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行之已久的「種姓制度」,[1]此是由西元前1500年左右,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所制定,[2]將所有人分為「婆羅門」(僧侶、祭司階級)、[3]「剎帝利」(戰士、王族階級)、「吠舍」(平民階級)、「首陀羅」(奴隸階級)及其他,身分的由來則定義在神話當中。[4]
種姓身分地位會繼承給子子孫孫,是一種從出生就被烙下印記的階級歧視,出生的種姓即決定了其社會地位,幾乎一切的努力都無法改變。
但是終究還是出現了反對的聲音,最著名的就是在西元前五世紀左右誕生的佛教。[5]婆羅門教也因此做了調整,[6]進而逐漸變化為印度教;自四世紀到十二世紀,是印度教最為繁盛的時期。[7]十三世紀初期,進入伊斯蘭系統王朝的時代,佛教在這個時期便自印度消失了,[8]但印度教還是有保留下來。[9]
在「不枉女身:佛經中,這些女人是這樣開悟的」一書中提到:「肩負光耀僧團責任,地位一概平等」,對於僧團的住世,佛陀賦予男人及女人平等的責任,也賦予出家弟子及在家弟子平等的地位。
佛陀在《增支部•增輝者經》(Sobhanasutam)開示,[10]有四種人能莊嚴僧團,即具有以下特點的「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具慧、調伏、無畏、多聞、持法,法隨法行。
具慧又無畏,多聞持法者,修行法隨法,彼名耀僧團。
具戒之比丘,多聞比丘尼,具信優婆塞,具信優婆夷,
彼等耀僧伽,僧伽輝耀者。
舉凡擁有以上特質者皆光耀僧團,能令僧團更為增輝及莊嚴。以此,在聖道的體證及僧團的增輝,男女僧俗皆平等重要。
而若能依佛法精勤修習,男女皆能導向涅槃。在《中部•婆蹉大經》(Mahavacchasuttam)也記載,[11]佛陀宣說的法及律並不侷限於特定的群體才能獲得利益。
婆蹉聽聞佛陀的回答後讚歎,若僅有喬達摩尊師是此法的完成者,其他人不是完成者,則此梵行尚有部分是不圓滿的;但是,喬達摩尊師、比丘、比尼、在家修習梵行及在家受用欲樂的男居士、女居士皆是此法的完成者,因此,此梵行是圓滿的。正如恆河傾向大海、朝向大海、邁向大海、匯入大海。同樣地,喬達摩尊師的在家和出家大眾傾向湼槃、朝向涅槃、邁向涅槃、匯入涅槃。
佛陀教導的法、律,猶如太陽無分別地普照於大地,又如雨水降落而無處不遍灑。若依佛陀的教導修習,無論出家或在家、男人或女人皆能平等地導向涅槃。
無論是男或是女,組合生命的名法及色法,始終呈現如實的樣貌——無常、苦及無我。誰能洞見身心的實相,徹底放下對名法及色法的執著,誰就能抵達那不生不滅的寂靜涅槃。
◎ 《印度諸神皆有戲》:源起於印度的佛教,為何卻在這塊發源地上消失?(20200303)
◎ 出生在印度低種姓是怎樣的體驗?當地人怎麼看受到熱議的輪奸案?(20201121)
◎ 環遊印度第4集:四個種姓同住一村,卻連水井都要嚴格區分,差距很明顯(20191021)
◎ 印度貧民"種姓制度"難翻身一出生就"被決定命運"!【消失的國界】(20200905)
[1] 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在西元前2500年左右,以印度河周邊地區為中心的繁榮文明。到了西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由北方入侵印度。肌膚顏色較白皙的雅利安人,害怕失去原有的優勢,因此制定了「種性制度」思想,也一直傳承到現代。雖然在1950年已由印度憲法正式廢除,但它依然存在於印度人民的生活中。
[2] 雅利安人的宗教為婆羅門教(吠陀教),他們以此宗教來支配當地的原住民(非雅利安民族)。
[3] 古代印度有為數眾多的王國,但即使國家不相同,也都會護持婆羅門教,因為保護婆羅門是王族身為剎帝利階級的工作。婆羅門眾人會唱誦獻給神明的歌曲,也就是《吠陀經》,來進行祭祀,祭典的步驟以及方法也都已經有了精密的規畫。
[4] 不同的階級有各自應該扮演的社會角色:「婆羅門」要傳達眾神的言語,「剎帝利」則是保護婆羅門及守衛國家,「吠舍」身為平民,必須埋首於農業及商業,「首陀羅」則服侍以上三類人。
「達利特人(Dalit)」被視為低種性人,即使到現在,仍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在受教育與經濟上仍是非常弱勢,但這樣的族群,居然高達二億人。
