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小蘇打洗塑膠杯水垢

 

再與大家分享使用小蘇打粉的心得--清洗洗塑膠杯水垢。

這是印隆的漱口杯,是97年去法鼓佛教學院念書時,在金山的五金雜貨店買的。但用久後,發現會沉積水垢,黑黑白白的很不雅觀。


之前也會用洗碗精清洗,但覺得都還好,常常一下子又髒了。


這次來試試看小蘇打粉~先在菜瓜布上倒一些小蘇打粉。


輕輕刷洗後,發現雖然沒有什麼泡泡,但一下子就洗乾淨了呢!


很乾淨吧!

 

 

2012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


  時間過得好快,2012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今天是三月底了!時光真的是一分一秒的流逝,普賢警眾偈的教示,我們一定要時時警惕在心:「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世間的學習都需要一點一滴的累積,修行更是,沒有一蹴即成的!老老實實的下功夫,絕對功不唐捐。廣大的福德智慧資糧,是點點滴滴所成就的。

感恩 融一師父北上關懷

  好久沒有見到 融一師父了!因為前一陣子他們去星馬弘法四十天剛回來,於今日有事北上,就一起安排來淡水關懷印隆。  

  融一師父送給印隆一片無量光佛寺出版的佛號CD,是由融一法師與其弟子們所錄製,晚間恭聽了一遍,真的十分攝受!CD共有四弘誓願、六字佛號、地鐘及迴向,在前面的四弘誓願還有中間的幾段佛號,Windows的音波都有出現蓮花及花朵型的音波像,很是莊嚴殊勝!目前不知道CD會如何結緣,印隆知道後會再布達。

開始準備講第六部《金剛經》


  在之前準備要講第四部前,在一個特別的因緣下,居然發現了倓虛大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裡面的內容就是印隆想要用來講經的方式,真是非常感恩!(開始講第四部《金剛經》的心得)而目前也完成了第四及第五部的《金剛經》分享,並也把倓虛大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的內容重新整理過,需要的同參可以留言索取檔案。

  上午才在跟格友說,希望有因緣能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內的名相作一整理解說,讓大家更可以了解。傍晚在思考第六部講經要依據的版本時,又發現了此部:倓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親聞記》 。感覺這一部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的進階版,可是若以倓虛大師的講經時間來說,這一部早了近十年!但內容更為深入,可能是針對當時聽經的不同根性所作的差別。因此決定接下來就以此為版本,此次印隆也會將名相等做更完整的解釋。

《法華三昧懺儀》第一版整理完成



   今天終於把《法華三昧懺儀》整理好了!其實在之前于研究所時,已做好初稿(完成畢業行門呈現  ),但是到今天才把第一版整理完成。這一份的內容,是採《大正藏》中,智者大師所親撰的版本,也包括了完整的前行、誦經法及止觀、證相等內容,並加上湛然大師之《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之觀想文。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完成第五次《金剛經》分享

  這次隔了好久,今天終於完成了第五次的《金剛經》分享。印隆非常慚愧,自去年十一月開始進入水陸法會的忙碌期後,對於《金剛經》的講說分享就呈現斷斷續續的狀況,很對不起與眾生的承諾(講《金剛經》給鬼道的眾生聽 )。因此在這個月初,就開始認真準備,並於晚課時講經。

願十方一切檀越信施都能福慧增長,道業增上,善願成就

  今天下午,如君菩薩過來淡水幫忙印隆倒垃圾,非常感恩她的幫忙,因為印隆行動不便,她很慈悲每隔一段時間就過來幫印隆處理一下。

  在閒談中,她突然提到:「法師,你的相機也太舊了吧!該換一台了~」印隆就回答她,此相機還可以拍呀!雖然畫素不高,但一路以來也是這樣拍過來。只要還能拍,就是好相機。

  要珍惜檀越的護持啊!絕不可因為自己的「想要」去貪求。

妙用小蘇打-洗衣服

  昨天將小蘇打粉裝罐,要開始試驗了~其實不論是網路上、或是推薦書籍中,都有許多人分享小蘇打粉(+檸檬酸、+醋)的妙用。以前印隆到法鼓山三義環保DIY中心打禪七時,也見識到小蘇打粉的妙用。不過我想這是人的習性所然,還是一直習慣用原本的方式,真是慚愧~而自從上次寫了這篇:自然環保不要毒 後,下定決心要陸續開始研究與使用小蘇打粉,並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省錢、健康又環保!

