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慈悲道場懺法》卷八 -- 奉爲父母禮佛第二十二、奉爲過去父母禮佛第二十三


奉爲父母禮佛第二十二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次復應須思念父母養育之恩,懷抱乳哺,[1]愛重情深,[2]寧自危身,安立其子。至年長大,訓以仁禮,[3]洗掌求師,願通經義,[4]時刻不忘,企及人流。[5]所當供給,不吝家寶,[6]念深慮結,有亦成病,[7]臥不安席,常憶其子。[8]天下恩重,世實無二![9]所以佛言:天下之恩,莫過父母。夫捨家人,未能得道,唯勤學業,爲善莫廢,[10]積德不止,必能感報劬勞之恩。[11]相與至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各自奉爲有識神以來至於今日,經生父母、歷刦親緣一切眷屬,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智聚佛 
南無調御佛 
南無如王佛 
南無華相佛 
南無羅睺羅佛 
南無大藥佛 
南無宿王佛 
南無藥王佛 
南無德手佛 
南無得叉迦佛 
南無流布王佛 
南無日光佛 
南無法藏佛 
南無妙意佛 
南無德主佛 
南無金剛衆佛 
南無慧頂佛 
南無善住佛 
南無意行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雷音佛 
南無通相佛 
南無安隱佛 
南無慧隆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父母親緣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於菩提,一切罪障皆得除滅,一切衆苦畢竟解脫。結習煩惱,永得清淨;長辭四趣,[12]自在往生,[13]親侍諸佛,[14]現前受記。[15]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不離行;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得佛十力,相好嚴身,同坐道場,成等正覺。


奉爲過去父母禮佛第二十三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其中若有父母,少便孤背,[16]難可再遇,[17]空想悠然,[18]既未得神通天眼,不知父母捨報神識,更生何道?[19]唯當競設福力,追而報恩,爲善不止,功成必致。[20]經言:爲亡人作福,如餉遠人。[21]若生人天,增益功德;[22]若處三途、或在八難,永離衆苦,生若值佛,受正法教,即得超悟。[23]七世父母,歷刦親緣,憂畏悉除,同得解脫,是爲智者至慈至孝,最上報恩。[24]相與今日,應當悲泣,追懷懊惱,嗚呼哽慟,五體投地,奉爲過去父母、歷刦親緣,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梵王佛 
南無牛王佛 
南無利陀目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實相佛 
南無莊嚴佛 
南無不沒音佛 
南無華德佛 
南無音德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莊嚴辭佛 
南無勇智佛 
南無華積佛 
南無華開佛 
南無力行佛 
南無德積佛 
南無上形色佛 
南無明曜佛 
南無月燈佛 
南無威德王佛 
南無菩提王佛 
南無無盡佛 
南無菩提眼佛 
南無身充滿佛 
南無慧國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救護拯接。願過去父母、歷刦眷屬,從今日去至於道場,一切罪緣皆得消殄,一切苦果永得除滅。煩惱結業,畢竟清淨。斷三障緣,除五怖畏,行菩薩道,廣化一切。八解洗心,四弘被物,面奉慈顔,諮承妙旨。不起本處,盡諸有漏,隨念逍遙,徧諸佛土,行願早成,速登正覺。







[1] 父母生下我們以後,抱在懷裡,給我們哺育餵奶、擦屎擦尿。
[2] 愛念我們,這個感情非常深厚,從襁褓中的嬰兒一直到能夠走路、牙牙學語,一直都在懷裡抱著這種深恩。
[3] 是教他,要仁要禮;中國的道德教育就是仁愛禮義之邦,我們的內心是仁義之心,表現出來是禮節,人與人之間關係非常有節度。
[4] 為他求一個好的老師,希望能夠教他經義,就是待人處事的道理,將來能夠自利利人。
[5] 企及是他長大成人了。一直不忘照顧他的子女。
[6] 不吝是不會吝嗇。還給他所有的需要、生活中學習中的這一切,家裡面所有的財富,都不會捨不得拿去。
[7] 這種深刻的哺育之恩德,能夠讓父母親生病。
[8] 即使身體不好躺在床上,還想著兒子。
[9] 所以看來天下的恩重,實在沒有比父母親再大。
[10] 我們出家人捨離了家人,還沒有修行成功得道,怎麼樣報父母恩呢?應該好好修行我們的道業,要努力行善,不要荒廢停止。
[11] 是道業。我們不斷努力的修道,一定能夠有能力來感動這個世界宇宙,反報父母的劬勞哺育之恩。也就是說,今天我們出家人離開父母親,必須要一直不斷的修行,才能夠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想到父母哺育的劬勞,所以我們就應該要為父母親懺悔增福。
[12] 長辭是永遠的離開。四趣是三途加上修羅道,因為人天是善法,所以三途加上修羅。
[13] 是生死輪迴能夠自在的選擇自己所要去的地方。這是莫大的善根福德,所以自在往生-想要去哪裡就能去哪裡。
[14] 我們常要親近善人,佛是善中最殊勝的善者,所以我們要侍從諸佛。
[15] 得到佛的證明,說我們可以修行成就。
[16] 孤背就是孤兒,背離了父母親。年紀小的時候就離開了父母親。
[17] 父母親過世了,當然就再也碰不到了。
[18] 想要見到父母親,那是渺不可得的。
[19] 父母親已經過世了,我們沒有神通天眼,所以不知道父母親死後,神識投生在哪一道?
[20] 是努力的為他們安置。是安置福報。為他們追福報恩。如果我們一直不斷的為他們追福的話,一定會有所成就。
[21] 寺院在清明中元的時候,都有為信眾做消災薦亡法會,很多居士就問:親人已經過世很久了,都已經投胎了,還需要再為他們消災祈福、超薦誦經禮懺嗎?如果他們已經投胎了,他可以得到這個功德嗎?相信這一個疑問,絕大部分的居士都會有,梁皇寶懺在這一段,就把這個問題講得很清楚。
 是供給。為我們的亡親故屬修福,就好像供給遠人;親人眷屬在遠方,你供給給他,他一樣可以拿得到。
[22] 如果我們的親人眷屬,生在人天道的話,他的人天道的功德就會增加,這就是功德增益。
[23] 假設是在地獄、餓鬼、畜生道,或是聽聞不到佛法的地方,他就能夠永遠離開三途果報,能夠值遇到佛、聽聞到正法就能夠了悟。
[24] 能夠為前世的父母親、還有累劫的親人眷屬,他們的痛苦憂慮恐怖都能夠除掉,得到解脫安樂,為亡親眷屬超薦,是聰明人最慈悲、最孝順、最超越、最高尚的報答父母恩德的行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