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佛陀」傳記影片(十八)阿難與摩登伽女




在這一段影片中,演出了著名的「阿難與摩登伽女」典故,此在部派佛教時期就已廣泛流傳,於藏經中也有經典記載,但內容情節有所出入。大意是:
阿難一日托缽,看見一位女子在水邊取水,阿難因此走上前向其乞水。這位名叫摩登伽的女子一見阿難相好莊嚴,遂生愛慕之心,回家告訴母親。摩登伽的母親勸戒阿難是出家人不能娶妻,但摩登伽女不死心,逼迫精通術法的母親使用幻術,要逼迫阿難就範。母親由於愛女心切,決定幫女兒達成心願,以咒術誘騙阿難。……以下,就是經典記載有差異之處。而最後摩登伽女到精舍,聽聞佛陀慈悲開示,深覺自己所執著的愛欲是無邊生死的根本,由於宿世善根、慧根成熟,豁然徹悟,當下證得阿羅漢道。

大藏經中記載「摩登伽女事件的經論,有十餘部之多(有一部份是同本異譯)。先引用盛行於漢傳佛教的《楞嚴經》,卷一即敘述「阿難被摩登伽女咒術所攝」事件,首先說明了此一事件的背景──波斯匿王請佛應供,城中佛教徒也同時營齋供養僧眾。當大家去接受這次齋食的供養之時,阿難因為先有遠地之約,不能參加盛會。因此,他在途中托缽乞食。經文云: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經文續云: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毘迦羅先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毀戒體。」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于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奘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

       這段經文描述阿難初遇摩登伽女所發生事件的經過。釋尊知道後,即敕 文殊菩薩以楞嚴咒前往迎救阿難。於卷四說明楞嚴咒對阿難與摩登伽女的助益:      
「佛告阿難:……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何因待我佛頂神咒,摩登伽心,婬火頓歇,得阿那含。……如摩登伽,宿為婬女,由神咒力,鎖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經文描述摩登伽女由於楞嚴咒力的加持,因而「婬火頓歇。在卷七並再次強調,阿難之所以能免除摩登伽女咒術困局,主要關鍵是釋尊教導文殊菩薩前往拯救的楞嚴咒〉;而摩登伽女之改邪歸正的直接原因,也是此一神咒威力的影響。

        因此阿難懇請釋尊將該咒再度宣說,俾得嘉惠當時會眾及後世眾生。經文云: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唯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于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祕密章句。」
《楞嚴經》敘述阿難脫離摩登伽女咒術劫難的主因,就是楞嚴咒的力量。因此在盛行《楞嚴經》的漢傳佛教界,漢傳佛教徒對「阿難與摩登伽女之間相關情節」的理解大多沿襲該經的敘述。楞嚴咒之流傳,甚至成為寺院早課課誦的內容,也源自該經。釋尊宣說楞嚴咒的緣起,也是由摩登伽女事件而來。

除了《楞嚴經》外,在大藏經中記載此一事件者為數不少,其所敘述的內容情節也有所出入,特別是將阿難救回的主要動力,都不是楞嚴咒。參考藍吉富教授的研究,整理如下:[1]

1.      《鼻奈耶》(卷三)的記載
《鼻奈耶》是現存最古老的漢譯廣律,收在《大正藏》第24冊。《鼻奈耶》是部派佛教的廣律,因此可以印證此一事件,在小乘聲聞教團中也有流傳,並不是大乘文獻的單方面陳述。其中所載,要點如次:
     阿難入舍衛城托鉢乞食。途中口渴,向一位名叫「鉢吉蹄」的賤民(屬摩登伽種姓)乞水。在乞水過程中,鉢吉蹄一見鍾情地愛上阿難。
    鉢吉蹄回家後,告訴母親,說一定要嫁給阿難,否則當必自殺。母親乃以「摩登伽神語符咒」作法,使阿難恍恍惚惚地走到她家。鉢吉蹄見狀大喜,抱住阿難,幾乎使阿難破戒。
    此時,阿難雖然行動不自由,但是在緊要關頭,內心終於清醒。乃心生求佛庇祐之念。
    釋尊遙知阿難蒙受困厄,乃誦出讚嘆三寶之「諦語」為阿難解厄。諦語如次:
「佛者最極尊於世間,諦無有能過佛之前。佛者最極尊於人天,諦諸法之王無上田。阿難以此實義,於旃荼羅舍得解。
法者最極尊於世間,諦無有能過法之前。法者最極尊於人天,諦斷諸縛結永息田。阿難以此實義,於旃荼羅舍得解。
僧者最極尊於世間,諦無有能過僧之前。僧者最極尊於人天,諦美福第一無上田。阿難以此實義,於旃荼羅舍得解。」
    釋尊誦完上述諦語,鉢吉蹄之母所施法術全遭破解,阿難乃得以回歸精舍。之後,鉢吉蹄被釋尊說法度化,證得初果,並求出家。釋尊囑阿難率彼至女眾教團之大愛道比丘尼處,受具足戒,並得證阿羅漢果。