  小蘇打粉有二種,工業用(藥局或五金行、化工行有賣)及食品級(超市或南北雜糧店),而這兩種在網路上也都可以買到。若是要清潔打掃用,可以買工業用的,很便宜;若是跟食用、人體接觸有關的,可以買食品級的,比工業用貴一點點。而不論是工業用或食品用,都很便宜,而且天然唷!

  昨天洗衣時,減少洗衣粉的用量,加上了一些小蘇打粉,發現洗好的衣服,比平常柔軟呢!原來小蘇打粉具有「軟水」的作用,可以產生像柔軟精一樣的功能,還可除汙除垢,以及把殘留洗劑去除,真是一舉多得啊!

 

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倓虛大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整理與筆記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整理與筆記一)序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二)序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三)第1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四)第2-3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五)第3-5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六)第6-7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七)第7-9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八)第10-12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九)第13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第14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一)第15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二)第16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三)第17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四)第18-24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五)第25-27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六)第28-29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七)第30-31分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八)第32分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八)第32分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第三十二分,為流通分,示流通此經觀念之益,較量通經之功德。若人持用無量阿僧祇數世界七寶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雖少至四句偈,或三句、二句、一句等,或自利、受持讀誦,或利人、為人演說,其福勝彼布施無量世界七寶。

云何為人演說以下,示以通經之法要也。大凡為人演說,要在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如如者,乃無為法;謂一切法,各如其自如,不假他相,自無異相。蓋一切有為法,以權教觀之,如夢幻等之虛妄無常;以實教觀之,夢幻泡影露電,皆是實相。夢則夢如,電則電如,皆是如如不動,應作此如是觀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正式結束流通。佛說此經已畢,當機人長老須菩提,及法會四眾弟子,優婆塞(譯近事男)是皈依三寶,已受五戒之在家男子。優婆夷(譯近事女)是皈依三寶,已受五戒之在家女人。天人、阿修羅,乃略說天龍八部。(詳見教乘法數)聞佛所說,得未曾有,心地清淨,皆大歡喜,誠信接受,如法奉行。

 

吾道南來、大漢雄行-道安法師現代多媒體高僧傳


道安法師(一九0七~一九七七)是對當代佛教界有重大影響的高僧,於民國四十二年二月來台後,應汐止彌勒內院慈航法師(一八九四~一九五四)的邀請前去講學任教,往後的二十幾年生涯中,對台灣佛教界的貢獻卓著,更由於著作等身,言人所不敢言,在台灣彿教界派系傾軋中獨來獨往,保持著中立的超然立場,更為佛教界所敬重。

這一片DVD(吾道南來、大漢雄行),也是之前校長惠敏法師送給我們的,因為智諭老和尚是惠敏法師的師父,而道安長老是智諭老和尚的師父,所以校長也為他的師公編輯發行此套紀錄片。裡面有許多珍貴的照片、文字及影音記錄,也如和尚倒影-智諭老和尚 聖嚴師父的紀錄影集「他的身影」 一樣,都是現代多媒體高僧傳呀!

祈願大家都能像高僧大德效法學習,期能再現早期佛教青年求法的真心!花了一點時間,整理出這一片DVD在網路上的公開版,與大家分享法喜!

