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台灣淨土思想發展的的契機(惠空法師)

 

【台灣佛教淨土現況】

 

 

            台灣淨土思想發展的的契機

惠空法師 - 慈光禪學研究所

引用自《佛藏第14期》出版日期1999年8月:http://www.fozang.org.tw/mag_article.php?id=148

  台灣佛教早期的脈流,在日據之前是屬於福州鼓山之系,而鼓山其實是禪宗的門庭,所以早期台灣的道場大部份是以禪寺命名。到了日據時代的五十年間,日本佛教成為台灣佛教的主流,也有了齋教的產生。台灣光復後,大陸佛教走進了台灣,發展出幾個思想現象,主要是人間佛教的思想、印順導師的思想、念佛往生的思想,這三個思想成為台灣佛教的主流,代表台灣光復後五十年來的重要思想脈絡。今日我們且就「台灣淨土念佛思想」在台灣發展的契機和因緣,分成兩個部分來探討。
一、無形-現世眾生業感力量(天時)

  二次大戰後,世界各地佛教正處低迷時期,如北傳的中國大陸、北韓、越南佛教受到政治力量摧殘;藏傳佛教剛開始向印度、西方發展中;南洋上座部佛教亦受累於早期帝國主義及社會發展牽累而正在恢復,在世界佛教發展之潮流而言,台灣佛教欣欣向榮,可說一支獨秀。就台灣政治安定、經濟蓬飛、教育普及提高、資訊文化發展、日本佛教撤離成真空等狀態下,在在都對傳統佛教發展提供了優沃的土地。然而,仔細觀察台灣佛教之發展,不難看出在台灣佛教發展過程中,亦有其不得不走上淨土易簡、人間化之路。

  早期大陸來台大德,如白聖、道安、靈源、道源、廣欽、東初、印順等,實不乏深有道德者,然因大多隻身來台,在身無立足之地、口無隔日之糧的情形下,乃紛紛為闢建道場而辛勞奔走,相對地,涵養修持之事則減少或擱置,在禪修之倡導上,一則無師,二則無群眾基礎,因此傳統深入久大之禪宗叢林則不易成就,亦無法推動禪宗之道風。

  再從佛法的立場來看,此時可謂是處於末法時代的因緣,因為物質發達,人們對外在物質的需求量非常熾然;生活安適,相對的對於生命苦難的感受則輕薄,對於內在生命之超越要求亦相對減少。這與中國一千多年來農業社會之物質缺乏相比,差異是很大的。所以在物質發達而眾生心性弱劣之下,造成一種強而有力的末法思想。台灣僧俗普偏在彌漫在佛經中所說的末法時期思維當中,這種末法思想讓佛弟子在修行時,慢慢對廣大菩薩行或開悟的想法退怯,也削弱了大丈夫魄力承擔的力量;再加上無人大力提倡禪宗及其他法門,淨土宗在人心怯弱狀態下,確然有了發展的空間。

  因此,一者無高明禪師致力弘傳;二者「末法時期眾生不適禪宗開悟」的思想彌漫;三者物質發達,人心對於生死苦、出離心的微弱,及人們心性的脆弱、暗鈍,使淨土教在這個時代裡,因為眾生心性層面上的變化(亦可說是中國人所謂的天時),成為淨土教發展的一個契機。

二、有形-淨土教主動宏揚的因緣(地利人和)

  淨土佛教在社會中,為了弘揚教義,近年來不斷地積極推動各種有形的活動,其所展現的種種助力,且將其分成幾點來說明:

 (一)善知識大德的提倡:

  所謂「法在人弘」,廣大的僧眾及群眾,對於法門的切入及抉取,其實都是無知無識的,端賴一些有德行、為人敬重的長老們的提倡;由於他們的提倡,大眾才知道法門的尊貴和修行的切入點。所以一個法門是否有好的善知識倡導,是這個法門能否發揚的重要的關鍵點。淨土教在台灣五十年來的發展,前後出現了幾位長老大德的努力發揚和倡導。以下先就時間上劃分為早期和後期,再各別依地域之北、中、南來說明:

  1.早期以廣欽老和尚、李炳南居士和煮雲法師作為代表,當然這當中也有證蓮、道源法師及多位法師的推動,但畢竟以他們三位最具代表性。

  廣欽老和尚以禪宗「伏虎、水果師」神異僧人的形象來弘揚淨土,其在北部形成了令人相當尊崇的地位。廣欽老和尚不談理論,僅教人切實做人、老實念佛,這種務實的風格與其苦行修證的形象,結合成一種景仰風從的風尚。

