;俗語說:「活到老,學到老。」不懂的事情,請問人家以後,就明白了。從此也就不再因為不懂事理而羞恥了。老不懂,又以請問人家為羞恥而不肯請問,那才真正可恥哩!因為人人皆能、皆會,唯有你不能、不會。多難為情啊?所以我們要隨時學習才是。我們出家人,參學成功的第一要訣,就是要謙虛、誠實,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知道了一點道理,便瞧不起別人,甚至不屑一顧,不願意去請教人家,這是最吃虧的事。由此看來,我們在參學的階段,不必怕難,只要學好老誠、虛心,就可穩操成功左券。因為,一個老實誠懇的人,無論走在世界上那一個角,落都會受人歡迎;一個狂妄自大的人,準是到處被人厭棄。當知,一個自己覺得了不起的人,事實上那是在暴露他的淺薄、無知!所以祖師要訓誡我們學老誠,遏止自誇才能的狂妄性。否則,一任自己猖狂、硬(粗)氣、疏懶、粗心浮氣、狂妄自大,莫說是人見到他,會生瞋恨之心,就是天神見了,也會對他討厭的呀!

  律藏經典中說:我們學佛歸依三寶之後,就得到三十六種護法神的護持。受戒之後,每受一戒,就有五位護法神隨身保佑。所以我們無論在任何場面,吃了虧、受了辱,但對我們是不會有損害的,護法神清清楚楚地看到我們、護持著我們。俗語所謂的:「吃虧,就是佔便宜。」我們反過來說:一個人不誇能、不猖狂、也不粗,固然是美德,但是太過柔弱也不行。太柔弱了,遇到任何事故,自己都不能站起來擔當、解決,也不好。因此,我覺得,做人要外圓內方,有大丈夫的氣概,方能承擔大事。我們出家現丈夫相,受過菩薩戒,就是菩薩、丈夫,是條頂天立地的漢子,不可以再有那捔扭捏捏、站不起來的樣子,必須要有男子漢的志向。過去歷史上有很多比丘尼、善女人,她們學佛悟道,不讓鬚眉。故過分顯得懦弱、什麼事都需要人家來照顧的人,不能自立,甚至於容易養成依賴性,不能自己做主,那還說什麼荷擔如來家業?僧團裏儘可是六和同住,但基本的精神,還是要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照顧好之後,才能照顧別人。能照顧別人最好,但不要期望別人來照顧自己。有的人過分地柔弱,好像別人不來照顧我,不來理我,就感到很委屈,或者去糾纏人家。這種沒出息的表現,不但別人討厭,自己也顯得沒有氣概,那是要不得的!

  做人要中道。狂妄固然不好,太軟弱也不行。做人基本能夠外圓內方,自己有個分寸,外面對人儘可能很客氣、禮貌、謙虛,但是必須站穩自己的中心立場。所謂不卑不亢。在什麼場合講什麼話,才不會受他人的輕視。能拿出幾句話來糾正人家對我們錯誤的觀點,而且又不傷他人的尊嚴。這很重要,必須運用得恰到好處,自己的尊嚴才能樹立起來。例如去年,我率領中國宗教徒聯誼會亞洲訪問團,在印度訪問德里大學校長辛格先生時,因為我們從未見過面,他對於我們這遠方來的客人,固不相識,對臺灣的情形,更是陌生得亮無所知。談話中他問起,臺灣人口有多少。我說,有一千八百萬。他聽了之後,帶著不屑的口吻說:「我們新德里有七百萬市民。」他似乎在內心裏表示:你們這麼幾個人,能成什麼大事呢?他的話裏就有這種輕視我們的意思。當時我就及時糾正他,我說:「我們臺灣雖只有一千八百萬人口,可是卻沒有一個人失業、沒工作,沒有一個人在樹下睡覺。」因為我們看到新德里,到處都有閒人在樹下睡覺。我這句話糾正了辛格校長的觀念。他馬上笑了起來,笑臉上還含有幾分歉意!因此,我們需要學習講話的技巧,以那不卑不亢的態度,來糾正他人對我們的錯誤觀念。若沒有這方面的修養,被人輕視了,那是一種尷尬的事情,也是一件丟臉的事情!總而言之,做人的基本態度,固然不要太狂妄,也不要太柔弱。採取老實、誠懇的態度和方法,應付人際關係,不但是到處受人歡迎,也是做人成功的要訣。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八日
第九偈偈文:「出家要教徒弟,不可隨他遊戲。諄諄教養成人,好作佛門大器。」

