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門用齋前的「供養偈」,就可以看出大乘菩薩道的精神,就像 聖嚴師父所說的,作為一個佛教徒,時時刻刻不要忘掉了眾生的煩惱與苦難,自己但願能夠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做任何事都要「當願眾生」離苦得樂!因此佛門的供養偈,是在發菩提心、發菩薩願,而不是祈求佛菩薩滿足自己的私欲。
在佛門中,早、午齋也是五堂功課之一,又稱作過堂、上堂、赴堂。用齋前,先供養,再進食。用齋畢,唱誦「結齋偈」,祈願布施者、受施者增長福德智慧,所作皆辦,具足佛法。
平日用早、午齋時,先合掌默誦供養偈:「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法界眾生。」在飲食時要感恩三寶、感恩眾生,並將一切奉獻給三寶、也願一切眾生都能飲食無缺,成就讚嘆、供養的布施行儀。開始用齋時,先用三匙飯,第一匙飯默念「願斷一切惡」,第二匙飯默念「願修一切善」,第三匙飯默念「誓度一切眾生」。藥食存五觀,正念受食,不散心雜話,起諸分別。
分享法鼓山的一般通用簡易供養偈:
供養佛 供養法 供養僧 供養一切眾生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眾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薩多喃 三藐三菩陀 俱姪南 怛姪他 唵 折隸主隸 準提薩婆訶
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供養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供養已訖 當願眾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另外,印隆本身還會默想「食存五觀」,意即用齋時,所做的「五種觀想」: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故,應受此食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五、為成道故,應受此食
食用晚餐稱為「藥石」,就是把晚上這一餐當作藥來食用,乃是為了療形及保有健康的色身,以支持修行之故,並非貪求美食。經典上記載:「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故戒律有不非時戒、過午不食戒。「藥石」不被認為是齋飯,而視之為服藥,故不作供養。因此,用藥石時可唸三稱:「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請受弟子(某某)方便藥石」,這是方便需有智慧的表法。印隆個人是默念:「弟子(某某)感恩慚愧,為療形枯,因此食用藥石。祈願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悉皆飽滿,皆共成佛道!」
「供養偈」有何意義(聖嚴法師-大法鼓 0519)
不論是那一種宗教的教徒,幾乎時時都在修行,也常常需要禱告,例如天主教徒在吃飯前跟睡前禱告,回教徒每天禮拜五次,而佛教徒在每一餐吃飯之前也要禱告,過他的方式跟其他的宗教不太一樣,他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讓我們恭請 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供養偈】天臺禪寺 Liturgy of Noon Meal
供養偈、結齋偈及其意義?
三餐之中,早齋、午齋皆應供養。晚餐稱為「藥石」,不視之為齋飯,而視之為服藥,故不 作供養。
一般居士于平日用齋時,不分早齋、或午齋,均可以合掌默誦:「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 ,供養一切法界眾生。」來進行供養。誠心以自己將受用之飲食,發恭敬心供養佛、法、僧 三寶,發廣大心供養一切眾生。
為何要「供養佛法僧三寶」?因為在浮沉生死的「冥冥大夜中」,須仰賴「三寶為明燈」, 以般若智慧照亮心性的大道;在流轉六道的「滔滔苦海中」,須依循「三寶為舟航」,修福 修慧,究竟離苦得樂。因此景仰三寶、感恩三寶、並以三寶為人間最大福田,發恭敬心、菩 提心而至心供養。
為何要「供養一切法界眾生」?因為人生在世,事事皆以因緣和合方得成就,食衣住行,無 一不是藉助眾生之力方得圓滿,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是也,所以發感恩心而供養 。而我今雖衣食飽暖,世上卻有無數饑童餓殍,乃至廣大惡道眾生受罪無限,「人溺己溺, 人饑己饑」,因此發廣大心、慈悲心至心供養。
然而最高、最究竟的供養是「法供養」,亦即令之成就佛法智慧解脫的因緣。除了飲食供養 ,眾生更需要修行佛法,解脫煩惱。因此,結齋時默誦:「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 ,具足佛法。」祝願眾生未來皆能至少達到阿羅漢聖者的境界,「所作皆辦」(因修行而梵 行已立、生死已盡),「具足佛法」的智慧與光明、自在與解脫。