  李炳南居士以一位在家儒學的長者身份在中部推動。李老居士以儒家之仁義忠孝為基礎,在中部純樸的城市中感動許多基層民眾,且在有組織化的推動及大專佛學社知識份子的號召下,在中部形成非常有組織的弘化團體。李老居士雖長時間講華嚴經,但吾人毋寧視其為儒淨佛教之倡導者。

  煮雲法師則以一位苦行僧的形象,到處帶人打佛七,以佛七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人,也樹立了打佛七的淨土修行模式;這是淨土教在弘揚方面的一種非常有利的弘揚模式。  

  2.後期北部則以智諭法師、淨空法師,中部以廣化法師、懺雲法師、妙蓮長老,南部以菩妙長老為代表性。

  智諭法師以大專生為主要接引對象而在一方弘化,雖然有「教弘天台、行歸淨土」的口號,且在華嚴及律學上亦有推動,但毋寧可看成是淨土之推動倡導者。
淨空法師以宣講淨土經典為主,對於淨土思想之弘傳,花了許多心力於上,尤其以錄音帶的方式弘法,更使其法音廣流。

  廣化法師長期從事比丘僧教育時,同時長期以講律、弘律、持律、寫律之一代律師形象宣揚淨土,提出「持戒念佛」之口號。

  懺雲法師也是以大專青年為接引對象而弘揚淨土的思想。

  妙蓮長老以精進修持,切願往生的精神而感召大眾。

  菩妙長老則是以一位老實修行的長者身分來弘揚淨土。

  在前後將近十位法師的引導之下,從南到北,從早期到現在,可以說一直有人在普遍的弘揚淨土,淨土法門之所以受到了廣大群眾熱烈的響應,最重要的原因即是這幾位長老大德數十年來大力提倡弘揚的結果。

 (二)妥善的方式:

  一個法門、思想的弘揚,須有具體妥善的模式,才能讓人願意接受,而淨土在弘揚的過程中,即有很多具體和不具體的方式,善巧的讓很多人直接在宗教儀式中得到對淨土思想修行的信念,這些方式包括:

  (1).佛七:《彌陀經》提到,「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佛七是從禪七的模式脫胎而來。一般而言,信眾對於能夠精進修行非常嚮往,所以透過廣大信眾對於佛七七天的修行,能夠增進對於淨土的好樂與禪修的喜悅,漸漸對淨土教產生了無比的信心,這是佛七所帶來的一個很好的效果。佛七同時有一個好處,就是雖然它是一個比較精進式的修行方法,可是與禪七比較起來,它在內心運作方式上即顯得簡單──從信眾自己口中的唱誦和大眾唱誦和合齊一,自然就維持一種攝眾的力量,這種方式適合知識份子,乃至村夫村婦、士農工商,甚至由幼童至老人都能夠接受,是一種非常好的模式。

  (2).定期念佛會:因為佛七時間較長,一般信眾不可能常常參加,可能一年只能參加一、兩次而已,因此每個禮拜的共修,能使大家數數接受淨土的熏習;同時在時間上調配容易,只須花一個晚上或一個下午的時間;加上念佛簡單,產生了接引的力量,使得大家在街坊鄰居之中都能夠帶動念佛的活動;又因為定期的舉行,使大家對於這種方法產生一種相契、長期熏陶的皈依作用,而願意長期投入其中,因此接引了廣大信眾能夠參與念佛修持的法門──這是定期念佛會所帶來的優點。

  (3).助念:一般人對於死亡都比較忌諱,也非常哀痛,但藉由臨終助念的方法,在法師和居士們帶領助念之後,家屬對於親人死亡和哀痛較能減輕;加上經過助念後,看到親人極為安寧的離開,以及從亡者往生的一些瑞象中,即對助念產生無比的信心。助念的方式簡單,與一般誦經的方式不同,而所收到的功效又很大,所以透過助念使亡者脫離痛苦、往生極樂,而與淨土思想結合,使得淨土方法在臨終關懷上,產生了極大的作用。所以臨終關懷的推動使得淨土有了一個更有力的弘法方式。

  (4).早晚課誦:課誦本在以前有不同的版本,之後由於李炳南居士提倡從靈嚴山所帶出來的課誦本,使此靈嚴山課誦本幾乎成為台灣唯一的課誦方式。因為靈嚴山是念佛道場,李炳南居士本身也提倡淨土,因此課誦本中,早晚課的內容都有一段念佛、繞佛及讚佛偈;晚課也誦《阿彌陀經》,隨時都讓大家接觸念佛方法,使《彌陀經》的思想深植在信眾的心中。所以大家對於念佛法門不但不具排斥性,台灣的僧眾對於念佛法門,反而有一種親切感,因此台灣佛教不知不覺地整體就接受這種念佛思想,這就是早晚二課所帶來的影響。

