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遠離名利


 
 修行者須遠離名利,在修行之道上,一定要放下名利之心。

 曾有一位禪師,在遠眺江河上的無數商船後說:「我看到這條河只有兩條船;一艘載滿『名』,一艘載滿『利』。」生死之河就是如此啊

 弘一大師有一句很警醒人的偈語:「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說明若貪著愛樂名利,就像是用劍砍了頭一樣失去性命。
 綜觀古今中外歷史,多少人為了爭權奪勢、追名逐利,不擇手段,不怕因果,造了許多罪惡;乃至於在看不破、放不下的掙扎之中,形成生命中的重大挫折,對身心造成嚴重的傷害。殊不知名利富貴如過眼雲煙,終究是鏡花水月一場,但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又有幾人能看透呢?
 因為無明,我們認假為真,不斷的貪求身外之物,不斷的想壯大這個。有句古諺云: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從生、老、病、死,每個人所需要的空間都不大,那到底在貪什麼呢?密勒日巴大師說:塵世打滾只為衣食而已,永無止盡,放下它們吧!
 所有的欲望,都是內心空虛的投射。當能解瞭一切事物莫不是緣起和合,包括這個「我」,更是四大五蘊組成,一旦分開,何者是「我」?何物是「我所有」?可惜大部分的眾生都不瞭解,時時都在虛妄的心及境上分別不休,欺凌他人,造作自己生死之業,何日才有出離苦海的一天?
 名利是障道之根本, 而修行人若貪染名利,則損失善法功德的利益,乃至失去了法身慧命!有云「鎖」,名利束縛人,就像是韁繩和鎖鏈一樣,牢牢繫縛不得自在,修行是要證得解脫之道,怎麼還要把自己綑綁得更為痛苦不堪呢?
 「道心堅固」就是沒有名利之心。如何能沒有名利之心?如上所說,解了諸法緣起性空之理,自然不會貪著「假」名「假」利。所謂的「假」,就是諸法無自性,緣聚而假名「有」,緣散而假名「無」,但有無都是假名安立而已,一切都是因緣聚散,如此而已。因為能看清楚萬法的真相,就能體解一切莫不是緣起性空, 自然不生貪著之心,不追求名利,自然能道心堅固。無欲無所求的修道生活,是建立的出離心的基礎,也是發菩提心的首要。

 天台智者大師在《小止觀》有云:
若人能如是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是人則於世間最勝、最上、無與等者。
《釋論》偈中說:「閑坐林樹間,寂然滅諸惡,憺怕得一心,斯樂非天樂。人求世間利,名衣好床褥,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衲衣在空閑,動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 觀諸法實相;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1]

  有求名利之心,絕對無法安穩,因為欲望如深豁,永遠填不滿!若不出生死,則是在三界火宅中,因欲望之火的熊熊燃燒,苦痛不已!
 
 所謂的「了生脫死」,就是要發真正的出離心,對世俗的五欲不再貪染,因為為生死之苦本。有名利心就是有生死心,五欲境界一來時,若一與之相應,心念隨著境界起起伏伏,如何「了生脫死」?

佛門裡的「權力、名、利」,應以利益眾生為原則,不為自己求安樂富貴。道心不堅者,易被權力、名、利所迷,忘失靈山之寶,退失初心,反生俗心,攀緣世俗。 
 
 《緇門崇行錄》〈出家〉所示︰
人初出家,雖志有大小,莫不具一段好心。久之,又為因緣名利所染,遂復營官室,飾衣服,置田產,畜徒眾,多積金帛,勤作家務,與俗無異。……好心出家者,快須著眼看破,曾見深山中苦行僧,一出山來,被數十個信心男女歸依供養,遂埋沒一生。況其大者乎!古謂必須重離煩惱之家,再割塵勞之網,是出家以後之出家也。出前之家易,出後之家難,予為此曉夜惶悚。

宋.宏覺禪師戒徒眾云︰
   汝既出家,如囚免獄,少欲知足,莫貪世榮;忍飢忍渴,志存無為,得在佛法中,十生九死亦莫拋棄。

宋.慈受深禪師,小參示眾云︰
  忘名利,甘淡薄,世間心輕微,道念自然濃厚。……汝今種種受用,未飢而食,未寒而衣,未垢而浴,未睡而眠;道眼未明,心漏未盡,如何消得?

生死極苦,眾生極苦!好不容易能得此珍貴人身,又能聽聞正信佛法,為何不好好修行,貪著虛妄名聲及刀口之蜜呢?
願我等發心學佛修行的佛弟子,都能夠在一切時中善加觀照,掌握好心念,攝護六根門頭不貪染五欲假合之樂,斷世俗名利之心。廣欽老和尚開示:「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貪戀一枝草,就要再來輪回!」



心得分享
- 20140217-不起貪著眷屬心 



[1] CBETA, T46, no. 1915, p. 469a20(03)- b0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