- 道安法師簡傳

 

「吾道南來」DVD -- 道安法師,湖南南岳高僧。1949年大陸政權轉變,經香港來台。 對台灣佛教有很大。

- 吾道南來1-1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2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3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4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5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6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7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8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 吾道南來1-9道安長老在台弘化

 

 

「大漢雄行」DVD -- 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1-1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1-2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1-3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3

- 大漢雄行2-1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2-2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3-1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3-2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4-1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4-2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5-1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5-2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 大漢雄行5-3道安長老大陸行蹟尋訪

 

 

 

學佛網關於鬼的資料文章

 

學佛網關於的資料如下 

鬼比人精明 - 徐足之

   關於鬼神,由於有五通之故(非因修行而得之神通,參:淨空法師法語:鬼有五通),所以能知對方心之所想。其實,就算是我們一般人道眾生乃至於畜生道眾生,大都也能感受到對方所散發出來的善惡意念,「磁場」一說即是。不論如何,「老實修行」、「慎獨」,是正信因緣果報者,所應有的觀念態度。

  以前師長 慧嶽長老有教導我們,出家人當然不會去祭拜鬼神,但是要對他們恭敬尊重,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經過宮廟時,會與他們合掌禮敬,誦持佛號結法緣。而在石碇法濟寺的山下及半山腰,各有一土地公廟及山神廟,每次要去寺裡時,也會準備一份鮮花素果及素齋,供養施與鬼神眾生,並感恩他們守護伽藍之功德。

棄睡眠蓋

 


 

  在這一篇文章(關於睡眠竅訣的開示 - 索達吉堪布 )中,索達吉勘布以「睡眠」之例,說明了精進之要及懈怠之惡。而天台智者大師早在《小止觀》中,教導我們要棄除睡眠蓋,勇猛精進!

  睡眠如何是「蓋」?因為「內心昏闇名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節,委臥睡熟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

  以下整理《小止觀》中,關於「棄睡眠蓋」的內容,與大家共勉!

1.     睡眠之相[1]

(1)    睡者:內心昏闇名為睡

(2)    眠者:五情闇蔽,放恣支節,委臥睡熟為眠

(3)    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

2.     睡眠蓋難除者:已無所覺識[2]

3.     對治方法

(1)  以佛諸菩薩訶睡眠弟子偈精進對治之,警覺無常[3]

(2)  若昏睡重者,當用禪鎮杖卻之[4]



[1] 三、棄睡眠蓋。內心昏闇名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節,委臥睡熟為眠。以是因緣,名為睡眠蓋。能破今世後世實樂法心,及後世生天及涅槃樂。CBETA, T46, no. 1915, p. 464b13(00)- b17(07)

[2] 如是惡法,最為不善。何以故?諸餘蓋情,覺故可除;睡眠如死,無所覺識;以不覺故,難可除滅。CBETA, T46, no. 1915, p. 464b17(07)- b19(01)

[3] 如佛諸菩薩訶睡眠弟子偈曰:「汝起勿抱臭屍臥,種種不淨假名人,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如人被縛將去殺,災害垂至安可眠?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亦如臨陣兩刃間。爾時云何安可眠?眠為大闇無所見,日日欺誑奪人明;以眠覆心無所見,如是大失安可眠?」如是等種種因緣,訶睡眠蓋。警覺無常,減損睡眠,令無昏覆。CBETA, T46, no. 1915, p. 464b19(01)- b28(02)

[4] 若昏睡心重,當用禪鎮杖卻之。CBETA, T46, no. 1915, p. 464b28(02)- b29(06)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正見所起的信心,是不退轉的菩提心

   今天有一對格友夫婦來訪,這是我們在一個月前就約好的。說也特別,或許也是一種心靈上的默契,當時就感覺到他們會想問的問題方向,也可能這是因為在blog上回答許多問題的經驗,所以就提早訂購了「與近代知識分子談佛」,準備與他們結緣。


 
 果然如印隆當時所料,今天所討論的問題是許多知識份子都容易產生的疑慮。格友的同修還沒有「學佛」,因為他覺得目前所接觸到、所看到的情形尚無法讓他信服佛法的好。印隆了解這種感覺,尤其對現代受高等教育的知識青年來說,需要以真實的義理來讓他們信受,而非只是「拿香對拜」。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總說(整理與筆記十七)第30-31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此約一非一相、多非多相,以一多平等,顯般若本體。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固屬甚多,然多即是一,以一世界故。當機深領佛意,意謂說一說多,皆非真實義理,凡一切真實義理,皆不可說。