  徒弟是我們的下一代,也是未來佛法的傳人。做師長的既然度了徒弟,就應該盡到教養的責任,使他成為佛門的法器。所以祖師把教養徒弟,列為出家第九要則。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世俗人早已佑2道要給子弟作必要的教養。若養而不教,即是父母的過失。為人父母的人,如果沒將自己的的子女教養好,讓其戈戶為社會不良分子,社會將會蒙受他的禍害。所以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對子女的一舉一動-吃飯、穿衣、言談、舉止-都需要有所教誨。我們由一個孩子的表現,即可知道其家庭教育的良窳。

  中國人講究的是所謂「詩禮傳家」。雖然是農業社會,但亦非常重視教育下一代。四書五經中說禮法,做人的一切標準、社會的一切道德、人倫的道理,在禮記更是講究。所謂社會的秩序、制度,有所謂「長幼有序,禮別尊卑。」之訓示。

  在學校教育方面,老師要把學生教好,才算盡了責任,否則,所謂教不嚴,師之惰,那就是誤人子弟了。人一定要經過教育,方能成器。當然,人的智能有賢有愚,但為人師者,若能善加誘誨,不能認為,那人智商低,沒出,息就放棄不教。現在一般學校中,有所謂放牛班的教育分別,就是把智商低的學童編成一班,任其鬼混。結果形成了成千上萬的流浪青少年。這是國民教育的一大敗筆!所幸現任教育部長,據說將此制度改革了。本來孔子就講究「有教無類」。上根利智者,固然要教,鈍根愚魯者,亦不能不,教這樣才能盡到教育責任。佛陀的教育最平等,連最笨的周利槃陀伽,他笨到唸「笤」忘「帚」的程度,但佛陀還是耐心地教導,使其開悟證阿羅漢果。可知,施教不嚴,則為師長者難辭懶惰之咎。並不是學生能不能成人的問題,是施教的方法有問題,沒有真正下功夫。因此我們出家人要使佛法一代代地流傳下去,不要一代不如一代,那就完了。我的先高高曾師祖上玉下成太老和尚,最重視教育問題。我們家鄉一般的寺廟,都很重視寺產的添置。富有的可能擁有一千或二千畝田地,坐享地主生活,子孫不上學受教育,所以都不能成器。玉太老人卻不這麼做。他住持的宏開寺,只留一百多畝田,僅夠維持住眾的生活。假如有多餘的賤財,則拿去修理鄰近的破廟。宏開寺子孫六代同堂,差不多有五十多個人。當玉太老人八十多歲要圓寂時,兩個月前即預知時至,寫信召回在各方任住持、當家及教學、參學的子孫,訂期開始念佛,每天六支香。待至念到四十八天時,他老人家感到疲憊,臥床休息,就第四十九天的上午十時說偈而寂。這是因為他用心仁慈,修持有功的成就。他平時每天早上跪誦大悲咒四十九遍,從無間斷,因此而影響了家鄉的許多出家青年人精進修學。我之所以能出來參學,也是受到他老人家的慈悲關照。他對於出外參學的人都很鼓勵、勗勉。我是他的第六代孫。當學院放假的時候,我回去向他老人家禮座,他總要關照廚房為我們加菜。臨告假出外參學時,他一定要給川資及零用。這種幸勵,使我不但不能忘記,並且更加知道感恩、上進。所以玉太老人,可以說真是一位注重教育徒子的好榜樣。

  「不可隨他遊戲」:為師長的既然把後輩度出了家,就應該善加教誨,使之成人,以盡為師者的責任。不迥為子弟的也要能接受教誨,方能配合。如今一般出家人,往往因為生活容易解決,而放棄了修學的機會,到處流浪遊戲。這種佛門敗類現在很多。一心只想自由,一點苦都不肯吃。但是不受拘束的自由,往往變成下流,不會有什麼成就。能夠經得起艱苦的進修,才能多學一點佛法,將來也才能出入頭地,荷擔如來家業。所以,我們既已出了家,必須不怕吃苦,不要只想自由,而忘記了出家的初衷!

