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6日 星期五

一句染神,彌劫不朽(2023結夏安居課程研討)


  感恩 法師的引領,於去年的上課、加上持續的誦經,感受更為不同。在今年第一堂課,再次引導我們思維「不可思議.解脫」的意義,如去年 法師分享 太虛大師所說:「不可思議,特指解脫言。不可思議即解脫,解脫即不可思議。」讓人深思《維摩詰經》的重點──「不可思議.解脫」。

  維摩詰長者「托疾興教」,顯示其為不同根器眾生,施化不同教法。法師也要我們自忖,如果是我們遇到 維摩詰長者,他會如何教示我們?

  本經為五時的「方等時」代表經典──,以喝斥做激勵,破聲聞乘得小為足的心態,讓聲聞小乘能回小向大。法師並對每一品的特色說明,以了解該品所具備的用意。

  接著進入〈弟子品〉經文,繼續第五位的「富樓那尊者」,其是從說法中,證阿羅漢果。法師舉 道源老法師之說:「說就是行,聽也是行」,以及《法華經.法師品》的「五種法師」修持之道,皆是為了以法為師,成就增上。

  於經文的「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法師提到大乘的金剛種子一旦種下,是永不退失。「雖忘不失」,是一個很重要的立足點。智者大師以「一句染神,彌劫不朽」,解釋「中忘此意」而「雖忘不失」:只要有薰習過,有下過種子在阿賴耶識內,這個種子的珍貴性是「彌劫不朽」。

   法師要我們查詢「一句染神,彌劫不朽」[1]是出於那部經?印隆雖查不到八個字完全符合的,但《雜譬喻經》有一段很接近:「染神億劫不朽,煎熬生死,得道乃止。」[2]或許在當時的引用為概意所述,不像現在有許多資料可對參,但意義已相近。智者大師再以《法華經》中的「無價寶珠」,「珠」喻菩提心,[3]來說明「習因之義不亡,招樂之義不失」,[4]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此段經文「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諸比丘因蒙受法恩,所以頂禮 維摩詰,但這一段也常被提出討論,僧是否可以禮俗?

   法師說明,如果是像 維摩詰的法身大士,能入三昧而令比丘自識過去所發菩提願心,就當然可以,不一定是要固守形儀。如 智者大師所云,[5]淨名入定,加諸比丘,借宿命智,令諸比丘即皆憶己曾於五百佛所發菩提心;諸比丘欲行菩薩道,豈存聲聞戒律之形儀也?[6]此是呼應本經之要點──「彈偏斥小,歎大褒圓」,而不是著眼在僧俗之分。若是只想被頂禮,徒增上慢之害!

   法師並舉 道源老法師所說,若看到《金剛經》不驚不怖不畏、乃至於信受,都是於無量佛所深種善根,是自慶與承擔。只要有薰習過,都能成為成就解脫的資糧!「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金剛種子永遠有用,永遠有效,等待成熟,成就解脫。願「一句染神,咸資彼岸,思惟修習,永用舟航,隨喜見聞,恒為J32nB271_p0159b07║   主伴,若取若捨,經耳成緣,或順或違,終因斯脫!」

 



[1] 《維摩經略疏》卷第五:問:往昔善根定失不失?答:雖忘不失。故《法華》云「不覺內衣裏有無價寶珠」。又經言一句染神,彌劫不朽。』」(Cbeta, T38, No. 1778, p.624c27

[2] 《雜譬喻經》,Cbeta, T4, No. 204, p. 501a15

[3] 《法華義疏》卷第九:問:『授解本由眾生領悟,既云醉酒而臥都不覺知,云何於不覺知時而授解耶?』答:『繫珠者,本說大乘之旨不令暫受而已,乃為染神歷劫不朽,故借醉不覺知時以明繫珠耳,實非是不覺知時繫。二者、夫解之珠喻菩提心,不失正在後時,今欲顯後時不朽之解由於佛授,故在後時說耳。又所以知繫寶珠非是不覺知時者,珠喻菩提心,若都不覺知,云何發菩提心也。但今據後時廢忘,故云不覺知耳。』」(Cbeta, T34, No. 1721, p. 581b26- b27

[4] 《法華經義疏》:「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此是第三談其階位。但此中所談,據八地已上,明此諸菩薩居在不退位中。夫退有三種:一者位退、二者行退、三念退。自六心以還輕毛位,信首五根未成,遇惡友時能斷善根退入惡流,故稱位退也。第二、從七心以上訖六地以還,詺為行退,正明入忍之行有退失也。第三、七地一地呼為念退,正明二諦之念不恒,故言念退。然退之中亦有不退之義。何以知之?夫一善染神歷劫不杇,是習因之義不亡,招樂之義不失,應非是退;但六心以還,唯有一善染神不退。復有三種退義,即是位退、行退、念退,是故不得受不退之名也。又七心以上六地以還,亦有不退之義,位登信首五根不復流轉,乃至初地以上六地以還,心會無相之境、意入二諦之中,是故《維摩經》言:「受不退,常寂然」。所以不受不退名者,但位雖不退猶有兩退之義:一明入忍之行相似無漏無得而失,二明二諦之念不恒現在前,是故受行退之名也。七地菩薩位登初忍實無退失,入忍諸行興心即得,但雜相煩惱未盡,猶有出入觀異,致令二諦明解不恒現在前,故受念退之名也。今明八地以上菩薩永絕下地三種退義,位登法流長不出觀,念念皆明,豈有念退?所以爾者,有其二義:一明位登此地不復進退學,二明枝惡未盡唯斷根本也。所以言於三菩提不退者,三菩提者正遍知道也,道者即是因也,正明此諸菩薩於無上正遍知因中不復退轉也。」(Cbeta, T33, No. 1715, p. 580a15

[5] 《維摩羅詰經文疏》卷第十四:『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是第三、淨名入定,加諸比丘。加之者,借宿命智,令諸比丘即皆憶己曾於五百佛所發菩提心,修行六度,迴向菩提也。『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此第四、諸比丘還得本心。文即有二:一、明諸比丘得本心,二、明諸比丘致敬。一、諸比丘各得本心者,淨名以三昧力,加諸比丘,令悟昔所修,還得四種本心也。二、諸比丘敬禮者,滿願差機說法,迴惶無益,今蒙淨名三昧冥加,即知宿命,善根開發,荷恩事重,感愧頂禮也。問曰:『出家人何得禮白衣?』答曰:『入道恩重,碎身莫報。諸比丘欲行菩薩道,豈存聲聞戒律之形儀也?』」(Cbeta, T18, No. 338, p. 567a14-a20

[6] 《維摩經略疏》卷第五:「『時維摩詰至三菩提』,T38n1778_p0625a17║三、淨名入定加諸比丘。所以加者,令識宿命,T38n1778_p0625a18║自憶曾於五百佛所發心修行迴向大道。T38n1778_p0625a19║『即時』下,四、諸比丘還得本心。文為二:一明得T38n1778_p0625a20║本心、二致敬。初文者,以三昧力加諸比丘,令T38n1778_p0625a21║悟昔修四心,故言『還得本心』。二、諸比丘敬禮T38n1778_p0625a22║者,滿願差機迴遑無益,今蒙所加即知宿命,T38n1778_p0625a23║善根開發荷恩不輕,感愧頂禮。 問:『出家何以T38n1778_p0625a24║禮俗?』答:『入道恩深,碎身莫報。此諸比丘方行T38n1778_p0625a25║大道,豈存小儀?』」(Cbeta, T38, No. 1778, p.625a16-a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