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決定是微塵眾,所以者何?原是一世界故。佛說微塵眾,乃隨人情而說;即非微塵眾,乃隨真智說;是名微塵眾,乃隨情智說。借一世界說眾多微塵,雖有其名,本無實多之體。不但多無多相,抑且一無一相。故我如來所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世界亦無實體,從何而有?若使世界實有者,不過一切微塵等和合之一合相而已。且極而言之,一合相亦不究竟。故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佛聞當機所說不謬,遂呼其名而告之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一卷般若經一言一蔽之,亦如是而已。凡求佛法者,須在此處注意,若了諸法皆不可說,則諸法皆成實相。何以故?古德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真何待。佛頂經云: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佛云: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故佛十種通號之中,一號曰善逝(去也)世間解,乃以世間之解說皆屬戲論,而凡夫之人,貪著其事以為真實。佛破其迷,善為隨情辯論,以掃去世間一切戲論解說,故號曰善逝世間解也。

 

筆記整理

佛說微塵眾

隨人情而說

即非微塵眾

隨真智說

是名微塵眾

隨情智說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佛說法至通結之時,恐留餘竇,又發明相分與見分平等之義,以期圓滿而無餘。蓋以前所說對於相分,既一一破除,唯恐世人轉計,以為破除相分,必留見分,如是謬之甚矣。故特舉此義對須菩提說:若有人言,佛所破者,皆是相分;佛所顯者,應是我、人、眾生、壽者之見分,若是人者,解我說義不?尊者已領佛意,早知見分與相分無異,乃答言: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人、眾生、壽者見,是名我、人、眾生、壽者見,俾當局等聞之,塞將來之疑竇。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此通結一經之要旨。

佛謂當機曰:凡發菩提心者不但於見相二分應作如是之知見對於一切法皆應如是知之、如是見之、如是發信心、如是解真義皆不可生起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屬因緣;如來說即非法相者屬因緣即空;是名法相者屬因緣即假。究竟些三法者可謂屬因緣耶?屬空耶?屬假耶?皆不可說。故此三法即顯不可思議之中道也。

 

筆記整理

所言法相

屬因緣

皆不可說

如來說即非法相者

屬因緣即空

是名法相者

屬因緣即假

此三法即顯不可思議之中道

 

 

 

安寧意願註記健保IC卡介紹

   印隆個人非常推薦「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而且最好是自己能夠遇立簽署,因為有親身經歷之痛。

  先嚴是在二十多年前往生的,那是個沒有健保、醫療觀念也不像現在如此進步的時代。先嚴是罹患肝癌,在最後臨終時,醫師居然問我們要不要做心肺復甦術、打強心針?當時尚年輕的先慈及幼小的印隆,根本什麼都不知道,就聽醫生的安排。但是我看到爸爸被電擊時一直彈起的痛苦模樣,整個時間好像也只是拖了十五分鐘,雖然當時年幼,但是我知道,這個方式錯了。

  在十幾年後,先慈因病重昏迷時,醫院拿了「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給我,問我要不要簽?當下豪不猶豫,馬上就簽了,因為我不想再讓先慈受同樣的無謂之苦。但是我必須要承認,簽下的那一剎那,心情是相當複雜的。因此建議認同此理念、也希望自己能有「善終」的人,最好是自己先簽署並加註在健保卡內,不要讓自己,也不要讓愛你的家人痛苦。

  以下是「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相關資訊,印隆個人已簽署了,推薦分享給大家!

