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出家的條件


 這一陣子仍舊有幾位菩薩來詢問關於「出家」的問題,每個人的問題點都不同,因此印隆也依個人的因緣,給予一些建議,以及分享印隆在blog上所整理的「出家」資料。

 而能否出家,真的是要有因緣,而因緣來自於自己的願力(不論是前世或今生)。也發現能出家、以及出家後能精進道心不懈,也是有一些共同的特色,相信這些也都是因為願力所成就的因緣。但切勿心急,正確發心為要!如《沙彌律儀》中所說:「要以好心出家」,這個「好心」就是正確的發心-出離心、菩提心、大悲心!聖嚴師父說過:「因緣需要用心把握,假使因緣尚未成熟,不妨再等等吧!等待加上努力,才能在因緣成熟時好好把握。」



 聖嚴師父有二則關於出家的開示,引用於下,與大家分享。

出家的時機(聖嚴法師-大法鼓 0354)

有的人小的時候,常常到寺院走動,久而久之,就萌生起出家的念頭;但是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以及家庭的牽絆,往往會猶豫不決,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因緣情況最適合出家呢?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出家具備何種條件才圓滿(聖嚴法師-大法鼓 0626)

雖然說一人出家九族升天,但是如果沒有徵得父母的同意,而逕行出家,使得父母感到痛心­不諒解,甚至誤解佛教的真義的話,那麼在這樣的情形下出家,還算不算是一種功德,還­能夠修行度人嗎?那麼出家究竟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算圓滿呢?讓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永不退轉之路

 在此也簡單分享一下印隆的出家因緣。印隆是自小就想過修道生活的人,雖然小時候活潑調皮,但是個性上算是喜歡安靜、愛看書、不愛遊玩、不愛看電視、不聽音樂、不看電影,也不談情說愛,基本上這樣的性格還滿適合修道的。自15歲皈依為三寶弟子後,就計畫於大專畢業後就出家;也真的於畢業後,趁母親出國時偷跑去當時親近的寺院想要出家。當年還真的是讓相依為命的母親不捨(後來才知道母親是怕我年紀太輕未想清楚),學校老師、親友等都來關懷勸說,但我還是如如不動,堅持要出家。但我在那個寺院住了七個多月後,還是回去了,或許因緣不具足,沒有善知識可以解決我修道上的問題。

 印隆很早就親近天台 慧嶽長老,也在大專時就參與 懺公師父的齋戒學會。因此在我「回家」後,得知齋戒學會有一批學長要出家,男眾要去蓮因寺,女眾去義徳寺,當時的印隆也有點心動,就去請示 慧嶽長老。長老說:「你的出家因緣還未成熟,不過可以去念佛光山叢林學院,體驗與學習。」印隆聽了 慧嶽長老的話,就打電話去查詢。當時已經九月,佛學院早已開學,不過因為 長老的推薦,校方還是讓我參與了筆試與口試,也順利通過了,也立即回台北攜帶簡單的行李入學。還記得當時是半夜叫計程車帶我去搭乘夜班的國光號到高雄,那輛計程車的車上居然都貼滿蓮花貼紙,車上也掛了許多蓮花吊飾,也有供奉小佛像與香爐,非常特別!司機一路送我至車站,那種寧靜平安的感覺至今難以忘懷,彷彿是佛菩薩派人來送我去上學的。

 在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期間,母親及嬸嬸也有來探望過幾次,他們感受到當時印隆的變化與成長,就安心讓印隆在這裡學習,甚至於也參與山上的禪修與戒會、法會等活動,因此當時印隆曾考慮在佛光山出家,母親也是支持。但是在我提出「乞求剃度申請」後,突然精神變得有點不正常,無法控制情緒,就取消剃度申請了。說也奇怪,當申請書拿回來後,精神就恢復正常。

 佛學院畢業後,又去念了天台研究所,也是一心想要出家。可是 長老跟我說:「你的出家因緣未到,約是三十歲左右,先回去工作,好好奉養母親。」當時很失落,可是有一天,聽到阿姨跟母親在談論家中經濟狀況,才驚覺母親生活上的壓力,因此就開始出去工作,承擔起養家的責任。

 工作的那幾年很順利,職位及薪水是以跳躍式的高升,在二十七歲那年就買了房子。不過我並沒有忘記想要出家修持的念頭,仍舊會做功課,有空時也會去佛光山及農禪寺做義工,甚至打地鐘念佛。而在過了三十歲生日後,母親在年底時檢查出得了肺癌末期,幾個月後就往生了。我把房子及可賣的東西都賣掉,償還醫療費用,其他的東西都捐出。一切都很順利的進行,在二星期內都完成了。而在處理完母親所有的後事,居然一毛都不剩,我身無分文進入空門,一切從新開始。

 雖然從想要出家到真正出家,等了十幾年,但我感恩有這段時間的歷練,並且能照顧與陪伴母親圓滿人生的旅程,無有遺憾。此生我已無親眷的罣礙,能全心於三寶門中奉獻,也清楚明白自己的目標。

 慧嶽長老在印隆受戒後,叮囑印隆要終身以戒為師,做一個「高僧尼」,千萬不可貪染名利。此諄諄教誨,印隆一直奉行與銘記在心。

 在《摩訶止觀》中,天台智者大師有開示云:「讓哉!隱哉!去哉!」智者大師是陳隋兩代的高僧,上得王室百官的皈仰,下受百姓的敬愛,但  智者大師認為「利養如賊,壞功德本......並喻棄名利,養道於山林之間」,因此隱入天台山精進修持。在《小止觀》也有云:「人求世間利,名衣好床褥,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衲衣在空閑,動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觀諸法實相;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名利是障道之根本,智者大師不為名聞利養所動,為法忘驅,讓印隆深受感動不已!印隆希望自己不違本誓,不負師長與十方檀越的期許與護持,做一個能真正利益眾生的出家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