  (5).經懺佛事:在佛門中有所謂的拜千佛、拜懺等佛事,在台灣很多的懺儀中如三昧水懺、大悲懺、梁皇寶懺等,往往都是為信眾消災祈福,超度亡親等而施設,而這些懺儀中就夾雜很多拜佛、念佛的思想,將念佛的思想轉化成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種轉化是比較容易的,所以大家在懺儀當中不知不覺就接受了禮佛懺悔,乃至念佛往生的思想,這樣的轉化也就助揚了淨土教的發展。

  以上是五種便利的弘揚模式。運用形式化之佛教儀軌,使得淨土教之理論易於進入、易於修持,這可以說是淨土教在發展中之一利器.

 (三)淨土的思想

  淨土宗在台灣弘揚的歷史發展中,雖前後北、中、南都有令人敬重的長者大德孜孜勤勤的努力弘揚,但在經典依據上則同以淨土三經為主。雖說是淨土三經,但三經中確然有等差之不同,大體而言,仍是以小本彌陀經為主,而其中最主要的注解即是藕益大師的《彌陀要解》。至於《佛說無量壽經》亦只有淨空法師一人宣講為多,而《佛說觀無量壽經》就少有人宣講了。而在具體實踐上,也都同以持名念佛,乃至信願行來推動。所以從淨土三經歸攝到到小本的彌陀經要解,從信願行歸攝到一句彌陀,其中思想雖亦承繼藕益及憨山等大德之思想,但主要仍以民國印光大師之思想為主。這是整個台灣佛教淨土宗思想的核心理念。除此之外,幾個同時與淨土教在台灣佛教弘揚的思想,包括戒律、天台思想或儒家思想、人間佛教思想等,也對淨土思想的弘揚有所助益,如懺雲法師、廣化法師都是以戒律宗師的身分來弘揚淨土;李炳南居士以儒家的立場來弘揚淨土;智諭法師是以對天台的研究弘揚淨土;乃至很多的法師以推動人間佛教來弘揚淨土。

  但綜觀看來,就思想上來說,台灣這五十年淨土思想的發展比較單純,而且它是專修,一意以持名念佛往生極樂淨土為單純的思想,並不像古代宗師大力的發揮禪淨融合或對淨土經典深入探討。所以它並沒有在淨土思想上作很大的發揮,而是重在努力的實踐,即是信願行淨土的實踐,要求信眾、僧眾努力在持戒的立場,正行──持名,深化往生的目標,這是台灣淨土教思想上的特質。

 (四)居士佛教與人間佛教的推波助瀾

  傳統佛教是屬於僧眾的佛教,居士只是居於信仰的層面,佛教主體落實在僧眾叢林中,佛教的發展也依附在於叢林道場的興隆與否。可是現在台灣的佛教雖仍是以寺院僧團、僧眾為主導,可是相當大的部份卻是信眾護持的力量而成就的。再者,許多的僧眾亦是因為在家學佛而後方才出家,其出家後之修持方向,亦往往決定於在家學佛時之因緣,所以信眾學佛的取向,成為帶動台灣佛教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家居士由於有家庭、事業種種社會的牽絆,對於開悟了脫生死──走禪觀、深觀這種修行方法的信心不夠,也無法長時間深入修持、更沒有適度的環境和高明師長的引導。在這種狀況下,居士們就以淨土便於安心、容易實踐的立場,選擇淨土這一條修行之路。加上人間佛教入世精神的高揚,如星雲法師、證嚴法師的弘揚推動,深刻地加深了居士佛教的入世的精神;愈加深這種入世精神,就愈加深了居士對於社會世俗責任,而此對於今生想要修禪解脫的動能,便是愈大的包袱。所以人間佛教的力量可以說是對居士佛教的一種推波助瀾,而居士佛教也是對台灣淨土的推波助瀾。所以,居士佛教與人間佛教是從一個更廣泛的生命本質上,自然地把淨土教歸向於一種必然崇仰性的層面。

  因此,我們從無形的眾生業感層面,以及台灣佛教五十年來有形層面各種因緣聚會下,看到淨土教發展的一個特殊現況,也了解到台灣淨土教的存在,有其不可忽視及必然的趨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