安寧意願註記健保IC卡介紹

- 預約善終—請趁年輕健康時簽署預立DNR意願書

- 康健雜誌─搶救心跳的迷思,DNR你簽了沒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豐子愷護生畫集(人間福報專欄)

在《人間福報》上發現了作者林少雯寫的「豐子愷護生畫集」專欄,已持續了好幾年,每一篇都寫得很好,還有附上護生圖!特別花了一點時間整理,推薦大家瀏覽~

還有比死亡更糟的事--《人生必修的10堂生死課》推薦序(許禮安醫師)


許醫師說的真好,也很實際:
看看在加護病房有多少被五花大綁、身上插滿管路,求生無門、求死不能的末期病人,醫師執行的醫療行為有時正是最大的詛咒:讓人「不得好死」!身在醫界,知道 還有比死亡更糟的事,那就是死不了!對末期病人與家屬而言,真正困難的不在死後而是在死前,包括身體、心理、社會、靈性各層面的痛苦。

FKS大寮四人組同學會


  今天和幾位以前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同學聚會,這場同學會是在過年前就訂下來的,原本是要為其中一位同學餞別,但因同學的計畫有改,而其中一位從中南部上來的同學好不容易排假,所以我們還是依約見面。因為我們四人,剛好以前一位是庫頭,一位是飯頭,一位是典座,一位是典座組長!所以就稱此次的同學會,為「FKS大寮四人組同學會」~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善護六根門頭,方能與法相應

 

   在天台小止觀中,於前面智者大師就提到「六根門中修止觀」。而於《法華三昧懺儀》中(《法華三昧懺儀》為智者大師親製的懺儀),其中的「六根懺悔」是重點事儀修持方式,可以看出智者大師在指導行者對於善護六根門頭,是多麼的用心與重視!

 為什麼智者大師會如此重視善護六根呢?

歡喜大家願意研修實踐佛法的精進

 

   在寫出這篇文章(整理完成了「小止觀表解」)後,在blog、FB等都陸續有同參善知識們索取,很歡喜大家願意研修實踐佛法的精進!在印隆身體許可的情況下,我會陸續再整理天台相關文獻。印隆的作法會以以前受 慧嶽長老的教導為主,以文獻的整理與編輯教註為重點,而不加個人的觀點。另外也會以指導教授英善老師的建議作法,以表格、表解等方式(類似印隆的碩論做法),做出讓現代人更可以容易瞭解的內容。

  天台法華教典是解行並重,能有道次第的如法學習;若根機純熟,進而能從圓頓妙法當下承擔,不落狂慧,不偏義解,實是真修實踐的正法妙理!祈願自己能有更健康的精神氣力來進行,讓更多人能得聞殊勝珍貴的正法。

  在此,也感恩護法居士們的護持,讓印隆可以安心辦道,願正法常住於世,饒益有情!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淨界法師主講

 

- 楞嚴經1-1:壹、解釋經題二 : 甲一、總說,甲二、別明。

- 楞嚴經1-2:貳、經文綱要二 (甲一、經文大意)

- 楞嚴經2-1:甲二、修學宗趣

- 楞嚴經2-2:參、隨文釋義:甲一、序分、乙一、通序(丙一、標聞說時處;丙二、引大眾同聞)

-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 聞法儀軌(ㄧ):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聽聞佛法?

- 聞法儀軌(二):怎麼去思惟佛法對我們產生的作用呢?

- 聞法儀軌(三):對法跟法師應有的態度。

- 聞法儀軌(四):學習的態度

- 聞法儀軌(五):聽聞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 楞嚴經要義1:甲一、總說:乙一、讚歎述益(為什麼要修習首楞嚴王三昧?)

- 楞嚴經要義2:甲二、別釋:乙一、原文,乙二、釋義(丙一、約經題明性修二德。)

- 楞嚴經要義3: 丙二、示經要並稱歎法益(丁一、示經文要義。)

- 楞嚴經要義4: 修學位次及丁二、稱歎殊勝

- 楞嚴經要義5:丙三、遵古德以自述緣起。甲三、結勸

- 楞嚴經3:戊三、列上首名

- 楞嚴經4-1:乙二、別序:丙一、示墮因緣(分三:丁一佛僧應供;丁二阿難等乞;

- 楞嚴經4-2:丁三、婬室誤墮),丙二、神咒護攝

- 楞嚴經5-1:甲二、正宗分:乙一、顯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分二:丙一正明理性。丙二廣破餘疑)