  「諄諄教養成人」:做師父的度了徒弟之後,不僅是要負責供應其衣、食的養,並且還必須不厭其煩地教。「養」是維持他的色身成長,「教」是使他的法身存活,因此教比養更重要。所以祖師說:「諄諄教養成人」,就是教育徒弟,要像孔子說的不厭不倦地「諄諄善誘。」此種功夫之目的,在於使他成人,使他完成道德修養,成為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好作佛門大器」:做師父的真能把徒弟教養成功,成為佛門龍象,那就盡了為師的責任了。臺灣目前的佛教界,正缺乏這種精神。師父很少注意教徒弟,任由他到處流浪、攀緣,所以無法告就出人才來。佛教無法振興,反讓邪教風行。這是我們的失敗,不能不痛加檢討!要糾正這一歪風,必須受過教育的師長們能發心,主動地送徒弟到他所認為較好的佛學院去唸書,並且要跟學院配合,努力促使僧教育進步。伳俗人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出家人也應該要有。試想:當你看到徒弟成功時,你心裏一定會感到無限地安慰;若是看到徒弟在外面流浪,你也一定會很痛心啊!不過,做徒弟也要知所努力,我們不但不要辜負師長一片愛心,更要記合師長教徒弟這優良的祖訓,擴大影響,使得一代比一代更有出息。佛教振興,才有希望!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十九日
第十偈偈文:「出家畏除惰,凡事向前去做。你若避懶偷安,人神那是衛護。」

  好逸惡勞,是人的天性。但是古往今來多少成功者,皆由勤勞中來,從未聽人說過,懶惰可以有所成就的。所以祖,師要我們排除懶惰的習慣。精進勿懈,人神都能助你成功。懶惰的反面是勤勞。「勤」在走向成功的歷程裏,佔著絕頂重要的地位。人生旅途中,難免遭遇種種難以克服之困難。這些困難所形成的障礙,必須用「勤奮」來解決。俗語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又說:「勤能補拙。」實乃至理名言。有些人智商較低,但他只要肯下功夫勤學練,總有一天定會達到成功的目標。孔子說:「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人能這樣努力,沒有不成功的。

  有些人比較聰明,教一次即會,但是愚笨的人,也沒有關係,只要他肯學,老師教他一百遍、一千遍也不會厭煩。勤,能使人心情愉快,延年益壽。社會上的百歲「人瑞」,每當重陽節受表揚時,訪問他養生之道,大抵都回答說,習慣於動,喜歡工作。尤其是鄉下的老人,勤勞工作,都較長壽。最近巴基斯坦,有一位一百三十歲的人瑞,跟一位三十七歲的女人結婚。一百三十歲的人還能結婚,那他的身體一定很健康。當他被問及養生秘訣時,他說:「無不良嗜好,不吸煙、不喝酒。唯一的嗜好就是好動,喜歡工作。」可見,勤勞好動對身體健康,確是有幫助的。相反的,懶惰易使人衰老,缺少生氣。人能時常注意到自己的生活環境,養成整潔的習慣,不但不亂丟垃圾,而且舉手之勞的清潔工作,也須隨時去做,累積福德。小小的動作,就能莊嚴自己的生活環境。不要怕做事,有時候動動手腳,對身心是有益的。假如凡事自己都不動手,要別人代做,那就失去了自己種福修德的因緣。佛教史上有位袁了凡居士,本來命中注定短命、無子。後來雲谷禪師勸他積福修德,既而不但得長壽,且竟生兩子皆得功名。做好事,不在乎大小,隨手撿去路上的瓦石或香蕉皮,善心雖小,但功德卻很大的。

