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慈悲道場懺法》卷一 -- 懺悔第三(八)懺悔煩惱



第八條:貪、瞋、愚痴邪見三毒煩惱
 貪、瞋煩惱
等重復苦到,五體投地!又復無始以來至於今日,以貪瞋心,構起六識,隨逐六塵,起眾多罪。或於眾生邊起,或於非眾生邊起,或於無漏人起,或於無漏法起,如是貪瞋,[1]所起罪惡,今日懺悔,願乞除滅!

 愚痴邪見煩惱
又愚癡心,[2]起顛倒行,信於邪師,受於邪說,著斷著常,著我著見,隨癡所行,起無量罪。如是因緣,障菩提心,障菩提願,障菩提行,今日懺悔,願乞除滅![3]

第九條:所有的煩惱
等重復至誠,五體投地!又復無始以來至於今日,身三惡業,口四惡業,意三惡業,從無始無明住地煩惱、[4]恆沙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5]四住地煩惱,三毒、四取、五蓋、[6]六愛、[7]七漏、[8]八垢、九結、[9]十使,[10]如是一切煩惱等障,無量無邊,障菩提心,障菩提願,障菩提行,今日懺悔,願乞除滅!

筆記整理
表格 12 煩惱總表
根本煩惱
三種煩惱
見思煩惱
四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
就是我執,或叫身執
見惑
聲聞乘斷四住見思煩惱
欲愛住地
三界貪瞋等煩惱
思惑
色愛住地
有愛住地
塵沙煩惱
恆沙上煩惱
菩薩是斷恆沙煩惱
無明煩惱
無始無明住地煩惱
成佛斷無明住地煩惱
止觀
止上煩惱
觀上煩惱
日常面對的煩惱
增數[11]
三毒
貪瞋痴煩惱
四取
欲取:欲界所起的貪愛
見取:一種邪心的執取
戒禁取:以不是修行的方法當做修行方法,非道為道,非因為因
我語取:我執
五蓋
貪、瞋、掉悔、疑、睡眠
六愛
對六根的貪著
七漏
見漏、修漏、根漏、惡漏、親近漏、受漏、念漏
八垢
八種妄想煩惱
九結
愛、恚、慢、無明、見、取、疑、慳、嫉
十使
見惑
身、邊、邪、見、戒
思惑
貪、瞋、痴、慢、疑














[1] 貪、瞋二個煩惱的特性:是從來,來。是樂受,因為有樂受,所以就貪愛;因為愛,所以就貪。樂受從六根來,來,從根塵識從這個識來。因為六根對六境產生一種好的感覺,貪求六根六塵來的受。六根六塵從身體來,身體從身見來,身見從我執來的,我執從無明來,所以煩惱不容易斷。
瞋從貪來的──喜歡的若得不到、被阻擋,就開始瞋了。不管是人也好、物也好,就會起瞋恨心。因此瞋就從貪起,所以貪瞋是一體。貪從愛,愛從受,受從六根,六根從我們的身,身從我見,我見從無明。
[2] 是無知,因為不知道貪瞋是行為的過失,所以就放縱貪瞋,這就是愚痴。不知道貪瞋是從受來的,所以拚命想要得到樂受、去追逐那些五欲的好境界;因為不知道樂受是從六根來,所以就放縱六根;因為不知六根是由身來,你就愛著你的身。
貪瞋是從愚痴來的,最重最重的愚痴就是無明,如果破除掉無明就是覺。所以愚痴的背面就叫覺,愚痴的反面就叫菩提。
[3] 因為愚痴,所以就不明是非對錯,就有了邪見。所以從愚痴起顛倒、起邪見,愚痴、邪見跟邪師、惡知識有關係,會障礙我們成佛的路(障菩提心、障菩提願、障菩提行),所以希望懺悔除滅。
[4] 無明住地煩惱」:這是一般所謂五住煩惱,即五種住地之惑,又作五住地煩惱,出於勝鬘經。此五種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又能生煩惱,故稱住地。大乘義章卷五本釋之:
(
) 見一處住地,即身見等三界之見惑,入見道時,併斷於一處。
(
) 欲愛住地,即欲界煩惱中,除見、無明,而著於外之五欲(色、聲、香、味、觸)之煩惱。
(
) 色愛住地,即色界之煩惱中,除見、無明,捨外之五欲而著於一己色身之煩惱。
(
) 有愛住地,即無色界之煩惱中,除見、無明,捨離色貪而愛著己身之煩惱。
(
) 無明住地,即三界一切之無明。無明為癡闇之心,其體無慧明,是為一切煩惱之根本。
[5] 止上煩惱跟觀上煩惱,就是止觀,是所有修行的統稱,斷煩惱的時候都要修止觀,所以障礙止及障礙觀的煩惱都要斷除。
[6] 貪、瞋、掉悔、疑、睡眠,蓋就是遮蔽,遮蔽我們的禪定,在修禪定的時候,就會面臨到這個五蓋。
[7] 六愛是對六根的貪著。金剛經云: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離開六愛,著就是愛。
大毗婆沙論四十九卷十六頁云:有六愛身。謂眼觸所生愛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愛身。如是愛身,應說一種。
集異門論十五卷三頁云:六愛身者:云何為六?答:一、眼觸所生愛身。二、耳觸所生愛身。三、鼻觸所生愛身。四、舌觸所生愛身。五、身觸所生愛身。六、意觸所生愛身。云何眼觸所生愛身?答:眼及諸色為緣,生眼識。三和合故觸。觸為緣故受。受為緣故愛。此中眼為增上,色為所緣;於眼所識色,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樂;是名眼觸所生愛身。耳鼻舌身意觸所生愛身,隨所應,當廣說。
[8] 謂七種有漏煩惱,即見漏、修漏、根漏、惡漏、親近漏、受漏、念漏等。漏者,漏泄之義;即煩惱之異稱,謂一切煩惱之流注漏泄。
(
)見漏,即見道所斷之諸種邪見。
(
)修漏,修道所斷之貪、瞋、癡等諸煩惱。以上二者係就漏之體所立,分別為見、修二道所斷。
(
)根漏,依眼、耳、鼻、舌等根所生之煩惱。此係就諸根能生煩惱之外緣而立。
(
)惡漏,依一切惡象、惡王、惡知識、惡國等之惡事、惡法所生之煩惱。
(
)親近漏,依親近衣服、飲食、醫藥、房舍四事所生之煩惱。與惡漏同為漏產生之內緣,前者為違緣,後者為順緣。
(
)受漏,受乃苦、樂、捨三受,能生貪、瞋、癡等煩惱。
(
)念漏,念乃邪念。與受漏同為漏之因,與前三緣和合而生諸煩惱。
[9] 愛、恚、慢、無明、見、取、疑、慳、嫉,為繫縛生死輪迴的九種煩惱。
[10] 十使是把貪、瞋、痴、慢、疑(思惑)及身、邊、邪、見、戒(見惑)各五類統合起來,叫十使。使有驅使的意思,驅使到生死輪迴的深淵裡去。
[11] 每一個名相都用數目字把它連綴起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