- 楞嚴經5-2:庚二、示以常心直道(分二:辛一、點示常心)

- 楞嚴經6-2:庚三、廣破七番妄計:辛一正破計內(分五:壬一徵起緣心;壬二喻明降伏)

- 楞嚴經6-3:壬三、牒其內執~壬五、正破非內

- 楞嚴經8-1:庚三、廣破七番妄計-- 「辛四、破轉計見內」

- 楞嚴經8-2:辛五、破轉計隨生  

 

 

 

整理完成了「小止觀表解」

  最近整理了「小止觀表解」,是參考華梵蓮華學佛園的版本所作。會想要整理《小止觀》作表解的因緣,來自於最近在幫果如法師的小止觀開示作校訂。雖然二十年前已開始有接觸《小止觀》,但法是需要常薰習的,也會因為每個人的用功過程而有不同的理解程度,所以更要時時用功,方能精進不退!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農民真的很辛苦

   在籌劃妙法華香積妙供  的計畫中,除了希望多使用當季蔬果、不含基改及有機食物外,也希望多關懷需要幫助的農民,購買其農產品。如此篇新聞:生薑慘跌!戴立忍PO文力挺 日賣50箱,農民真的很辛苦,需靠天吃飯,尤其現在的氣候不如以往穩定。或許屆時會利用網路社群的力量,或許會請專人到各鄉區了解,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人求世間利,斯樂非安隱

 


 

  昨日從慈濟醫院回來,在車上也與居士菩薩們分享了許多心得。其中有提到,有些人透過穿著補釘或破爛衣服以刻意表現自己清貧的形象,這也是一種名利心的執取。其實透過該人的言行舉止,很自然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是勤苦清高,不需要透過外在的表現。印隆也深懼會落入名利心而不自覺,就拜託這兩位有如同參道友的護法居士,若發現印隆有長養名利心的情況出現,一定要警醒之!

  因為,有名利心就是有生死心,若有生死心,自度都度不成了,何況利益眾生出離生死苦海?

  在《小止觀》有云:
若人能如是一切處中修行大乘,是人則於世間最勝、最上、無與等者。
釋論偈中說:「閑坐林樹間,寂然滅諸惡,憺怕得一心,斯樂非天樂。人求世間利,名衣好床褥,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衲衣在空閑,動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觀諸法實相;種種諸法中,皆以等觀入,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CBETA, T46, no. 1915, p. 469a20(03)- b01(00)

  有求名利之心,絕對無法安穩,因為欲望如深豁,永遠填不滿!若不出生死,則是在三界火宅中,因欲望之火的熊熊燃燒,苦痛不已!

 

 


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戒)

 

  在天台智者大師的著作中有一個是《小止觀》,全名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一本非常有名的禪修指導書。其意為以止觀來習練坐禪的方法,但印隆深深覺得,《小止觀》中的內容,不只說是在坐禪中修行止觀,更是指導修行者如何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提起正念!


  其中有一段是「六緣中修止觀 」,也就是在行、住、行、臥、語等一切威儀中,都要提起正念,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這就是戒律的根本精神,也由戒能生定,由定能發慧。以下,就與大家分享《小止觀》的「六緣中修止觀 」之內容。

 

 

1. 行-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戒)[1]

    (1) 行中修止[2]-知因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

    (2) 行中修觀[3]-作是念:由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為行。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是空寂

 

2. 住-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戒)[4]
 (1)住中修止[5]-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
   
 (2)住中修觀[6]-應作是念:由心駐身,故名為住。 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是空寂

 

3. 坐-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戒)[7]

 (1)坐中修止[8]-了知因坐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生

    (2)坐中修觀[9]作是念:由心所念,壘腳安身,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畢竟空寂

 

4. 臥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戒)[10]

  (1)臥中修止[11]了知因臥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

        (2)臥中修觀[12]應作是念:由勞乏,即便昏闇,放縱六情。 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是空寂

 

5. 作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戒)[13]

