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一默如雷(2023結夏安居課程研討)

宋·李公麟《維摩演教圖》(局部)

  今天上課的經文,法師帶領大家探討論議第一的「摩訶迦旃延尊者」,其是「對略說法義,廣解者第一」。佛陀說法為提出綱要,迦旃延尊者能圓滿發揮佛之略教,激發弟子能思維義理深度。

   因此於接下來的經文:「佛為諸比丘略說法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無我義寂滅義」,法師提到此是說明四諦十六行觀,雖是阿含時的聲聞教法,卻是重要的修行基礎。印隆以前有整理四諦十六行觀,與大眾分享,也願自己能夠實踐。

  法師說明,維摩詰長者的呵斥用心,是要將藏教的生滅四諦往上提升(彈偏斥小,歎大褒圓)。「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從中要反省自己說法的發心、聽法的態度,不以攀緣心來聽法乃至說法。印隆很感恩這樣的提醒,因為「因若不正,果遭迂曲」,希望自己聽法乃至分享法益的發心,都是為令眾生成就菩提!

   在詮釋「苦義」時,法師提到因為凡夫迷惑不覺,所以苦,因此佛陀說法教化,聲聞修持願離苦。而大乘的苦義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為更上層次的離苦。通教重點在於「生滅中有不生滅」,要悟到不動之本體,緣起的當下就是空義。法師並舉韓國的法頂禪師(已圓寂)為例,其在《無所有》一書,說明若能體會「無所有」的意義與實踐,則生活自在無罣礙──呈現般若法味對於生命的提升。

   接下來探討「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法師細心闡述了五眼意義。又於「默然」,延伸出維摩詰居士「一默如雷」的典故:「維摩一默,聲如鳴雷沉默無語,卻比聲音更具震撼力和說服力。真正的說服,不是滔滔不絕,言語往往如同泡沫,轉眼無影無蹤。離分別相的不二法門,是本經的重點,因此經文云「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法師以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的「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說明學佛者要提升自己的眼界。並舉 法眼文益禪師《宗門十規論》:「遇般若之緣非小。擇師資之道尤難。能自保任。終成大器。」勉勵我們要自慶與感恩得聞大法因緣。知苦樂法,才能離苦得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