[5] 佛教是由釋迦族的王子──釋迦(喬達摩.悉達多)所發起的,另外還有像是嚴格禁止殺生的耆那教等。這個時期誕生了非常多思想模式,同時也出現了護持佛教的王國,而將婆羅門教逼到絕境。尤其是到了西元前三世紀左右,首次統一印度的北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對於佛教有深厚信仰,連在政治上也納入了佛教的思考方式。
[6] 走向印度教的時代:遭到周遭環境壓迫的婆羅門教高層,有鑑於此一局面,除了保留自己原先信仰的神明以外,也開始納入原本在印度就受人信仰的當地神明、或者非常受歡迎的英雄故事等等,將其他宗教的思想加入自己的典籍當中。
一般認為印度的兩大敘事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在這個時代就已經具備原型,這兩者都是古代王國的英雄故事,受到人民的親近喜愛。原先為口頭傳承的敘事詩正式轉化為文章形式,據說是在西元前四世紀至西元四世紀左右,而這個時代正與印度教成形的過渡期重疊。
婆羅門教在納入其他神明故事的時候,會表示「其實這位神明和婆羅門教的某位神明是同一位」,並將神話故事以「英雄黑天其實是毗濕奴轉生到人類世界的姿態」或者「這個土地上的女神其實是濕婆的妻子」等方式來闡述原先的神話,打造出《吠陀經》以外的全新典籍。當中甚至連反對婆羅門教的釋迦,也成了毗濕奴的化身之一(但他的工作,正是離間那些不信仰《吠陀經》的惡棍或者魔神們)。
[7] 婆羅門教就在維持原本定義的身分制度與傳統下,納入各式各樣要素持續發展,進而逐漸變化為印度教。印度教的意義就在於它是「印度的宗教」,也就是原先是雅利安人宗教的婆羅門教,在印度這塊土地上生根成為當地民族的宗教。自四世紀到十二世紀,是印度教最為繁盛的時期。有許多梵文的文學作品,以及將獻給神明的頌歌集結而成的典籍,以印度教為中心的印度文化也逐漸成熟。
[8] 印度教王國由於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壓力而陷入困境。他們從西北方侵略進入,以其高超的機動能力消滅了大部分的印度教王國,並且逐步擴大勢力。十三世紀初期,以目前印度首都德里近郊為中心,出現了之後被稱為德里蘇丹國的王朝時代。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因此在這個時代,位於北印度的印度教寺廟及佛教僧院等建築物大多被破壞殆盡,佛教在這個時期便自印度消失了。
[9] 有資料把整個印度區分為「北印度」及「南印度」,理由是由於文化差異;北印度受到穆斯林的影響,而南印度的印度教文化色彩則較為濃厚:十六世紀時,穆斯林的王朝蒙兀兒帝國掌控了「北印度」,並逐一征服了印度各王國,但是當中也有帝王為了防止為數眾多的印度教徒反抗,不但廢除部分稅金,還自己迎娶印度教王國的公主為妃等,努力想達成兩方融洽生活。因此在這個時代,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文化融合的建築及藝術也開花結果。以白色大理石聞名於世的泰姬瑪哈陵就是在蒙兀兒帝國時代興建的,屬於伊斯蘭教的陵墓。蒙兀兒帝國到了十七世紀末為止,幾乎掌控了整個印度。「南印度」則有自古一脈相承的印度教王國。從八世紀到十一世紀左右興建了許多大型寺廟,除了梵文以外,同時也發展出坦米爾語、泰盧固語、康納達語的文學。之後他們對於北方的穆斯林王國產生警戒之心,因此開始興建能夠抵禦外來攻擊的大型城堡以及周邊的城鎮,對於印度教眾神的信仰也更加強烈。
到了十九世紀,轉為由英國統治印度,各式各樣的思想得以進入,但印度教徒的日常生活中仍存在著眾神,並沒有因此消失。印度人能夠發起從英國獨立的運動,他們對於眾神的信仰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現在仍然非常虔誠的印度教徒,會在家中的祭壇上供奉物品向神明祈禱。而眾神是以毗濕奴或濕婆為中心,另外也包含了敘事詩中的英雄黑天、賜予人類財富的迦尼薩,還有在《梨俱吠陀》當中登場的學問女神薩拉斯瓦蒂等,五花八門。和歷史的走向不同,眾神仍然持續受到人們信仰。
[10] 《增支部》4集7經。
[11] 《中部》73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