        (1)作中修止[14]於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 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

        (2)作中修觀[15]作是念: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

 

6. 思惟抉擇應行不應行(戒)[16]
    (1)語中修止[17]於語時即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
  
(2)語中修觀[18]應作是念: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故出音聲語言。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是空寂

 

       如上六義修習止觀,隨時相應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觀意,如上所說[19]

 



[1] 一、行者。若於行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行?為煩惱所使,及不善無記事行,即不應行。若非煩惱所使,為善利益如法事,即應行。」CBETA, T46, no. 1915, p. 467c29(08)- 468a03(02)

[2] 云何行中修止?若於行時,即知:因於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CBETA, T46, no. 1915, p. 468a04(03)- a06(01)

[3] 云何行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動身,故有進趣,名之為行。因此行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行心,不見相貌。當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CBETA, T46, no. 1915, p. 468a07(05)- a10(09)

[4] 二、住者。若於住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住?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住,即不應住。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住。」CBETA, T46, no. 1915, p. 468a10(09)- a13(01)

[5] 云何住中修止?若於住時,即知:因於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CBETA, T46, no. 1915, p. 468a13(01)- a15(06)

[6] 云何住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駐身,故名為住。因此住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則當反觀住心,不見相貌。當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CBETA, T46, no. 1915, p. 468a16(00)- a19(09)

[7] 三、坐者。若於坐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坐?若為諸煩惱及不善無記事等,即不應坐。為善利益事,則應坐。」CBETA, T46, no. 1915, p. 468a19(09)- a22(02)

[8] 云何坐中修止?若於坐時,則當了知因於坐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生,是名修止。CBETA, T46, no. 1915, p. 468a22(02)- a24(05)

[9] 云何坐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所念,壘腳安身,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坐。」反觀坐心,不見相貌。當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CBETA, T46, no. 1915, p. 468a25(07)- a28(03)

[10] 四、臥者。於臥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臥?若為不善放逸等事,則不應臥,若為調和四大故臥,則應如師子王臥。」CBETA, T46, no. 1915, p. 468a28(03)- b01(03)

[11] 云何臥中修止?若於寢息,則當了知:因於臥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CBETA, T46, no. 1915, p. 468b02(05)- b04(02)

[12] 云何臥中修觀?應作是念:「由於勞乏,即便昏闇,放縱六情,因此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即當反觀臥心,不見相貌。當知臥者及臥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CBETA, T46, no. 1915, p. 468b04(02)- b07(05)

[13] 五、作者。若作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為不善無記等事,即不應作。若為善利益事,即應作。」CBETA, T46, no. 1915, p. 468b07(05)- b10(00)

[14] 云何名作中修止?若於作時,即當了知:因於作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而無一法可得,則妄念不起,是名修止。CBETA, T46, no. 1915, p. 468b10(00)- b12(04)

[15] 云何名作時修觀?應作是念:「由心運於身手,造作諸事,因此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作。」反觀作心,不見相貌。當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CBETA, T46, no. 1915, p. 468b13(06)- b16(00)

[16] 六、語者。若於語時,應作是念:「我今為何等事欲語?若隨諸煩惱,
T46n1915_p0468b18(05)║
為論說不善無記等事而語,即不應語。若為善利益事,即應語。」CBETA, T46, no. 1915, p. 468b16(00)- b19(01)

[17] 云何名語中修止?若於語時,即知因此語故,則有一切煩惱善惡等法,了知語心及語中一切煩惱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則妄念心息,是名修止。CBETA, T46, no. 1915, p. 468b19(01)- b22(03)

[18] 云何語中修觀?應作是念:「由心覺觀,鼓動氣息,衝於咽喉、唇、舌、齒齶,故出音聲語言。因此語故,則有一切善惡等法,故名為語。」反觀語心,不見相貌。當知語者及語中一切法,畢竟空寂,是名修觀。CBETA, T46, no. 1915, p. 0468b22(03)- b26(06)

[19] CBETA, T46, no. 1915, p. 468b27(05)- b28(08)