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一心敬禮 普賢菩薩摩訶薩




 今日是殊勝的 普賢菩薩聖誕。而在每日的總迴向文,印隆都會有一句:「祈願一切眾生都能修持普賢行懺悔法門!懺悔即清淨,懺悔得安樂,永不造作生死惡業,離苦得樂!」

 在每一部懺法儀軌,都會有一位佛或菩薩作為攝眾之懺法主;除了依特定之經典所制的懺儀,就會依該經的佛、菩薩為主。普賢菩薩與懺悔法門一直有深厚的因緣印順導師有云:「普賢與『懺悔法門』,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普賢與懺悔、降伏鬼神有關。」[1]而在《法華三昧懺》中,[2]智者大師說明由於普賢菩薩是法華懺悔主,因此行者當自作心,對普賢菩薩胡跪,說罪懺悔以及發願等,其餘諸佛菩薩悉作證明。

 而於佛門中著名的「普賢十大願」,更是與《法華三昧懺》有密切的關係,相關列表如下所示。普賢十大願
普賢十大願
正修行方法
一者禮敬諸佛
第六明禮佛方法
二者稱讚如來
第五明讚歎三寶方法
三者廣修供養
第三明行者修三業供養法
四者懺悔業障
第七明懺悔六根方法
五者隨喜功德
第七明隨喜方法
六者請轉法輪
第七明勸請方法
七者請佛住世
第七明勸請方法
八者常隨佛學
第七明發願方法
九者恒順眾生
第七明隨喜方法


 
















智者大師認為心具足諸法,有清淨(法性)及妄念(無明)兩面,因此了知心具足諸法。即是對心作觀行,藉由懺悔而能破一切的生死顛倒,得到真正的清淨。就如《心經》所云:「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簡稱為《普賢觀經》,主要在闡明《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之意義。如《普賢觀經》云:「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重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3]章安大師於《觀心論疏》並有說明普賢觀云:專誦大乘,不入三昧,日夜六時,懺六根罪。[4]本經中的六根懺悔內容,為 智者大師所特別重視者;因為若能將招感善惡因緣的染汙六根轉化成清淨六根,則能充滿種種功德,開顯無漏智慧。
 若能以實踐觀心法門而了知罪福等一切法是空寂,則是真懺悔,如《法華三昧懺》中云:
一切妄想顛倒所作罪福諸法,皆從心起。離心之外,則無罪福及一切法。若觀心無心,則罪福無主。知罪福性空,則一切諸法皆空。如是觀時,能破一切生死顛倒三毒妄想極重惡業,亦無所破,身心清淨。念念之中,照了諸法,不受不著,細微陰界。以是因緣,得與三昧相應。[5]
 觀照一念心即具足諸法,覺了此心即是法性,為因緣所生,悟即空即假即中之理。一切法皆從心起,心若一念無明妄執,便生起煩惱;心若能清淨自在,便能與三昧相應,知罪福性空,破一切生死顛倒三毒妄想煩惱惡業。



[1] 釋印順(1992)。《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 1144-1145
[2] 《法華三昧懺儀》,CBETAT46no. 1941p. 952a23
[3]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CBETAT9no. 277p. 393b
[4] 《觀心論疏》卷三,CBETAT46no. 1921p. 603a10-a20
[5] 《法華三昧懺儀》CBETACBETAT46no. 1941p. 954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