  有句話說:「好人是不會寂寞的。」除去懶惰,勇往直前地去做好事,總是會有好結果的。避懶偷安的人,不但令人厭惡,而且天神亦不擁護。以前大陸上寺院,有供出家人過午吃飯的習慣。有個懶和尚,就常到大寺院裏去,等著吃飯,吃飽飯後,就走,不肯幫忙常住做事。日久了,行堂師父就想整治他,便用提早二十分打板開飯的計策,讓那位懶和尚吃不著飯。那位懶和尚真的連續三天都趕不上吃飯。他因此而生懺悔心,心想,他從未替常住做什麼,沒積福德,所以趕不到齋。因此,他發心了。就在此時,化看到寺前空地上,雜草叢生,便捲起袖子來除草,美化環境。有一天,寺裏方丈和尚,發現寺前環境被整理得很乾淨,同時看見這位不曾相識的和尚正在工作,便上前問他,這位和尚很慚愧地說明原委。方丈和尚聽後很讚歎,便留他在常住掛單,加入參學行列,隨眾學習。這位和尚入眾後,非常認真學習,後來受方丈和尚記別,繼任方丈。由此可知,「好人不寂寞」,這句話是有道理的。不偷安,發心做事者會受人恭敬。相反的,懶惰的人,不但被人家瞧不起,連天神都怨他。可見,袪除懶惰,培養勤勞的習慣,是修積福德的要道。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日
第十一偈偈文:「出家要學定力,直把私心盡絕。單單提個話頭,自然萬緣俱息。」

  今天這一偈是談修行的功夫。我們出家的目的在於修行,如何將行為修學端正、心理修學乾淨,這是做一個出家人,重要的修行目標。「修」字有二義,一、修削,將不好的削除。如雕佛像時,定須將粗糙、破碎部分的木材除掉,留下需要的部分,這叫修削。二、修補,將不足之處補起。我們的身心活動,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所表現出來的身口意三業行相,有很多不如法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的缺點;或者有些是我們不懂、不會做的事,那我們必須時時注意,將之修補起來,這都是修補。所以修行身、口、意三業的行相,以心為原動力,先將外在的二業修好,再深入到內部的心行。使三業清淨純潔,道業自然成就。

  定力是內部心行的一種功夫。我們不可否認,每個人的心都很亂,能夠時時刻刻,將佛號放在心裏的人,可能是有,但不會太多。有多少人能接受善知識的開導,常做自我檢討的功夫?我們要出人頭地,須將修行功夫作好,常常有自照的念頭,才不辜負這一世發心出家。過去在大叢林裏一起修學的大眾,初學而不會用功的人也很多,但是有班首、維那等各種執事隨時指導,或者大家互相提醒、督促,所以大眾都很用功,你個人也自然而然地要用功,不能懈怠了。

  戒、定、慧三學,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定由戒而得,慧因定而生。但有許多人守戒,不知修定。譬如有人持午、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這些在我們僧團裏,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有沒有定力就很難講。因為他不會用功,不注意看住自己的話頭,常常忘記自己修行功夫,將眼睛往別人身上身,只注意化的缺點,找人家麻煩,搬弄是非,閒談雜話,這都是修行人之大忌。所以我們平常要注意,遠離那些喜歡閒談雜話的人,要是你也跟著閒談雜話,那很顯然你也是沒有修行。我們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如此。每次我看到兩位同學在一起說話,無非是閒話家常。這是不好的,要是真有問題討論,三言二語即可解決。就是打電話也是一樣,盡量避免說閒雜話,否則不但浪費電詁費。還耽誤了修行功夫,盡是無謂的損失。須知光陰的寶貴,所謂無常鬼不饒人。不趁現在多學一點,讓一分一秋寶貴的光陰從眼前溜過,一旦死亡臨臨,兩手空空,豈不可憐而又加可悲!?

  學定力,自先要把私心盡絕。與人爭長較短,自讚毀他,都是私心作崇,目的在於抑人揚己。還有那些喜歡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的人,也無非是私心用事。何況,古人說:「來說是非者,即是是非人。」那是人所不齒的下流渣滓,其人格已超過私心範圍,不足道了。故無論那一方面的私心,最好不要有。時時刻刻照顧自己,多看些有益的書,將所學作成筆記,或寫成生活日記。學問是累積起來的,需要用心地去耕耘,不要老是靠他人來催促,因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希望大家將私心擱下,從根本上盡絕它,毫不保留。除了與學道有關、與弘揚佛法有關而外,其它的事,都不要浪費時間去想、去說。