2.      三國吳天竺竺律炎共支謙譯《摩登伽經》二卷
 《摩登伽經》屬密教部,[2]有關「摩登伽女事件」的資料,收在該經〈度姓女品〉。這一事件正是該經討論種姓制度的導火線。關於「摩登伽女事件」,該經所述要點如下:
阿難托鉢時向摩登伽女(此經謂之為「旃陀羅女」,意義相同,皆係低等賤民之謂)乞水,此女因而愛上阿難,乃求其母施法術使阿難來家中。[3]
阿難被法術所束縛而不由自主地走到女方家中時,內心求佛保祐。當時釋尊為救護阿難而持咒救護:
「悉挮帝,阿朱帝,阿尼帝」。並謂:「吾以斯咒,安穩一切怖畏眾生……。」
之後,說明以「持戒清淨」為核心的偈語:
「戒池清涼淨無垢,能浴眾生煩惱熱。若有智者入此池,無明闇障永滅盡。是故三世諸賢聖,咸皆頂戴共稱歎。若我真實浴此流,當令侍者速還返。」
 釋尊持咒、偈之後,阿難獲救,返回精舍見釋尊。釋尊又傳授阿難「六句咒」以護身,並保護他人。次日,摩登伽女仍然再度找上阿難,「隨之而行,終不捨離」。不得已,阿難又求救於釋尊。最後,摩登伽女得釋尊之教導,乃證得阿羅漢果。

3.      西晉竺法護譯《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一卷
 這部經收在〈密教部〉,內容與《摩登伽經》類似,二者應屬同本異譯。雖然如此,其中仍有若干差異。以「摩登伽女事件」的內容為例,即有下列不同:
        ⑴ 阿難與摩登伽女(此經謂其「名曰波機提」)相遇的過程大體相似。不過,摩登伽女之母施法時所持的咒語,二經並不相同。另外,在描述阿難被施法之後的身心狀態時,也多了「於時阿難心思彼女,興瑕穢想。便出精舍,往到咒家」的敘述。其中「心思彼女,興瑕穢想」的描述,頗為露骨。這是《摩登伽經》中所未見的。
     ⑵ 關於釋尊救護阿難所持的咒語,也與《摩登伽經》有異。這部經所載的咒語是:「絺抵,阿周啼羞尼抵,薩波尼那,薩和修絺抵。」釋尊持咒之後,也沒有再說出《摩登伽經》中所說之以「持戒清淨」為主軸的偈語。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與《摩登伽經》這二部經都收在〈密教部〉,是同本異譯,內容與《佛說摩鄧女經》大致相同,但多了許多細節與咒語。此經說,有栴陀羅(即賤民)女愛慕阿難,央求其母以栴陀羅咒引阿難前來,佛陀以六句真言救護阿難。後栴陀羅女自願從佛出家,得阿羅漢果,因為栴陀羅是賤民種姓,佛陀讓賤民出家,引起婆羅門及各長者居士的議論,震動波斯匿王,後經佛陀說法,破除婆羅門舊有的優越觀念。

4.      佛說摩鄧女經》與《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所載
 在《大正藏》中,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佛說摩鄧女經》與東晉《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譯者不詳)這兩部經,收在〈經集部〉,內容說阿難行乞,遇摩鄧之女,因前生有宿緣,摩鄧女對阿難心生愛慕,自願出家,後經佛諭,得到解脫智、證阿羅漢,兩書內容大體吻合,顯然是同本異譯。這二書有關「摩登伽女事件」的描述,有下列特色:
二經對阿難之被女母施法相縛,都僅以「以蠱道縛阿難」描述,並未述及施法過程及所持咒語。
關於釋尊拯救阿難的過程,僅以「佛即持神,心知阿難」(《摩鄧女經》)、與「佛即知之,使神脫阿難」(《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寥寥數語帶過。並沒有記載釋尊用什麼咒語或諦語去拯救阿難。