而在道場過堂供養時,維那會帶領唱誦:「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當來下生彌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大智 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 般若波羅蜜。」然後因早午飲食特色,早齋唱誦:「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 常樂。」午齋唱誦:「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 食,法喜充滿。」
偈中,「行人」指精進之修行者;「法界有情」指法界一切眾生。「三德」乃指食物具備輕 軟、淨潔、如法之優點;「六味」指苦、醋、甘、辛、鹹、淡調配變化,滋味得宜,二者都 是用來形容飲食的甘美。
「粥有十利」則指吃粥的益處有十:(一)資色:資益身軀,顏容豐盛。(二)增力:補益 衰弱,增長氣力。(三)益壽:補養元氣,壽數增益。(四)安樂:清淨柔軟,食則安樂。 (五)辭清:氣無凝滯,辭辯清揚。(六)辯說:滋潤喉舌,論議無礙。(七)消宿食:溫 暖脾胃,宿食消化。(八)除風:調和通利,風氣消除。(九)除饑:適充口腹,饑餒頓除 。(十)消渴:喉舌沾潤,乾渴隨消。
結齋時,因為法會齋飯是由大眾打齋護持供養,故會唱誦:「薩多喃,三藐三菩陀,俱侄南 ,怛侄他,唵,折隸主隸,准提薩婆訶。所謂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 樂。」祝願供養法會齋飯的護法居士,因以歡喜心種此清淨佈施的善因,必將得到世世飲食 無虞、究竟安樂的善果。然後才接著唱:「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足佛法。」 完成結齋的祝願。
如在每天精進定課之外,齋飯飲食時又能攝心用功,以恭敬心、報恩心、慈悲心、清淨心、 廣大心,至心供養、結齋、祝願,發菩提心,願與一切眾生共成無上佛道,必能身心清淨, 法喜充滿 。
一開始要進齋堂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全部就定位 唱訟供養偈:
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大行普賢菩薩
大悲觀世音菩薩
大願地藏王菩薩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早餐時)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午齋時)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結齋:
薩多喃,三藐三普陀,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隸主隸,准提,娑婆訶。
所謂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供飯已訖,當願眾生,所做皆辦,具諸佛法。
三餐之中,早齋、午齋皆應供養。晚餐稱為「藥石」,不視之為齋飯,而視之為服藥,故不
一般居士于平日用齋時,不分早齋、或午齋,均可以合掌默誦:「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
為何要「供養佛法僧三寶」?因為在浮沉生死的「冥冥大夜中」,須仰賴「三寶為明燈」,
為何要「供養一切法界眾生」?因為人生在世,事事皆以因緣和合方得成就,食衣住行,無
然而最高、最究竟的供養是「法供養」,亦即令之成就佛法智慧解脫的因緣。除了飲食供養
而在道場過堂供養時,維那會帶領唱誦:「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偈中,「行人」指精進之修行者;「法界有情」指法界一切眾生。「三德」乃指食物具備輕
「粥有十利」則指吃粥的益處有十:(一)資色:資益身軀,顏容豐盛。(二)增力:補益
結齋時,因為法會齋飯是由大眾打齋護持供養,故會唱誦:「薩多喃,三藐三菩陀,俱侄南
如在每天精進定課之外,齋飯飲食時又能攝心用功,以恭敬心、報恩心、慈悲心、清淨心、
一開始要進齋堂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全部就定位 唱訟供養偈:
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大行普賢菩薩
大悲觀世音菩薩
大願地藏王菩薩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早餐時)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午齋時)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
結齋:
薩多喃,三藐三普陀,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隸主隸,准提,娑婆訶。
所謂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
供飯已訖,當願眾生,所做皆辦,具諸佛法。
感恩法師 開示
回覆刪除阿彌陀佛!
刪除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真的非常開心!
回覆刪除終於可以好好念供養了!
南無阿彌陀佛!
阿弥托佛!我终于才知道什么是供养,和供养的意义何在!感恩!
刪除师父,请问吃荤者可以念供养偈吗?还是只有持素者才可念。
回覆刪除供養佛、供養僧……顧名思義,將葷食供給佛、僧?似乎不太好,葷食者若想供養,建議在某一餐素食,餐前供養,這樣是否兩全其美呢?阿彌陀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