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化眾須出於自內證的力量




 深感 智者大師的德行,相信是由他的實踐功夫而來。在當時戰亂不已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他歷經陳朝到隋朝,讓三代的君王都對他禮敬有加,連後來擔任隋煬帝的楊廣,都拜他為師,對他心服口服。但 智者大師淡泊名利,隨緣度眾,在受到朝野大眾傾心擁戴時,仍入山苦修十餘年!

 很希望能研究探討 智者大師如何讓當代的君王佩服的五體投地,以及如何對待引導信眾,還有如何面對權貴?相信這一切都是來自於他修持的德行,方有智慧與福德,攝受與影響眾生。真正的影響力,來自於自內證的力量,以及長期培修的福德因緣,方能利益眾生。

隋煬帝於天台山顗禪師所受菩薩戒文
弟子基承,積善生長皇家,庭訓早趨,貽教夙漸,福履攸臻,妙機頓悟。恥崎嶇於小徑,希優遊於大乘,笑息止於化城,誓舟航於彼岸,開士萬行,戒善為先,菩薩十受,專持最上。喻立宮室,先必基趾,徒架虛空,終不能成。孔老釋門,咸資鎔鑄,不有軌儀,孰將安仰。
誠復能仁,奉為和上,文殊冥作闍梨,而必藉人師,顯傳聖授,自近之遠,感而遂通。波崙罄髓於無竭,善財亡身於法界。經有明文,非徒臆說,深信佛語,幸遵時導。禪師佛法龍象,戒珠圓淨,定水清澄,因靜發慧,安無礙辯,先物後己,謙挹成風,名稱遠聞,眾所知識。
弟子所以虔誠遙注,命楫遠迎,每慮緣差,值諸留難,亦既至止,心路豁然,及披雲霧,即銷煩惱。以 年 月 日,於揚州金誠,設千僧會,敬受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歸宗奉極,作大莊嚴。同如來慈普,諸佛愛等,視四生猶如一子(云云)。
既受戒己,便舉法名,詺帝為總持菩薩也。
帝頂受已,白曰:大師禪慧內融,導之以法澤,可奉名為智者。斯同梁高,舉約法師之徽號矣![1]



[1] 廣弘明集誡功篇序第二十七卷,CBETA, T52, no. 2103, p. 305c7-c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