 透過史料研究,有關     「摩登伽女事件」,藍吉富教授認為:
1.      「摩登伽女事件」的內容,是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步增加或改易的。從譯經時代與佛教文獻的形成年代來排列,上述各種史料出現於世的時間,依序約如下所列:
(1)   《摩鄧女經》:安世高譯,在中國譯出的年代在西元147170年之間。(同本異譯的《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年代不詳)。
(2)   《摩登伽經》:在印度,大約出現於三世紀中。
(3)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在印度,大約出現於三世紀後半至四世紀之間。
(4)   《鼻奈耶》:姚秦竺佛念於西元382383年間譯出。
(5)   《大毘婆沙論》(內有對阿難及摩登伽女之宿世因緣的詮釋):在印度,約出現於三世紀左右。
(6)   《楞嚴經》:在唐代,約出現於西元705年前後。
 出現年代最早的《摩鄧女經》,記載最簡略,經中也沒有咒語。但是,其後出現的《摩登伽經》等各項史料,就逐漸出現互不相同的咒語或諦語,所描述的過程也逐漸複雜。可見有關阿難與摩登伽女的這一事件,傳說內容是不斷改變、增加的。從史料的形成年代看,最早出現的《摩鄧女經》的內容,很可能是這一事件的原型。而《楞嚴經》所載,則是最晚出的說法。
2.      「摩登伽女事件」可能是一件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實。
 藍吉富教授認為,「阿難曾被摩登伽女纏誘」這件事,應該是一件歷史事實。理由是聲聞乘的律典《鼻奈耶》、論典《大毘婆沙論》以及其他大乘文獻都曾記載其事,可見這件事是印度大小乘佛教界一致承認、且流傳甚久的史實,就像「提婆達多之破僧事件」一般。現存相關文獻之中,最早出現的佛經是沒有咒語(或諦語)的。之後陸續出現的經典,有諦語、有咒語,內容並不一致。而眾所週知的楞嚴咒,則是最晚出現的。並可以從中看到種姓制度的特質、咒語發展史的線索、女性或賤民之證果不亞於男人或高等種姓,以及多聞的阿難何以不能抵擋邪咒等問題。

雖然以上經典內容記載有些許差異,但同樣的重點都是說明愛欲造成生死輪迴的原因。這個「愛」不只是雙方彼此的愛戀,也包括從「我」延伸出去的人事物。在「享受」戀愛的過程之後,也會有相關的責任與義務需要去面對,以及在生死輪迴中一定會遇到的-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乃至於五蘊熾盛苦等等生死流轉大苦!
《楞嚴經》云:「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又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如摩登伽女見到阿難的相好而生起愛慕之心,就是因為愚癡所起,此就是「眼根」攀緣:當我們以眼睛看到外境(觸),心中馬上就有感受(受),然後產生分別「我」喜歡的、「我」不喜歡的種種分別(愛),然後因為這樣的分別,再接著產生想獲得、想厭棄等等念頭與行為(取),產生了「有」--有生老病死、憂悲苦腦!

        因為無明愚癡而追逐種種塵境──眼追色、耳追聲、鼻追香、舌追味、身追觸、意追法,六根追逐攀緣六塵,起種種分別妄想,因無明而貪欲不止。不解一切外境都是緣起緣滅,因為欲望而產生了分別,因為分別妄想而產生取捨──這是我要的、我不要的,順境起歡喜、逆境生煩惱,其實也不過是在虛幻的境界上,用妄念去妄想而已!就像在作夢,夢中感覺是那麼的真實,醒來才知不過是一場夢!

        有句名言:「出馬腹,入驢胎,閻王殿上幾度回,始從玉帝殿前過,又到閻君鍋裏來。」輪迴是多麼辛苦,不要認為現在擁有的,就是永遠的,沒有任何一件事物、生命,是永恆不變的,為了短短數十年的欲望,再造諸無數輪迴之因,何苦呢?

《法華三昧懺》的「眼根懺悔」云:
「從無量世來 眼根因緣 貪著諸色 以著色故 貪愛諸塵 以愛塵故 受此人身 世世生處 惑著諸色 色壞我眼 為恩愛奴 故色使我 經歷三界 為此弊使 盲無所見 眼根不善 傷害我多」
六根是眾生造作生死業之根源,心念一動令六根造惡,故當從六根懺悔。《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佛陀/Buddha EP46 【善行不言遲 大愛度癡戀】


摩登伽女見到阿難的相好而生起愛慕之心

摩登伽女的母親以咒術使阿難恍恍惚惚,幾乎使阿難破戒



佛陀慈悲教示,愛欲為生死之因

具有宿世福德與慧根的摩登伽女,也皈依在佛陀座下,精進修持,得證解脫


[2] 收在《大正藏》第21冊,是一部論及「種姓制度之不合理」的佛典,其中,也敘述到占星術與天文學。
[3] 此一過程,大略與《鼻奈耶》所述相同。不過,經文將其母施法過程及咒語內容全部記載,這些描述則是《鼻奈耶》所未有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