  「單單提個話頭」,是真正用功的方法,指不離話頭直參下去。如參「什麼是西來意?」或者「父母未生以前我是什麼?」古人是這樣參成功的,我也應該這樣參,時時刻刻將話頭提起。如西洋哲學家牛頓,因看到諸物落地,而想,落地諸物為何不再飄向空中?久久深思其理,終於悟到地心引力的真理。可見將問題仔細地探討、深思,總有一天定能想通。這是參話頭的好處。同時參話頭也是遏止妄念最有效的利器,所以我們若想悟通真理,那就朝北門路走下去。窮究不捨,自然萬緣俱息,得個轉身日子。一個人若能時刻將話頭提起,少說雜話,自然妄念不起。亡念和野草一樣。故最初用功時需提起精神,以話頭來壓住它,不讓他發生,慢慢的功夫成熟了,它自然不起。萬緣俱息,心水澄清,心地靈明,智慧即由此而啟發。說不定你就能在某種偶然的機緣下,大徹大悟。到那個時刻,就是你收回辛苦代價的時候了。故我們必須向著這方面下功夫,不要以為隨便參個禪,多自在!要知道,那都是妄想。記住!常提起話頭,著實用功,才能打死妄念,才能得大收穫!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十二偈偈文:「出家要近善人,死心蹋地相親。學些好樣在肚,自然脫俗離塵。」

  善人,是有學問、有修養的人。華嚴經中稱為善知識。善知識是我們學佛的增上緣,明師良友,是我們成就佛法不可或缺的助手。故華嚴經中有好幾章經文,都在說明善知識的重要。如善財童子,因文殊師利菩薩的指示,自發心學佛後,就一路參學,終於走完一百一十城的路程,參訪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就以此一不平凡的五十三參,使他能即身成辦菩提大道。所以祖師提示我們,出家學道要能親近善人的要則。

  善人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分辨善人?一般認為「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就叫善人。我們佛教中除上列學德外,還加上一項能利人的條件,那才是標準的善人。儒家則以:「友直、友諒、友多聞。」三德,為善友的條件。這和佛教的說法差不多。有直心的人,可能嘮叨一點,但他心直口快,不存奸詐、虛偽,看到好的,即讚揚,壞的便規勸,甚至鞭策我們向上精進。這是好人、好朋友,可以與他交往。有寬容心的人,能體諒他人的辛苦,原諒他人的過錯,這種高度修養者,也應該是我們親近的對象。多聞的人,學問廣博,我們跟隨他學習,能增廣知識領域。孔子教我們在選擇朋友時,以此三種人為標準。對於那種專門逢迎,常掛笑臉、心存奸詐者,最好能提防三分,甚至於遠離他。因為跟這種人交往,不但學不到好處,而且只有被帶壞的分。古人說:「與善人,交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時常與好人交往,以他為榜樣,如行走於朝霧之中,雖不至於被淋濕衣服,但也能受到滋潤。這是說明和善人在一起,舉止言行,皆受其薰習,自然改正以往諸多壞習慣,學他的端正行儀。這是親近善的利益。

  「死心蹋地相親」:既然認定也是善人,就得認真跟隨他學習,不要見異思遷。古代的祖師親近一個善知識,常常一住就是一、二十年。長期地追隨,目的在於多學一點做人做事的學問。但是時下的青年人不同了,稍微懂得一點,就到處亂跑,所以難成大器。因此我常要求同學們,千萬不要違背自己的師父,辜負好師長,要尊師重道,好好地修行。一個人學問都沒有學好,還修箇什麼行!?那種為自己圖方便、懶惰、放逸、怕人管的人,最沒有出息!因此,我們既然遇到善知識,就要死心蹋地地親近他,望能學有所成。

  「學些好樣在肚」:我們的好榜樣既然是位有學問、有修養、有道德的善知識,那麼他的言行各方,都值我們來學習。所謂好樣在肚。「肚」是代表心字,就是學得善人的好樣之後,要銘記於心的意思。總之是將善知識的行儀、談吐、學識、領眾技巧等等方法,牢記於心,以便將來自己受用。

  「自然脫俗離塵」:這就是說,一個人學到了善知識的好榜樣以後,依教奉行,在道業上就會有所成就,自然不再有受人輕視、不合禮儀的言行發生。言行高雅、舉止端莊,處處都能脫俗離塵。如此一來,外表既能脫俗,內心自然清淨。有了內外一致的修養,菩提道也將成熟。若是不會參學的人,雖然出家有年,還是一身俗氣,到處高談闊論,大雅不拘,一點莊嚴的氣質都沒有。這種人,是因他沒誠心跟人學習之故,人家教他的,他不能記住,常常做個庸俗不堪的人。多麼可惜!所以我們若要做一個脫俗離塵的出世大丈夫,就得將善知識的榜樣、教誨,好好學習牢記,並依教實行起來。

日期:七十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十三偈偈文:「出家要離惡友,一惡般般出醜。王法不怕惡人,惡人披枷帶杻。」

  惡行、惡狀的朋友,要遠離他。和惡人在一起,即使自己不做惡事,也會受到牽連、侵擾,沒辦法安心修行,所以惡友親近不得。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你若遇上了惡友,行為有了越軌的表現,人格就有了污點,永迼嫵法昂首人前。如現在,大有為的政府,常常調查其主管官員的資料,看看是否有什麼不良記錄。若有不良記錄者,決不會為善政、做好官的。那他的升遷就成問題了。

  「一惡般般出醜」:惡人的所作所為,令人不順眼、厭棄、遠離。孔子教我們選擇三種良友,同時他亦教我們分辨三種惡友,即: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人+妄)。此三種人,絕不能交。

  言便辟者:此種人,行為大雅不拘,喜歡到處說大話,不接受師長的管束,有時不得已勉強接受,但一旦離開了管理人,就毫無忌憚地表現出放逸的態度。這種不守法,不服從,為人所不齒的惡人,跟他交朋友,總會受累,故須遠離。所謂善柔,和便辟正好相反,即是一副軟綿綿的腔調,為取得他人的同情,常常展露他阿諛諂媚的個性。他自己行為不正,又要取得他人的愛憐,沒有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最沒出息。在法華經安樂行品中,將此種人稱為不清淨人。世俗對這種人給予「人妖」的名稱。親近這種人,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誤會,認為我們也沒出息,不守戒,使我們的人格,容易蒙受損失。我們除了不跟這種人交往之外,自己本身更應大大方方,方方正正,頂天立地,男人就像個男人,女人就要有個女人的樣子。

  便(人+妄),就是「巧言令色」,專門恭維別人,想盡辦法佔人便宜。此等人親近不得。但是人總是喜歡聽好話的,他就抓住人們此一弱點,來向你討好,獻媚。如先太師公上智下光太老人,從前有個在商場中很會自我吹嚧的歸依弟子,每天下午下班後,就來向太老人頂禮請安,盡說些他在商場中釦何得意的事。老和尚從小出家,沒有社會經驗,聽後,便讚歎他說:﹁好!你有辦法。﹂就這樣子,老和尚將他平常儲蓄下來、準備將來帶回大陸重修家鄉寺廟的,錢全部交由他去存放生息。當老和尚圓寂時,這位徒弟來了,並不為師父圓寂傷心,或表不協辦喪事,卻第一句話就問及,老和尚日常用錢有沒有記帳?我們知道他問這句話的用心,乃回說:「有!正在查。」當時(民國五十二年)我們查出太師公存款約有四十多萬,這些老和尚曾交代,是留作日後重修家鄉道場用的。現在竟落在一個市儈手裏,於是老和尚的其他信徒就此商議,成立一個董事會保管,要他表明態度。他竟說:「那些存款,見老和尚要他將來帶回大陸去的。」不肯拿出來。後來幾經商量,連哄帶騙地說明本金不動,再由信徒們捐一些錢,然後成立獎學金基金會,推他為董事長。條件是,要他將那四十多萬元存款的利息,取出做獎學金,以紀念智太老人。他總算勉強答應了。這種人好不好?當然不好!現在據說,他已敗得很慘。這是巧言令色,不識因果的人的下場。

  以上這三種惡人,我們最好遠離他,不與之交往。否則跟著為惡,遲早將會受國法制裁。要知道,法律是不怕惡人的,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之內,人人自由。惡人的下場是披枷帶杻。這種實例很多,如最近發生的第十信用合作社蔡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